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nam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办在地市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方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4.2%;在校学生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1.1%;本、专科招生占全国高校招生总数的92.4%,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直接关系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对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伟大的国家,一定有伟大的学校;同样,没有伟大的学校,也就成不了伟大的国家。”目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大学教育及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兴衰。提高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革除高等教育教学的弊端。对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动因:
  
  1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对地方本科院校提出的新要求
  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逐步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总体上出现新的变动趋势。
  


  上表说明:27年间,第一产业占GDP中的比重下降了约15.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基本上保持不变,但第二产业内部仍然处于激烈的调整变动之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了约15.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变动必将带动劳动力结构的变动。
  


  表中看出:27年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下降了2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上升了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三次产业就业人口上升了19.2个百分点。可见,大批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尤其是转向第三产业。这就给教育,尤其对承担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任务的地方本科院校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他们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二、三产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课程内容受前苏联高等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不能满足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教学必须加以改革,以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新变化、新要求。
  
  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对地方本科院校提出的新要求
  1999年,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空前。到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院校1184所),成人高等学校400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比1999年的10.5%提高了12.8个百分点。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内属于精英教育阶段,毛人学率在15%-50%之间属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毛人学率超过50%属于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0年达到15%,在“十五规划”中又将这一目标提前到2005年。事实上,在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7%,提前迈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国家教育部及时做出控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决策,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工程等工作,促进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全面改善,以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3 地方本科院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数是近些年通过合并或专科升本科组建而成。以襄樊学院为例,学校1998年由三所专科学校和一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基本完成从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的转变,完成本科教育起步阶段的发展,并在2008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但是,学校的发展还是粗放的和初步的,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还不高,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培养的人才特色不太明显,不能很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现象在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地方本科院校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必须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先进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
  
  1 高等教育的功能
  大学产生于中世纪,对大学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首先,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上19世纪英国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纽曼认为大学不承担社会道德教育的责任。
  其次,大学具有包括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培养三项主要功能。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奥尔托加认为: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这里的文化修养是指人的精神。然而,科学代表着一所大学的尊严和地位,大学还具有科学的附加功能。可见,在奥尔托加那里,大学不仅要承担专业教育、知识传授,而且要注重人的文化修养教育,还要附加一些科学研究和科学家培养的任务。
  第三,大学继教学、研究功能后应履行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功能。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互动状态。一方面,高等教育越来越依赖政府、企业、基金会和个人等外来的经济资助。学校开展研究、添置新设备以及设立学生助学金都越来越依赖社会的资助。绝大多数大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老师没有外界经费无法开展科学研究。他们个人福利常常来源予为公司财团提供咨询,充当顾问获取费用,以及政府拨款的暑期津贴和基金会补助金。通过与外界的广泛接触,教授们的收入有所增加,研究范围有所扩大,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但是,这些利益的获得是要付出代价的。政府、企业通过研究经费控制教授们的研究课题。大学传统的中立地位开始动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大学难以回避其社会道德责任,大学与地方、社区、企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彰显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
  上述大学功能的演进,说明高等教育已走出“象牙塔”,从社会的边缘迈向了社会的轴心。大学已从单纯的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变成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身的政府附庸机构。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不能偏离高等教育功能本身,要将有利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高等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高等教育活动主要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三大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教育者是指在 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如教师、教学辅助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都属教育者,通常多指教师。受教育者是指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从事学习活动的大学生。教育措施是指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办法,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等。教育内容不仅包括教材、教参、图书资料,也包括教师的知识、经验、品质、作风,还包括各种信息载体等。教育手段既包括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包括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物质条件等。教学活动的三大要素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受教育过程。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紧紧围绕这些要素来开展。笔者认为,其中的关键是我们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模式来培养人才,改革的抓手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 襄樊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简述
  
  1 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等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呼唤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襄樊学院党委带领广大干部教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不断探索、总结、凝练,提出了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树立了襄樊学院首先是襄樊的,然后是湖北的、全国的乃至世界的办学观;确立了“三个坚定不移”的办学思路,即坚定不移地走“教学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办学之路;确立了“质量第一,人才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方略;实行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全方位的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由外延发展与内涵提升并举向突出和深化内涵发展转变的发展战略;坚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规格;把襄樊学院办成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智囊团和助推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的确立,很好地指导和推进了襄樊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工作。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龚怡祖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范型性。王为一教授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应包括“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创新‘知识结构’的配置,创新‘教学组织’的实施,注重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配套措施”七个方面的工作,阐释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具体说来,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实践方式,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等的统一体。
   襄樊学院按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实践“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实行“二年基础,一年专业,一年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努力解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灌输与能力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按照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总要求,确定“21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方向教育”“实践与创新教育”四类教育模块。“二年基础”主要是在大学四年中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采用通识教育模块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通识教育模块指全校学生必须共同修读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代历史、大学语文、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襄阳文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概要、综合素质拓展等课程。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模块主要设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属于同一、二级学科门类的专业应在前四个学期开设相同的专业基础课,不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但专业基础相近的专业,也应当尽可能地开设统一的专业基础课。“一年专业”主要是在大学四年中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采用专业方向教育模块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教育。专业方向教育模块是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自主设计的专业必(选)修课程。专业必(选)修课程既要反映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成果,体现科学性、前沿性和专业特色,也要考虑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提出一定的专业选修课程学分要求。“一年实践”主要是在大学四年中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采用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块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教育。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块是为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开设的必修课程。学校通过建立校外分校区落实“一年实践”教学环节。各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构建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环节既具有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实际操作上的相互依赖性。它们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过程。
  
  3 加强校地(企)合作,拓展教育教学实践领域
  大学功能的演进,使大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之中,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市州本科院校加强校地(企)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既是地市州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更是地市州本科院校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近几年来,襄樊学院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努力拓展为襄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途径。一是创新学科专业设置。学校按照改造、调整传统专业,扶持新建应用型专业,主动优化专业结构的专业设置总要求,结合襄樊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汽车产业资源等实际,先后增设了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日语、食品科学与加工等应用型本科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创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按照校际联合、校企联合、优势互补、共建双赢的思路,在企业厂矿、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0多个,保证每个专业都有4~6个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万洲电器集团、襄樊天顺集团等100余家地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和订单式人才培养;与老河口市、樊城区、襄城区、谷城县等多家地方政府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开展校地合作项目。三是创新产学研全面结合。学校结合襄樊地域文化特点,开展三国历史文化研究、诸葛亮研究、孟浩然研究、宋玉研究、释道安研究等,取得了系列成果;学校在襄樊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能源汽车、南水北调、利用粉煤灰生产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100万元,在襄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孵化园,襄城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目前,已有10余家由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小型企业(公司)人驻创业园区。
  
  参考文献
  [1]周应佳,关于地方高校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实践,襄樊学院学报,2009(1)
其他文献
一 引言    长久以来,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借此使所描绘的事物或事件更加鲜活生动。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隐喻逐渐成为哲学、心理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特别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人们不再仅仅将隐喻视为是一种语言装饰手段和语言形式上的修辞,而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至此,隐喻也不再是文学作品的专利,而是包括科技语篇在内的任何语言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概念投射过程[1]。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学论学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性跨越。2009年出版的这套由浙江师范大学一批中青年学者撰写的《教学新探索丛书》,正是中国教学论学科建设中诸多研究成果之一。李长吉教授的《教学论思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以下简称《思辨》)一书就是该丛书的一部分。  《思辨》一书是李长吉教授的第二次“思辨”的结晶。在2004年11月,他的
期刊
温州医学院医学伦理学这门课开设了全英文的留学生课程,要求对留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引导留学生从伦理学的角度来思考医学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留学生在温州医学院的学习,针对留学生的情况,采取了与中国学生医学伦理学不同的教学措施,对留学生的医学伦理学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新探索。    一 医学伦理学教学的背景    1 学校留学生特点。温州医学院现有各类留学生近300人,他们来自23个生源国,遍及亚洲、
期刊
学生质量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质量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长期以来,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但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身,在重视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本身的研究与评价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教育服务对象即学生质量的研究与评价。高等学校教育评价一般包括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质量评价,学生质量评价是对学生价值的判断过程。传统
期刊
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持续学习的个性化学生,培养其创新、生存及与人合作的能力。高校由科层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化,不仅是高校的行政机构发生变化,而且高校的教研部门也将发生转变。行政部门员工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概念,由“他们的地位高于教师、学生”转变为“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教研部门由原来的“单枪匹马”转变为“团队协作”;学术权力由原来“集中到某一权威教授”转化为“团队共同分享决策权”。学校由科层组织转化为
期刊
在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开始扩大招生以来的十多年里,校内师生数量迅速增加,而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师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学校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的重担将主要由青年教师承担,这必然对青年教师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工会组织机构直接面对广大教师,应当多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联通上下关系的桥梁工作。高校工会对青年教师应当在政治、业务、生活上都给予关心,积极帮
期刊
一 引言    高职院校电子类毕业生从事的相关专业有器件采购、电路设计、生产管理、检验检测、电器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在大中型企业中,工种分类比较细,单个工种工作内容比较单一,高职毕业生只要能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任务即可,即做好工程师的助手。而在小型企业,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工程人员较少,因此分工模糊,往往一个产品的电路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安排,甚至售后服务都是由两三个人来完成。在
期刊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世界一流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只有教师的绝对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一个大学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大学。”国内外著名高校在大学改革进程中都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甚至将教师聘任与晋升制度视为大学改革的突破口。2003年北京大学改革提出“大学逻辑”的核心,就是要有一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的教
期刊
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当我们把知识经济时代和教育发展关联思考之时,创新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作为新世纪的教育使命,已成为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如何使我们培养出的下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就赋予了我们的大学特别是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型大学独特的使命。  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天津的北洋大学算起也有109年的历史,可在现在的千余所大学中却没有几所能称得上研究型大学,在党中
期刊
生物信息学的诞生和发展    生物信息学是1991年左右才在文献中出现的(美国国立医学图书——NLM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中1993年才在正式文献中出现)。该学科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6年在美国田纳西州盖特林堡召开了首次“生物学中的信息理论研讨会”。1987年,秫华安博士正式把这一领域称为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到20世纪末期,随着分子生物学与计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