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14-1.5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微生物学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受益面宽、发展迅速,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工科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并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微生物实验是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都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高科技社会的需求。微生物学实验方法和技术是生命科学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和发酵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内容。微生物学实验以其独特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近年来,随着创新人才教育的开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逐渐使实验教学由过去单纯验证理论知识的旧模式,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模式转型。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实验室建设
生物学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知识更新很快,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高校生物学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要逐步改变过去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提高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把技能培养看成人才培养的关键。
实验中心设有一个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实验室配有1台教师机和20台学生机,观察细菌形态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师显微镜和计算机输出系统通过投影大屏幕直接动态讲解每一张细菌涂片,通过语音系统进行双向语音交流,可以针对全体学生,也可以针对某一学生;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通过呼叫系统呼叫,教师可以选择通话模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交流。数码互动系统可针对细菌涂片进行数码拍照,可以把细菌典型形态、染色效果好的涂片保存在电脑里。教师在主控台微机显示屏上可以观察到学生的镜下图像,每个学生的动态观察过程均在教师的监控之下。
二、注重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这从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将实验教学与产学研密切联系在一起,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更新实验项目。在保留原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及时补充专业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大力倡导和激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开发一些新的实验项目。
三、改革教学方式
(一)重视实验预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做好一个实验,预习是非常重要的。预习能力的培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事先没有充分的准备与思考,当然就不会收到理想的实验效果,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了。但预习并不是简单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方法和注意问题,并写出实验预习报告,而是由老师预先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实验内容的前提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出结论。应鼓励学生对实验方法、步骤提出自己的设想,重新编排、设计实验,充分发挥学生思路活、求创新的特点,使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加强实验操作指导
实验操作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实验操作的规范与否成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而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在操作时难免会出现思路不清,操作忙乱等问题。为此,在每一次实验课上,老师都要将实验内容进行总体讲授,理清实验的思路,并对主要实验操作进行示教,强调实验当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并要求学生在正式实验前对有关操作进行练习和熟悉,以此保证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同时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加强师生交流,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随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
(三)规范实验报告书写,重视结果的分析
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情况的汇总和记录。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前,学生对实验报告的书写不够重视,随便找张纸,照实验书一抄就应付了事,还有的学生当实验结果不理想时,调整改动数据,使实验报告失去了其应达到的效果。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将实验报告成绩纳入到课程的总评成绩中,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实验指导老师统一规范了实验报告的格式和纸张,对报告中各项内容的填写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情况,如发现有编造抄袭现象,实验报告发回重写。另外在实验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报告中进行分析讨论,对不理想的实验结果,引导他们去分析可能导致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规定和要求,使学生逐渐端正了实验态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起了实事求是、善于探索的科研精神,真正从实验中得到了收获和提高。
四、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为了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我们改变了过去单一通过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成绩的做法,采用分项记分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实验成绩。分项如下:
1.实验预习成绩10%。通过检查预习报告,考核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2.实验操作成绩30%。通过整个实验过程,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熟悉程度与操作的规范情况。
3.实验报告成绩20%。通过实验报告,考核学生实验数据的记录、结果处理及回答思考题、分析实验现象和解决实验问题的综合能力。
4.期末笔试成绩30%。实验课单独考试,考试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数据分析等内容的掌握,综合考量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5.实验习惯成绩10%。考核学生对常用仪器的熟悉程度,操作的科学性及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多角度主动地去进行探索。
以上是我们在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上做出的一些积极探索与实践,从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的信息情况看,这些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开拓创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收稿日期】2011年1月5日
【作者简介】李晶莹: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化学与药学系。王艳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化学与药学系。赵明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化学与药学系。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14-1.5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微生物学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受益面宽、发展迅速,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工科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并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微生物实验是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都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高科技社会的需求。微生物学实验方法和技术是生命科学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和发酵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内容。微生物学实验以其独特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近年来,随着创新人才教育的开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逐渐使实验教学由过去单纯验证理论知识的旧模式,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模式转型。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实验室建设
生物学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知识更新很快,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高校生物学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要逐步改变过去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提高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把技能培养看成人才培养的关键。
实验中心设有一个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实验室配有1台教师机和20台学生机,观察细菌形态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师显微镜和计算机输出系统通过投影大屏幕直接动态讲解每一张细菌涂片,通过语音系统进行双向语音交流,可以针对全体学生,也可以针对某一学生;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通过呼叫系统呼叫,教师可以选择通话模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交流。数码互动系统可针对细菌涂片进行数码拍照,可以把细菌典型形态、染色效果好的涂片保存在电脑里。教师在主控台微机显示屏上可以观察到学生的镜下图像,每个学生的动态观察过程均在教师的监控之下。
二、注重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这从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将实验教学与产学研密切联系在一起,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更新实验项目。在保留原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及时补充专业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大力倡导和激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开发一些新的实验项目。
三、改革教学方式
(一)重视实验预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做好一个实验,预习是非常重要的。预习能力的培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事先没有充分的准备与思考,当然就不会收到理想的实验效果,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了。但预习并不是简单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方法和注意问题,并写出实验预习报告,而是由老师预先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实验内容的前提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出结论。应鼓励学生对实验方法、步骤提出自己的设想,重新编排、设计实验,充分发挥学生思路活、求创新的特点,使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加强实验操作指导
实验操作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实验操作的规范与否成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而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在操作时难免会出现思路不清,操作忙乱等问题。为此,在每一次实验课上,老师都要将实验内容进行总体讲授,理清实验的思路,并对主要实验操作进行示教,强调实验当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并要求学生在正式实验前对有关操作进行练习和熟悉,以此保证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同时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加强师生交流,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随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
(三)规范实验报告书写,重视结果的分析
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情况的汇总和记录。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前,学生对实验报告的书写不够重视,随便找张纸,照实验书一抄就应付了事,还有的学生当实验结果不理想时,调整改动数据,使实验报告失去了其应达到的效果。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将实验报告成绩纳入到课程的总评成绩中,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实验指导老师统一规范了实验报告的格式和纸张,对报告中各项内容的填写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情况,如发现有编造抄袭现象,实验报告发回重写。另外在实验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报告中进行分析讨论,对不理想的实验结果,引导他们去分析可能导致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规定和要求,使学生逐渐端正了实验态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起了实事求是、善于探索的科研精神,真正从实验中得到了收获和提高。
四、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为了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我们改变了过去单一通过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成绩的做法,采用分项记分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实验成绩。分项如下:
1.实验预习成绩10%。通过检查预习报告,考核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2.实验操作成绩30%。通过整个实验过程,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熟悉程度与操作的规范情况。
3.实验报告成绩20%。通过实验报告,考核学生实验数据的记录、结果处理及回答思考题、分析实验现象和解决实验问题的综合能力。
4.期末笔试成绩30%。实验课单独考试,考试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数据分析等内容的掌握,综合考量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5.实验习惯成绩10%。考核学生对常用仪器的熟悉程度,操作的科学性及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多角度主动地去进行探索。
以上是我们在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上做出的一些积极探索与实践,从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的信息情况看,这些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开拓创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收稿日期】2011年1月5日
【作者简介】李晶莹: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化学与药学系。王艳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化学与药学系。赵明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化学与药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