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ong0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学生
  
  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1.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也称创新精神,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是一种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意愿。只有具有这种意愿,才能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也于向书本、向前人、向老师提出质疑,才能具有创新的冲动,才能激发创新意识。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善思、多疑、好问,喜欢尝试,对识记汉字、阅读课文、背诵古诗等都很有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要千方百计地给予保护与激励。
  运用语文教材的创新因素,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很多,广泛分布于字、词、句、段及每篇课文中。小语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几乎都有创新性,它们从选材、立意到谋篇布局、遗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新精神。甚至课文中某个汉字的识记,都很有学问,都有可能诱发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研究和运用这些创新因素,进行创新教育。
  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因而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使其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形式多样,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和饱满的状态之中。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广泛开展情境教学,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创设情境;运用图画、描绘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活起来。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听听、读读、说说、画画、唱唱、演演中得到增强。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性、独特性的思维方式。在理解和表达问题时,要求有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不说大话、空话、套话、假话,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思考问题时,要求思路开阔,敢于突破传统定势,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展开想象、推动联想,最终实现创新。
  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文学科在发展学生思维中的特殊作用,有的地方体现的比较明显,如《司马光》中的逆向思维,《称象》中的求异思维,《思忌赛马》中的变异性思维等;有的地方则体现的不是很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如《小山羊》一课,看似很平常,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完全文之后,可以通过启迪:“小山羊还可以和谁交朋友?请大家都来当个小作家、小画家,给课文和插图续几个片断怎么样?”再如,《比尾巴》一课,教师也可以启迪学生,依据自己熟悉的动物尾巴的特点,对课文进行改编。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续编故事、改写课文中得到训练。
  3.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创新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能否拥有创新性的个性品质,对于能否自学增强、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一个人的创新性个性品质,最主要的是要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精神状态及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对小学生来讲,虽然不必要求过高,但也应从小塑造与培养。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多维性、综合性,其功能发挥的好,必将对学生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综合运用课本中的创新素材,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教材中,关于对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伽俐略比萨斜实验等创新性“事物”的描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民办产生强烈的震撼;关于对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画家达芬奇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李时珍、毕升、张衡以及我国现代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等努力、刻苦钻研、造福人类的“典型事迹”的描写。必将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这些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性教育,以促进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二是通过教师榜样的作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必将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最具感召力,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性个性品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三是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学生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还与一定的家庭及社会环境有关。因此,必须鼓励学生走出教堂,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合力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收稿日期:2010-12-20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门学科,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也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的方法之一,同时也符合新课标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要求。  【关键词】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理论;实践  The Role of developing the abilities of experiment in Teaching Biology   Kang Ailing  【Ab
期刊
经过中考洗礼的学子,步入高中这片圣土,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某种断裂带:人生理想的朦胧,初离父母的惆怅,知识难度的飞跃,生活节奏的加快,青春意识的觉醒等等,都会成为他们的心理负担,这就给教学的正常进行带来了障碍,特别是语文,他们往往是“悠着点劲儿”,难以尽快进入角色,把语文教学的入学期拉得特长。再加上学习语文的“无短期效益性”,使不少学生只盯住新鲜地数理化及外语,这不能不说给语文教学出了一道难题──如何
期刊
【摘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心理,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要注重备好课,上好课。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课堂心理,了解学生,鼓励赏识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有效课堂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如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教学手段的设置,教法的运用,教师的语言教态等。学习是高级而复杂的思维活动,其活动效率的高低
期刊
【摘要】不少初中时语文学得不错的同学,一进入高中后,尤其是学期考试后即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感到不可理解:初中会考那么高的分数到了高中怎么一下子降那么多。个别人甚至对语文逐渐失去信心,将精力转向数理化的演算。  【关键词】高中;语文衔接     1.原因浅析  由于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受学生年龄。  初中的考查,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以课本为依据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作文教学困境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作文教学;困境;基本对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健康审美情操,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在现阶段,学生写作水平低下,作文教学少慢差,几乎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摆脱困境,怎样走出
期刊
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伴随之,全球文化的一体化也成为必然,特别是中西文化从哲学思维到文学艺术再到日常大众文化的相互流转与冲撞不断在激荡中交融,并趋于混成。本世纪处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古老中国反省自身,寻求他者,力图追随世界发展的实例。其时大量的西方哲学、文艺理论以及文学艺术著作的译介,都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并未按部就班的持续,由于种种原因发生了断裂,出现了
期刊
【摘要】当前,语文教坛涌现出不少崭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它们就如同一股股涓涓细流滋润着语文教育这片沃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现一些教师产生“现在的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的困惑,而很多学生也成天被“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这个问题所困扰。笔者认为,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即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最根本的途径。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根据教学内容复原出相关生活情境
期刊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江泽民同志在迎接新世纪时指出:当今世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改革、创新,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个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面临的现状:一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滞后,二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三是学生学习语文非智力因素的缺失等,这些涉及到学习语文兴趣、习惯、效率等方方面面,无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无不影响语文科高考分数。为此,笔者认为,只有从宏观上弄清了语文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问题,教师才会步入提高语文教学的正规,然后才能让学生明白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问题,才能使学生迈上语文学习的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