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问艺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l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没有成功的设问就没有教学的艺术,精彩的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学有声有色,良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查,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96-02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设置问题,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或者不懂提问艺术,或者没有设置好提问技巧,出现了不少教学的误区。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用精、用巧提问艺术,使得学生思考不再是机械的应答,也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设疑要新,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起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 抓住机会,设置矛盾,发散思维
  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让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礎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 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 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抓住重点,综合设问
  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是课文的阅读教学,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的深入理解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句设问。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并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和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例如:在教学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时,不按循序提问:为什么于勒本来是全家的“恐怖”,后来却成为全家唯一的希望?他到美洲先写了怎样的一封信?第二封信又说些什么?等等,而是采用综合法提问:于勒耗尽了家产,是个花花公子,为什么若瑟夫会对他流露出深切的同情?学生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就必须在掌握全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于勒前后的不同,分析他给菲力浦两封信所表达的思想,透过于勒在船上当水手时的服装、神情、动作以及他的那只手,看到他思想发生的变化,从而认识莫泊桑谴责的那个资本主义社会。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需要速读和“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阅读本领。
  五、依次设置,化大为小
  这种提问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语文一般是按事件的发生,人物出现的顺序,论点论据提出的先后来提问。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它转化为一系列小问题,特别是在七年级,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高,如果问题提得过于宽泛,学生会感到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对问题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课堂中,教师能围绕教学重点或难点,尤其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应当注意化大为小,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难及易,化大为小,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中心问题,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因为文章内容庞杂,有些还不易理解,直接让学生分析“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给“我”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恐怕难以做到,我们可以就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提出一些小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第一:百草园中有哪些迷人的景物?第二:你听了美女蛇的故事后的什么感受?第三: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冬天雪后捕鸟情境的?第四: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读后对他有什么印象?第五:我问“怪哉”,先生为什么生气?第六:写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有什么作用?第七:先生与“我们”读书的内容苦涩难懂,引出来有什么作用呢?第八:写我画画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提问把统领全文的大问题给予分解,便于学生逐步认识学习,自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当然,问题设置也不能事无具细,问题提问小,太简单,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讲究设问的艺术性,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学着“善问”“巧问”,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认真准备,因人而问,一定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只要我们教师发挥提问的作用,一定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使语文教学质量大面积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由于糖皮质激素药物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广泛使用,国内外关于股骨头坏死(ONFH)的报道不断增加。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应用激素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残疾率高,严重影响患者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对图书馆从业者提出了一 定的要求。图书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应该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工作内容。这就要求当代的图书馆人员应该提高他们的素质
目的探讨巨大肺大泡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巨大宽基底肺大泡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开胸小切口肺大泡肺叶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胸闷。气紧明显缓解
目的分析乳腺表皮样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9例乳腺表皮样囊肿患者先用二维高分辨超声仔细观察肿块位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的改变,再用彩超观察肿块内部血供情况。结
链球菌蛋白G(Streptococcal protein G,SPG)可与IgG的Fc片段有较强的特异性结合,在抗体分离纯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以获得高效结合抗体的蛋白G亲和层析介质为研究目的,
【摘要】根据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标准要求及其特点,该科目教学课堂应该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全面性作为基础,全面优化他们的学科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希望借助导学案教学方法,对高中生物课堂进行有效调控,设计试验,描述实例,最后给出在应用导学案模式后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生物教学 实验设计 案例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径向基函数方法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有力工具。文中选择MQ-拟插值方法,再结合浅水波方程解的性质,因此重点研究方向是MQ-拟插值的误差估计式和算法测试,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首先介绍MQ-拟插值.方法和有限差分方法分别解Korteweg-de Vries方程,.分析精确解与有限差分数值解的误差,以及有限差分解与MQ-拟插值的误差,从而推导出MQ-拟插值法解Korteweg-de Vries方程的误差
日前参加了堂妹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的婚礼,利用10天时间特地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对悉尼交通有了亲身的感受和体认。
目的探讨先天性单侧唇裂术后鼻部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改良Bardach切口,V-Y切口缝合动员上唇组织到鼻小柱,对152例单侧唇裂术后鼻部上、中、下畸形都进行修复。结果152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