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发散性思维、数形结合思想等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计算教学;符号意识;发散性思维;数形结合思想;核心素养
数学是一门能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计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实施于小学数学的“四大领域”教学内容之中。因此,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浅显做法。
一、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不仅具有简洁性和抽象性,而且还能准确、清晰地表示数、數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便于人们进行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计算中数学符号的形式多样,如:
表示个体的符号——“+、-、×、÷、=、>、<、≈、( )、[ ]、π”等;
表示公式的符号——“C■=(a+b)×2、S■=a×b”等;
表示定律的符号——“(a+b)×c=a×c+b×c、a÷b÷c=a÷(b×c)”等;
表示关系的符号——“芳芳每天看课外书13页,a天看了(13a)页、军军家去年共用水b吨,平均每月用水(b÷12)吨”等;
表示方程的符号——“60%χ=150、3χ+4.5=10.8”等;
表示推理的符号——▲、★、◇代表3个数,并且
▲+▲=★+★+★, (1)
★+★+★=◇+◇+◇+◇, (2)
▲+★+◇+◇=400。 (3)
则▲=( )、★=( )、◇=( )。
这道题是运用符号描述并表达了其中的数量关系,解题策略隐含其中。教学时,引导学生推理:
从(1)(2)式中可知2个▲等于4个◇,即得到1个▲等于2个◇;
这样(3)式就会有2种思考方法——
①要么把(3)式中的1个▲替换成2个◇。即:◇+◇+★+◇+◇=400,再根据(2)式把4个◇替换成3个★,得到4个★=400,解得★=100。返回到(1)式可解得▲=150。返回到(2)式可解得◇=75。
②要么把(3)式中的2个◇替换成1个▲。即:▲+★+▲=400,再根据(1)式把2个▲替换成3个★,得到4个★=400,后面的解法同上。
最后解得:▲=(150)、★=(100)、◇=(75)。
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应让学生理解各种符号的实际应用意义,并能明白这些数学符号所起的作用与价值,以提高学生自觉使用符号的意识。
二、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沟通,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完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括号》第9页例4后,我出了这么一道练习题:计算72-4×6÷3后,请在此题里加上括号改变原题的运算顺序,你有几种添加方法呢?与同桌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很快学生便列出了如下算式:(72-4)×6÷3;72-4×(6÷3);(72-4)×(6÷3);(72-4×6)÷3。通过这样的发散性练习,不仅使学生在比较中牢牢地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且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计算中的重要性。
又如,在教学完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后,计算12×25。先让学生尝试,大部分学生还是列竖式计算,我引导学生思考:前面我们刚学完“乘法的运算定律”,请你认真观察这两个数的特点,能否运用所学的“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尝试,很快就得到了如下的解题方法:
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
12×25=(3×4)×25=3×(4×25)=3×100=300;
12×25=12×(5×5)=(12×5)×5=60×5=300;
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12×25=(10+2)×25=10×25+2×25=250+50=300;
12×25=(8+4)×25=8×25+4×25=200+100=300;
12×25=12×(20+5)=12×20+12×5=240+60=300;
12×25=12×(30-5)=12×30-12×5=360-60=300。
通过这样的发散性练习,让学生明白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数字的特征,根据运算定律,合理、有效、快速地进行简便计算。通过比较,学生又发现,像这样的字数特征,运用乘法结合律比运用乘法分配律更简便,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择优能力。
三、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数与形都是一种符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使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具体化,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在计算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算理,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公式、定律,还能帮助学生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多向思维。
例如,在教学完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此题初看似乎无法解决,但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分割或补拼,学生的思路大开,呈现了多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21×9+19×9=(21+19)×9=40×9=360(平方米); 解法二:(19+9)×9+(21-9)×9=28×9+12×9=(28+12)×9=40×9=360(平方米)
解法三:21×(19+9)-(21-9)×19=21×28-12×19=588-228=360(平方米)
在练习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又巩固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总之,在计算教学中,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达成“四基”目标。
【关键词】计算教学;符号意识;发散性思维;数形结合思想;核心素养
数学是一门能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计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实施于小学数学的“四大领域”教学内容之中。因此,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浅显做法。
一、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不仅具有简洁性和抽象性,而且还能准确、清晰地表示数、數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便于人们进行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计算中数学符号的形式多样,如:
表示个体的符号——“+、-、×、÷、=、>、<、≈、( )、[ ]、π”等;
表示公式的符号——“C■=(a+b)×2、S■=a×b”等;
表示定律的符号——“(a+b)×c=a×c+b×c、a÷b÷c=a÷(b×c)”等;
表示关系的符号——“芳芳每天看课外书13页,a天看了(13a)页、军军家去年共用水b吨,平均每月用水(b÷12)吨”等;
表示方程的符号——“60%χ=150、3χ+4.5=10.8”等;
表示推理的符号——▲、★、◇代表3个数,并且
▲+▲=★+★+★, (1)
★+★+★=◇+◇+◇+◇, (2)
▲+★+◇+◇=400。 (3)
则▲=( )、★=( )、◇=( )。
这道题是运用符号描述并表达了其中的数量关系,解题策略隐含其中。教学时,引导学生推理:
从(1)(2)式中可知2个▲等于4个◇,即得到1个▲等于2个◇;
这样(3)式就会有2种思考方法——
①要么把(3)式中的1个▲替换成2个◇。即:◇+◇+★+◇+◇=400,再根据(2)式把4个◇替换成3个★,得到4个★=400,解得★=100。返回到(1)式可解得▲=150。返回到(2)式可解得◇=75。
②要么把(3)式中的2个◇替换成1个▲。即:▲+★+▲=400,再根据(1)式把2个▲替换成3个★,得到4个★=400,后面的解法同上。
最后解得:▲=(150)、★=(100)、◇=(75)。
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应让学生理解各种符号的实际应用意义,并能明白这些数学符号所起的作用与价值,以提高学生自觉使用符号的意识。
二、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沟通,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完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括号》第9页例4后,我出了这么一道练习题:计算72-4×6÷3后,请在此题里加上括号改变原题的运算顺序,你有几种添加方法呢?与同桌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很快学生便列出了如下算式:(72-4)×6÷3;72-4×(6÷3);(72-4)×(6÷3);(72-4×6)÷3。通过这样的发散性练习,不仅使学生在比较中牢牢地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且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计算中的重要性。
又如,在教学完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后,计算12×25。先让学生尝试,大部分学生还是列竖式计算,我引导学生思考:前面我们刚学完“乘法的运算定律”,请你认真观察这两个数的特点,能否运用所学的“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尝试,很快就得到了如下的解题方法:
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
12×25=(3×4)×25=3×(4×25)=3×100=300;
12×25=12×(5×5)=(12×5)×5=60×5=300;
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12×25=(10+2)×25=10×25+2×25=250+50=300;
12×25=(8+4)×25=8×25+4×25=200+100=300;
12×25=12×(20+5)=12×20+12×5=240+60=300;
12×25=12×(30-5)=12×30-12×5=360-60=300。
通过这样的发散性练习,让学生明白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数字的特征,根据运算定律,合理、有效、快速地进行简便计算。通过比较,学生又发现,像这样的字数特征,运用乘法结合律比运用乘法分配律更简便,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择优能力。
三、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数与形都是一种符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使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具体化,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在计算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算理,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公式、定律,还能帮助学生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多向思维。
例如,在教学完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此题初看似乎无法解决,但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分割或补拼,学生的思路大开,呈现了多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21×9+19×9=(21+19)×9=40×9=360(平方米); 解法二:(19+9)×9+(21-9)×9=28×9+12×9=(28+12)×9=40×9=360(平方米)
解法三:21×(19+9)-(21-9)×19=21×28-12×19=588-228=360(平方米)
在练习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又巩固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总之,在计算教学中,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达成“四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