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做过一实验,工作人员手持《蒙娜丽莎》复制品在机场大厅询问不同肤色与年龄的观众,所有人皆能用不同的语言说出作品的名字,以此证明《蒙娜丽莎》的广为人知。《蒙娜丽莎》何以如此知名?除了作品本身的精彩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代教育与传播手段的辅翼,使其在公众间声名远扬。现代的教育与传播手段包括学校教育、博物馆展览、复制品流通等,通过这些方式,杰作可以成为一个象征,一种全人类不可或缺的艺术瑰宝的符号。因此,好莱坞的灾难片《后天》和中国的科幻小说《三体》均将《蒙娜丽莎》视为凝结了人类智慧、创造力与审美理想的精华,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最重要物证之一。在诸种现代教育与传播方式中,博物馆展览是一种有效且有趣的途径。
还是以《蒙娜丽莎》为例。台湾音乐人郑华娟曾谱写歌曲《蒙娜丽莎的眼泪》,经歌手林志炫演唱后在文艺青年中流行一时。歌曲以创作者在卢浮宫观看《蒙娜丽莎》时对画中人微笑的感怀入手,将当下都市男女缠绵悱恻的爱情心路与五百年前画中人的微笑进行了组接,用蒙太奇的手法引导听者在古代与今天之间来回穿梭,更重要的是,歌词在某种程度上复现了一个博物馆观众面对作品时的状态——他不是盲目而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的生产者,他不仅接收展品的信息,还在信息的刺激下生产出新的知识。也就是说,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场所,还是一个生产知识的空间。这些新知识的传播,将倍增艺术杰作的传播力。
在全球范围内,能与《蒙娜丽莎》相媲美的中国艺术品里,丝绸之路沿线的艺术品知名度极高,尤其是以敦煌石窟为代表的艺术综合体,因为敦煌学的研究以及敦煌壁画的临摹,使其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此次在成都博物馆展览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精选了来自敦煌莫高窟、甘肃麦积山和新疆克孜尔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壁画、泥塑等文物,以及丝绸之路沿线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6家文物管理与文博机构的206件珍贵文物,可谓是盛况空前的国宝盛宴。展览从2016年12月底开幕至今,已经吸引了超过50万的国内外观众参观,仅春节期间从初二到初九8天时间就吸引观众14.5万人。照此推算,本展览预计将有超过百万的观众,从展品及观众两个角度评价都不愧为一个精彩纷呈的巨型展览。那么,这无数人构成的观众将如何在欣赏、感知丝路艺术的时候生产知识?
要研究博物馆观众如何生产知识首先得分析博物馆观众的构成。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1991年曾发表调查报告,指出美国美术馆的观众大多具有高等教育水平,有研究生学位的竟然达到半数以上。中国目前尚无同类研究报告发布,但根据一般的观察,当前中国博物馆的观众情况与此略有不同。首先是中国博物馆观众人数爆满,尤其是像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重要博物馆,其观众通常是游客,馆里的觀众多到往往只能排队从展品前经过而已。其次是观众年龄层次丰富,老、中、青、幼均有。第三是观众的专业背景不一,自然其参观目的也各异。当这些人都涌进博物馆大厅时,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美国艺术理论家大卫·卡里尔研究了公共美术馆里的艺术展览史,将参观博物馆视为一种社会性的体验。他认为,在博物馆的公共空间里,与同伴交谈或者偶尔听到其他观众的议论,都是自然的事。博物馆使得一种广泛的对话变为可能。在博物馆参观时,观众并不需要像阅读小说或者观看电影一样保持安静,而是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自由讨论,这就使得观看变得主动,观者在接受作品信息时即刻产生了对作品的理解与解释,发而为言,就是一种对作品的评论。这种此时此地的评论人人皆可进行,而且可自由地与他人互动,全然不似有资质的专家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独白式评论。因此,卡里尔认为博物馆里的谈论非但不受拘泥,而且可使人们享受到不同的可能性。
对汇聚了诸多精品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来说,其众多的观众中自然有专业观众和非专业观众之分。但无论如何,对他们所有人而言,如大卫·卡里尔所提倡的谈论并且自由讨论,就是一种知识生产。这是人人皆可参与的,无论他们是聚精会神地凝视作品还是漫游式地浏览作品,都将在作品信息的良性刺激下产生智力上的创造活动。在此基础上,艺术专业的观众也许将获得学术研究的生长点。就如策划大英博物馆“明代:改变中国的五十年”的英国艺术史家柯律格所言,“我们策展的时候总是无法想象最后它将如何呈现——当我们把不同的文物第一次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联系,刺激新的想法。”而当他自己去观看这个展览时,居然还有一些他意想不到的东西呈现出来,因此他认为展览是有关可能性的艺术。由此可以预料,尽管百余年来的敦煌学已经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博物馆展陈的实物将刺激学者们推进敦煌学以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另一方面,如舞剧《丝路花雨》和歌曲《飞天》等,均如《蒙娜丽莎的眼泪》一样,是在古代的艺术杰作中获得灵感而新创的成功之作。但就敦煌以及丝路沿线众多古代艺术的数量、质量及分量而言,这样的新创之作显然太少,古与今、原作与新作之间的态势是不对称的。这种新创之作的不足,给当下的创作者留下了足以发挥的空间。
徜徉在成都博物馆的展厅里,所有的参观者均可在感知传统艺术灵光的同时,还享受到一种评论和自由对话的快乐。这样的知识生产,无论是严肃而学术的、轻快而通俗的,都将使他们有一种对丝路艺术的拥有感,通过知识生产,他们将真正体会到丝路艺术不仅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不仅是他人的、也是自己的。对这些知识进一步加工,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艺术创作方面,新颖而深刻的成果涌现是可以预期的。而对博物馆来说,在本展览的基础上,如能将丝绸之路南北沿线及不同时期的文物进行更多研究性的展陈,如敦煌石窟与川渝地区的大足石刻以及安岳石窟造像进行对比展览,其南北辉映、相续相传的效果一定会更具刺激知识生产的力度。
还是以《蒙娜丽莎》为例。台湾音乐人郑华娟曾谱写歌曲《蒙娜丽莎的眼泪》,经歌手林志炫演唱后在文艺青年中流行一时。歌曲以创作者在卢浮宫观看《蒙娜丽莎》时对画中人微笑的感怀入手,将当下都市男女缠绵悱恻的爱情心路与五百年前画中人的微笑进行了组接,用蒙太奇的手法引导听者在古代与今天之间来回穿梭,更重要的是,歌词在某种程度上复现了一个博物馆观众面对作品时的状态——他不是盲目而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的生产者,他不仅接收展品的信息,还在信息的刺激下生产出新的知识。也就是说,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场所,还是一个生产知识的空间。这些新知识的传播,将倍增艺术杰作的传播力。
在全球范围内,能与《蒙娜丽莎》相媲美的中国艺术品里,丝绸之路沿线的艺术品知名度极高,尤其是以敦煌石窟为代表的艺术综合体,因为敦煌学的研究以及敦煌壁画的临摹,使其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此次在成都博物馆展览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精选了来自敦煌莫高窟、甘肃麦积山和新疆克孜尔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壁画、泥塑等文物,以及丝绸之路沿线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6家文物管理与文博机构的206件珍贵文物,可谓是盛况空前的国宝盛宴。展览从2016年12月底开幕至今,已经吸引了超过50万的国内外观众参观,仅春节期间从初二到初九8天时间就吸引观众14.5万人。照此推算,本展览预计将有超过百万的观众,从展品及观众两个角度评价都不愧为一个精彩纷呈的巨型展览。那么,这无数人构成的观众将如何在欣赏、感知丝路艺术的时候生产知识?
要研究博物馆观众如何生产知识首先得分析博物馆观众的构成。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1991年曾发表调查报告,指出美国美术馆的观众大多具有高等教育水平,有研究生学位的竟然达到半数以上。中国目前尚无同类研究报告发布,但根据一般的观察,当前中国博物馆的观众情况与此略有不同。首先是中国博物馆观众人数爆满,尤其是像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重要博物馆,其观众通常是游客,馆里的觀众多到往往只能排队从展品前经过而已。其次是观众年龄层次丰富,老、中、青、幼均有。第三是观众的专业背景不一,自然其参观目的也各异。当这些人都涌进博物馆大厅时,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美国艺术理论家大卫·卡里尔研究了公共美术馆里的艺术展览史,将参观博物馆视为一种社会性的体验。他认为,在博物馆的公共空间里,与同伴交谈或者偶尔听到其他观众的议论,都是自然的事。博物馆使得一种广泛的对话变为可能。在博物馆参观时,观众并不需要像阅读小说或者观看电影一样保持安静,而是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自由讨论,这就使得观看变得主动,观者在接受作品信息时即刻产生了对作品的理解与解释,发而为言,就是一种对作品的评论。这种此时此地的评论人人皆可进行,而且可自由地与他人互动,全然不似有资质的专家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独白式评论。因此,卡里尔认为博物馆里的谈论非但不受拘泥,而且可使人们享受到不同的可能性。
对汇聚了诸多精品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来说,其众多的观众中自然有专业观众和非专业观众之分。但无论如何,对他们所有人而言,如大卫·卡里尔所提倡的谈论并且自由讨论,就是一种知识生产。这是人人皆可参与的,无论他们是聚精会神地凝视作品还是漫游式地浏览作品,都将在作品信息的良性刺激下产生智力上的创造活动。在此基础上,艺术专业的观众也许将获得学术研究的生长点。就如策划大英博物馆“明代:改变中国的五十年”的英国艺术史家柯律格所言,“我们策展的时候总是无法想象最后它将如何呈现——当我们把不同的文物第一次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联系,刺激新的想法。”而当他自己去观看这个展览时,居然还有一些他意想不到的东西呈现出来,因此他认为展览是有关可能性的艺术。由此可以预料,尽管百余年来的敦煌学已经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博物馆展陈的实物将刺激学者们推进敦煌学以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另一方面,如舞剧《丝路花雨》和歌曲《飞天》等,均如《蒙娜丽莎的眼泪》一样,是在古代的艺术杰作中获得灵感而新创的成功之作。但就敦煌以及丝路沿线众多古代艺术的数量、质量及分量而言,这样的新创之作显然太少,古与今、原作与新作之间的态势是不对称的。这种新创之作的不足,给当下的创作者留下了足以发挥的空间。
徜徉在成都博物馆的展厅里,所有的参观者均可在感知传统艺术灵光的同时,还享受到一种评论和自由对话的快乐。这样的知识生产,无论是严肃而学术的、轻快而通俗的,都将使他们有一种对丝路艺术的拥有感,通过知识生产,他们将真正体会到丝路艺术不仅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不仅是他人的、也是自己的。对这些知识进一步加工,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艺术创作方面,新颖而深刻的成果涌现是可以预期的。而对博物馆来说,在本展览的基础上,如能将丝绸之路南北沿线及不同时期的文物进行更多研究性的展陈,如敦煌石窟与川渝地区的大足石刻以及安岳石窟造像进行对比展览,其南北辉映、相续相传的效果一定会更具刺激知识生产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