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正确认识、评价学生。接着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数学教学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独立思考相结合,重视实践活动、培养实际能力,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我们应该进教学方法,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最后讨论改进数学教学,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广泛而深入地进行,在基础教育阶段,决不能只是着眼于考试和升学,而应着眼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着眼与培养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的新型人才。其中,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1、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改进数学教学,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建立为"创造性而教"的信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重要任务。
2、更新观念、正确认识、评价学生
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心理学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这种能力并非少专家所特有。罗杰斯认为,"创造过程是与生产新有产物联系的具有个人独特的活动过程。"它以个人的独特为标志,肯定了大多数人都有创造潜能,中、小学生和科学家都有创造性,只是在创造层次和水平上有所不同而已,这种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性的观点是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创造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观察、实验、操作,还是记忆、理解、思维,时时都有创造的火花闪现,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处处都有创造的行为表现,需要我们教师去发现、去引导、去培养。正确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思维特征,是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
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
4、改进数学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以知识的掌握为评价标准:评价目标上以知识为核心;评价方法上以教学过程中知识目标达成为量化标准;评价内容上注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准确性;对学生的评价则是以分数为标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因而影响了学生创造活动的开展。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陈旧的教学评价,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及评价。
5、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内容
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内容,给学生介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探究规律、定律的研究和发现,应注重前人的创造思维、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启迪。让学生经常思考前人、科学家、发明家是怎么想到的,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我们不仅要看到科学家成功的结果,还应更多地了解他们探究的过程,成功的历程。
总之,改进数学教学,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感。只要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坚持不懈,一定能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简介:尹丰文(1979.2 --),男,山东省平度市第六中学,中学二级教师
责任编辑:王利强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广泛而深入地进行,在基础教育阶段,决不能只是着眼于考试和升学,而应着眼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着眼与培养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的新型人才。其中,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1、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改进数学教学,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建立为"创造性而教"的信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重要任务。
2、更新观念、正确认识、评价学生
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心理学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这种能力并非少专家所特有。罗杰斯认为,"创造过程是与生产新有产物联系的具有个人独特的活动过程。"它以个人的独特为标志,肯定了大多数人都有创造潜能,中、小学生和科学家都有创造性,只是在创造层次和水平上有所不同而已,这种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性的观点是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创造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观察、实验、操作,还是记忆、理解、思维,时时都有创造的火花闪现,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处处都有创造的行为表现,需要我们教师去发现、去引导、去培养。正确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思维特征,是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
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
4、改进数学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以知识的掌握为评价标准:评价目标上以知识为核心;评价方法上以教学过程中知识目标达成为量化标准;评价内容上注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准确性;对学生的评价则是以分数为标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因而影响了学生创造活动的开展。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陈旧的教学评价,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及评价。
5、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内容
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内容,给学生介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探究规律、定律的研究和发现,应注重前人的创造思维、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启迪。让学生经常思考前人、科学家、发明家是怎么想到的,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我们不仅要看到科学家成功的结果,还应更多地了解他们探究的过程,成功的历程。
总之,改进数学教学,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感。只要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坚持不懈,一定能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简介:尹丰文(1979.2 --),男,山东省平度市第六中学,中学二级教师
责任编辑: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