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肉牛业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29224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肉牛业都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特色产业,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对发展肉牛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自治区传统畜牧业以及品种牛质量不高、技术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这一特色产业一直未能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潜在优势。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肉牛业产业生产现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促进内蒙古肉牛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牛肉业 内蒙古 产业化
  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的内蒙古自治区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发展肉牛业的理想区域。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有计划、有组织地引进了一批肉用型品种牛,旨在提高牛的产肉性能,经过几十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不错的成绩。目前,肉牛业基本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产业,同时,对增加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收入有着重要作用。
  一、内蒙古肉牛业的发展现状
  内蒙古有着丰富的草原资源,其可利用草原面积达6735万平方米,适合放牧牛的草原占总量的69.58%。但是近年来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无疑给畜牧业尤其是养牛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统计数据表明,自治区的肉牛业始终保持着上升的势头, 1998—2007年这10年间内蒙古牛的存栏数从375.6万头增加到617.44万头,其年增率是16.43%;其牛肉总产量也从13.87%增至到19.67%,在全国的牛肉总产量所占的比重也相应从3.22%增至到5.5%。 但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较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2007年世界牛的平均胴体是212kg,发达国家250kg以上。如美国牛平均胴体为320kg,英国牛平均胴体为310kg,而内蒙古自治区牛的平均胴体仅仅为160kg,其当年人均占有量也仅仅为15.96kg。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以来都是畜牧业大省,但是其拥有的优势却未得到充分利用。众所周知,内蒙古肉牛业的潜在能力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
  二、 制约内蒙古肉牛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品种质量不高,生产性能低下
  目前我国内蒙古黄牛的改良率是47.36%,但是良种牛仅仅为9.43%。再加上内蒙古的黄牛长期以来都是役用为主,饲养管理方式又比较粗放,长期营养不足,生长速度缓慢,虽然其出栏率较高,但是其产肉量却很低。相比世界水平的平均胴体为199kg,低了24.4kg,仅为174.6kg,与一些肉牛业发达的国家比较起来,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分别低了68.4kg和137.4kg。虽然一直以来,自治区的牛肉产量一直持续增长,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众多,人均占有量还是极为低下的。因而,当前我们要解决的就是提高肉牛的品种质量,促进肉牛业的发展。
  (二) 饲养管理方式落后且过于分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牛肉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而内蒙古这种传统的分散饲牛方式想要生产高档化的牛肉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通过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来生产出高品质的牛肉。长期以来,饲料营养价值低下,主要靠粗饲料为主,精饲料比例过低等原因造成了产肉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三)屠宰设备,加工工艺的技术水平低下
  总的来说,我国市场流通的牛肉大多数仍属于个体屠宰,卫生环境质量差。由于在屠宰过程中放血不干净或是受到了惊吓,再加上屠宰环境一般都是常温,起不到冷却和排酸的作用,而严重地影响了牛肉的质量。造成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屠宰成本高,相比较之下个体屠宰户就来得经济实惠,结果必然导致个体屠宰占了很大的比例。
  加工工艺仍使用的是热切割这种落后的方式,不仅导致屠宰后的牛肉受到严重污染,还大大地影响了冷藏期牛肉的质量;绝大数牛肉类企业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初加工水平上,严重缺乏深加工的条件,致使企业的产品加工科技含量过低。同时,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很少,没有令人信服的素质,对整个牛肉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三、促进内蒙古肉牛业发展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寻找具有高含量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等营养价值高的食品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选择,然而,牛肉正符合人们一直追寻的理想食品。这种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内蒙古牛肉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原本可以达到满足人们这一高标准需求的理想食品的牛肉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当前牛肉出现的问题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促进内蒙古肉牛往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对策:
  (一)进行品种改良,提高生产性能
  品种改良是实现内蒙古牛肉牛壮大的必由之路。因此,应当充分利用起已经引进的外国良种牛进行杂交改良,提高其产肉性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牛肉产量由1980年的27万吨快速增长到2007年的613万吨,增长了22.7倍,其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份额也从0.5%增长到了10%,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生产牛肉大国。能有这样的快速增长势头,与品种改良的结果是密不可分的。
  (二) 改变以粗饲料为主的饲养方式和形成集约化生产
  在品种改良后,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大小的牛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最适合的饲料进行喂饲,这样可以缩短饲养周期和提高个体生产性能。
  自治区的肉牛是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面对饲料价格上涨以及个体养牛的成本不断增加,已经出现了养牛亏本的困境,因此,形成集中化,规模化进行肉牛饲养是极其必要的,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能获知饲养技术从而提高牛肉质量。
  因此,内蒙古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推进肉牛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在发展道路中寻找一条最适合本地区经营的产业化模式,真正把肉牛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整个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三)加快屠宰业的发展并加大监管力度
  尽快改变传统落后的个体屠宰为屠宰加工企业集中屠宰,个体屠宰看似节约成本其实并非如此,撇开影响肉质和严重污染问题不说,就屠宰过程中一些原本可以利用起来的副产品都被白白浪费了,被浪费的这些副产品的价值是难以估算的。所以,应重视起屠宰加工企业的存在。但是很多屠宰加工企业还停留在简单的初加工的水平上,应逐步引入深加工的技术,保证企业加工设施,安全卫生,检验手段以及人员素质都能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绝不含糊。
  (四)走绿色食品之路,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品牌牛肉
  目前为止在内蒙古牛肉行业中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的意识非常浅薄,只有少数龙头企业已经认识到走绿色食品之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内蒙古对肉牛业的投资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跟奶牛业相比较起来,还是少了很多。因此,想要走出一条内蒙古特色的牛肉品牌之路,跟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密切相关的。如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两大品牌:“蒙牛”和“伊利”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如今日益壮大,一步一步走出国内市场,可想而知,走绿色之路,打造品牌特色已经成为内蒙古牛肉业走向成功的一大法宝。
  四、 内蒙古肉牛业的发展前景
  (一) 发展牛肉业前景广阔
  从市场需求和人们的消费趋势发展来看,肉牛业是非常有前途的养殖业。今后需要做的是解决好目前不顾草场保护导致其大面积退化的养牛模式,而是走生态发展饲养方式,只有解决好草场利用和协调发展等问题,培育出专门的肉羊品种和体系来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率,才能保证养牛业的持续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牛肉产量和质量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有较大的国内市场的需求空间
  牛肉凭着自身营养价值含量极高的优势毫无悬念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尽管多年来,牛肉总产量保持着连续上升,但仍是供不应求,特别是优质牛肉的市场缺口更大,我国的高档牛肉大多是靠进口他国的牛肉,这就意味着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还有很大的替身空间,也为内蒙古生产高档牛肉提供了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由此可见,内蒙古肉牛的市场需求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参考文献:
  [l]田春英,王峰,刘永斌,成立新,荣威恒.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2]田春英,荣威恒,栾庆江,李学英,杭乃诚,特木其勒,雷春林.论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化发展.
  [3]许尚忠,李俊雅.我国肉牛遗传改良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探讨.
  责任编辑:张莉莉
其他文献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畜牧业成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畜牧业能够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肉制品,为养殖户带来经济收益。但是,在畜牧业工作开
“如果心里有爱,就不会绝望。爱是纯粹的东西,不应该受到任何其他的干扰。”等待两年,王菲新专辑《将爱》传达的意念是以“爱”为出发点,更强调“为信念进行到底”的坚持。专
期刊
回到拉萨,回到布达拉宫。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净,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
期刊
<正> 在线造词是指在具有编码规则的中文输入法中,在输入汉字的过程中即可进行造词的功能。使用五笔字型输入法在线造词的步骤是: 切换到五笔字型输入法状态,按下Ctr+~组合键
皮下瘀血是献血者献血后一种常见的副反应,常会加重献血者的心理负担,甚至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笔者分析了常见的献血后皮下瘀血的原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
“他不但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最厌恶的就是寂寞,但是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这不是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是在下我在.com工作的生动写照。在报社工作四年中我
期刊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方法:对1 020例血清标本同时通过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并且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淮南麻黄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62周龄笼养和林地散放饲养淮南麻黄鸡母鸡(各10只)进行了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结果]饲养方式对
在综合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于农林(养)复合模式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概念演进及特点的深入思考,认为"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这一表述较原有诸如"农林复合系统"、"农林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