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视角雕刻传世精品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wangmos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re are many Shou-Shan stone carving craftsmen, and they are good at different themes. Among the themes, arhats, Kwan-yin and ancient animals are mostly seen, besides these, folk legends are also their favorite themes. However, the themes of realistic figures are rarely seen in work, not to say the civilian’s daily life. They are hard to become the themes for skill reasons. Lin Guo-hua, the carving artist and master in arts and crafts, created large quantities of Shou-Shan stone carving works that reflect folk life in civilian view. He perfectly paraphrased the principle of art creation “From life and exceed life” with his heart and action.
  
  
  寿山石雕艺人众多,擅长的题材也各有不同,最常见的除了罗汉、观音、古兽等仙佛题材,就是艺术家乐于表现的刘海戏蟾、贵妃醉酒等传说。但以现实人物为范本的雕刻题材却较为少见,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更是因难以操作而成为多数雕刻家棘手的题材。雕刻艺术家、工艺美术师林国华却从平民百姓的视角出发,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百姓“油盐酱醋”等普通生活的寿山石雕佳作,用诚心、用行动较好地诠释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法则。
  林国华1970年出生于“雕刻之乡”莆田,喜爱艺术的他从小就喜欢跟在做木雕的父亲后面帮忙,领略雕刻艺术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之美。1992年,高中毕业的林国华到福州学习石雕,从小耳濡目染雕刻艺术所孕育的雕刻灵气让林国华学起石雕来事半功倍,做事认真、细致和努力的性格更是让他的雕刻艺术突飞猛进,很快就掌握了圆雕、浮雕、薄意等各种雕刻技法。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雕刻水平,林国华一边通过各种途径观摩经典寿山石雕作品,并自学国画和雕塑知识,以触类旁通应用到自己的雕刻作品上。
  在熟练掌握了各种技法后,林国华意识到自己如果去雕刻仙佛古兽等常见题材,很难出众,更难以超越前人。乐于挑战的他决定从寿山石雕刻家不愿涉及的平民生活题材入手,闯出一条新的雕刻道路,虽然这种现实生活题材一直是寿山石雕刻家少于表现的题材,但却是许多艺术爱好者比较关注,同时也是平民出身的林国华最熟悉也是最有感情的题材。想到就做的林国华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之旅,刚开始由于没有规律可循,全凭自己摸索,所以他雕刻的作品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不甘放弃的他每天做梦都是想着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后来随着技法和创意的日渐成熟,林国华的平民视角作品逐渐得到了寿山石雕爱好者的认同,从求别人买转变为别人排队等他雕。
  只有深刻地理解生活,才能把生活提升到艺术的角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作品的审美艺术和内涵,平时细心观察生活的林国华外出旅游或是办展时也是刻意留意各地的风俗人情,并于2005年到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工艺雕塑类高级研修班进修。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和追求,林国华解决了寿山石雕技艺继承与发扬的问题,创作出了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平民视角寿山石雕精品,他的取材多数来自平民百姓的现实生活——尤其是都市屋檐下普通市民的“油盐酱醋”,件件作品都充满了亲切熟悉的“人间烟火味”,不仅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用诚心、用行动实践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法则;同时,他的创作也充满了常人少有的思想性。如其用五彩芙蓉石雕刻的《老鞋匠》:一个扎着围兜佝偻腰身、一副老花镜滑落鼻梁上的老鞋匠正在聚精会神高举铁锤钉鞋掌;他的脚下散落着各种各样的“破鞋”等待一双巧手的修旧如新;简陋的鞋柜上挂着一把金属水烟壶;还有一个加盖的小茶杯,各色鞋掌、皮块……让人一看就能认出他——这不是天天坐在胡同口“童叟无欺”的补鞋“老依伯”吗?用善伯洞石雕刻的《馄饨摊》——一个老头正动作娴熟地往冒着热气的馄饨碗里添加佐料;用芙蓉石雕刻的《叫卖》——一个老头守着一车蔬菜,手拿秤杆在起劲吆喝;还有用芙蓉石雕刻的《糖葫芦》——一个老头肩扛一竿鲜红欲滴的糖葫芦沿街叫卖……全部是人人耳熟能详、亲切自然的城市街头景观。让人恍然有“走过熟悉的街道,那曾经遗落在儿时记忆里的石头,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物欲横流的城市里,别人赶着金钱奔波,他却在自己的艺术天地再现朴实无华的世界。”
  
  林国华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其创作的平民视角作品也获得业界的一致肯定,其作品于1999年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铜奖”,此后又先后获得福州市工艺美术如意奖一等奖、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中国收藏家协会艺术大师和精英评选展览金奖等十余个全国、全省类奖项,并被选为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2007年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石雕艺术大师”。
其他文献
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精心策划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于2009年1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从1月10日至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五),在中国美术馆一层全部九个展厅,共展出从全国范围内(不含港、澳、台)遴选的约350件工艺美术作品,是工艺美术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精心策划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于2009年1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
期刊
“邵氏铜雕”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邵渭昌独创的铜雕艺术品。  “邵氏铜雕”是一门创新的艺术。每尊作品均系作者用手工直接在圆柱形实心铜棒上千錾万凿历时数月雕刻而成。创作完成的“邵氏铜雕”高度为10cm-15cm;基座边宽为4cm--6cm。其作品上端雕刻人物半身肖像,其基座印面上篆刻治印。立体铜雕半身肖像的高度同基座的高度比例约为4:1。  “邵氏铜雕”的艺术表现风格以写实为基
期刊
途径上海浦东新区唐陆路一座独特的紫色环顶建筑,令过往的大众驻足注目。那就是上海唐人国际购物中心,是由上海浦东唐人实业有限公司(民营企业)全资建立的融购物、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一站式专业大型国际商业服务中心。购物中心坐落于上海浦东新区唐陆路2938号(近龙东大道),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占地40余亩。  据投资人介绍,建立唐人国际购物中心的主导思想是:在国人和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上下五
期刊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15至18世纪,在古代罗马帝国和伊斯兰玻璃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威尼斯玻璃艺术。分析了Cristallo,filigrana等一些革新性的玻璃制作技术和成型工艺,以此了解当时威尼斯玻璃在造型、工艺、装饰风格等各方面的造诣,以及随后对欧洲其它国家产生的巨大影响。    14世纪末,威尼斯作为意大利最强大的五个地区之一,经济复苏、财富聚集,其处于欧洲商业中心的地位日益得到巩固,拥有罗马帝国
期刊
因为经典,所以时尚。老凤祥银楼创始于1848年,至今已跨越了三个世纪,具有16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银楼,国内屈指可数。  今天,老凤祥银楼连锁店遍布上海及全国各地,已超过百家。在品牌店形象宣传和产品设计上,大量运用当下时尚的元素。它不仅是一个悠久而经典的品牌,也越来越体现了时尚新人类的审美追求,呈现正面的老凤祥形象,表达出“时尚新人类”是一股不容小看的新锐力量!  老凤祥银楼梅川路品牌店是一家新选
期刊
Three years ago, Feng Zhijie held an individual Tianhuang Sculpture Exhibition in Shanghai, where a Tianhuang decorative carving, weighing no more than 216grams, aroused an enormous interest among Sha
期刊
Folk collection is becoming ever more widespread, and the collection markets grow up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Some of them are booths, some are called antique cities .There are more tha
期刊
Lu, Hansheng, 1905-1994, ancestral home in Wuxi, began to study art at the age of 15. He came to Suzhou from Shanghai in 1929 and followed Wu Linkun as his student. Gradually, he became brilliant and
期刊
玉雕历来被认为是“工大于艺,技法甚于艺术创作”,玉雕人自然也被划为工匠的行列,“工”和“艺”的特性决定着它原创性相对较弱的格局。时至今日,常见的玉雕作品也多是讨吉祥口彩之俗作,无论是从题材还是构图都依然延续了传统的雕刻理念。可喜的是我们新一代的玉雕艺术家们早已打破了题材的界限,他们吸收着各类艺术的元素,发展着传统的玉雕工艺,创造出真实反映生活和符合当代审美价值的产品。  其实,艺术当随时代,玉雕也
期刊
The international K-gold 18K decoration designing trend issuances are always originated from Italy. A good many of designers contribute their wisdom and passion to the splendid crafts and elegant work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