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的藏书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没见过爷的父亲,也就是在福州话中,我必须唤“大公”的曾祖父。
  其实对大公的印象极为薄弱。记忆中,小学时曾经在一次翻阅家里的老相片后,无意发现两位面容颇为熟悉亲切,却从未见过面的长辈。相片是黑白大头照,我好奇地询问影中人的身份。爷才悠悠的说:“那是我爸爸妈妈啊!”
  1991年和堂兄随着爷返福州隔壁的闽侯,那是爷打小生长,读书婚娶的故乡。在老家的厅堂,面对着大门的墙壁上,挂着两幅采坐姿的全身彩色相片,分别是我的大公与大妈(曾祖母)。相片中的脸庞我是见过的,而且是一模一样的表情与拍照角度。后来才经由大伯嘴里知悉,当爷在台湾透过美国、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多种管道,好不容易联络上老家时,他的父母亲早已不在人间,于是爷将两张黑白大头照交给相馆,按比例放大绘制出合适的全身影像并且着色,在终于有机会返乡时带回去交由大伯裱框悬挂。
  今年五月,我因为流浪者计划又回到闽侯。我总是纳闷着。在旧式身份证上,我的籍贯是福建省林森县,而爷却老说他年轻时在侯官如何如何,等我真正到了血缘上的故乡。路标、门牌又都写着闽侯县。原来。侯官县名始于东汉,历经时代演变而有着不同的名称,到1913年3月,闽县、侯官两县合并为闽侯县。1944年后一度改名为林森县。1946年划出县城设福州市。1950年4月复名闽侯县。不论地名如何变化,村里生活的同氏宗亲所散发的亲切感,都教我感到轻松且自在。
  大伯应我的要求领我前去祖坟上香。18年前我第一次到坟地时,只有土冢一丘,连墓碑都没有,现在整个墓地已然重新修葺,而新修的坟则是爷在台湾多年攒下的积蓄所换来。坟地正中央的墓碑上刻着四个名字,除了大公、大妈、阿妈(大奶奶,爷的元配),爷连自己的位置都保留好了。
  知道我的旅程目的后,大伯翻出了家中存放的旧籍,并说只要是我觉得有用的,便都带回去吧!放在老家迟早有一天会当作垃圾丢弃。在这些零碎残破且布满灰尘的书册中,我发现了爷幼时入私塾的课本、字典,以及部分大公的藏书。
  说是部分,乃因有些书本上有着大公的签名,有些毫无手迹的则无法轻易判断。而有着签名的,分别是《中国近世史上的教案》、《新中国观感集》、《近代世界史》,以及几册关于各式医疗妙方的手抄本。这些书本的状况并不甚佳,脱页、书脊剥落、虫蛀……每一本书或多或少都有些破旧的瑕疵,却都无损阅读,尽管翻阅时必须小心翼翼,可书本的每一页俱使我感受到莫名的震撼。我不确定大公拥有这些书的确切年代,但一定脱不了贫困的环境和艰苦的岁月。或许这些书对大公来说,是在困顿生活中的一个精神依靠,也或者是大公在那样难以预料的时代下汲取世界观的主要途径。这些书究竟对大公有没有实际影响我不敢说,但是。他唯一的儿子在年少时便离家奋斗,也许书中的某些方向能够在毫无音讯的等待中给予大公一丝念想。
  想来大公一定相当重视这些书,除了是大公掏钱置阅之外,书本的封面、扉页、封底等处,纷纷写上了几句相当可怕的话语。在《近代世界史》上,写了“借去不还奶姐为娼”;在其手抄的偏方秘本上,则有“借看偷去五瘟之报”。历代诸多藏书家皆对自己的藏书立下了出借的规矩,有些规矩直接言明书不外借,有些则说书不久借。基本上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藏书。如果对订定的规矩不够放心,还会加上相当的诅咒。譬如明代的钱榖爱书成痴,其有一款藏书印有“有假不返遭神诛”字样,可见对书本的重视程度。大公不是藏书家,然而一本书能附上这样大的诅咒,该是由于书本来之不易,大概也包含大公爱护书册的心情。
  从乡人耆老口中探听到关于大公的点点滴滴,说大公是村里几位读过书的人当中,最能言善道的一个。许多叔伯辈的共同记忆里,都有年纪尚小时,吃过晚饭便到老家前的树下听大公讲故事,故事不外乎是《聊斋》、《三国》一类。既然最会说故事的情节,换句话说,也是最会吹牛的一个。有一回,大公说他在闽江上看到一个很大很大的木桶,大到船在里头航行几天都碰不到桶壁,有个小家伙便立刻接着说,他家里有一片竹林,其中有一根竹子直直长到天上去,因为太长了而垂下来,但是碰到地面后又绕个弯往天上继续生长。大公一听后便直说“你放屁”,小家伙就说,“如果没有我家的竹子,怎么箍得住你看到的大木桶呢?”这位小家伙是一个我得唤二伯的人,但究竟是表伯还是堂伯,我到现在仍没弄清楚。
  后来这些书都被我带回来了。生于庚子拳乱那一年的大公。在文革刚开始时因为营养不良过世。我庆幸大公并没有因为儿子在台湾而被划分成黑五类后遭到红卫兵的侵扰,倒是苦了只身在世的大伯。关于大公,我恐怕没能再多说些什么,然而抚摸着这些书本,看着其间的笔迹,似乎隐隐便能碰触到大公的手。我无缘亲耳听到大公说的故事,甚至大公在有生之年也不知道他儿子是否存活,但我很明白大公为了爷,以及我们这一支的血脉,无尽地付出他的所有。当然,我相信当他的书最终是落在我这个曾孙的手上,大公绝对不会让我有五瘟之灾的。
其他文献
此书,我和C君的友谊    拿到书稿的那天,忍不住和C君说:“我负责到一本类似怪奇历史事典那样的书,猜猜它第一回写的是什么?”  “BIG BANG?”  “呃,这本书写的都是有文字数据的,所以答案是,7500万年前,山达基。”  “山达基·汤姆克鲁斯那个吗?”  “谁知道啊!谁关心那家伙信什么?”  “我不care,但我想知道。……我查一下再跟你说。”  一个小时后,C君迫不急待地在MSN上丢我
期刊
“年终大扫除,清出几十本不再需要的书。虽说不再需要,但感情仍在,不忍相弃,想为它们寻找理想的新主人。这时脑海浮现‘茉莉’两字,觉得那是旧书最好的归宿。”这是网友阿孝在部落格上写下的话。他脑海中浮现的“茉莉”,是一家二手书店。  1992年,来自金门的蔡家兄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接手了当时台湾最大的旧书市场——光华商场里一家歇业的旧书摊店面。初入行时,因为对市场不甚了解,旧书店的生意一直没有起色,
期刊
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哪。——中禅寺秋彦  已故的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在其著作《洁净与危险》(中译版:民族出版社)中指出,人类是追求分类与秩序的社会性动物,对于无法分类之事物,往往会被视为不洁。举例来说,装在碗里的饭掉落到地面上之后,就被视为肮脏不可食用的。肮脏感的形成并非地面比较肮脏,而是地面不是用来承载食物的容器。  妖怪,某种程度上来说,乃是前科学时代的人类,用来说明、解释、定位那些明
期刊
文字的循环    最近看了一部生态电影,电影说了一个有趣的观念: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刚刚好,所以水没有结成冰,也没有化成蒸汽,而能成为动植物可以饮用或吸取的液态,地球因此适合生物居住。  对我来说,这个观念可以套用在编辑工作上:许多作家写的文字太冷。因此凝结成冰,读者想要理解,需要强大毅力或热情才可能消化;而有些作家写的文字太轻,蒸发成气体,我们经常视而不见。编辑的工作就是把整个作品放在适当的位置,把
期刊
有人说,“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可见亦舒在爱情小说领域的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日前大手笔买断亦舒作品在大陆的版权,正是看重“永恒的师太”的魅力。而作为致力于女性阅读的出版者,从合作方香港天地的身上,吸取什么有利于开拓大陆爱情小说市场的经验呢?本刊邀请亦舒系列小说的选题策划主编钱丽来谈谈她对亦舒及本土爱情小说作者的观察和思考。  书香:亦舒的作品以前也有大陆出版社引进过,贵社目前成为大陆唯一亦舒书
期刊
《鲁迅印谱》被称为建国后中国印坛的经典代表作。钱君匋先生用篆刻的形式,将鲁迅先生一百多个笔名全部刻出,既继承了从上古至明清中国篆刻艺术的精华,又在方寸之中巧妙地表现了鲁迅精神。  在二十世纪上海的文人圈里,钱君匋先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人。他既擅水墨丹青,又好篆刻治印;既精于封面设计,又长于音乐创作:书法也独树一格,人有称为“五绝”者。但我以为,他实在可称全才。——他还广涉文学、编辑、出版、收藏等领
期刊
季羡林先生过世后,我见到白化文先生有副挽联曰:“声闻九译三千士,谱录无双五百年”,套用了孔门弟子三千的典故。季先生1947年创立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迄今弟子当不止三千,因而此联并不能说是谀颂太过。  但哲人其萎的同时,仔细想想,季先生“九译”之学,也就是梵文及中亚古文字之学。在今天究竟有没有如孔门弟子般普传于世、影响遍及中国呢?东方语文学界诸贤达固然各有艺业,造诣可观,然而整个社会对印梵文化恐怕仍
期刊
永和·小小书房  空间小小、人力少少,但有大大志愿  书、咖啡、轻食,很多好玩的艺文活动,在地经营,慢慢生活。  创办时间:2006    单向街  谈及十大外的那些遗珠,《单向街》总是在那,盘踞档案中的一个小方格,顽强地延伸着它的性格──静默而不容忽视。它以一种平淡无奇的方式吐出一个又一个蔓延在城市里,街角边,或是屋中一隅的细节,在叙述之后,看似随意地落上一针作结,起初无所觉,愈往后读,愈是隐然
期刊
这是一本不平凡的访问之书,它由著名的文化人梁文道执笔写成,虽然就受访者和访问主题来说,都是梁文道有兴趣知道的事物,不过成就这本书原因很简单——《读书好》杂志编辑替他增添了一个访问专栏。由他全权负责。  “作家访谈录”往往能迫使被访者说出平日没说的话,或对自己的作品和见解作解释。而梁文道的《访问》,则如幅标题《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所示,让这些浸淫在书海多年,对社会及创作有一定看法的“书人”,说出读书
期刊
读怀特的书信集之前,我正在重温波兰诗人米沃什的那本词典,其中收录的最后一个词是“消失”:因为我们生活在不断流逝的时间中,所以一切都会消失,如动物、风景和树木。尽管对生的信仰超越坟墓,米沃什如是说,但人也在消逝,那些熟悉的面孔、手势和话语一点点在我们的记忆中变成空白,再也不会有人出来作证。携着一丝丝幻灭合上书,打开了《最美的决定》,没想到猝不及防又体验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惆怅。  那是怀特在1976年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