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搏血氧波形识别心肺复苏中自主循环恢复的研究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心肺复苏(CPR)时脉搏血氧波形的特征变化,探讨基于脉搏血氧技术的无创、简便、快速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识别方法。

方法

描述性研究。建立小型猪心室纤颤(室颤)模型,室颤持续3 min后按照CPR指南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5 cm,频率为105次/min),同时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复苏2 min后给予100 J双向波电除颤,再次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实时记录CPR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脉搏血氧波形,应用时域结合频域波形分析技术评价围CPR期脉搏血氧波形的变化特征。

结果

除1只动物死于麻醉诱导阶段外,其余6只均诱发室颤成功。①室颤后动物有创血压及脉搏血氧波形消失;胸外按压时PETCO2为(18.83±2.71)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舒张压为(23.83±5.49)mmHg;除颤后1 min内PETCO2〔(51.83±9.35)mmHg〕和动脉舒张压〔(100.67±10.97)mmHg〕均较按压时明显增高(t1=8.737、 t2=25.860,均P=0.000),且出现动脉血压波形,提示ROSC。②成功入组动物均出现脉搏血氧波形特征性改变,其在诱发室颤—胸外按压—ROSC—停止按压各阶段的时域波形表现为:波形消失—规律按压波—波动融合波—稳定脉搏波;频域波形表现为:波形消失—单纯按压峰—双峰或融合峰—单纯脉搏峰。

结论

通过时域结合频域的方法分析脉搏血氧波形特征性变化,不仅能及时发现心脏停搏,还有助于快速识别CPR过程中的ROSC。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高渗盐水(HS)对心搏骤停动物模型心肺复苏(CPR)的有效性。方法分别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1966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以及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1990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有关HS对心搏骤停模型动物干预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HS组于CPR开始即刻给予HS,剂量、浓度不限;NS组于CPR开始即刻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一小时内体重不足1500g的活产新生儿[1].其消化系统发育较不完善,常出现喂养困难及胃潴留、呕吐、腹胀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现象.为了保障患儿消化功能与
秋季是最受欢迎的季节.在这个季节,秋高气爽,气候冷暖适中,让人感觉舒适,到处都硕果累累,田野中充满了富饶和美丽.秋季有很多应季蔬果可供选择,它们富含营养,美味可口,让我们
目的探讨微小RNA-499(miR-499)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中山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11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入院24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双位点酶免疫法检测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
颈推病是指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改变,致使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到损害(如压迫、刺激、失稳、错位等)后所产生的
目的 了解海宁市流动人群潜在血吸虫病传染源与社会因素的关系,为海宁市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在海宁市8个乡(镇)、4个街道各随机抽取1个村(共12个村),对
目的探讨腹部提压法心肺复苏对全麻呼吸抑制患者肺潮气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武警总医院麻醉科收治的非腹部手术全麻患者50例。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先用肺量计检测基础潮气量10次并取均数作为基础值;予全身麻醉行气管插管后先后进行腹部提压(应用自行设计的腹部提压器固定于患者剑突与脐之间的腹壁,幅度4~5 cm,频率20次/min)和腹部按压(术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在小儿呼吸性衰竭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96例小儿呼吸性衰竭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综合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结果:综合组重症监护室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急诊预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儿科急诊患儿7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传统预检护理)和实验组(人性化护理).比较不同护理
便秘很恼人,常有排便间隔时间太长,排便困难,腹胀难受等症状,长期的便秘还会影响机体健康,如可导致肠道功能失调,增加直肠癌的风险;机体排毒不畅,皮肤粗糙、无光泽,引起粉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