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穿越时空,蜚声中外。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诞生之日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先后完成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边疆的作战,胜利地进行了400余次战役。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深刻指出:“指挥问题关系战斗胜负。”纵观千百年来人类战争史,战役战斗的胜利,无不取决于坚定正确的作战指挥。
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够迭挫强敌、屡战屡胜,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军事家以其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实施了正确的战争指导和战役指挥。战争是敌我双方物质力量的竞赛,同时又是在一定客观物质基础上的主观指导能力的较量。马克思曾经说过:“指挥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创造活动,是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毫无疑问,正确的战争指导和战役指挥,是赢得战争和战役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实践,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凝聚着我军老一辈军事家的集体智慧,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构成了我军作战指挥理论的基本内容。
胸怀战略全局,深刻领会上级意图
深刻领会上级意图,是正确组织指挥战役的前提和基础,是确保战役行动真正成为战略全局有机组成部分和圆满实现上级意图的关键,也是战役指挥员战略意识强弱的集中体现。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历来把深刻领会上级意图作为筹划和指挥战役的首要问题。他们在领会上级意图时,总是胸怀战略全局。这是因为,长期的战役指挥实践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上级意图体现着战略全局的根本利益,制定和规定着战役行动的走向。战役指挥员只有战略全局在胸,才能真正懂得上级需要本部做什么、怎么做,才能紧紧围绕上级意图筹划和指挥战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经指出,要求战役指挥员了解某种程度的战略的规律,何以成为必要呢?因为只有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才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在指挥战役时,除从战略高度深刻领会上级意图外,还十分注重结合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战场实际,对于在哪个方向打、何时何地打、怎么打、使用哪些部队等问题,作出了符合战略意图的决定。
全面搜集掌握和分析判断情况,科学预见战役发展趋势
全面、客观地搜集、掌握和分析判断情况,是科学预见战役进程和战局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正确定下战役决心、确定战役部署的基础。毛泽东指出:“摸熟了自己的部队(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又摸熟了敌人的部队(同样,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摸熟了一切和战争有关的其他条件如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等等,这样的军人指导战争或战役,就比较有把握,比较能打胜仗。”刘伯承则把对行动最有影响的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等因素称为“五行”,认为“五行”明,仗仗赢,“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战役作为一种复杂的作战行动,尽管有着时间、地域和样式的差异,决定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样式的战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然而,通过全面、客观地分析敌我双方各方面情况,科学预见战役进程和战局发展,还是可以做到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先之以各种侦察手段,继之以指挥员的聪明的推论和判断,减少错误,实现一般的正确指挥,是做得到的。”因此,全面搜集掌握和分析判断情况,是由战争的“信息不对称”定律所决定的,是“知彼知己”的惟一手段,也是通向胜利、“百战不殆”的必由之路。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总结的这一战争铁律,历来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共同遵循。
从不同战略阶段的大局和战场实际出发,明确战役任务,确定战役方针
战役任务和战役方针,是战争指导者和战役指挥员关于战役行动企图与主观指导的集中体现。正确地明确任务和制定战役方针,是多打胜仗、少犯错误的前提。这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我军老一辈军事家总是适时地、有预见地提出符合战场实际的战役任务和战役方针。包括着眼不同战略阶段的大局,紧密结合各战区实际,明确战役任务;统筹战役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制定战役方针。
审慎选择作战地区、作战时机和作战目标
审慎选择作战地区、作战时机和歼敌目标,对夺取作战胜利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初战来说,更是如此。正如毛泽东所说:“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于部队之情况,都将不能取胜。” 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在选择作战地区、作战时间和作战目标时,虽然在不同的战争时期、不同的战略阶段、不同的作战形式中有不同的做法,但坚持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仗,什么敌人好消灭就打什么敌人,则是他们选择作战地区、时机、目标的基本着眼点,也是他们作战指挥高度灵活性的集中体现。其主要做法包括:选择便于歼灭敌人,并能不断发展胜利的作战地区;创造和捕捉最有利于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作战时机;选择最有利于改善和转换战场形势的作战目标等。
多案权衡,多手准备,适时定下战役决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对于初战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精心筹划,多案权衡,多手准备,适时定下战役决心,是我军老一辈军事家战役指挥的突出特点,也是毛泽东“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思想在战役筹划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在筹划战役时,为了确保打胜,使初战计划成为全战役计划的有机序幕,并很好地照顾到下一阶段作战,总是深思熟虑,精心筹划,力求确有胜利把握才打,否则宁肯持重待机。其主要做法包括:充分估计各种困难和复杂情况;多案权衡,多手准备;大胆果断地定下战役决心等。
坚定地实现既定决心,实施及时、不间断的指挥
实施坚定、及时、不间断的指挥,是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实现既定决心,保证战役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我军老一辈军事家通过自己的指挥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实施坚定指挥和保障指挥及时、不间断的基本方式方法。在战役指挥中,坚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只要战场情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既定决心。战役指挥员应当不为局部情况变化所影响,不为任何有碍人部的意见和建议所左右,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动摇。同时,选择有利的指挥位置实施靠前指挥,并注重指挥所安全管理,以保持战役指挥的及时、稳定与不间断。
全力抓住战役指挥重心,牢牢把握战役指挥关节
战役指挥的重心,是战役指挥必须全力关注和解决的中心问题;关键环节,是指那些对于解决中心问题有着决定性影响或深刻影响的重大问题。战役指挥重心和关节观照得好与不好,对战役成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毛泽东曾经指出:“任何一级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在战役指挥中,掌握重心、把握关节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全力抓住重心,统筹全盘,积极促进战局发展。战役指挥千头万绪,指挥全局的人,只有围绕实现一定的作战意图,正确确立重心,紧紧抓住重心,并迅速形成重心,才能统筹战役全盘,不断促进战局发展。二是紧密围绕解决中心问题,牢牢把握关键环节。战役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在不同的空间、时间内,对战役中心问题的解决发挥着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当这些问题的解决给予中心问题乃至战局发展以重大影响时,这些问题就成为战争指导者和战役指挥员必须解决好或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善于找出影响战役全局的关键环节,是战役指挥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指挥才能。
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提倡积极灵活机断
作战实践表明,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提倡积极灵活机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次作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是指各参战力量必须坚决贯彻总的作战意图,严格按照中央军委和战役指挥员的决策行动,这是作战行动协调一致和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灵活机断,是指在作战实施过程中,围绕作战意图并结合战场实际而实施的临机处置,是作战指挥灵活性的反映,也是保证作战胜利不可缺少的。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和积极灵活机断,二者不可或缺,是相辅相成的。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始终坚持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使上下形成一盘棋;又强调积极灵活机断,确保指挥的及时、准确、稳定和不间断。一方面,高度集中决定权,统一计划、统一指挥。高度集中统一指挥,是保证作战行动在统一的意图、统一的计划下协调一致的前提。只有高度集中统一指挥,才能将各种作战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决胜力量。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实现总的作战意图,积极灵活机断行事。战争是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战场上时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在来不及请示上级批准的情况下,指挥员能否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围绕实现总的作战意图,适时作出决断,对于战局的发展乃至作战胜利至关重要。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在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同时,不仅不排除而且提倡积极灵活机断行事。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指挥经验还包括:审时度势、灵活地使用兵力和运用战法;周密组织战役协调,确保战役行动的协调一致;对敌实施军事打击的同时,积极进行政治争取瓦解敌军;抓住作战间隙和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组织部队休整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指挥经验,反映了战役指挥的基本规律,体现了人民战争的本质特征,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取得这些经验的根本原因是,我军老一辈军事家特别是毛泽东,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始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解决战争问题,指导和指挥作战。其基本做法是重视研究一般战争和战役规律,更重视研究特殊战争和战役规律;着眼特点和发展,研究战争和战役指导规律;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在既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战争的胜利;照顾战争全局,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战争和战役指导原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指挥经验形成的理论根基。它使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指挥经验不仅独具特色,而且以其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而自成体系。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作战条令部正师职研究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够迭挫强敌、屡战屡胜,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军事家以其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实施了正确的战争指导和战役指挥。战争是敌我双方物质力量的竞赛,同时又是在一定客观物质基础上的主观指导能力的较量。马克思曾经说过:“指挥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创造活动,是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毫无疑问,正确的战争指导和战役指挥,是赢得战争和战役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实践,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凝聚着我军老一辈军事家的集体智慧,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构成了我军作战指挥理论的基本内容。
胸怀战略全局,深刻领会上级意图
深刻领会上级意图,是正确组织指挥战役的前提和基础,是确保战役行动真正成为战略全局有机组成部分和圆满实现上级意图的关键,也是战役指挥员战略意识强弱的集中体现。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历来把深刻领会上级意图作为筹划和指挥战役的首要问题。他们在领会上级意图时,总是胸怀战略全局。这是因为,长期的战役指挥实践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上级意图体现着战略全局的根本利益,制定和规定着战役行动的走向。战役指挥员只有战略全局在胸,才能真正懂得上级需要本部做什么、怎么做,才能紧紧围绕上级意图筹划和指挥战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经指出,要求战役指挥员了解某种程度的战略的规律,何以成为必要呢?因为只有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才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在指挥战役时,除从战略高度深刻领会上级意图外,还十分注重结合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战场实际,对于在哪个方向打、何时何地打、怎么打、使用哪些部队等问题,作出了符合战略意图的决定。
全面搜集掌握和分析判断情况,科学预见战役发展趋势
全面、客观地搜集、掌握和分析判断情况,是科学预见战役进程和战局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正确定下战役决心、确定战役部署的基础。毛泽东指出:“摸熟了自己的部队(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又摸熟了敌人的部队(同样,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摸熟了一切和战争有关的其他条件如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等等,这样的军人指导战争或战役,就比较有把握,比较能打胜仗。”刘伯承则把对行动最有影响的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等因素称为“五行”,认为“五行”明,仗仗赢,“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战役作为一种复杂的作战行动,尽管有着时间、地域和样式的差异,决定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样式的战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然而,通过全面、客观地分析敌我双方各方面情况,科学预见战役进程和战局发展,还是可以做到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先之以各种侦察手段,继之以指挥员的聪明的推论和判断,减少错误,实现一般的正确指挥,是做得到的。”因此,全面搜集掌握和分析判断情况,是由战争的“信息不对称”定律所决定的,是“知彼知己”的惟一手段,也是通向胜利、“百战不殆”的必由之路。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总结的这一战争铁律,历来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共同遵循。
从不同战略阶段的大局和战场实际出发,明确战役任务,确定战役方针
战役任务和战役方针,是战争指导者和战役指挥员关于战役行动企图与主观指导的集中体现。正确地明确任务和制定战役方针,是多打胜仗、少犯错误的前提。这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我军老一辈军事家总是适时地、有预见地提出符合战场实际的战役任务和战役方针。包括着眼不同战略阶段的大局,紧密结合各战区实际,明确战役任务;统筹战役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制定战役方针。
审慎选择作战地区、作战时机和作战目标
审慎选择作战地区、作战时机和歼敌目标,对夺取作战胜利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初战来说,更是如此。正如毛泽东所说:“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于部队之情况,都将不能取胜。” 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在选择作战地区、作战时间和作战目标时,虽然在不同的战争时期、不同的战略阶段、不同的作战形式中有不同的做法,但坚持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仗,什么敌人好消灭就打什么敌人,则是他们选择作战地区、时机、目标的基本着眼点,也是他们作战指挥高度灵活性的集中体现。其主要做法包括:选择便于歼灭敌人,并能不断发展胜利的作战地区;创造和捕捉最有利于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作战时机;选择最有利于改善和转换战场形势的作战目标等。
多案权衡,多手准备,适时定下战役决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对于初战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精心筹划,多案权衡,多手准备,适时定下战役决心,是我军老一辈军事家战役指挥的突出特点,也是毛泽东“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思想在战役筹划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在筹划战役时,为了确保打胜,使初战计划成为全战役计划的有机序幕,并很好地照顾到下一阶段作战,总是深思熟虑,精心筹划,力求确有胜利把握才打,否则宁肯持重待机。其主要做法包括:充分估计各种困难和复杂情况;多案权衡,多手准备;大胆果断地定下战役决心等。
坚定地实现既定决心,实施及时、不间断的指挥
实施坚定、及时、不间断的指挥,是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实现既定决心,保证战役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我军老一辈军事家通过自己的指挥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实施坚定指挥和保障指挥及时、不间断的基本方式方法。在战役指挥中,坚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只要战场情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既定决心。战役指挥员应当不为局部情况变化所影响,不为任何有碍人部的意见和建议所左右,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动摇。同时,选择有利的指挥位置实施靠前指挥,并注重指挥所安全管理,以保持战役指挥的及时、稳定与不间断。
全力抓住战役指挥重心,牢牢把握战役指挥关节
战役指挥的重心,是战役指挥必须全力关注和解决的中心问题;关键环节,是指那些对于解决中心问题有着决定性影响或深刻影响的重大问题。战役指挥重心和关节观照得好与不好,对战役成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毛泽东曾经指出:“任何一级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在战役指挥中,掌握重心、把握关节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全力抓住重心,统筹全盘,积极促进战局发展。战役指挥千头万绪,指挥全局的人,只有围绕实现一定的作战意图,正确确立重心,紧紧抓住重心,并迅速形成重心,才能统筹战役全盘,不断促进战局发展。二是紧密围绕解决中心问题,牢牢把握关键环节。战役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在不同的空间、时间内,对战役中心问题的解决发挥着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当这些问题的解决给予中心问题乃至战局发展以重大影响时,这些问题就成为战争指导者和战役指挥员必须解决好或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善于找出影响战役全局的关键环节,是战役指挥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指挥才能。
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提倡积极灵活机断
作战实践表明,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提倡积极灵活机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次作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是指各参战力量必须坚决贯彻总的作战意图,严格按照中央军委和战役指挥员的决策行动,这是作战行动协调一致和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灵活机断,是指在作战实施过程中,围绕作战意图并结合战场实际而实施的临机处置,是作战指挥灵活性的反映,也是保证作战胜利不可缺少的。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和积极灵活机断,二者不可或缺,是相辅相成的。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始终坚持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使上下形成一盘棋;又强调积极灵活机断,确保指挥的及时、准确、稳定和不间断。一方面,高度集中决定权,统一计划、统一指挥。高度集中统一指挥,是保证作战行动在统一的意图、统一的计划下协调一致的前提。只有高度集中统一指挥,才能将各种作战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决胜力量。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实现总的作战意图,积极灵活机断行事。战争是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战场上时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在来不及请示上级批准的情况下,指挥员能否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围绕实现总的作战意图,适时作出决断,对于战局的发展乃至作战胜利至关重要。我军老一辈军事家在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同时,不仅不排除而且提倡积极灵活机断行事。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指挥经验还包括:审时度势、灵活地使用兵力和运用战法;周密组织战役协调,确保战役行动的协调一致;对敌实施军事打击的同时,积极进行政治争取瓦解敌军;抓住作战间隙和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组织部队休整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指挥经验,反映了战役指挥的基本规律,体现了人民战争的本质特征,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取得这些经验的根本原因是,我军老一辈军事家特别是毛泽东,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始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解决战争问题,指导和指挥作战。其基本做法是重视研究一般战争和战役规律,更重视研究特殊战争和战役规律;着眼特点和发展,研究战争和战役指导规律;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在既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战争的胜利;照顾战争全局,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战争和战役指导原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指挥经验形成的理论根基。它使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指挥经验不仅独具特色,而且以其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而自成体系。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作战条令部正师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