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 美丽和忧愁并存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kuilov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个穿黑衣的安娜,那个在白夜梦想爱情的青年,那些混合着浪漫和忧伤的气质,构成我期待的圣彼得堡。
  凌晨5点半,飞机到达了莫斯科机场。我们还要等待两个半小时才能换乘飞往圣彼得堡的飞机。从上海浦东起飞,在经过一昼夜的夜航后,我渴望能有一杯滚烫的咖啡,但外汇兑换处还未开门,咖啡厅的金发姑娘断然拒绝收美金。
  候机大厅里挤满了各种肤色的等待飞行的人,在混浊的空气里,每个人脸上都是深深的倦意,神情游离。我开始意识到这不是我所熟悉的西欧,带着四个多月的身孕,身边陌生的气氛让我有一种奇怪的紧张。
  尽管去过许多国家,来俄罗斯去圣彼得堡仍让我有一种别样的心情,有一些说不出的期待隐隐约约地沉浮在心间,好像是去会一个从未见面的朋友。那些在我青葱岁月里读过的俄罗斯文学,看过的俄罗斯电影一一地出现在眼前:那个穿黑衣的安娜,那个在白夜梦想爱情的青年,那些混合着浪漫和忧伤的气质,构成我期待的圣彼得堡。
  
  行驶在圣彼得堡,就像翻开了俄国历史。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飞行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前来接我们的纳斯娜亚,三十多岁,略大的鼻子,美丽的绿眼睛,她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几乎完全没有俄国口音,看着她,我一时间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那些在十九世纪彼得堡奢华的社交界以说法语来显示高贵身份的俄罗斯贵族们。纳斯娜亚从前是学校的教师,现在为一家私人香水公司工作。关于圣彼得堡,她有着丰富的知识。
  从机场到饭店的路上,她带着骄傲给我们介绍了这个古老的城市。1703年彼得大帝在这里建立了彼得及保罗堡的水路要塞,后来逐渐从要塞扩建成城市,起名为圣彼得堡,1712年莫斯科迁都于此,在之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这里成为俄罗斯的首都。
  行驶在圣彼得堡,就像翻开了俄国历史,我看到了普希金决斗的小黑河;柴科夫斯基住过的公寓;著名的炮打冬宫的战舰还静静的泊在港湾,我的法国老公问我是否对它有特别的深情,因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共产主义;在叶卡捷琳娜运河旁边是像葱头一样的基督喋血大教堂,被称为世界上最奇异的建筑之一。而冬宫博物馆,也就是著名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与法国的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一起被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收藏有来自世界各地从古到今的270万件艺术品,据说如果在每件展品前停留一分钟,每天按八小时计算,需要11年才能看完所有展品。
  在圣彼得堡市里耸立的大多是二三百年前的建筑,满眼都是巴洛克,洛可可式的风格,气势宏大,细节精致无比,雕塑镶嵌在每一栋建筑上,冷峻,内敛,经典。和巴黎、罗马相比,因为俄罗斯政府没有对这些建筑进行全面的维修保养,圣彼得堡的建筑大都显得很陈旧,墙体斑驳黝黑,电力不足,装饰灯也不够明亮,却更加加深了它的深沉忧郁。
  
  六月的圣彼得堡太阳终日不落,这便是有名的白夜。
  
  我们住在五星级的ASTORIA饭店,饭店前面是基督复活教堂和彼得大帝骑马铜像。
  饭店的电梯门旁边,有一个铜牌上刻着曾经在这里下榻过的几十个名人的名字,美国舞蹈家邓肯,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中国总理朱镕基等人的名字都在上面。半个世纪的岁月就这样浓缩在一起。
  这里的自助早餐丰富得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俄罗斯特产的鲑鱼鱼子酱,晶莹饱满,鲜美之极,让我足实过了瘾。邀请我们来这里的是纳斯娜亚的老板卡佳和巴维尔,一对典型的俄罗斯美女俊男,也是俄罗斯经济改革新政策的受益者。他们在圣彼得堡有五家香水专卖店,经营各种世界名牌化妆品,他们请我们来,是想请在化妆品界工作了许多年的我的先生做他们的顾问。他们的工作方式很特别,从来没有工作日程表,一切都是随兴而致。
  六月的圣彼得堡太阳终日不落,这便是有名的白夜。圣彼得堡人的精力在这个季节被扩张成双倍,睡意几乎完全消失无踪。夜晚11点,开着巴维尔的奔驰车到郊外的餐馆,桦木屋屋顶的木公鸡仍沐浴着柔和的阳光。据说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曾在这里就过餐。热情的主人叫了许多有名的俄国菜,但对我来讲,除了罗宋汤,剩下的就是用不同方法烹饪的土豆,口味十分单调。而在几瓶伏特加之后,巴维尔完全忘记了他和我先生要谈的生意,卡佳看着我先生的蓝眼睛也变得柔情弥漫,一切只好过一天再说了。在俄罗斯,生活不需要过得那么精确和精细。
  
  对骄傲而敏感的俄罗斯心灵来讲,那是一种隐忍的痛。
  
  纳斯娜亚将我们送回饭店时,我请她到咖啡厅喝咖啡。
  相对于卡佳和巴维尔这一对幸福富有的俄罗斯新贵,纳斯娜亚身上有一种东西让我感动。我们谈了许多,从前苏联到解体后的俄罗斯,政体的变革给俄罗斯人带来巨大的冲击,新旧交替的动荡,带来民族矛盾的加剧,理想失落,物价攀升,贫富悬殊越来越大。在来自他们从前的小兄弟国--中国的我的面前,纳斯娜亚不太愿意谈相对成功的中国经济改革。我理解,对骄傲而敏感的俄罗斯心灵来讲,那是一种隐忍的痛,因为我看到晶莹的泪光在她碧绿的眼中闪烁,一时间谁也不想说话。
  咖啡厅里有一个美国黑人女歌手在懒懒的唱着爵士。我想起了90年代在北京我认识的一个俄罗斯留学生,一个叫果沙的男孩,他爱上了一位北京姑娘但那姑娘却不愿嫁给他。果沙曾向我倾诉他的痛苦:"她对我说她热爱俄罗斯的芭蕾,音乐和文学,但她不会嫁给俄罗斯人,她要嫁美国人。"此时此刻,望着纳斯娜亚的泪眼,我再一次体会到了那种俄罗斯人特有的忧伤,那种我们在安娜身上,在牛虻身上,在许多俄罗斯音乐和绘画里都能感受到的高贵而尊严的忧伤,那也是我心里的俄罗斯灵魂。
  一个男人向我们的桌子走来,看上去有些眼熟。他停在了我的面前,双手叉进背心里,用英文问我:"要和伏拉基米尔·列宁同志合影吗?"原来这个男人扮成列宁和游客照相以换取小费。我拒绝了。列宁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他曾经给予过俄罗斯人一种理想,而且我知道,当莫斯科将列宁的遗体从红场迁出时,是圣彼得堡人平静地接受了他,这个崇敬普希金和托尔斯泰的城市,也成为了列宁最后的安息地。
  
  那些年轻的姑娘们可真是美丽啊。
  
  我和我先生坐在古老的涅瓦大街街边的咖啡厅里看繁华的商店。
  店门大多数都很小,没有明显的标志,橱窗的陈列也算不上抢眼,本地产的可爱的公母仔一长溜的排着队,还有一些银器和漆盒被游客买回去作纪念品。有耐心的人会推开一扇扇小门,慢慢的淘货,有时也会找到意外的惊喜。
  有两个男人来向我先生讨要法国烟,拿到以后并不离开,索性坐在了桌子旁。他们三四十岁左右,只会几个英文,无法交流他们就一直保持着笑容。那笑容让我很不安。他们开始要第二次烟,继续坐在旁边抽完后,又坚定地第三次伸出手来。于是我们只好把烟盒留在桌上迅速离开,身后传来生硬的俄语和怪笑。
  圣彼得堡人匆匆地从眼前走过。那些年青的姑娘们可真是美丽啊,或蓝或绿的眼里有一种巴黎女郎没有的沉静和羞涩,衣着时髦却不张扬。涅瓦大街两旁的那些外国名牌商店里的华美服饰是她们的梦想,可她们的父母也许正数着微薄的养老金,为即将到来的冬天的取暖费发愁。于是,她们中的许多人常常为了梦想远走他乡,在巴黎,在汉堡,在罗马,在许多的富裕西方国家我都看到过她们飘零的身影,离开如此美丽的圣彼得堡会有怎样忧伤的眼泪在人背后淌呢?我不由得想起上海大街上的那些同样美丽的中国女孩子,她们身上洋溢着生动和希望,她们的快乐和幸运来自于站在了一片有可能将任何梦想都变成现实的土壤上。
  再次回到了莫斯科机场。
  海关检查的门口排着长长的队,我们耐心的等着,我脑海里仍然是圣彼得堡的运河,涅瓦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一股惜别之情涌上心来。
  我递上我的中国护照时发现海关女检查员用冷漠的眼睛上下打量我。我还给她一个微笑,我用英文问她:"有什么问题吗?"
  "NOENGLISH!"她看着我,口气极不友好。
  不知道沉默了几分钟,她挥手示意我到一旁站着,没有任何解释。我意识到那种敌意是冲着我的中国护照来的。再也没人理我,我的持法国护照的先生已经通过了海关,站在玻璃墙外急得不知所措。我腹中的婴儿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不安地拼命地蠕动着。我冲进海关旁的一个小办公室,我的护照躺在桌上。一个金发女警察进来,我刚想开口,她却厉声说"NOENGLISH!"然后拂袖而去。
  时间一分一分的流逝,我听见前往巴黎的飞机已开始广播登机了。喉咙发紧,想不到在今天的俄罗斯国际机场还会遇到克格勃式的粗暴待遇,今日中国人的优越难道真是骄傲的俄罗斯所不能承受之痛吗?
  半小时之后,终于有一个男警察进来,照例不会英文。我写下我在ASTORIA饭店的房号,他打了一个电话给饭店,然后把护照还给我,不做任何道歉。
  终于走出海关,匆匆登上飞往巴黎的飞机。圣彼得堡的白夜留在了身后,我对俄罗斯的爱和对俄罗斯的伤痛也留在了身后。我意识到,在21世纪的经济大潮冲击下,那些下巴高昂穿着黑衣的安娜们已是过去了的无法挽留的梦了。
  
  GRACE提示:
  行:从你所在的城市飞往莫斯科国际机场后,再转乘飞往圣彼得堡班机,一小时航程即到。每天都有许多航班。乘火车能更好地饱揽一路的俄罗斯风景,但需要8个小时的车程。
  食:最好的特产是鱼子酱,有高品质的海鲜产品,但烹调技术带着斯拉夫的粗犷,配料总是离不开土豆。伏特加不可不试,绝不要多喝。
  看:
  1、整个圣彼得堡就是建筑艺术博览会。
  2、彼得大帝夏宫,嘉弗莲夏宫,基督喋血教堂和冬宫博物馆不可不看。
  3、可乘船进行运河游。
  4、喜好雕塑的人会发现这里是最好的学习雕塑的课堂。
  5、芭蕾是一定要看的,可去马林斯基剧场和亚力山大德林斯基剧场,票价40卢布起。还可以去ZIMINIYSTADION看马戏表演,通常15卢布,外国人加收50卢布。
  住:
  1、RUSSIANYOUTHHOSTAL,3RDSOVETSKAYAVLITSA街28号3楼,3--5人一房,15美元左右
  2、HOSTALMOSKVA,三星级饭店,在地铁站PLOSCADALEBSANDRA上NEVSKOGO上面,交通很方便,双人房70美元左右。
其他文献
网上有人放出了30大最离奇的死亡事件,很多都闻所未闻,  因胡子而死,澳大利亚人Hans拥有一个1.4米长的胡子并引以为傲,在1567年的一天,镇子里发生了火灾,他在匆忙向外跑的时候忘记了自己还没有把胡子卷起来,结果脚踩到自己的胡子,失去平衡摔倒致死。  憋尿而死,丹麦贵族TvchoBrahe在一次宴会中内急,但由于在当时离席是贵族传统礼仪中非常失礼的行径,所以他一直憋尿而导致发炎,最终导致了自己
期刊
购物测你的感情态度    你百般无聊时去街上散散心,走一走,待到想回家时,又觉空手回家怪怪的。于是,你决定买一样东西带回家。偶然闻的决定,当然随意性较大,你希望买什么呢?请在以下答案中任选一项。  A、去书店买本书看看,正好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  B、一件漂亮的衣服最实用。  C、水果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免得家里没有又出去跑一趟。  D、带一些西式面包,又好看又好吃,说不定省了做一顿饭。  选A、你
期刊
你的工作史是不是也像恋爱史?激情上演,进入蜜月期,燃烧到痛快极致,再后来今天和明天就没两样了。  "工作平台"的情况很多人都出现过,有的人持续时间短,有的人却能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怎样走出这种尴尬境地?    状态一:高效快速派变成磨磨叽叽派    个案:做文案的石磊本来是个做事非常有效率的人,但最近发现自己很懈怠,什么事都不愿意做,只想看碟,玩游戏,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往往拖到最后才能完成。她也
期刊
男主人:崔柚:自由服装设计师,中国十大服装设计师之一。  女主人:王舒苹::美发美容师,现亦在从事服装设计。  一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们来看新房子,结果原来想要的一百多平米的户型已经没有了,于是两人就看到了现在的这套264平米的单元,当场就很喜欢,即决定买下来。买完了房子,在装修期间,他就没有让她来过,要等到房子都弄好了,才让她来看,也就是搬家的那一天,  她才知道家里装修完成的样子。看到的第
期刊
过去人们视衬衫为内衣,难登大雅之堂。18世纪后,衬衫的设计渐趋正式,穿着时也将之显露出来。而男性的穿着修饰,V区是最富变化之处,所以,衬衫在男性服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低彩度衬衫散发典雅气息,明亮耀眼的彩色衬衫则更时髦显眼,掌握这些穿着的要领,即可成为搭配专家。  衬衫的基本款式有普通领形、宽领、低领、纽扣领、针孔领、辅助领、小翻领等。提到纽扣领(Button-Down Collar)的衬衫,一
期刊
红颜,红粉,红妆,美人一定有颜色。  周末,晚上七点半。早过了下班时间,女同事对镜化妆,准备赴新男友的晚餐之约。那男人  我们都见过,真的是很年轻,光滑紧致溢彩流光的那种,逼得她也不得不花心思,把一张素面,拾掇得花红柳绿。  整日被电脑和空调害得黄白苍干的脸,怎么才能瞬间变美女?当然有办法:先是粉底粉底,  然后是胭脂胭脂。她把整张脸都扫了胭脂,粉粉的,像是凭空染上了一层娇羞,于是眼睛很亮。  在
期刊
你可以不认识安东尼,但你一定要知道他的店和他设计的服装。  安东尼是上海的一首外来诗。就算不是写成了十四行,可他还是上海不可或缺的一首。他的爱和激情,在这约略有些清寒的上海,温存着很多人的心,那样不可多得,那样不可忽视。  安东尼和"埃及艳后"中的安东尼奥没有什么关系,可是他设计的衣服却可以衬托出任何一个艳后。就像很多优秀的厨师和裁缝是男人一样,他设计的女人的服装让人至少觉得他很懂女人心。  一律
期刊
当心中有物欲升腾的时候,我们会把脸贴在橱窗上,鼻子被压得扁扁的,呼出的白气迷蒙了玻璃,迷蒙了视线——或许是因为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曾这样巴望过食品店橱窗,所以我一直觉得这个动作带着三分天真,与贪婪无关。  奥地利的施华洛世奇水晶特别适合放在橱窗内,特别适合被人这样凑近了巴望——请容忍一个被冠以“优雅”头衔的女子也用这个有点“没出息”的动作表达她对美丽事物的欣赏。  一直以来
期刊
"三八节"是女人的节日。"三八线"是不可逾越的边界。"三八婆"是对女人最咬牙切齿的不屑。都是相关女人的。  "三八"是什么?"女人"是什么?"界线"是什么?所有的"线"是什么?  看看辞典,有一些这样解释的词条:  界线:1、两个地区分界的线。2、不同事物的分界。3、某些事物的边缘。(是条件允许就可以逾越的。)  极限:最高的限度。(是无法突破的。)  底线:足球、羽毛球、篮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
期刊
薛伟简介  祖籍江苏无锡。  1963年生于河南郑州市。  8岁学琴。14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  1985年由MidlandBank和KloinwortBerson赞助,到英国格尔豪音乐学院大师班跟随尼曼教授学习。  自1989年起,年仅26岁的他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聘为教授,成为该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也是教授中的第一位东方人。  2002年10月,薛伟出任国际"柴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