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学问的人须重视科技名词

来源 :中国科技术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ma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德胜门西北侧,新落成的中国工程院大楼沐浴着五月的阳光,在这座庄严宏伟的现代化办公大楼里,笔者一行采访了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院士。
  沈院士曾任中国林学会理事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开展第一版林学名词审定时,他是主要参与者,对于名词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中国科技术语》改刊之际,还欣然提笔为刊物题词。沈院士笑称,在他北京林业大学的办公室里,科技名词的书籍占了一整格书柜。在名词审定的过程中,沈院士亲力亲为地参与林业名词定名,提出过森林培育学等新概念,并在2005年主持了由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的关于“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名词的讨论会。
  
  名词不规范就无法与国际接轨
  
  “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质疑,在沈院士与钱正英、刘昌明两位院士的建议下,国务院责成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专题讨论,并提出意见。谈起两年前的那次讨论,沈院士说:“那时我正和钱正英同志合作研究水资源方面的战略问题,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很密切,感到生态环境建设这个提法有必要澄清一下。我当时偏向于认为,虽然生态环境建设这个词有不科学的地方,但是在我国的很多方面甚至政府文件里已经广泛应用。考虑到这些因素,我希望能够通过大家的讨论约定俗成,规范它的含义。大家用这个词的时候表达的意思应是一致的,是清楚的。”“实际上,‘生态’是本来就有的,不是‘建设’起来的,应该与‘演变’‘保存’‘保护’等词相配合使用,而不宜与‘建设’组合。国内各界也逐渐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为翻译成英文以后,很多国外的专家学者不懂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所谓生态环境建设完全是人为的。”
  沈院士注意到:“虽然那次讨论当时没有得出最后的定论,但从那以后,无论是在报刊上,还是在中央文件里,生态环境建设这个词已逐渐少见了。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分开了,但生态环境用的还不少,大家觉得习惯了,要扭转过来还需要一个过程。环境这个词含义太广,环境包含所有的环境,除了自然环境,还有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等。而生态环境指的是自然环境,不是生态的就是人为环境,如污染环境。我们有时候经常用生态和环境,中间把它隔开,生态就是指大的自然环境,比如说大气、植被变化等这些自然界的东西,而后边的环境往往是指人为环境,比如说水污染等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现在这样用的人已经不少了,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用生态环境。那么,对于生态环境这个词,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的情况来约定俗成,但是应尽量避免生态环境建设这个说法,现在有一小部分人还在用,因为他没有关心当前用词的变化。”
  在谈到与国际接轨的问题时,沈院士说:“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自己的名词和概念上的不规范造成国内外理解不一致,使得难以沟通,如刚才说的生态环境建设,说明了加强科技名词审定和规范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创造了名词,需要国际上来理解,比如小康,国际上本来没有这个词,但是我们要建设小康社会,于是创造出这个词,规定它的内容,国外也接受了。”“现在国外的文献里逐渐吸收了很多中国的东西,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比较重要的一个话题,中国的事情有些是要用中国的名词来解释,这就需要国际上理解和接受。但前提是我们自己要统一使用规范名词,名词不规范就无法与国际接轨。”
  
  学科发展需要尊重科技名词
  
  在第一版林学名词审定工作中,沈院士是主要参与者,做了大量的工作,“造林学”和“森林培育学”的命名就是当时名词审定的成果。沈院士回忆道:“那时候造林学是常用的名词,但是有问题,于是慢慢地转用森林培育学,以便与国际接轨。造林学较森林培育学狭义,例如单纯的人工植树可以叫造林,而森林培育既包括天然的部分,也包括人工的部分。”森林培育学这个概念刚出来时,大家还不太理解,于是沈院士写了《从“造林学”到“森林培育学”》① 一文做进一步的阐述。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与普及,社会上逐渐认可,达成共识。最后,教育部接受了这个概念,并将森林培育学定为教育部二级学科。现在沈院士主编的21世纪教科书的林学领域中,广义的概念就用森林培育,狭义的概念就用造林。
  从社会大众不理解到被教育部认可并定为学科,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谈起自己为之倾注多年心血的学科,沈院士眼睛里透出热切的光芒,他说:“森林培育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过去讲造林就是把树种活,树种活了任务就算完成了。而森林培育是从树林诞生到成熟直至死亡或采伐。然而,我们在这些方面始终不够重视,这就是重造轻管。”“另外,森林培育涉及自然和人工的结合,封山育林,自然恢复都是森林培育的一部分。过去的育林工作有个偏向,过分依赖于人工,而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规律。现在纠正了这个名词概念,让大家对森林培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有益于学科本身的发展。森林培育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名词概念的明确和完整,影响到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学科的发展需要尊重科技名词。”
  谈到名词与学科的关系,沈院士又举了另外一个例子,“森林经理学这个名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解决,这里的经理是指森林经营的规划,规划的对象不是一片林子,而是整片的大林区,其中有各种林子,有老的,也有新的,有人工的,也有天然的,有需要保护的,也有采伐利用的。森林经理学就是研究如何管理才能使整片的大林区持续不断地向人们提供服务和产品,并且保持自身不衰败。森林经理学这个名词已经用了很长时间,提起这个词,不搞林学的不理解,可能会认为经理学是当经理的人来管理这片森林,业内人士虽能理解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定名。”“国外用的很簡单,forest management(森林经营),但我们过去在别的地方用过森林经营这个词,用了狭义的经营,是指怎样经营好某一片林子。而在外行来看,经营学和经理学没有什么差别,所以难度就在于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的内容也逐渐发生变化,经营讲求可持续经营,要从可持续的角度来管好这片林区,那么,到底应该用什么名词来概括,就需要再继续研究,以达成共识。”
  
  名词工作中要注意新词与老词新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名词工作,沈院士对于审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形成了自己深刻而独特的认识和理解。谈到现在名词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时,沈院士说:“科学在不断发展,生产也在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出现,比如荒漠化(desertification)和沙化(sandification),荒漠化这个词的历史不长,大概有30年。如果要与国际接轨,就应该用荒漠化,但是我们有的地方用沙化来代替了。荒漠化是以风蚀问题为主,但也包括水蚀和盐碱,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些。但是风沙的问题和生活的联系更密切,于是在谈到具体问题时,我们就偏向于叫沙化。沙化和荒漠化本不是一个概念,也不应该互相替代,这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体现出来的问题。今后还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新问题中会出现新的名词,这时可以选择用一个,也可以几个名词同时使用,但它们之间的关系要明确,要把它们的概念和定义搞清楚。”
  除了要注意新名词的出现,沈院士还谈到了老词新义的问题,“有好多老名词,在新的情况下产生了新的含义,例如水土保持是老名词,水土保持涉及水和土壤侵蚀的关系,按照过去的理解,水土流失是由于水的长期作用而造成的土壤侵蚀,单纯是水的问题。而现在有人认为水土流失的原因不仅包括以水为动力引起的土壤侵蚀,还包括以风为动力引起的土壤侵蚀。这种认识是否合适,就需要有个规范的共识。”
  两岸名词工作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我们向沈院士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在海峡两岸名词对照方面所做的工作,目前开展了二十余门学科的两岸名词对照工作,并已完成出版了其中六门。沈院士表示赞许,并对于两岸名词工作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海峡两岸名词确实有些不同之处,学科发展在不同的环境里会产生不同的东西。在台湾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有些新名词是从英语里翻译过来的;而我们那时候有些名词受苏联的影响形成了一些名词体系,当然在形成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也吸收了西方的概念。我们应该在海峡两岸名词对照统一方面多下些功夫,这对于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原来台湾开放比我们早,现在我们也开放了,接触到很多外面的东西,从国外学习的也很多,现在我们的很多研究成果台湾也在用。其实台湾很重视大陆的书籍,台湾的学者到大陆来都会买很多书回去,因为他们没有力量研究那么广泛的东西,而大陆有。”
  “在两岸名词工作中,我们应采纳台湾方面好的建议,例如conservation(保育)这个名词,过去大陆没有保育的概念,就是保护,可保护词义太广。十年前台湾的保育概念过来以后,很快被大陆学者接受并使用。开始时我还有些保留,保育包括了保护和培育,把培育的意思放在保护里头,不是单纯的,消极的保护,有主动的含义在里面,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从西方conservation的词义来看,虽然包括了可能采取一些主动的措施的含义,但毕竟不是主要的。如自然保护主义者,用的是conservationist,但也是以保护为主。我虽然不认为保育是一个最合适的名词,但是要想出一个更好的词也不容易,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两岸之间应该互相沟通,并且予以一定的规范,达成共同的理解,这对于传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化是有好处的。”
  
  把名词规范化事业搞得更加紅火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沈院士始终流露出对于名词工作的热爱和重视,他说:“搞学问的人离不开科技名词,每一个搞科学的人都应该重视科技名词。是否知道科技名词的中外文之间的关系,是否知道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含义,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个人的科学素养。”
  看到《科技术语研究》从刚开始的内部刊物到后来的公开刊物,又从原先的季刊到如今的双月刊,名称也改为《中国科技术语》,沈院士很是高兴,指出“这显示了名词工作在不断地发展,是名词工作本身发展的科学需要”。沈院士还对全国科技名词委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期望:“经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希望全国科技名词委充分利用国务院所赋予的这个权力,把名词审定工作做得更好。中国科学院很重视名词工作,应该趁这个机会搞得更红火一点,加强宣传,让科技工作者、教师、学生、各学科编辑都认识到名词工作的重要性,这将有益于名词事业的发展。”
  采访结束时已临近中午,经过连续几个小时紧张工作的沈院士依然精力充沛,坚持将我们送出办公室,并目送我们离去。他那坚定而明亮的眼神,正如五月的阳光,给人以温暖,且催人奋进。也许,这就是学识与品格的相互融合和彼此扶助产生的力量,它铸就了沈院士科学上的成就,并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其他文献
元素的名称早期是由各国根据自己民族使用的语言厘定的,直到1839年,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J. J. Berzelius)提出应当摒弃把专门术语建立在任何一种民族语言上,将元素名称拉丁化、国际化,倡议在原有元素名称的基础上添加-ium或-um等,并创造出一套用拉丁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他提出的这些建议为国际上所采用。  国际上对元素的命名大致可以归纳为以星球名、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人物名、科学家人名、
期刊
1999年5月27日,比利时发生的“毒鸡事件”,让一种化学物质名满全球。遍览各个“平面媒体”,有的把它的名称写作“二恶因”,有的写成“二 ”,有的印作“二 英”,用得最多的是“二恶英”。认真的读者感到疑惑:这东西究竟有一个什么名称?用得最多的那个名称就是正确的吗?未得答案,我们权且把它称为“二什么英”。  读完报,如果又去听广播、看电视,那疑团就更膨胀了。人们发现,即使是同一家电视台,上午10点钟
期刊
(斜线后为:期数-页码)  卷首语  主编致辞路甬祥/1-1   用十七大精神引领科技名词规范事业科学发展 本刊/6-1    术语学研究   术语学的研究对象、宗旨和任务吴丽坤/1-5   俄国术语学研究综观叶其松/2-7   本体论与术语学  ——兼论“ontology”的中文翻译 梁爱林/2-13   科技术语定义的特点与常见问题王有志 /3-5 术语学与语言学的关系冯
期刊
本刊訊2007年5月24日下午,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韩春锦率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一行13人访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予以了热情接待,双方主要就华语规范化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参加此次访问的马来西亚代表团成员还包括本刊特约编委杨欣儒。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首先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中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进展。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主席拿督韩春锦随后介绍了理事会的基本情况及此行目的,并为全
期刊
术语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經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许多产品很难分清是哪一国生产的。例如,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福特牌伊斯柯特型汽车,零部件来自15个国家,你说是美国公民的产品呢,还是外国公民的产品? 看看当今世界,很少有什么东西是纯粹由一国公民生产的。别说飞机、电脑这种复杂的产品了,就连巨无霸汉堡包这种东西也很可能牛肉是欧洲的,面粉是加拿大的,番茄酱来自墨西哥,
期刊
本刊讯2007年3月底,全国科技名词委材料科技名词委员会半导体材料与有色金属材料名词终审会相继召开,会议得到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南大学的大力支持。会议主要议题是根据审定专家意见,对材料科技半導体材料与有色金属材料的专业名词终审稿进行审议。石瑛教授和殷为宏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  全国科技名词委以及材料科技名词委办公室的相关同志为会议的召开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终审会上,专家们按照吴伯群教授介绍的“
期刊
本刊讯 2007年3月30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了2007年度常委会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副主任于永湛、刘青,常委李济生、陆汝钤、张焕乔、李宇明、张晓林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潘书祥、彭以祺、周文能、祖广安、王正、孙公民、王胜安、赵洪、韩兰兰、贾萍、金建辉等近20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刘青同志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6年的
期刊
本刊讯2007年3月22日,环境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王玉庆理事长,金鉴明、郝吉明、汤鸿霄、蔡道基、魏复盛等5位院士和全国知名专家近4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任官平秘书长主持。  会上,王玉庆理事长首先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环境科技名词是环境科学发展的基础,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国内、国际的交流,环境技术的推广,环境科学
期刊
他曾两次与爱因斯坦面对面,他是沈从文眼中的“周百科”,他参与制订《汉语拼音方案》,主持《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制订,他83岁告别纸笔学电脑,百岁出新著,月月有新稿,他功成于经济却名就于语文,其经济学和语言文字学著作被同时陈列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供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查阅。他就是周有光先生,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  佳节刚过,春寒乍暖,我很幸运地采访了时年102岁的周先生。那是在北京朝内后拐棒胡同一
期刊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依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2004年对第111号元素正式确定的英文名称,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第111号元素的中文定名草案。2006年1月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召开了第111号元素中文定名研讨会,并审定了111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其定名使用的汉字已征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同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