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当前我国采油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采收效率不高,石油开发采收率基本维持在34%到39%这一范围内,还存在大量的原油没有得到有效的开采。对采油新技术进行研发,对提升当前我国石油采油率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石油行业发展十分重视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探讨新时期采油工艺的新技术与实践,以期能够对采油新技术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期 采油工艺 新技术
因地制宜,采用适应本油气田开发特点的开采工艺,是减少操作费用,提高油、气井工作时效,改善油气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采油工艺技术的采用要以油气田的地质特质为依据,要提升开发的科学性,要依据现实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会取得客观的经济效益。反之,在开发动态特征不清的情况下,单凭数模的预测结果就确定采油工艺的实施,则往往会产生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如开发方案预测油藏的自喷期为0.5~1.0年,为减少海上下电动潜油离心泵的操作费用,油井完井时就同时进行了下泵作业。投产后的动态反映天然水驱能量远大于方案编制时的预测值,且井筒温度高,由于电缆在高温的井下浸泡时间过长,形成部分油井在电动潜油离心泵启动时即不能正常工作,反而影响了油井的生产时率和增加了操作费用。
1 新时期采油工艺的现状
1.1 采油工艺新技术—磁处理技术
1.1.1应用原理
主要是通过磁场对士层中的驱替液、原油产生的化学及物理千用,使得原油的流动性质、粘性、凝固性乏生变化,并具有一定的防蜡和增注作用。在场形成方式。
1.1.2应有优势
在不动生产管柱情况下,通过钢丝绳作业,及时对高含水或高气油比层进行暂闭,更换新的生产层位,确保了油藏高速开采方针的实现,同时为后期合采留有再次打开回采的余地。在气藏中,针对放一断块上层系单层产能高的特点采用了滑套分采,至今P1和P3层仍单独生产,为摸清凝析气藏的生产规律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放二断块气水关系复杂,为防止水侵对生产的危害,在2口井中都下了滑套,B7井通过关闭滑套,使日产水量由70-80m3下降为10~20m3左右。
当前石油开采不论是在构造解释上还是在油田地质综合认识上,以及在开发技术决策等关键问题方面,如井位部署、层位组合、开采方式和产量预测等都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面对上述情况,自方案实施开始,就组建了地球物理、油田地质、测井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的跟踪研究队伍,并聘请国内资深的研究单位为合作研究伙伴。自开发井井位总体设计开始,就充分考虑到可能的变化,留有调整余地,如H2油藏的A3井考虑有打水平井的可能,安排在邻近其他井钻后实施;处在放二断块的磋油藏的A6井,开发目的层单一,风险较大,留在最后实施,并设计有兼探平湖组上部气藏的评价任务。在开发井钻井开始以后,地质人员现场工作,随着构造认识和目的层含油气状态变化,平台与室内研究人员通力合作,确保了21∶3井井位和1口井目的层的及时调整,并确定了A3水平井的钻井实施方案。利用6口预钻井以后至平台钻井将近一年时间,对油气藏的构造形态、储层分布及层系组合、开采方式等进行再次研究,确定了油藏利用滑套分采工艺实行早期分采、逐层上返、后期合采的开发策略。这种方式带来了积极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大大提高了油层的渗透性质,使得油层孔隙从原油的固态堵塞现象转变为松动且渗透性强的状态, 形成松动的流通孔道及孔隙网,有效提升了原油采收率。
(2)在振动波的影响下,使得原油结构、粘度、流动性及表面张力产生变化,有效提升了原油的流动速度,为原油采收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3)通过振动技术,使得采集管道中的杂物得到清除,含水率有所降低,原油采收率得到提高,石油产量增高。
2 采油工艺新技术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采用多相流技术实现了长距离湿气输送,管道运行平稳,保证了民用气的供给。多相流技术的成功应用主要是根据平湖凝析气特点,充分注意工艺配套,确保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稳定。几年来,为解决下游用气日调峰的困难,该管道还利用适量的管道储气能力,合理调整输送压力,为下游适时提供调峰气量。不仅保证了对供气的平稳可靠,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国有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强强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油田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油田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的方向。而数字化油田就是勘探、生产标准化,采集、分析数据网络化,变革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信息化油田。为了使油田进入一个生产、科研、经营以及员工生活环境等全面数字化的新代。油田数字化应用到石油的开采计量管理中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取缔了旧日的生产管理模式,在石油的采集以及计量管理上,由北京理工大学潜心开发,采取了采集输送一体化,计量管理数字化,数据分析智能化的战略思想,开发出一套集采集、输送、监测、管理、数据分析与统计于一体的智能化、网络化的系统。涉及数字采集,科学管理,安全生产,网络通信等各个领域。
3 结论
随着平台的7口钻井和部分油、气井投产动态资料的取得,证实了原油储量较开发方案设计时的预计值有所减小,并通过数值模拟发现H2、心两个主力油藏开发方案井位部署的不合理,平面储量动用不高。根据跟踪研究,又及时调整了两口油藏水平井的部署,在地质储量减少情况下,为实现开发方案中总的可采油量及时创建了必要的开采条件,目前随着开发工作进展,跟踪研究仍在不断进行,围绕提高原油采收率和长期平稳供气这两个主题,展开新一轮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宏春.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思考[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12)
[2] 黎国芬.采油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展望[J]. 科技与企业,2011(11)
[3] 唐焦强.现代采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
[4] 陈琳.气举采油工艺现状及进展[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4)
[5] 樊伟平,滕立志,李玉平. 采油新技术的研究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01)
【关键词】新期 采油工艺 新技术
因地制宜,采用适应本油气田开发特点的开采工艺,是减少操作费用,提高油、气井工作时效,改善油气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采油工艺技术的采用要以油气田的地质特质为依据,要提升开发的科学性,要依据现实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会取得客观的经济效益。反之,在开发动态特征不清的情况下,单凭数模的预测结果就确定采油工艺的实施,则往往会产生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如开发方案预测油藏的自喷期为0.5~1.0年,为减少海上下电动潜油离心泵的操作费用,油井完井时就同时进行了下泵作业。投产后的动态反映天然水驱能量远大于方案编制时的预测值,且井筒温度高,由于电缆在高温的井下浸泡时间过长,形成部分油井在电动潜油离心泵启动时即不能正常工作,反而影响了油井的生产时率和增加了操作费用。
1 新时期采油工艺的现状
1.1 采油工艺新技术—磁处理技术
1.1.1应用原理
主要是通过磁场对士层中的驱替液、原油产生的化学及物理千用,使得原油的流动性质、粘性、凝固性乏生变化,并具有一定的防蜡和增注作用。在场形成方式。
1.1.2应有优势
在不动生产管柱情况下,通过钢丝绳作业,及时对高含水或高气油比层进行暂闭,更换新的生产层位,确保了油藏高速开采方针的实现,同时为后期合采留有再次打开回采的余地。在气藏中,针对放一断块上层系单层产能高的特点采用了滑套分采,至今P1和P3层仍单独生产,为摸清凝析气藏的生产规律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放二断块气水关系复杂,为防止水侵对生产的危害,在2口井中都下了滑套,B7井通过关闭滑套,使日产水量由70-80m3下降为10~20m3左右。
当前石油开采不论是在构造解释上还是在油田地质综合认识上,以及在开发技术决策等关键问题方面,如井位部署、层位组合、开采方式和产量预测等都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面对上述情况,自方案实施开始,就组建了地球物理、油田地质、测井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的跟踪研究队伍,并聘请国内资深的研究单位为合作研究伙伴。自开发井井位总体设计开始,就充分考虑到可能的变化,留有调整余地,如H2油藏的A3井考虑有打水平井的可能,安排在邻近其他井钻后实施;处在放二断块的磋油藏的A6井,开发目的层单一,风险较大,留在最后实施,并设计有兼探平湖组上部气藏的评价任务。在开发井钻井开始以后,地质人员现场工作,随着构造认识和目的层含油气状态变化,平台与室内研究人员通力合作,确保了21∶3井井位和1口井目的层的及时调整,并确定了A3水平井的钻井实施方案。利用6口预钻井以后至平台钻井将近一年时间,对油气藏的构造形态、储层分布及层系组合、开采方式等进行再次研究,确定了油藏利用滑套分采工艺实行早期分采、逐层上返、后期合采的开发策略。这种方式带来了积极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大大提高了油层的渗透性质,使得油层孔隙从原油的固态堵塞现象转变为松动且渗透性强的状态, 形成松动的流通孔道及孔隙网,有效提升了原油采收率。
(2)在振动波的影响下,使得原油结构、粘度、流动性及表面张力产生变化,有效提升了原油的流动速度,为原油采收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3)通过振动技术,使得采集管道中的杂物得到清除,含水率有所降低,原油采收率得到提高,石油产量增高。
2 采油工艺新技术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采用多相流技术实现了长距离湿气输送,管道运行平稳,保证了民用气的供给。多相流技术的成功应用主要是根据平湖凝析气特点,充分注意工艺配套,确保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稳定。几年来,为解决下游用气日调峰的困难,该管道还利用适量的管道储气能力,合理调整输送压力,为下游适时提供调峰气量。不仅保证了对供气的平稳可靠,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国有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强强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油田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油田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的方向。而数字化油田就是勘探、生产标准化,采集、分析数据网络化,变革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信息化油田。为了使油田进入一个生产、科研、经营以及员工生活环境等全面数字化的新代。油田数字化应用到石油的开采计量管理中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取缔了旧日的生产管理模式,在石油的采集以及计量管理上,由北京理工大学潜心开发,采取了采集输送一体化,计量管理数字化,数据分析智能化的战略思想,开发出一套集采集、输送、监测、管理、数据分析与统计于一体的智能化、网络化的系统。涉及数字采集,科学管理,安全生产,网络通信等各个领域。
3 结论
随着平台的7口钻井和部分油、气井投产动态资料的取得,证实了原油储量较开发方案设计时的预计值有所减小,并通过数值模拟发现H2、心两个主力油藏开发方案井位部署的不合理,平面储量动用不高。根据跟踪研究,又及时调整了两口油藏水平井的部署,在地质储量减少情况下,为实现开发方案中总的可采油量及时创建了必要的开采条件,目前随着开发工作进展,跟踪研究仍在不断进行,围绕提高原油采收率和长期平稳供气这两个主题,展开新一轮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宏春.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思考[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12)
[2] 黎国芬.采油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展望[J]. 科技与企业,2011(11)
[3] 唐焦强.现代采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
[4] 陈琳.气举采油工艺现状及进展[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4)
[5] 樊伟平,滕立志,李玉平. 采油新技术的研究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