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的市场经济加速发展,我国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本文揭示了我国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成本管理 资源组合 效益 途径 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的成本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目前新环境下,我国的成本管理也暴露出来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从管理范围上看,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局限于企业内部,忽视了对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的管理。以供方为例,由于供方的价格是其成本加上利润的和,所以供方用价格的形式把其自身的成本转移给了企业。但有的企业向供方过分压价,将其作为自己高额利润的来源,没有考虑对方的利益,造成供方隐瞒自己的真实成本,变相提价。结果是增加了采购成本,提高了商品成本。从管理目的上看,许多企业仅局限于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但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一味讲求降低就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另外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中,企业领导只重视财务和成本报表,利用报表中的数字去管理成本。这种做法虽然对降低成本有一定作用,但属于事后控制,对成本没有做到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
2.成本管理陈旧
从成本管理的方法上看,未能真正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虽然理论上已提出建立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在内的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但在具体运用时如何使这个方法体系科学化、系统化,形成有机联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从成本管理手段看,虽然部分企业进入了电算化时代,但成本管理模块应用程度不高,许多企业仍然是进行手工核算,在现代这样科技化、信息化的,这势必制约着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很难满足现代成本管理对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的要求。
3.成本信息严重失真
在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都存在着成本信息不真实的情况,其原因一是成本核算仅注重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忽视了现代企业日趋增大的产品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及售后服务上的投入,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不全,不能正确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二是成本核算方法不当造成。在现代化生产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上升,仍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法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使企业错误地选择产品经营方向。三是人为调整成本数字,造成企业虚盈实亏。一些企业由于成本管理上不去,为了实现既定利润,便对外披露虚假成本信息,如琼民源事件、银广夏事件;更有甚者采用违法手段虚开购进发票抵扣增值税;虚增成本,少缴企业所得税。
4.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
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指标,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成本、效益是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专利,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是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成本意识淡漠,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成本管理主体确立的失误使得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了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成本管理工作难以真正取得实效。
二、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的措施
在当前社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不断降低产品成本,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树立系统整合思想,选择适合的合作伙伴
企业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出售产成品,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不能把降低产品成本看作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应把组成向最终市场供货链条的所有生产商和中间商作为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机整体。因此,要使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需要整个供给系统的全体成员达成共识,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共同努力,切切实实地去降低整个供给系统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费用,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所以,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的关键途径之一,就是必须选择适合的分销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
2.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本资源以及资源之间的合理比例和各种资源内部的合理结构两个方面。企业要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资源,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使其相互发生作用,形成不同的生产能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合理配置资源,建立最佳资源组合,利用无需支付成本的最佳资源组合,创造超额价值。
3.重视知识因素,开发特有产品
目前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构成生产要素的重要因素,而且处于主导地位。知识价值在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总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知识产品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成为衡量商品和服务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因此,企业应致力于开发新项目,拥有生产的主动权,从高层次上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知识经济的资产结构中,有形资产退居其次,无形资产在企業资产中的比重日益增多,企业应充分考虑无形资产因素,如利用名优品牌,采取品牌扩展策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可以节省很多宣传介绍新产品的费用,使新产品能迅速地、顺利地打入市场。
4.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无形损失
产品质量与成本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认识:在一般情况下,高质量的产品是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础之上的,但有时企业的高成本却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好造成的,因为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和返修的费用会加大产品成本。因此企业要树立提高质量就是降低成本的观念,减少废品损失、产品售后的维修服务费用,减少由于商品过时、过季和供过于求造成产品贬值而形成的无形损失。在相同产品成本的情况下,保证产品质量,能够消除和尽可能减少产品的无形损失及废品损失和返修的费用,那么产品就能以较低的价格投放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把无形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
5.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
加速资金周转仍然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及时采购、生产、销售,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信息管理为纽带,把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具有弹性的生产能力,尽可能地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这样就能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作出快速、灵敏反应,一旦市场有了需求,就可以及时组织产品的生产、原材料的零部件的采购,产品完工后就可立刻进入销售领域。这样就能把原材料、零部件、在产品、产成品的资金占用、有形和无形损耗及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6.重视信息管理,建立信息沟通体系
信息是知识的主要产品,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柱。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决策、交易可在瞬间完成。进行预测需要搜集有关信息;与其他部门沟通和协调需要传递信息;领导做出决策、计划下达执行等也是信息流动的过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最早获得准确详实的信息,及时作出准确预测、正确决策,谁就能拥有主动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竞争风险,防范由于信息原因造成的预测不准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否则,信息匾乏将使企业难以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不能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预测,不能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从而使企业遭受风险损失。
7.利用共享资源,降低产品成本
共享资源指产品的成本与分摊资源费用的产品数量有关,分享这类资源的产品数量越多,分摊到单位产品中的成本就越低,如:企业固定资产、产品的开发费用、资源的采购费用、信息使用费用、市场开发费用等等,都是共享资源。增加使用这些共享资源的规模和频率,就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龙麒任: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经济师》,2005.6
[3]张文祥:“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的”.《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2
[4]刘海峰:“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国外油田工程》,2005.9
[5]胡千俊:“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8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成本管理 资源组合 效益 途径 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的成本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目前新环境下,我国的成本管理也暴露出来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从管理范围上看,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局限于企业内部,忽视了对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的管理。以供方为例,由于供方的价格是其成本加上利润的和,所以供方用价格的形式把其自身的成本转移给了企业。但有的企业向供方过分压价,将其作为自己高额利润的来源,没有考虑对方的利益,造成供方隐瞒自己的真实成本,变相提价。结果是增加了采购成本,提高了商品成本。从管理目的上看,许多企业仅局限于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但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一味讲求降低就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另外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中,企业领导只重视财务和成本报表,利用报表中的数字去管理成本。这种做法虽然对降低成本有一定作用,但属于事后控制,对成本没有做到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
2.成本管理陈旧
从成本管理的方法上看,未能真正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虽然理论上已提出建立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在内的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但在具体运用时如何使这个方法体系科学化、系统化,形成有机联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从成本管理手段看,虽然部分企业进入了电算化时代,但成本管理模块应用程度不高,许多企业仍然是进行手工核算,在现代这样科技化、信息化的,这势必制约着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很难满足现代成本管理对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的要求。
3.成本信息严重失真
在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都存在着成本信息不真实的情况,其原因一是成本核算仅注重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忽视了现代企业日趋增大的产品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及售后服务上的投入,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不全,不能正确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二是成本核算方法不当造成。在现代化生产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上升,仍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法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使企业错误地选择产品经营方向。三是人为调整成本数字,造成企业虚盈实亏。一些企业由于成本管理上不去,为了实现既定利润,便对外披露虚假成本信息,如琼民源事件、银广夏事件;更有甚者采用违法手段虚开购进发票抵扣增值税;虚增成本,少缴企业所得税。
4.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
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指标,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成本、效益是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专利,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是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成本意识淡漠,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成本管理主体确立的失误使得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了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成本管理工作难以真正取得实效。
二、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的措施
在当前社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不断降低产品成本,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树立系统整合思想,选择适合的合作伙伴
企业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出售产成品,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不能把降低产品成本看作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应把组成向最终市场供货链条的所有生产商和中间商作为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机整体。因此,要使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需要整个供给系统的全体成员达成共识,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共同努力,切切实实地去降低整个供给系统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费用,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所以,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的关键途径之一,就是必须选择适合的分销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
2.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本资源以及资源之间的合理比例和各种资源内部的合理结构两个方面。企业要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资源,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使其相互发生作用,形成不同的生产能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合理配置资源,建立最佳资源组合,利用无需支付成本的最佳资源组合,创造超额价值。
3.重视知识因素,开发特有产品
目前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构成生产要素的重要因素,而且处于主导地位。知识价值在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总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知识产品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成为衡量商品和服务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因此,企业应致力于开发新项目,拥有生产的主动权,从高层次上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知识经济的资产结构中,有形资产退居其次,无形资产在企業资产中的比重日益增多,企业应充分考虑无形资产因素,如利用名优品牌,采取品牌扩展策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可以节省很多宣传介绍新产品的费用,使新产品能迅速地、顺利地打入市场。
4.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无形损失
产品质量与成本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认识:在一般情况下,高质量的产品是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础之上的,但有时企业的高成本却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好造成的,因为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和返修的费用会加大产品成本。因此企业要树立提高质量就是降低成本的观念,减少废品损失、产品售后的维修服务费用,减少由于商品过时、过季和供过于求造成产品贬值而形成的无形损失。在相同产品成本的情况下,保证产品质量,能够消除和尽可能减少产品的无形损失及废品损失和返修的费用,那么产品就能以较低的价格投放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把无形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
5.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
加速资金周转仍然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及时采购、生产、销售,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信息管理为纽带,把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具有弹性的生产能力,尽可能地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这样就能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作出快速、灵敏反应,一旦市场有了需求,就可以及时组织产品的生产、原材料的零部件的采购,产品完工后就可立刻进入销售领域。这样就能把原材料、零部件、在产品、产成品的资金占用、有形和无形损耗及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6.重视信息管理,建立信息沟通体系
信息是知识的主要产品,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柱。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决策、交易可在瞬间完成。进行预测需要搜集有关信息;与其他部门沟通和协调需要传递信息;领导做出决策、计划下达执行等也是信息流动的过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最早获得准确详实的信息,及时作出准确预测、正确决策,谁就能拥有主动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竞争风险,防范由于信息原因造成的预测不准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否则,信息匾乏将使企业难以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不能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预测,不能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从而使企业遭受风险损失。
7.利用共享资源,降低产品成本
共享资源指产品的成本与分摊资源费用的产品数量有关,分享这类资源的产品数量越多,分摊到单位产品中的成本就越低,如:企业固定资产、产品的开发费用、资源的采购费用、信息使用费用、市场开发费用等等,都是共享资源。增加使用这些共享资源的规模和频率,就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龙麒任: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经济师》,2005.6
[3]张文祥:“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的”.《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2
[4]刘海峰:“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国外油田工程》,2005.9
[5]胡千俊:“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