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莎莎河河”文化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赣州市沙河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特色分享

来源 :江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4年9月以来,赣州市沙河中心小学开始了《莎莎河河讲故事》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德育探索.学校依托独创文化品牌名片“莎莎河河”卡通人物标识,立足校本教研,因地制宜、四抓并举,探索出一条兴于斯、长于斯、守于斯的本土课程研发、构建沙河的梦想家园之路.rn沙河镇的学生大多来自周边农村,学生阅读涉及面小,学校巧妙地将“莎莎”“河河”学校文化形象引进校本,渗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终确立编撰成校本教材《莎莎河河讲故事》(第一季).
其他文献
1990年12月10~14日广东省煤炭学会、煤炭工业技术咨询委员会开发处与《煤炭科学技术》编辑部在四望嶂矿务局招待所联合召开的南方部分省(区)矿井地质工作研讨会上,广泛交流了
一、概述自1987年以来,唐山地方铁矿山已建成97个小型选矿厂,总建成能力917.5万吨(不包括马兰庄矿),平均单位投资27.97元/吨(详见表1)。对几年来的地方选矿厂的建设、生产进
有这样一个故事,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猎杀野兔。到达草原后,在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行动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现在看到了什么?”老大迅速回答道:“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我们手里的猎枪。”父亲摇摇头说:“不对。”老二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肥美的野兔。”这
期刊
我的办公案头放着一本吕志军先生的散文集《温暖的窗》,淡薄荷绿的封面上画满脉络似的枝丫,正下方的那片树叶子,分明是一只冷峻观望着的眼睛!这书名,这装帧,别有意蕴,颇富匠心,“认真读下去”的欲望瞬间被激起。  一  吕志军的文风清新质朴、不屑藻饰,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独特的生活品味、积极昂扬的人生追求,他关于团队管理的认知理性、有见地,对于社会陋习的批判深刻、无遮掩……透过这扇“窗”,常感“孤独”的我似乎
期刊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大力推进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早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高度重视,各地各校纷纷行动,下文件,列书目,配图书,请专家讲座……可谓大张旗鼓,深入人心。  我们都知道,学好语文,不仅靠课堂上,还得靠学生课后的大量阅读,长期积累,养成爱读书、多背古诗文的习惯,还要勤动笔。于永正先生晚年回顾自己一辈子所从事的语文教育事业,在《退休后终于明白了教育是怎么回事》一文中写道:“假如
期刊
党员承诺制是一项发源于安塞农村的党建创新成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经过探索,初步证实了将党员承诺制引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可行性,并对试点工作的未来进行了探索和展望。
贵溪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城西校区创办于2014年,学校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1545人,教师91人.学校推行绿色教育理念,把“教育家办学,教育专家办教育”作为学校的自觉追求,在“让
期刊
传统文化中的茶文化,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赋春中心小学位于婺源县,茶山遍布,茶庄林立,被誉为“茶王”的林生茶便产于这里.学校
期刊
编号:G40(2014)13-01-03  作者:韦玉玺  2001年夏,我走出大学校门,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工作伊始,学校正展开轰轰烈烈学“洋思”的活动。那时侯学校组织老师三下洋思,并成立了专门的督导室负责指导老师的备课、作业批改以及对学生的评价。全体老师也是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学“洋思”的活动中。  记得那时候学校的办公条件有限,所有的试卷都还要求教师手写到蜡纸上,然后用手动印刷机进行印刷才行
期刊
宜丰县新昌四小是一所年轻的寄宿制学校,成立于2004年11月.在教育政策大好的环境下,学校把握机会,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rn以文化人 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