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实际语文教学方法实践与探索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fox_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为多媒体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改创新的结合,是一种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一种先进、超前意识的强化,从而使多媒体的教学应用更有创造性,更有实用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教学信息的组织结构有线性结构、分支结构和网状结构等多种方式。传统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信息组织结构是线性的和有序的,这对于保证教材的规范性、完整性、系统性,使教学内容的传达循序渐进,符合条理性和逻辑规律等方面具有肯定的价值。适合于以书本为媒体,以知识教育,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也是长期以来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一脉相承。但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是被动的、固定的、模式化的、单一的和千篇一律的,包括电视教材在内。例如:在讲到《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课文时,利用音乐把学生的思绪带入童年世界,通过图片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直观的教学有效的带动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
  语文的外延不仅包括现实的生活领域,还包括网上虚拟生活中的语言活动,语文的外延等于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生活的外延之和。语文学习的材料和范例也因此更加多样并富有动态性,语文课程真正成为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随着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和载体的变化,课程中的有关术语也有可能发生改变。在信息社会里,学生的主体性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观念由“教学”向“学习”转变,“教材”向“学材”转变。但“学材”这一术语似乎并未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而另外一个相关的术语——“学习资源”,却使用得非常频繁。原因在于全球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兴起,使教育与传播、课程与资源的区分日趋淡化,使用“学习资源”一词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符合信息时代课程体系的特点。就语文教育领域而言,“语文学习资源”比“语文教材”这一术语的包容性更强,范畴更宽泛。多媒体的使用解决了这个弊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发挥多媒体组织信息的特性,进行教育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
  教学信息的组织结构有线性结构、分支结构和网状结构等多种方式。传统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信息组织结构是线性的和有序的,这对于保证教材的规范性、完整性、系统性,使教学内容的传达循序渐进,符合条理性和逻辑规律等方面具有肯定的价值。适合于以书本为媒体,以知识教育,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也是长期以来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一脉相承。
  一个多媒体课件,是仅仅采用了多媒体的外在形式,还是在研制和应用上真正考虑到设计和发挥多媒体的内在特性,决定了教材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及水平和质量。培养较强的多媒体意识,才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行多媒体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实践,其教学效益、学习质量、智能发展也必将会得到较大提高。通过这次改革带动了学生。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
   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众所周知,当今的小学教育,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围绕教学实际来学习,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五、以多媒体教学设计促进教改创新
  多媒体的教学应用,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设计,就会有教材不会合理应用,有条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能力而无法施展。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它的应用价值升值。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要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因为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它只是综合了其它媒体的优势,而没有达到其它媒体的最佳表现力。如幻灯的高清晰度和电视大容量的活动图像和动态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
  2. 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如形态学内容,微观、宏观的教学内容,机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训练课内容,使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好钢用在刀刃上。 3. 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多媒体教材的系统功能,如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优长,做到媒体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4. 多媒体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教材做的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其简单和复杂的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单优质的多媒体教材。
  总之,要针对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的多种多样的问题,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要开阔思路,启发思维,强化多媒体意识,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其他文献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rn天山是中亚干旱区最大的、最重要的山系,西天山是新疆及中亚重要的水源地,掌握该地区较长时间尺度区域降水变化事实,并揭示其可能影响机制对于新疆气候
期刊
袁才奇是我堂叔,二爷爷的儿子。他表面上是一个私塾先生,文文弱弱的,但暗地里卻是个共产党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地下党员。  堂叔是1927年入的党,甚至更早,确切时间已经没有了。  堂叔他能够做中共的粮食委员,是有优势的。他在私塾做教书先生,每个学生每年要交一石谷子。当然,这些肯定不够军队吃的,甚至不够常常来堂叔这里商量革命事宜的、同样是中共地下党员身份的革命者的口粮,因为他们常常过来,少则两三个,多
摘要: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跳出传统教学的老套路,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去钻研教学,设计教法,教师可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恰当地引入新课,使枯燥的历史生动化,使遥远的历史形象化,增强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 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导语 教学过程 结束语 
数学复习课是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化并运用数学基本思想与数学方法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通过有效的知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每个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 地理 多媒体 教学    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已成为各类学校所关注的大事,把多媒体用于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流。一些有条件的学校相继建立了一整套电教设备,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以发挥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
期刊
“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联系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指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存
井网密度是油田开发方案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是油田开发和调整方案制定的依据。对研究区合理井网密度的研究有利于充分对现有生产井的利用,以及注采井网的完善,实现对该区域的
摘要: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这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了。  关键词:敢问 愿问 能问 善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字、词、句、段,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