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目的是让学生依据技术与工程学的程序和方法来探讨、论证、制作和发明等来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提高科学素养,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合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的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为科学课程渗透德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本文笔者通过实例提出渗透德育的操作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德育教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强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中要在实施数学、科学等理科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精神、方法、态度、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用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自2017年以来,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标准中增设技术与工程领域,意图让学生依据技术与工程学的程序和方法来探讨、论证、制作和发明等来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提高科学素养,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充分落实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是落实科学课程渗透德育教育的积极途径。
  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一般采用项目化教学,学生通过设计、制作、测试、改进、应用等多个环节完成任务,这一系列融合动手、动脑的劳动实践活动,为科学课程渗透德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笔者通过实例提出以下几种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任务生活化,引导学生关爱生活
  让学生运用科学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是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的重要课程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利用生活化的项目作为任务载体,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设计、改造。例如在学习不同材料的特性的内容中设置《设计鸡蛋包装盒》这一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让学生解决购买鸡蛋不好打包的困难。学生为了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向家长与店主进行采访,收集身边的材料进行观察、设计和制作、测试改善后最终完成任务。生活化的任务,可以让学生通过采访了解到“用户”的需求,采用身边的材料改造利用,这不仅能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乐于与人交流、关注生活中的人与事的习惯,还能培养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又如学习建筑结构的内容时设置《搭建鸟窝》的活动,让学生学习搭建结构的同时,学会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共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遵循“规则”
  技术与工作领域的教学注重学生按要求完成作品,有作品则有作品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了解设计任务后,与学生一同制定评价标准,讨论和明确设计的要求,何为好的设计、何为可靠的数据、何为好的作品等。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设计需求的理解与内化,还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交流环节落实“标准”评价, 而不是以喜好评价。例如在二年级上册《不倒翁》一课中的“不倒翁大赛”,在赛前与学生一同设计评价标准。在讨论“怎样的不倒翁才是冠军?”的环节中,学生纷纷提出“不倒翁不倒”、“不倒翁很结实”、“不倒翁美观”等标准,并为此排好顺序。因此在交流评价环节中,学生纷纷把重点放在了“不倒”的标准中,而绚丽夺目的外观、材料的选择等标准则次之,所有的同学都遵循评价前制定的“规则标准”。学生在活动体验了共同参与、民主讨论“规则”并共同履行“规则”的过程。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观念、契约精神等。
  三、关注测试改进,引导学生理性分析
  小学科学课标指出发明是技术的核心,设计是工程技术的关键。一个好的发明需要多种技术的融合与科学巧妙的设计;而好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可用的条件与制约的因素,并需要经过不断的测试与改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测试,让学生在测试中收集了数据信息,引导其归纳分析,并使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意识。如在《制作保温盒》一课中,制作完成后开展测试,让学生在实际的测试中寻找证据,并要求其用数据来分析和比较哪一种设计的保温效果比较好,并利用测试的结果来改进作品。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培养学生理性分析的能力、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四、重視分享评价,引导学生质疑与欣赏并存
  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一般以项目完成为导向,学生的作品分享与制作过程一样重要。为学生构建展示、分享、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用讲述、图示、演示等自己擅长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接受同学的质疑与赞赏,可以锻炼学生表达与倾听、讨论与交流、批判性看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有趣的钓鱼玩具》中,除了设计钓鱼比赛的挑战活动外,还增设作品介绍环节,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并说出“鱼竿形状、材质有什么要求?小鱼用什么来模拟?做成多大?如何进行测试改进?”等设计需求的解决办法,其他学生聆听后说出其中好与不好的方面。通过分享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学会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看法,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乐于用于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对待别人的作品欣赏与质疑并存,从而培训学生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的精神。
  五、融入科研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身观
  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让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真实的工程设计、测试成品、改进完善的过程后,再让学生通过阅读书籍、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真实的科学家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这将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科学家科研路程的严谨,也让学生了解科研成功的艰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严谨、不怕艰辛、成功来自于努力与不断坚持的正确人身观。例如在《纸桥承重》设计制作活动中,在活动结束时给学生介绍我国的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故事,让学生了解我国建设者是如何不畏艰辛,日以继夜地探索,终于解决了多个世界桥梁建设的难题,建成了拥有多项世界第一的港珠澳大桥,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先进科技、科学家、建筑家的风采,逐步建立爱国、爱科技、坚持、努力的人身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J].中小学德育,2017(09):4-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发现出版集团,2017.
  [3]何静,田成良.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初探——以“牛顿第一定律”一节为例[J].中学物理,2019,37(04):62-63.
  [4]曾文婕,谢少菲.具身德育视角下的班级文化墙建设[J].中小学德育,2020(08):14-16.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發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精神,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语委、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八部门联合召开了古文字工程部际联席会议扩大会暨专家委员会成立会。  会议指出,实施古文字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的有力举措,是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语言文字
【摘要】在欠发达地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能够不断引领高中生关注历史、探究历史。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培育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观察问题,从而强化他们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目前,在生动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通过以下举措来灵活设置教学情境,借助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有效设置,促使学生在历史体验中得到感悟,让他们的探究中锻炼思维,从而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高
【摘要】自然拼音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单词、字母与读音、腔调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字母拼读法”名称的由来,而且它并不是人为所造就的。自然拼音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北美洲国家的教育过程中。在初級英语的应用中,我们会发现有接近八成的单词的拼读是有迹可循的。大部分英文字(尤其是适合初学者的英语读物中的词汇),都可以直接根据字母(letter)所代表的音来发音,如,bag、red、nine、fit 等。这种方法又可以被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情的推理就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从多角度验证和推理出知识的规律,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学习能力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笔者现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四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教授学生从已有的经验进行操作,学会推理。 
【摘要】《道德与法治》在初中教学阶段承载着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养成法治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力图提出优化路径,以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整体教学效率的推进提供可能性。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指以社会现实的生活环境为基础,通过建立特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去体验学习的乐趣
【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数学解题思维等数学思维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数学思维,还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生活中能更从容地面对现实的数学问题。而应用题作为与生活相关的数学性问题完美地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因此,对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我认为要做好三个方面:1.激起学生对应用数学题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审题思维;3.深化学生的解题思维。  【关键词】应用题解题方法;审题思维;解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体现了在学习观上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要进行数学教学改革,不再将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而是自觉主动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予学生以自由,让学生“玩”起来;调动参与,让学生“动”起来;鼓励质疑,让学生“灵”起来。把课堂上得有趣生动、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具备全面发展能力的人。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接收知识的主阵地,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够收获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树立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促发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依托初中化学新授课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核心
【摘要】往昔的音乐教学模式多数存在过分强调对“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而疏忽音乐兴趣和审美体验的培养。但在音乐新课改后,有的音乐教师为体现将音乐实践放在首位,过于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而将音乐知识和技能自觉不自觉地放下,时常一带而过或存而不论,不引导学生识谱、唱谱,导致有些小学生毕业后,还不会识谱、唱谱。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和产生的困惑,往往是由于教师没有真正深刻解读《新课标》,以致教
【摘要】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坚持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更好地学习其他各科知识,作用至关重要。  但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在现实生活中,滥用、乱造文字比比皆是,语言文字却不知不觉地“变了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语文教师,有责任为汉语规范化尽心尽力,教育学生说好普通话,掌握规范汉字,弘扬中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