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汤村庙古遗址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Kil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样踏在土地上行走,可当我踏上松江区小昆山镇的汤村庙古文化遗址上的那种感觉却大不相同,那一双脚似乎是踩在了历史文化的脊背上,有一种特有的沉重感、苍凉感。那古遗址宁静而又低调地躺在这块土地上,我一脚踏上去,就仿佛惊醒了曾经在小昆山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农耕之人,他们或是悲情忧伤,或是大喜大悲,或是大起大落,像那一幕幕话剧一样,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很久很久的从前……
   发掘:远古的秘密
   我曾好几次走进过松江博物馆文物陈列室的大门,亲眼见到过这块古遗址上所挖掘出的那些地下文物,有灰黑陶片、丁字型鼎、石刀、石斧、石锛、彩陶片等。据文管会同志介绍,汤村庙古文化遗址曾挖掘过3次,面积159平方米。为了进一步探明地层堆积情况和遗址文化类型,挖掘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挖掘都有发现,地层堆积有2层,上层是晚期遗存,土层灰黑,内涵混杂;下层为早期文化遗存,距地表2.2米以下。从这个古遗址上发掘出来的器物上考证,都属一种崧泽文化、良渚文化。1977年12月,汤村庙古遗址被上海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列为“古文化遗址保护点”。
   我曾走访过当地的前辈,也走访过当时曾实地来过考古现场的考古学家们,从他们的真实描述中,我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当时的考古挖掘现场。
  在那被岁月封存了五六千年的土层里,远古的一切地下秘密,一下全袒露在了阳光之下,展示在了现代人的面前,不免感到有些好奇、惊讶:我们远古祖先的生活工具原来是这样的……眼前展现的是一片黄色的土地,是一堆堆难以辨别的残骸,是一具具笨拙的形态各异的生产生活工具,他们都被那漫长的时光侵袭成腐蚀的碎片。那些印纹陶、陶纺轮、石锛、牙石器、彩陶器粗糙暗淡,静然无声地显露了出来,现今的人们用不解、好奇、疑问的眼光打亮着他们,凝视着他们,而他们没有一点儿害羞。早在五六千年前的今天,他们曾随着劳动过的号子,曾担负着一定的重任,也曾扮演过不少生活中的角色,他们仿佛正伴随着那些原始工具发出的久远的叮当之声,在小昆山这片土地上回荡……
   从古遗址的开挖上看,大多的墓葬分类清晰有序,有专属墓地,这是乡落墓地间显而易见的,是平民墓葬;墓葬都以生活用品陪葬,而且还有一些精美的陪葬品。这似乎可以判断为是一个迁徙过程中的族群所在。这是正宗的良渚文化。
   当然,这种自然崇拜,只是躬行着一种以祖宗崇拜为基础的极端化的神权信仰。
   1961年,正式进行考古证实,汤村庙古文化遗址被认定为良渚文化的延续。
   发现:不经意的奇迹
   发现这个古遗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需要一种留意,需要一种眼光,需要一种底蕴,更需要一种无形的潜在的责任。
   多少年前,在汤村庙古遗址的周围,曾有两位当地人就在这里边走边看边寻思着,他们的眼光总盯住了这个地方,他们时而用小铁耙东掘掘、西挖挖,时而将显露出来的石器相互凝视着、对比着。通过较长时间的静默挖掘、比较、琢磨,他们的手突然停住了。在他们停手的一瞬间,也许他们懂得了这块地方的不一般,这些笨拙、粗糙、奇特的石器、彩陶器所存有的价值。于是,他们以自己固有的责任性向上面报告了这里的不寻常情况。
   这两个善良的有悟性的农民他们哪里知道,他们不经意间的发现,他们的小小举动,竟保住了汤村庙古文化遗址的完好无损。没有多少文化的小昆山农民却成了懂得古文化价值的发现者。
   一段段光阴的悄悄回归,人们终于知道,汤村庙这个小小的普普通通的古遗址,曾孕育过这里的小昆山人的生产、生活的系脉。
   根基:踏着先人的脚步
   汤村庙古遗址是有个性的,它好似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呢,尽管经历过种种磨难,有过苦怒哀乐,最终留给后人的还是他的个性最突出的一面。
   汤村庙古遗址静静地躺在小昆山的土地上,它从历史的深处蜿蜒而来,又曲曲折折地通向历史的另一端。石斧、石锛、石刀、石犁、陶罐、陶鼎牙,只是一个见证。曾经来往、居住的人无论是伟大,还是平凡,却都已经过去,而远古人留下的足迹、印迹,留下的古文化是永远的。当我们的今人再次踏上去的脚步,当今人活在前人奠定的根基上,一直走下去时,我们会感到,那脚步会更坚实,更豪迈,更宽广。
  编辑/林青雨
  下期预告:著名牌坊
其他文献
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姜夔说:“点者,字之眉目,全借顾盼精神,有向有背……横竖者,所贵长短合宜,坚实有力。撇捺者, 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由之状。弯钩挑剔者,字之步履, 欲其深实。”这形象地说明了字如其人。形如人,字讲结体,人讲身材体格;貌如人,字讲墨色,人讲肤色;势如人,字论力度,人论体力;品如人,书讲书品,人讲人品;情如
期刊
书法,本是通过书写文字以记录事物之用,相比瞬间即逝的语言来讲,书法是跨越了时空的沟通工具。但是,中国书法却大大超越了它的本质属性,而上升为了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行为,流动在中华文明的血脉当中。  书法之所以修养心性,源于它的一撇一捺,都饱蘸着文化艺术的精华,而收发落笔。  书法,更可以说,它写出的就是一部立体的中国文化史。     书法与艺术互通:内化之势   书法是一种
期刊
契友老张擅长茶艺茶道,侃起茶文化来,海阔天空、滔滔不绝。月夜,相邀吾等三人同去雅室品茶,嘻,吃茶乃雅事,何乐不为?遂欣然前往。   茶 聚   寒暄一毕,请入茶室,依次就座,上瓜子、花生等茶点。古乐声中,老张挽起袖口为我们煮水烹茶。老张神情专注,一丝不苟地完成着烹茶的每一道工序:温壶、烫杯、洗茶、泡茶、翻杯……   毛尖泡好后,老张持紫砂壶“三点头”各注半
期刊
《中庸》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将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它所论述的原则、精神和思想方法至今仍富有积极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   从实际出发   《中庸》强调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现实境地出发,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出发。   《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期刊
在我国的传统中,“道”是永远不可企及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艺”则是“技艺”“技能”,技艺术数之类,在我国传统中是被歧视的,被视作“小道”“可观”而已。我国称“书法”,是一种质朴诚恳的态度,“法”可“师”,则可达到高妙的境界,“不炫名不耀奇”,按照老子之道,才会真正至高无上。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浓缩了文化的精神内涵,又展露出独特的灵性和韵味。
期刊
中国书法,只是白纸黑字,然这一黑一白间,书写着天地间万物的情怀。何以见得?那只能叹问书法何以为艺术?何以能感染人?何以映照书者的内心?何以展现书者的气度?何以透视书者的境界?一个字,何以称为书?一字便见真性情,你提笔,蘸墨,书写,便知其意!因为笔执手中,“法”蕴心底,手中之笔依从心中之法而行,从起笔,行笔到收笔,那一提一按间,一牵一连处,都突显出有顿挫翻扭,转折收束,真的是“下笔有由”决不“任笔为
期刊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钟嵘《诗品》)然而必须有足以动人的意境,从字里行间发现或捕捉到某种更深远的含义,获得某种美感或震撼。   咫尺应须论万里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其《艺概》里,借用杜甫的诗句“咫尺应须论万里”,作为短诗的最高艺术标准之一,是很有见地的。所谓“咫尺应须论万里”,简言之,就是要用有限的画面表现出更大的空间。   那么,这种效果又是怎
期刊
谁算有福的人呢?很难回答。从前禅家教人反复念一句话:“如何是多福?——丛竹!”反复地念,反复地参究,从这似通非通的句子里闷迷求悟,念上好几年,竹报平安,平安就是福吧?未必是。竹子丛生而不相妨,象征团结和谐就是福吧?也未必是。禅家以这句话来“参话头”,可见若是参透了如何是多福,也就悟了道。   且看中国哲人替“有福”下的定义吧:   “有福是看山。”说到“看山”,许多人冲
期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清明时分,但凡炎黄子孙,不辞辛劳,行色匆匆,回乡祭祖。清明,这个让人魂牵梦绕的日子,是寻根问祖缅怀亲人的重要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今年的清明节已经过去,但是,清明前发生的一幕幕暖人心怀的事件,所带给我们的思考和记忆并没有“过去”。  慎终追远  今年,习总书记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
期刊
孔门三千弟子中,被后世敬尊为贤士的就有七十二人。他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得意门生:“贤哉,回也。由也果、求也艺、赐也达。”意思是说,在这些优秀弟子中,最为贤德的当推颜回,而遇事果断的当属子路,冉求这个人多才多艺,子贡的长处是通达。   通达者,通情达理,四通八达,畅行无阻,无所不至也。凡事,不做便罢,做便成功也。是成大事,有大为之谓也。   这是孔子在评价自己的学生时,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