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生态经济发展特点研究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f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摆在青海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分析了青海省生态经济产生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政治逻辑;并从全国省际产业分工视角研究了青海省发展生态经济的规模、动力、产业、空间布局及发展趋势等特征;通过借鉴生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启示,为青海省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些可能的发展选择。
  关键词:青海省;生态经济;发展趋势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奈丁发表一篇叫作《一门学科——生态经济学》的论文,从而标志着生态经济学成为一门学科。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构建现代生态经济体系。2020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即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和飞地经济。由此可见,青海省发展生态经济是构建现代生态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保护地球第三极的重要内容,对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名片意义重大。
  一、青海省生态经济的生成逻辑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1]
  (一)理论逻辑
  有学者根据发达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时机,总结出了一个基本经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1万至3万美元时,这个国家就会进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库兹涅茨曲线”拐点。也就是说,这个时间节点国家会把更多的精力和GDP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必然成为国家政策的取向。从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兴起看,20世纪70年代,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汲取“八大公害事件”的经验与教训,纷纷转变发展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经济发展政策,引导经济从传统型向生态型转变,从而生态经济在全球范围兴起。比如:日本制定了“环保型农业”发展计划;美国公布了“环境质量激励项目”;奥地利出台了“有机农业发展特别项目”,等等。2019年,青海省人均GDP为0.71万美元,已经接近“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最低要求。无疑,青海省发展生态经济从理论上说时机快成熟了。
  (二)实践逻辑
  1.农牧业实践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2008年青海省人均草场面积只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分之一,90%以上的草场呈现加速退化趋势,“人草畜”矛盾十分紧张。
  2.工业实践方面。长期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工业体系,让青海省经济得到迅速增长,然而其背后却带来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调整经济发展思路,选择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成为青海省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的内在要求。再加上,2013年至2018年青海省民间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7.8%、21.5%、-4.8%、9.4%、1.2%和8.2%,民间投资的阶段性下滑要求青海省生成一批新的建设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下,生态经济成为必然选择。
  (三)政治邏辑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这三个最大的重要判断是总书记依据青海省资源优势及全国产业分工格局给青海省做出的定位,指明了青海省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向与模式。2020年,中央把青海省列入《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名单,主动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央和青海省共同选择的结果。
  二、青海省发展生态经济的特点
  生态经济产业基础广泛,市场主体更是千差万别,有单个农户、家庭农场、村集体、企业、各级地方政府等。青海省根据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生态经济以适合各种主体。目前,已形成诸如“集体经济项目嵌入——生态经济模式”“现代集约型畜牧业生态经济模式”“清洁能源型生态经济模式”“林下经济模式”“生态农旅结合模式”“生态小镇模式”和“生态产业园”等多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看,青海省生态经济形态多样,但也有其明显特征。
  (一)规模特征:规模有限
  青海省发展生态经济的初始起点较低,考虑到迅速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现实需求,主动选择了成本较低的生态旅游作为突破口。相对于起点高的东部发达地区高端产业集群型生态经济而言,其产业规模明显带有规模有限性的现实特征。究其原因在于:
  1.未形成完善的生态经济产业链条。检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批准建立的72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名单,发现青海省没有一家园区进入行列。由此可见,作为生态经济重中之重的生态工业产业链条在青海省还未成熟,不符合“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立的基本标准。
  2.科技含量低,精品少。检视2019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青海省2019年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名单”,可知名单中的10家绿色工厂没有一家进入“全国500强企业”或者“全国企业科技创新500强”。无疑,由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青海省生态工业规模有限。即使在青海省生态经济强项生态旅游方面,由于经营理念、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与世界知名的生态农旅结合样板地区对比,在综合规划、竞争力和知名度上相差甚远。目前的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存在精品少、档次不高、规模有限等问题。
  (二)动力特征:政府推动
  2013年-2018年,青海省工业增加值从1204亿元降至1159亿元,着说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青海省的工业产业体系基本是相对生态型的。在畜牧业方面,面对“人草畜”矛盾,青海省着力于发展以“草畜平衡”为核心的生态畜牧业。政府行为具体表现在:
  1.深化生态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生态文旅、绿色制造、生态补偿的政策和措施。以体制改革打破对传统经济的路径依赖,强制性转向。比如在生态农旅、牧旅结合方面,政府通过修复与重构集体经济组织,获取因组织体制创新而带来的新的发展空间。   2.明确发展生态经济,打造国家公园的总目标。一切产业发展都必须在打造国家公园的总目标下进行。
  3.筹集生态经济发展资金。近年来,青海省为生态光伏、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等项目筹集了上百亿的资金,以大量资金投入引导产业缓慢转向。
  (三)产业特征:高原特色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全国各省之间出现明显的省际产业分工趋势。一些省份在中央帮扶和自身努力下已经找到适合自身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海南省通过以自由贸易港为抓手破解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确立了自由贸易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宁夏回族自治区结合自身优势,找到了以中阿经贸论坛为平台的内陆开放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贵州省则依托高原冷凉气候,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大数据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浙江省也凭借科技、资金等优势走上了高端产业集群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可见,绝大多数省份都找到了在生态经濟发展中的定位与模式,并凸显了自身的特色及优势。
  保护生态环境也要吃饭,在生态保护硬约束条件下,青海省在全国省际产业分工中如何定位?如何凸显自身特色?如何寻找一条适合青海的经济发展道路?如何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个难题?成为摆在青海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并时刻拷问着执政者。然而,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必须统筹考虑本地资源及区位优势。青海省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是牦牛之都,是全国光照资源第二高值区,锂资源占全球60%,拥有三江源和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且人口较少。人口少,资源丰富的省情,决定了青海省可以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强省、富省的目标。正是基于青海省资源和区位优势,凸显青海省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特色,青海省选择了一条适合自身的高原特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推动这种定位变为现实,省委和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措施使青海省形成了高原特色生态产业体系的雏形:
  1.大力推进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通过完善农牧业集约化的生产设施,引导农牧民建立合作社并走向组织化,支持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建立农牧业加工园区,更加注重推进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建设等措施,促进生态农牧业走上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道路。
  2.聚力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制造、现代生物为主体的现代高原特色生态工业体系。工业是经济的脊梁,只有建立现代生态工业体系,青海省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生态牌”才更有底气。
  3.以高原特色生态旅游为突破口。虽然青海省确立了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经济的总体目标、理念和方向,但发展生态经济的动力生成和空间布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突破口的选择有两个前提:首先要见效快,其次是投入少。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相对生态农牧业和生态工业而言最具备上述条件,所以被选为突破口。
  (四)空间特征:散点开发
  散点开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空间布局上的散点开发。青海省国土面积广阔,人口较少,且高原交通不便,经济密度低,这使青海省生态经济从空间格局上呈现散点开发格局,生产较为分散,交易成本较高。二是系统结构上的散点开发。从系统学角度看,一个系统中的结构越复杂,则系统的功能和抗干扰能力越强。青海省生态经济在结构上存在明显不合理的问题,生态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较强,但处在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高端位置的生态工业明显偏弱,生态产业系统带有明显“散点”“关联度差”“脆弱”“简单”等特征。这导致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弹性力不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之所以呈现散点开发格局,其原因还在于:地方政府分散竞争的体制、高原地理环境、硬件和软件环境及产业悬崖式断层等一系列因素导致青海省生态经济存在显著的市场分割,无法形成统一大市场。
  (五)趋势特征:前景向好
  之所以说青海省生态经济发展的前景向好是有原因的。第一个原因基于与生态经济发达国家在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对比得出。从全球范围看,人口在几百万且以生态经济著称的有新西兰和瑞士。新西兰人口有500万,拥有牧场13.5万平方公里,粗羊毛以及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畜牧业大国,也是全球唯一一个依托第一产业成为发达国家的国家。青海省人口有600万(2019年数据),拥有草场36.45万平方公里(接近新西兰的3倍)。刨除新西兰和青海草场质量上的差异,可以看出,青海省和新西兰在生态畜牧业方面具有可比性。既然新西兰可以凭借生态畜牧业成为发达国家,那么青海省只要用好草场这个优势也有机会成为我国的发达省份。瑞士国土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但也属于高原和内陆地区,资源和消费市场劣势明显。但瑞士通过选择生态旅游、康养、生态小镇和生态高科技为突破口,从而成为全球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典型国家,其国家创新能力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这说明同为高原和内陆的青海省只要找好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那么就可以和新西兰、瑞士一样拥有向好的发展前景。第二个原因是青海省已经具备生态经济前景向好发展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2018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6.3亿元,是2013年的2.4倍。生态游、民俗游、乡村游在青海省各地区蓬勃发展。青海省已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制造为特色的现代高原特色生态工业体系。青海省是全国排名第一的集中式光伏发电中心,已经形成了光、水、风电互补的新能源发展格局。
  三、如何推动青海省生态经济发展
  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一方面要纠正思想认知上的偏差,另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经验。
  (一)正确理解生态经济的核心要义
  从前面有关生态经济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包含三个层面:要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发展经济;要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要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也就是说发展生态经济要依托于理念、制度、技术及模式创新,以创新来获利润空间和发展红利。生态经济的核心要义还在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摒弃那种把生态经济发展寄托于不具备排他性的国家公园及产品上。当然这不代表我们要放弃国家公园,因为发展国家公园是青海省的政治责任,不容推脱。   (二)更好地推动生态小镇建设
  生态小镇是突破目前青海省生态经济散点式开发并走向簇团开发的重要手段,生态小镇在整个青海省生态经济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增长极作用。在城镇化理念下发展生态经济,青海省已经出现了一批旅游小镇、民宿小镇等各种形式的生态小镇,然而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小镇相比,其规模还相差甚远。我们必须坚持以生态资源为底色、以生态产業为基础、以生态文化为特色、以生态技术为支撑,注重生态小镇生产、生活及娱乐功能的合理布局,打造具备趣味性、可停留性、观赏性、休闲娱乐性、实用性等特性的生态小镇。[2]
  (三)强化科技创新对生态经济的支撑力度
  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经验,其核心要义就在于科技创新。要彻底破解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作用。
  1.如何让生态牧业提质增效?虽然近年来青海省通过牧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并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红利,但很快就遇到发展瓶颈,因为组织管理体制创新所拓展的空间和红利很快达到了其可能的上限。下一步如何走?如何拓展青海省畜牧业发展空间和动力,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新西兰的经验和启示,从“草”下手,深入研究适合青海高原特色的牧草科技,大规模增加“人工草场”,才能彻底破解青海省生态畜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
  2.青海省生态工业链条如何完善?针对青海省生态工业链条短板,及科技水平低且短期内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引进外援。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拓宽生态工业网络体系。另一方面要自力更生。要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完善科技投资体制,采取更具有激励效应的科技分配机制,创造更加广阔的科技创新环境,引导科技创新人才突破生态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短板。
  (四)提高生态旅游业发展质量
  生态旅游是青海省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然而其发展也面临着整体规划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项目主题不突出、创新不够、深度体验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诸多问题。要增加旅游的创新性。不能让游客只局限于观赏,不能一游而过,一过就忘,我们要不断创新生态旅游体验模式。同时,要提高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从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向,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青海省经济发展形势而采取的中长期发展之路,生态潜力的发挥不是一蹴而就,必须付出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转型成本。
  
  注释:
  [1]生态经济[EB/OL]。
  [2]构建现代化生态小镇,助力美丽中国的建设[EB/OL]。
  (作者简介:龙健民,中共青海省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其他文献
作为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基础建设项目,设计竞标是获取项目建设效益和工程质量最优化的一种实施方法.而在竞标创作环节中对于方案主题如何设定,从而达到方案的形象特色与空间特色互相匹配,彰显方案性格,获得最大程度的关注这一目的,是对设计团队创作思路总结的衡量与考验.文章对竞标方案创作中的主题设定与空间组织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了复盘思考.以此重申在建筑方案创作中应以“表里如一”作为设计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思维主线,最终建立方案主题与建筑空间深层次的逻辑匹配.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企业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环境表现情况的重要方式。选取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环境信息披露载体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否对下一年度环境表现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载体会影响企业下一年环境表现,选择披露的载体越多,就越能提升企业下一年度环境表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环境表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可以改善企业下一年度的环境表现。
土地经营权作为“三权分置”政策中优化土地资源的重要体现,历经从实践推进到政策入法的转变过程,《民法典》物权编的规定实现了其基本民事权利层面的物权结构配置.然而,原则确权的有限规定导致土地经营权的性质界定模糊,债权说、物权说的理论争议相持.以流转期限为标准对《民法典》第341条予以检视,因土地经营权的独立性、包含物权内容、享有绝对性保护等特征,解读出该条所规定的五年以上流转期限的土地经营权具备物权属性.继而从法律层面的明确规定、抵押担保的可信赖性、体系解释视角的切入及“三权分置”的改革目标考量等方面论证,将
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很多高校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将哈默的ESA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灵活运用三种不同的课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一、科学把握“三个要求”的新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这次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在青海
今年以来,海西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重大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认真谋划生态旅游发展新思路、新途径,深挖生态资源保护价值、自然景观展示价值、民族历史文化价值,强化要素保障,为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奠定基础.
期刊
最近,习主席在軍队一次重要会议上讲:今后军官的收入主要是靠工资,不能有其他所谓的灰色收入,更不能有违法所得,否则就要受到查处和追究。  据了解,我国军队工资结构大致分为三种:军官工资、文职干部工资和士官工资。其中,前两者包括基本工资、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军龄工资、军人职业津贴、工作性津贴和生活性补贴等。士官则没有职务工资。每月工资大致在1至5日发放。  有媒体测算,2014
期刊
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外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本文将大数据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相结合,构建了外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外语专业课程教学方案,从高校、政府、企业三个方面构建了外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基于维护有限公司人合性,维持资本稳定和强化章程自治的考虑,《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四款为公司意志介入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预留了空间,然而现有法律未说明公司章程另作规定的边界问题。在章程限制条款效力判定的方式选取上,区分公司法文本性质的“一刀切”方式易忽视实践案件类型之复杂。相比之下,兼具抽象标准与具体分析的方式更为合理。具体而言,在章程条款制定方面,需审查股东意思真实与决议程序合法与否;在章程条款内容方面,满足合法性和合理性的限制条款应得到肯定,同时否认内容不明确、没有时间限制的绝对禁止以及抽象的强制股权转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结合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开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