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验式“亲自然”课程的实践研究

来源 :名师在线·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m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亲自然”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创新,目的在于让教育回归自然,以体验为基础实现优质教学。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将知识讲解限制在课堂上,脱离了自然实践。在体验式“亲自然”活动中,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与实践,从而实现教育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体验式课程;“亲自然”课程;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6-0010-02
  引  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改革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幼儿时期的发展情况对其日后思想意识的形成有关键的导向作用。在园内开设体验式“亲自然”课程,能够有效激发幼儿与自然的共生意识,能够使幼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一、体验式“亲自然”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一)使幼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呈现稳步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完善教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大多数幼儿园开设了体验式“亲自然”课程。该课程能够有效加深幼儿对大自然的了解,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符。良好的体验式教育能够在幼儿心中埋下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种子,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芽,使幼儿从小养成亲近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二)拓展学习空间,培养主动探索精神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过于强调幼儿的安全问题,将课堂束缚在园内,一些关于大自然的教育也只存在于课件和视频中,不具备实践性,无法达到自主开展活动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足以支撑当前的教育发展,需要幼儿园管理者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开发新课程。针对这个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在“亲自然”课程中明确提出体验式教学的概念,将自然引入课堂上,拓宽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有效学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让幼儿通过听觉、视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受自然,真实地接触并感受环境的变化,让生态成为天然的教育场地。
  幼儿接触世界的时间较短,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无论温和无形的风,还是顽强的草芽,抑或挺拔雄壮的古树,都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使其保持新鲜感。久而久之,幼儿会养成探索习惯。我国长期以来致力于环保事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更是越来越高。在幼儿教育领域融入相关的生态知识,是教育领域的一大进步,更是对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界定,能够拓宽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幼儿园体验式“亲自然”课程的实践探索
  (一)加强园内文化建设
  体验式“亲自然”课程的开设需要注重幼儿的体验,因此,园内文化建设十分必要。一般的幼儿园教育以室内活动为主,也有一些幼儿园在园区内开展室外活动,但活动内容大多是滑梯、球类等,过于单一,对处于能力快速发展阶段的幼儿缺乏吸引力,长此以往,会让其产生倦怠心理,甚至造成幼儿出现不爱运动、厌学的状况,这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1]。体验式教学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出于安全考虑,幼儿园管理者可以在园内自然文化建设方面进行完善,拓展户外活动场所,在园所内围建造绿化带,种植花草树木。
  为了响应课堂改革,增强幼儿的体验,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建设幼儿园。幼儿园管理者可以组织购买小树苗和草坪,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完成种植,通过挖土、种苗、埋土、灌溉等多个步骤来完成教学,让幼儿亲身感受自然的魅力。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还可以进行自主种植,根据自己的喜好带来植物,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有效提升“亲自然”课堂的实践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幼儿传授种植经验,让幼儿每天观察自己种的花并做到及时浇水。将园内建设与体验式“亲自然”课程相结合,能够让课堂更加有意义,充实园内文化,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走出幼儿园,真正与自然接触
  大自然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对刚刚接触世界的幼儿而言,自然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籍,只有不断探索与经历,才能在自然中获取能量,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为了增强课堂的体验感,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寻找周边安全且环境优美的自然资源,如田野、生态公园、山间、动植物公园、百花卉展览等,利用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时令风光来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体验感,真正做到让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教师把课堂安置在丰富的生态环境中,广泛搜集大自然中的教学资源,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
  为了让幼儿真正走进生活与自然接触,幼儿园管理者可以开展春游活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能够带给幼儿生机勃勃的感觉。教师在寻找教学资源时要秉持客观态度,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尽可能地寻找类似农家乐、乡村田野等自然感十足的地方,让幼儿在田间小路上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之情,激发其对自然的探索心理。除此以外,教师可以让幼兒参加播种活动,感受自然生命的顽强。
  (三)亲自采摘,感悟自然恩惠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推进,幼儿教育逐渐强调多样化教学。在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大部分教师能够积极开展户外活动,深度践行核心素养理念,合理利用客观资源来完善教学。教师在进行“亲自然”课程教学时可以合理融入游戏、科技元素,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利用愉快的课堂氛围完成对知识的传授。   如果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那么,秋天就是收获的季节,幼儿非常期待秋季的硕果累累。基于体验式“亲自然”课程,教师可以有效安排秋游活动,让幼儿亲自摘取果实,增强体验感。幼儿园管理者应尽可能选择种类丰富的水果园,让教师在实际的采摘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教育与引导。比如,教师可以教育幼儿:每种水果只能采摘一个,不要多拿,以免浪费;采摘后不要留下生活垃圾,以免破坏环境;摘取时注意不要折断树枝,确保安全,等等。通过秋游,幼儿能够深刻感受到自然与自身的联系。在此过程中,教师融入人文教育,让幼儿在享受自然恩惠时注意保护自然,通过实践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3]。
  (四)多样化教学培养幼儿尊重自然的意识
  我国发达地区每年浪费的食物相当于3000万~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工作者可以从教学入手。3~6岁的幼儿往往对食物没有明确的概念,经常浪费食物。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亲自然”课堂中融入节约粮食的概念。教师可以在春游时让幼儿进行自主种植,待到秋季收获时带领幼儿采摘果实,让幼儿切实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与劳动的不易。体验式教学重在“体验”二字,为了增强幼儿的体验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展开“寻宝”活动,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寻找最红的苹果、最大的梨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能够更好地观察自然,感受种植经历,增强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明确生态与人相辅相成的关系,明白食物的来之不易,从而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结  语
  “亲自然”课程在幼儿园的开设能够有效拓宽幼儿的学习空间,开阔幼儿视野,引导幼儿将生活与自然相结合,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幼儿园管理者要积极探寻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基于体验活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并有效提高幼儿的自主实践能力,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生命、敬畏自然。
  [参考文献]
  支秀平.体验有“自然味”的生态课程[J].教育家, 2020(16):38-39.
  秦彬艳.“亲自然体验式课程”理念下幼儿园环境创设路径探讨[J].新智慧,2020(23):26,28.
  程利.亲自然,拓传统,趣体验:幼儿园自然体验课程[J].启迪与智慧(下),2020(07):61.
  基金项目:莆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自然教育的實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PTGFKT2009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朱建琳(1974.6-),女,福建莆田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我叫陈社东,大家叫我陈工,是上海陈工电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1983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当时的上海科技大学),2002年创办企业,2018年3月加入盛和塾。出身农家,不满足于“,顺风顺水”1962年9月,我出生在上海嘉定。父母都是农民,父亲是参加土改工作的农村干部,我还有两个姐姐。
“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7月的泉州,刺桐夹道,风景秀美。本刊记者又一次来到这个文明古老、多元包容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在真切感受泉州以开放的胸怀积极接纳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和发展理念的同时,也被各级关工委工作和五老的倾情奉献所吸引。
疑困求“道”商场风云多变幻,我以诚敬度磨难。二十多年的从商经历,从白手起家,到今天经营的略有规模;从勤劳踏实的工作,到今天学习经营管理之道。经营者的艰辛和不易,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切身的感受。二十多年的商海打拼,偶尔大胜狂喜,偶尔失败消沉。今天,虽有3000人的跟随,但更多的是感受到责任与压力。
他们是雷锋精神传播者、英烈精神传承者、军事外交老教授、战功赫赫老战士、新中国建设亲历者……他们讲的故事,孩子们爱听;他们做的努力,我们学习。
记体被公认为始于唐代,但通过梳理历代编集的情况后发现,范晔《后汉书》在择录班固著作时将记与诗、赋等其他文体并列.文渊阁四库全书《孔北海集·提要》在提及孔融著作时也提到了记.可见,记体的正式形成要早于唐代.探讨并分析文体与六经的关系,可以明确编集意识的演进,以此来观照记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态与地位价值.
许征帆等人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史》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视研究《福格特先生》的学术著作。在20世纪80年代其他人仅有对《福格特先生》零星阐述的背景下,它以一个章节的地位、7200字的体量较为全面深入地阐述了《福格特先生》的思想、背景、地位。包括:风格独具的战斗性篇章;“主角”卡尔.福格特的介绍;《福格特先生》的背景;对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回顾;对欧美各国爆发革命条件的再认识。该书对《福格特先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权成性,对《福格特先生》的研究是全面深入的,有明确的革命视角,其高度在国内迄今无人匹敌。当然该书对《
2021年6月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阅览室,了解社区向青少年提供公益性课后托管服务情况。习近平强调,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学生基本的学习,学校里的老师应该承担起来。不能在学校里不去做,反而出去搞校外培训了,这样就本末倒置了。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引起的疾病。因其累及的器官、组织的不同,表现出临床症状的多样性。中药单体作为根植于传统中医药的单体化合物,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和价值。近些年,有关中药单体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报道日渐增多,此文选取小檗碱、姜黄素、雷公藤甲素/红素等几种有代表性的单体进行综述。
摘 要:当学生沉浸在情境中,他们便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来创设想象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创设生活情境,抓住矛盾来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借助微课来创设虚拟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创设与所授课文相契合的多元情境,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本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定量参数在临床上评价肝脏发生脂肪病变的实用价值。选取明确诊断的脂肪肝患者139例作为脂肪肝组,同期行健康体检无肝脏病变的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脂肪肝组的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腹部总脂肪面积(TFA)、腹腔内脂肪面积(VFA)、皮下脂肪面积(SFA)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肝组的肝脏CT值、肝脏骨密度(BMD)值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CT值、肝脏BMD值、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β值、TFA、VFA、SFA诊断脂肪肝的AUC值分别为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