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内在逻辑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e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农村土地权利制度与经济社会形态演变要求契合的理论判断展开,对当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认为固化的农村土地权利制度与城乡经济社会形态演变中产生的多元化新诉求之间出现了摩擦和明显失衡,提出从二权分离迈向三权分离,就是以契合多元诉求为导向对农村土地权利在各权利主体间的再分配,以此阐明我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 农村土地制度供给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12-0050-04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社会、城市农村形态及利益诉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我国农村土地问题及相关制度改革,也必须将其置于这种变化中,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中进行审视。
  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变迁应与经济社会形态演变和利益诉求调整相契合
  经济的发展会带来各类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利用,社会格局也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基于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变化,整体经济社会的利益形态和利益关系就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这种形态变化包含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总量上、绝对性的提升和优化,同时也包含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自身无法做到绝对平衡而产生的新的利益诉求。原本与旧制度契合的利益形态随着这种动态发展逐渐演变为新的甚至完全不同的利益形态,利益关系也随之由原来的平衡或较为平衡变为不平衡或者严重失衡。此时,新的利益形态就会与旧的体制安排产生摩擦。因此,经济社会发展演变带来的新的利益形态与制度供给间的摩擦,就是制度供给调整或者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基础,制度调整和改革的方向就是缩小二者的摩擦,解决二者间存在的差异,以此来重新契合新的经济社会利益诉求,最终实现平衡的经济社会利益形态。农民土地权利的调整也应遵循上述制度供给的基本逻辑,这是讨论农民土地权利制度改革基础和必要性的重要判断。
  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形态发生了重要且本质的变化:静态二元结构已转换为动态二元结构
  静态二元结构是指由国家层面的制度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进行分别管理,这种管理依据户籍进行严格区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所拥有的各类权利在这种严格区分管理的制度下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就是以严格的静态二元结构形成农村和城市两个相对独立部分,除了特殊的国家项目和政策,不存在大规模的农民在城乡间流动,农民被固化在农村,通过实际占有农村土地、经营土地、使用土地获得几乎全部生产生活资料。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利益形态发生巨变,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民仅依靠其农民身份通过土地获得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其在新的经济社会阶段的生活发展需要。农民除了要利用手中依据其农民身份获得资源,还往往要进入城市利用其他资源,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这也正是城镇化的历史背景和达到新平衡的必经之路。基于我国国情,农民数量过于庞大,城市资源相对有限,城市为农民提供的资源稳定性和充足性不高,无法在短时期内满足所有农民的所有需求。因此,农民必须要同时保持进入城市和返回农村的自由,即处于动态二元结构,才能尽可能满足其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匹配的生活和发展需求,单靠农村或城市一方,都无法为整个农民群体提供所有需要的资源和保障。
  动态二元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了对农村土地功能的多元化诉求
  从农民视角来看,第一,土地经营收入比重下降,但是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依然存在。土地的功能不仅仅是生产资料,更是农民未来生活的风险抵御物资,是部分社会保障功能的替代物。如何处置其手中的土地意味着农民对未来生活方式的选择,意味着对未来收入的长期安排,意味着农民要找到新的风险抵御方式来代替土地。第二,地租高低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农民选择如何安排土地资源以及如何处理其土地权利的重要因素。农民对土地增值、通过土地牟利的期望越来越高,激发了农民主动进行土地权利资本化的需求。从地方政府视角看,农村土地的承载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带来不断增长的用地需求,地方政府在实际行动上强烈地表现出对农民土地的需求。从国家视角看,我国的土地制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服务于不同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改革开放初,农村的土地要素基于静态二元结构不断地低价供给,这样的制度设计是国家工业化高速发展战略所需要的。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国家发展战略也由强调工业化发展转变为统筹城乡发展上来,农村经济社会繁荣稳定、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成为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对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需求,而农民的“候鸟式”迁徙必将弱化其自己经营土地和使用土地的产出效率。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符合国家根本利益的必然选择。
  可见,在动态二元结构下,国家、地方政府、农民对农村土地功能产生了新的诉求,并且这些诉求不完全一致且同步。在动态二元结构下,农村土地需要承担自身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空间承载、国家发展和粮食安全等多元功能。
  固化的农村土地权利制度与多元化新诉求间出现明显失衡
  新中国成立之初,满目疮痍,对于国家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迅速发展工业,因此实行了以城乡分治为核心方式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大战略。现行农民土地权利制度就是产生于当时的经济社会需要,农民不需要城市滿足其需求,城市也无法容纳大量农民,农民通过其土地权利获取生产生活的资料,此时农民土地权利制度与静态二元结构高度契合。
  但静态二元结构演变为动态二元结构,当前只有在动态二元结构中,农民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才能被满足,社会也才能稳定,而农民土地权利制度仍然保留静态二元结构中诞生的基本特征,产生了一系列摩擦。一方面,从农民角度看,虽然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总体而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仍不平衡,农民经济收入水平远不及城市居民水平。因此,必须把保护农民土地权利摆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制度变迁也应顺应这一趋势。另一方面,从土地利用效率来看,随着静态二元结构演变为动态二元结构,农民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民进城务工生活,农民无法再用过去的模式来经营土地,农民自己对其承包地、宅基地以及地上住宅的利用效率都明显降低,而由于固化的土地权利,其他主体很难高效利用这些土地。因此,固化的土地权利安排直接造成农村土地制度效率的损失,影响着农村土地制度绩效,影响着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实现。   因此,农民对其土地权利从静态二元结构中通过占有土地、经营土地获得收益的单一诉求演变为动态二元结构,既要保证自己在土地上的长期权利和长远预期以应对市民化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涉及个人能力、经济发展速度调整、城市容纳能力等问题),还要求通过对手中的土地权利市场化配置增强土地财产性以获得更多土地收益。这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和农民土地权利制度改革要满足的主要诉求。另一方面,由于农民长时间在城市居住生活,土地与农民之间出现了事实上的物理性的“人地分离”,农民无法高效利用其土地,农民保留的土地也应当通过让其他主体利用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整体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增加农民的土地财产收入,而其他主体对土地的利用又不能影响农民和集体在土地上的长期权利。
  通过分解土地权利来满足对土地权利的多元诉求,以契合动态二元格局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首要取向。
  从二权分离迈向三权分离:以契合多元诉求为原则对土地权利在各权利主体间再分配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制度的核心就是产权被如何界定并得以实现。不管是从国外土地权利价值取向的变迁来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发展的现实来看,权利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不是绝对的所有权,而是收益权。农村土地产权也不例外,农村土地产权的根本就在于实现各项产权权能对应的收益。因此,虽然农村土地产权被界定为一个完整的产权权利束,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自身发展的背景下,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人们往往需要基于权利收益的清晰化将土地产权权能进行分离,通过土地产权权能清晰界定并进行分离,同时对如何实现这些权利进行明确有效的安排,达到权责清晰、权责利三者统一的目的,使各权利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利,最终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我国土地产权分离带来效率的提高,首先表现在土地产权第一次分离——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变革,本质上就是对原本归为一体由集体拥有的土地产权束进行了分离,将土地产权束分为所有权和使用权,所有权归集体拥有,而使用权分离出来分配给集体内的农民,通过权利分离将土地上的收益分配给集体和农民两个主体,满足了当时经济社会格局中集体和农民对土地上的收益分配各自的诉求,而这就是成功的制度安排的核心。
  面对静态二元结构转换为动态二元结构,对农村土地制度尤其是土地权利制度改革的呼声也愈来愈强烈,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照搬西方“私有化”+“市场化”+“规模化”的做法,提出将土地完整的所有权赋予农民,农民可以自由卖掉手中土地,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这种提法不仅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而且具有巨大的危害性和煽动性。因为,即便在我国的实际城镇化率(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时,快速城镇化阶段基本结束,我国仍将有4、5亿农民,而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即便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保持,按4亿农民计算,留在农村的农民每人仅有4.5亩耕地,显然如此少的资源无法满足这些农民在这个现代社会的生活生产需要。而一旦允许土地私有化和自由买卖,一方面,土地兼并将迅速出现。另一方面,农民又无法在城市完全立足(已经进入非常缓慢的城镇化阶段),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城市贫民窟化与农村社会冲突的同步加剧,其激烈程度将远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严重。在国际上,印度因为19世纪实行土地私有化政策后,80%的土地通过兼并由1%的人所有,10亿农民中有8亿农民没有土地1,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农民的利益以及长远机会被大大损害且无法逆转,印度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被大大拖滞。因此,在我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制打着赋予农民完整权利的旗号,实际是从农民手中将完整的土地产权夺走,而集体土地所有权正是对出现这种局面最有效的抵抗。因此,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不能颠覆土地集体所有制,而是要坚持在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继续对土地上的来自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进行第二次剖析和细分,将这些分割后的权利赋予对应的主体,满足其对土地收益的诉求,契合当前经济社会新格局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当前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权利束实际上包括了农民基于集体身份分配土地的权利和占用、使用的權利。这些权利对应的收益和需求在静态二元结构时是一体的,即农民从集体分配而来土地,其目的和用途就是通过自己使用土地,获得收入,保证生活需要。随着静态二元结构演变为动态二元结构,农民原本一体化的收益和需求开始明显分化为两个权利诉求,一个权利是要保证农民对土地的分配权和长远土地权利预期来满足农民抵御风险的需求,另一个权利是要通过转让给他人实际使用土地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土地收益。因此,应依据两大诉求,对农民手中的土地权利依据土地价值形态进行第二次分解(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是第一次分解)。首先,要满足农民保留部分权利来满足市民化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诉求,这个诉求要求保证农民对土地的分配权和长远土地权利预期,也就是说,这个诉求要求稳定并明确集体与农民在土地上的权利关系,只有集体拥有所有权、农民拥有根据集体身份对土地的分配权才能契合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抵御风险和社会保障诉求。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农民对土地的分配权共同保障了农民的这部分诉求。其次,要满足农民在“人地分离”状态下把土地转让给他人实际使用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土地收益的诉求,就要求从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中分离出来一部分权利,赋予其市场交易功能来实现土地的市场价值,这部分权利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转让给其他主体使用,如此构成动态的土地权利体系和土地利用关系,从集体和农民对农村土地的二权分离迈向集体、农民和其他主体对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离。
  [参考文献]
  [1]程郁、张云华、王宾.农村土地产权抵质押:理论争论、现实困境和改革路径[J].金融监管研究.2014(10).
  [2]冯开文.聚集还是稳定?——对近年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历史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3]黄小虎.从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分析中国土地制度走向[J].上海国土资源.2012(02).
  (作者简介:郭冠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 梁齐勇
其他文献
2018年11月24日,纪念《前线》杂志创刊60周年座谈会召开,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同志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前线》杂志在深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及时传达中央和市委声音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决策部署,在新时期进一步办好《前线》杂志提出了明确要求。座谈会上,来自首都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和有关方面的代表,回顾了《前线》60年来走过的生动历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必须更加重视党建的科学性、有效性,重视党建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统领作用,以大党建的思维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近年来,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围绕“大抓党建,抓大党建”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为抓手,聚焦
期刊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力度大、节奏快、实施稳,取得了积极成效。市领导高位推动,多次深入一线督查督办,重点围绕腾笼换鸟、重点区域环境整治、“留白增绿”、便民服务网点建设等进行现场调度,及时问诊把脉。通過月度点评、月度调度把方向、找问题,各项任务抓得紧、抓得实。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并重,深化治理和控新增防反弹并重,疏解整治和整体提升并重,巩固治理效果,实现了
期刊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居民收入的主渠道、社会稳定的“压舱石”。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把“稳就业”放在“六个稳”工作的第一位,强调要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首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新时期
期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把城市管理精细化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向来具有风向标作用的北京,近期制定了《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和《关于深化首都功能核心区文明创建的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核心区2435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任务,引爆了新一轮城市管理精细化之战。这里可以从西城区广外街道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工作的
期刊
当前,北京市全面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与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相得益彰、互为促进。两项工作都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首都城市品质的实际举措。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全面展开,不仅是城市环境治理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首都核心区群众对高品质城市环境追求的意志体现。广外街道办事处开展的工作,抓住了“满足群众需求”的点、也抓住了“保障城市发展”的面,用了心、下了功夫。  强化“红墙意识”,加强
期刊
抓好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改善市容面貌,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强调的“既管好主干道、大街区,又治理好每个社区、每条小街小巷小胡同”要求的具体体现。蔡奇书记多次明察暗访,针对背街小巷存在的脏乱差“城市病”和城市管理薄弱环节问题,要求从讲政治和履行好“四个服务”职责的高度,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深入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按照全市統一部署,东城区、西城区积极行动,结合疏解整治促提
期刊
炸酱面、糖油饼、卤煮火烧、面茶……散发着浓郁的北京味道,承载着多少北京援藏干部的乡情。能在雪域高原——拉萨品尝到正宗的家乡美食,对北京援藏干部来说,是件幸福的事。  人们常说,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是关爱的味道。对离家千里之遥的北京援藏干部而言,吃到家乡菜是最大的心理慰藉,也正因如此,北京首旅集团援藏后勤服务团队为之付出了很多很多。  于旸是这支队伍中的“老前辈”了,因为他早在2009年就来过拉萨
期刊
《尚书》原名《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也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尚书》要旨主要有两点:一是明仁君治民之道;二是明贤臣事君之道。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为现实生
期刊
在新的歷史起点上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对大势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个大势主要是世情国情党情,尤其是要深刻把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總依据的初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十六大是“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