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itage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他们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让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是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儿童创造力,促使儿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是当今美术教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创造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创设情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创造力是每个人都有的,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而且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时期,人们常说“一代更比一代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儿童时期就培养创造力是极为重要的,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儿童抓起。我认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儿童时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儿童具有创造力的萌芽,他们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利用他们的可塑性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使其创造力趋向自觉、稳定,让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是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如何做到有意识的培养呢?我认为: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创造力的“种子”,是创造发明的起点。要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就需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户外活动是引起好奇心的关键。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探究问题罢了。”可见,保护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是何等重要。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把鸡蛋放在屁股下想孵出小鸡;做化学实验乃至起火;因顽皮被学校开除,但他母亲能容忍他的“顽皮”、“出轨”行为,使他的创造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无意之中,有时甚至会有出轨的“顽劣”之举,但只要我们把握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定能有所收获。总而言之,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特别需要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使孩子敢于创造,乐于创造。
  2、鼓励儿童大胆地想象
  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与创造密切相连,如果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创造。童年是想象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儿童来说,想象比知识更加重要,它对儿童一生创造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尽量发掘儿童从事各项活动的想象功能,鼓励想象,促发想象,如:让儿童续编故事;利用绘画让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生活中,带孩子散步时,指点儿童看白云、月亮等,让他们说说象什么,从某种小小事情开始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例如,小朋友们都学习过故事《金色的房子》。想一想:小姑娘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小朋友们齐答:“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我说:“小姑娘的房子太美了,小动物们都喜欢,小朋友们能不能动动脑筋,为小鸟、小羊、小狗、小猴子也来设计一座金色的房子呢?”儿童们非常乐意“帮忙”,齐答:“能!”然后,我出示自己用儿童们已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案“设计”出的“金色的房子”例画,并告诉儿童们从画屋顶,再画墙开始往下画。鼓励儿童们大胆想象设计出适合小动物们住的金色的房子,结果,儿童们纷纷动脑筋,各显神通,各示其能,设计并制造出了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
  二、思维活动中把握儿童创造力的规律
  1、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规律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必须以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忽视儿童创造力的萌芽,必将导致对他们潜能的巨大浪费,而若拔苗助长,则欲速不达。所以,我们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就应遵循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规律,在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活动中让儿童尽可能充分地得以发展。因此,教师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及时地给予启发、引导,但也必须做到因人而异,适度引导。
  2、创造力的不稳定因素
  由于儿童受知识的局限性、兴趣的短暂性、注意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对某一科学现象的探索不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因此,十分需要教师的支持鼓励和灵活、适当的指导。有一次,小朋友在玩吹泡泡的游戏,刚吹出的泡泡都是向上升,之后又落下来。一儿童问身边的小朋友:“你看,泡泡向上飞一会儿就慢慢地落到地下碎了。”另一个儿童说:“泡泡快落的时候你就用嘴吹它。”“那为什么不吹泡泡,泡泡就要落下来呢?”这里,儿童已经观察到有关重力及空气浮力的物理现象。因为儿童受年龄特点的限制,教师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物理知识方面的延伸,只能给儿童简单的解释,却不能用物理术语强迫儿童想象,干脆留给儿童悬念—。待孩子上中学后也就知道它的奥妙。
  三、创造性思维渗透到科学活动中
  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教师请儿童画苹果,发现一位儿童画的是方苹果,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儿童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呀!”教师鼓励说:“你真是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养出方苹果。另一次美工活动中,当教师出示范图后,儿童按范图画了一个小朋友,又在旁边加了一团黑色。教师问:“这是什么?”儿童回答说:“那是小朋友的影子。”“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听完老师的提问,那位小朋友二话没说就要把那影子擦掉,我立即制止了他并就他的创造性给予肯定。再有一次,户外活动时,一儿童发现地面上有许多轮胎花纹,问另一儿童:“看这车印都是花,真漂亮,车轮上刻那么多花干嘛呢?”另一儿童说:“好看呗?”教师听后问他们:“你们的鞋底有没有花纹?”儿童齐声说:“有啊?”教师又说:“如果鞋底下一点花纹也没有,你们知道会怎么样呢?”教师启发儿童思考、争论、演示,使孩子们知道鞋底有花纹穿上不容易摔跤。同样的,汽车轮胎上要是没有花纹,行不行?为什么?儿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轮胎上的花纹引起儿童的好奇,因教师积极地引导而使其成为一次有益的科学活动。
  四、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励儿童主动操作和积极探索
  所谓创设情景,即把合适的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可模拟的或真实的情景,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儿童观察、理解、体验,掌握学习的对象。例如,让孩子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就必需提供可让儿童操作、观察,进而理解的实物情景,包括装有水的大盆子、积木、玻璃球、海绵等。当孩子看到这些情景后,就不知不觉地来到水盆边,并用手反复按几次积木,发现积木一次次浮起来。他又从水里取出玻璃球,再一次次放入水中,发现玻璃球沉在水里。当他们拿起海绵用力按入水中,海绵浮起来了,几次反复后,他又开始用手在水中不停地捏,海绵吸入大量的水,慢慢地沉了下去,如此反复动作,时沉时浮,孩子们显得特别开心。他们正在反复地专心致志地进行操作活动,这时老师问他:“你发现什么了?”他说:“海绵能吸水,变重了就沉下去”。虽然,孩子的这一操作活动并不复杂,所发现的这一道理,极为平常,但由于整个过程是孩子们自发地进行,孩子因此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动手操作中强化思维活动,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鹤琴.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598-599
  [2]唐淑.儿童园课程研究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3]周兢,余珍有.儿童园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儿童园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6]陈虹.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其他文献
结构(f,G_i)不变分布的一个充要条件韩正之,高峰,张钟俊(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上海200030)关键词非线性分散系统,结构不变分布,结构相容.考虑有干扰的具有两个控制站的非线性分散系统:其中u一【u
摘 要:折纸是典型的训练手脑并用、手眼协调的活动,幼儿在折纸活动中不仅能获得成功和满足,而且能促进自身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然而,它又不同于其他美术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极易吸引幼儿。折纸是最枯燥最具有挑战性的美工活动之一,致使以往的折纸教学只是让幼儿机械地、被动地模仿成人去折,大大的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折纸的兴趣。只有当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
该文研制了一种细胞传感器微生理计,用于药物分析和其筛选。研究人员研究了黄芪、枸杞和川芎对乳鼠肾细胞代谢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传感器可开发出用于生
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仅靠教师个体的孤军奋战已越来越寸步难行,因此教师团结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之间应该如何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使教师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教育的一致性,使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下面就谈谈个人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相互帮助、通力合作——与同班教师的亲密合作  教师之间常常出现相互封闭、
自适应电子技术到目前为止智能是区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征。长时间以来人们就提出了灵巧材料、智能机器人、智能结构或自适应元件等概念。这些系统的特点是,它}1能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