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我国旅游养老服务业的主要形式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问题根源在于供给制度不完善,阻碍了旅游养老快速发展;要素供给不完善,影响旅游养老服务品质;旅游养老产业体系未形成,阻碍了旅游养老市场化进程。对策是:全面推进旅游养老服务制度改革、大力丰富旅游养老要素供给、大力提升旅游养老产业生产率、注重旅游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养老供给政策;旅游养老设施;旅游养老标准体系;旅游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力度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6.107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到2.16亿,人口比重超过16.7%,已远高于联合国定义的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并且这种老龄化趋势正在加速发展。老龄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加之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逐步加入到旅游大军,旅游养老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不仅给老年人提供了一种高品质的休闲养老方式,而且也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需求。
  一、旅游养老服务业正在兴起
  旅游养老,又称为候鸟式养老,是老年人以异地养老形式发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长期移民为目的的旅行、暂居和游览活动的总称。旅游养老由于其兼有旅游与养老的特性,其逐步成为一种深受老年人追捧的新兴的旅游项目,也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
  (一)旅游养老的主要形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老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由最初单纯的居家养老,逐步过渡到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旅游养老也以此为依托有了快速发展,养老形式层出不穷,但从养老与旅游目的看,可分为三大类。
  1.观光休闲型
  这种养老方式主要以经济能力强、身体健康、时间自由的低龄老人为主体,主要是通过欣赏自然风光以及感触历史文化的形式,获得身心愉悦,达到养老的目的,这种养老方式由于旅游目的不固定,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养老时间可长、可短,随机性很强。
  2.康复疗养型
  这种旅游养老主要是以预防和治愈身心疾病为目的所产生的一种定期到特定旅游目的地进行康复疗养的旅游活动,其形式多样,有滨海疗养旅游、温泉疗养旅游、森林氧吧旅游等。
  3.度假养生型
  这种养老方式通过到一些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适宜的旅游目的地生活一段时间,达到避暑避寒、调节身心的目的。由于这种养老方式带有休闲养生的目的,并且这类养老人群比较有经济实力,他们往往会在一些环境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以投资的形式购房,形成投资型的候鸟式养老。
  除了以上三种典型的养老方式,也有学者提出探亲型旅游养老,以探险为目的的特种型旅游养老方式,以及跨国(境)型的候鸟式旅游养老等也正成为新的养老旅游形式。
  (二)旅游养老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出现,我国旅游养老将会呈现许多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旅游养老需求日趋旺盛
  现代老年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旅游休闲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意愿,特别是对于生活自理、经济实力较好的老年人,旅游养老意愿更加凸显。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的出现,一些大城市空气质量开始下降,也间接推动了老年人群远赴生态环境好、资源条件优越地区实现异地旅游养老的意愿。以天津为例,老人团在旅行社出行的比例已占到40%以上,老年游客正成为游客群体的主力军。
  2.旅游养老市场潜力巨大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如果未来中国的城镇化以每年0.8~1.0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按照国际经验,我国很快就会迈入中高级城市型社会,休闲旅游将成为城市型社会的一种重要消费模式。并且,近年来我国人均居民收入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人民的消费能力也在日益提升,这也为我国旅游养老市场提供了更加巨大的空间。
  3.旅游养老形式会更加多样
  目前,我国养老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形成动态养老、候鸟式养老、康复式养老等诸多的新模式。未来,随着旅游养老需求的日益旺盛,一些新型的旅游组织方式、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业态将会层出不穷,并且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旅游与养老产业将会深度融合,旅游养老资源将会在智慧平台作用下得以重组整合,旅游养老组织方式也会进一步提升,进而会衍生出更多的旅游养老模式。
  二、广西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成就
  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旅游养老供给政策不断出台
  为更好地发挥广西独特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广西非常注重旅游养老业的发展,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旅游养老发展的政策措施。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依托本地生态、气候和特色资源优势,正努力建设全国性的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并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意见》,从政策层面保证了旅游养老的顺利发展。
  (二)旅游养老设施不断完善
  为满足广西旺盛的旅游养老服务需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养老服务专项项目建设要求,大力推动了全区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先后启动实施了柳州“10万平方米养老集中区”项目、南宁市新建第二福利院、整合钟山等25个县资源并划拨土地建设福利园区。民营资本进入社会养老服务也呈现良好态势,目前有南宁正和集团、“中国(扶绥)乐养城”、桂林桃花江福利院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这些养老工程满足了很大一部分旅游养老人群的需求。
  (三)旅游养老标准体系正在完善   为推动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化发展,自治区在“十二五”规划初期就大力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2014年,出台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对个人生活照料服务、护理服务、心理支持服务、安全保护服务、环境卫生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几十余项服务内容进行了标准规范。目前,《广西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正在草拟推进中,在总结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再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四)旅游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力度加大
  广西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十分短缺,直接制约着广西养老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分注重护理人才培养,在自治区建立了一所集养老和康复、护理人员培训、实训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福利机构,2012年,广西社会福利院被民政部培训中心确定为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成为全国第五个具有高级护理员培训资格的单位之一。旅游养老服务人员暂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尽管如此,广西旅游养老服务仍存在市场不规范、社会资本进入性不强、服务内容不丰富、保障体制机制不完善、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三、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问题根源分析
  2015年,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改变过去以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而是以提高供给质量、改善供给结构,提升生产效率等措施,从供给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新型的消费需求。
  (一)供给制度不完善,阻碍了旅游异地养老快速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
  旅游养老人群以中老年游客为主,在医疗方面的需求明显高于普通游客,因此,能否在旅游目的地满足游客快捷的结算需求已成为影响异地旅游养老的关键因素,当前,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不支持异地结算,即使返回居住地报销,不仅要开具很多证明,并且报销比例也明显低很多,为旅游养老的顺利推进带来很大障碍。我国一些省份为了促进旅游养老发展,主动加强政策制度供给,比如自2010年海南省启动“医保异地结算”,已与9省市区共16个统筹区签订了异地就医结算合作协议,尽管如此,医保异地结算仍存在很大困难。
  2.相关法律不健全
  针对旅游养老的一些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比如,老年人群由于对外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不适应,很容易在旅游时发生摔倒骨折等意外伤害,一般家属都会要求养老机构赔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老年人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执行不力以及机构养老服务规范的缺失造成的,间接转嫁到旅游养老机构负责,对于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异地养老带来一定的压力。
  3.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的产权不清晰
  当前除一部分价格昂贵的市场经济的旅游养老项目外,他们对土地具有抵押权,可以获得一些资金。而对于大多数正在形成的旅游养老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土地由政府划拨,不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但其土地及附着的建筑物却不能得到银行抵押贷款,这就导致了后续融资困难。这种对旅游养老的公益性与非公益产权的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民间投资的资本属性,致使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热情受阻,资金链中断。
  4.不公平竞争环境加剧
  我国现行的养老机构存在公办养老和民办养老两种形式,部分省区市为了市场改革的需要,将一些公办养老机构开始推向市场,但又保留了很多公益性质,比如不征收房屋租金、部分工作人员的费用由财政支付等,而民办养老机构则需要支付租金、人员成本等各种费用,成本远高于公办养老机构。而旅游异地养老基本以民办养老机构为主,这就导致了民办养老机构在得不到政府资源支持的情况下,与收费低的公办养老机构形成不公平竞争。
  (二)要素供给不完善,影响旅游养老服务品质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旅游养老产品仍不够丰富
  旅游养老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除满足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外,还应当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提供医疗、日间照护以及户外休闲活动等服务产品。目前,我国大部分旅游养老公寓仅能提供一些简单的旅游养老产品,比如一些休闲活动室、棋牌室等简单的活动项目,很少有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提高的休闲娱乐项目。这些旅游养老产品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养眼、养身、养心、养气、养性”的颐养需求功能体系。
  2.旅游养老设施仍有待完善
  旅游养老群体一部分是通过中介或亲戚租住当地民宅外,大多是依托当地的老年公寓、养老院、疗养院、度假村等实现异地旅游养老。这些养老设施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范,专业化程度很低,服务意识不到位。当前的养老护理人员主要是由文化程度低的农村青壮年、下岗工人、低龄退休老人组成,专业化培训较少。此外,大多数异地旅游养老机构都是以逐利为目的的民营机构,在缺少服务规范的约束下,大多数旅游养老机构在硬件和服务水平上都会提供低标准服务。
  3.旅游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在职业教育中对养老护理人才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导致目前我国在老龄人口规模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养老护理人才严重不足。据公开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养老机构人员不到100万,持证上岗的人数不足2万人,如果按照国际公认的3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大约在1000万人。
  4.旅游养老行业标准不完善
  由于旅游养老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一系列规范标准仍未统一,行业内部存在明显的不规范现象,尽管2015年老龄委公布了《旅居养老服务机构评价标准》,但权威性不足,对地方约束力不足。有些地方仍然存在欺骗老年旅游群体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老年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旅游养老产业体系未形成,阻碍了旅游养老市场化进程
  旅游养老不仅仅是旅游与养老两个产业简单的组合,而且还涉及医疗、旅游、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更需要在旅游养老目的地形成一种“尊老、敬老、乐老”的人文关怀环境。当前,我国旅游养老产业大多停留在各个产业简单拼凑阶段,有的产业,比如老年护理人才教育产业甚至缺失,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旅游养老环境远未形成。产业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未来旅游养老产业也必须重视旅游、养老、医疗、房地产、服务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旅游养老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我国巨大的旅游养老市场需求。   四、对策建议
  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全面推进旅游养老服务制度改革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医保异地结算制度
  无法实现医保异地结算是阻碍旅游养老发展的重大制度障碍,因此深化医保联动体制改革,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制定基本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由于旅游养老在异地就医时形成的医疗费用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应提倡政府购买商业医保。
  2.形成专项土地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更多的是以旅游地产与养老地产的结合的模式运作,这种模式在更多情况下是将房地产项目包装成为旅游地产项目,对旅游养老业发展极为不利。因为旅游养老既有公益性质又具有非公益性质,在旅游养老发展的初期,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建议制定促进和保障旅游养老的专项土地政策,主要包括专项用于养老旅游发展的国有土地划拨、出让及其配套政策,保障养老旅游发展的集体土地征收或专项使用政策,养老旅游发展土地规划或指标安排政策,以及土地出让金减免或分期支付政策等。
  3.创新资金发展保障机制
  创新旅游养老产业的融资方式,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也要加大社会资本的引入力度,激活旅游养老市场。一是全面实施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养老服务改革;二是设立旅游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对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服务网络,养生养老健康产业链等重点项目提供支持;三是采取股权投资基金、上市融资、公益创投和PPP等模式,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兴建养老设施和提供养老服务。
  (二)大力丰富旅游养老要素供给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丰富旅游养老产品供给
  在旅游养老中,除提供基本的旅游、住宿、护理、娱乐、教育等基础的旅游养老产品外,还应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旅游器械产品。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鼓励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思维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养老服务业态,引导消费需求。同时,应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医养结合的决定,大力支持医疗机构发展养老服务业,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创新养老形式,吸引更多的异地游客实现旅游养老。
  2.完善旅游养老服务标准
  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LB/T 052—2016)的行业标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旅游养老服务水平。未来,应在大力落实这一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相关法律,明确旅游养老发展的基本规范,制定促进旅游养老发展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以及对旅游养老进行具体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和行业标准等,构建起全面的旅游养老法律保障体系。
  3.大力培养旅游养老护理人才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本地中专以上院校增设和强化养老护理专业,为就读该专业的人员提供助学鼓励;其次,将养老专业人才列入人才引进战略范畴,降低入户门槛,提高福利待遇和政策补助。同时,积极探索旅游养老专业资格制度,将旅游养老技能作为城乡就业培训的重要课程之一,积极培育旅游养老护理人才。
  (三)大力提升旅游养老产业生产率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提升旅游养老产业发展效率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注重发展效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将会 “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旅游养老产业也应在这一指导方针作用下,大力提升人力、物力、财力的开发利用效率。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应将现有闲置住房设施充分利用到旅游养老服务产业中,同时,应鼓励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将闲置或腾退的空地、厂房、校舍等资源,优先用于旅游养老服务,这样不仅能化解房地产产能过剩而且能大大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2.加深旅游养老专业化分工协作
  根据亚当·斯密的分工协作理论,分工协作的加深可以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旅游养老产业更多是以产业综合体项目的形式出现,基本囊括了旅游养老的大部分产业活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旅游养老产业链发育不完全造成的。未来,应进一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引导其中各个产业向精细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四)注重旅游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长远期发展规划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养老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有学者指出,旅居养老渐成房地产产业新动力。旅游养老产业体系的形成将会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或许成为扩大我国内需市场的又一重要引擎。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各级政府应立足长远、积极谋划,坚持在市场主导作用下,系统研究出台一系列能够有效促进养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规划。
  2.营造良好的旅游养老发展环境
  良好的旅游养老环境对于促进本地旅游养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构建“尊老、敬老、乐老”的社会环境氛围。一方面,重点加强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交通、生态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旅游养老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诚信环境,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信誉状况等情况纳入信用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士梅.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J].人口学刊,2007(5).
  [2]李东,吴定伟.对广西旅游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1(4).
  [3]周刚,周欣雨,梁晶晶.旅游养老产业化发展初步研究[J].荆楚学刊,2015(2).
  [4]余甜,薛群慧.国内养老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
  [5]贾康.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涵是解放生产力[J].中国经济周刊,2015(49).
  [6]李佐军.推进供给侧改革谨防陷入误区[J].中国经贸导刊.2016(1).
  (编辑:韦京)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教育部直属部分高校进行财务绩效实证分析发现:西部地区高校的财务绩效水平明显劣于中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通过配对检验发现西部地区高校的财务绩效水平与中部地区的差异不大,而与东部地区高校财务绩效水平相差较大。  [关键词]高校;财务绩效;实证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112  1引言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
期刊
摘要:对县域产业转型升级背景进行了分析,基于福建省晋江市的调研,认为县域产业转型仍有较大空间。传统制造业基础雄厚,新旧动能转换须加速;传统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有效供给相对不足;经营理念不够前瞻,倾向于重资产运作;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科技金融服务薄弱;民间借贷发展较快,城市功能配套有待提高。对县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的建议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经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选提升传统产业;提高
期刊
[摘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但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对中小企业产生不小的影响。文章对海南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诊断,深入剖析问题表现、影响后果和问题的成因,为中小企业自身、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提供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小企业;问题成因;问题诊断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031 
期刊
[摘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是社会财富对劳动力供给的转移性支付。从资金来源看,高校资助工作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从资助目的看,高校资助工作实质是通过实现社会财富在教育领域分配中的转移支付来提高国家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发挥出资助育人的功能,即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来达到间接调节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目的。文章基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多方合力、转变观念以及整合资源
期刊
[摘要]西藏高校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当前西藏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通过赴青海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实地考察,提出西藏民族大学应该积极推进学科转型发展,全面实施研究生综合改革。  [关键词]西藏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100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综合建设改革,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和
期刊
[摘要]研究基于乌鲁木齐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现状,构建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2个。应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后,对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满意度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某社区的公共安全管理满意度评价分数为8005分,仅刚达到“较高”水平。最后,针对结果给予评价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满意度;AHP  [DOI]101393
期刊
[摘要]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这四个问题尤为突出。一个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在解决这四个问题上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措施,值得中国及世界其他各国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花园城市;新镇规划;居者有其屋;城市病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059  1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为
期刊
[摘要]新经济形势下我国房地产经济该何去何从成为企业与理论研究关注的重点课题。文章主要是基于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对比分析,进而剖析房地产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与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全面的揭示出房地产经济的非理性行为。文章的结论对房地产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期望对房地产企业的决策有所助益。  [关键词]新经济;房地产经济;非理性行为  [DOI]1013939/jcnkizgsc2016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化的转轨,就业的时代课题重心开始逐渐由数量的提升转为质量的软着陆。就业质量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的高质量、高效益性发展,也关系到国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然而,人口低生育率、产能过剩和土地城镇化成为我国就业质量有效提升的桎梏。因此,要针对性采取措施,实现新常态下高就业数量向高就业质量的软着陆。  [关键词]就业质量;人口低生育率;产能过剩;土地城镇化  [DOI]1013939/j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房地产业亦是如此。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为我国财政收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财政部相关数据,2015年我国房地产营业税总额为6104亿元,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总额为2871亿元,分别占我国财政收入的401%、189%。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将于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范围将扩大至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与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