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
当然还是在路上,这次的行程听上去没有经常去的地方那么让人激动:斯德哥尔摩—贝尔格莱德—普利斯提纳—密特维沙—普仁—萨拉热窝—贝尔格莱德—斯德哥尔摩—纽约。主要想看看南斯拉夫的近状,让我的报道更有血有肉些。
现在我在萨拉热窝。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地方有点让人想起贝鲁特。身边正好还有个很不错的伙伴,是我在科索沃碰到的21岁美少年,嘿嘿,嫉妒吧?之前在科索沃,我们俩加上一个面包师,三个人一块儿四处闲逛,又交了不少各色人等朋友,实在畅快。
这之前我在汉堡待了一个周末,看望两个亲戚,不过也是为了一举两得,给Gourment杂志作些前期资料收集。为了找值得一访的餐馆咖啡店,我骑着老自行车在城里整天得跑来跑去,不过当然也没忘了给自己点放松的时间——偷一天闲去了OTO,坐在礁石上看落日……
别太忙了!为我也多去后海转转!
Gunilla Kinn(签名)
自由撰稿人/记者/摄影师
标着发信人“Gunilla Kinn”,标题为“最新游记”的e-mail我则另眼相待,它能让我至少激动到转着电脑椅,神游几分钟的程度。个人旅行目的不同,未见得各个都要介入甚至深入当地生活。但是真正旅行久了的人会迟早会厌倦“玩转地球”的走马观花,真正对远方充满期待的人需要Gunilla之类的人讲远方有血有肉的故事。Gunilla是打“周游持久战”的老将了,她去过丹麦、挪威、芬兰、爱尔兰、意大利、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土耳其、也门、蒙古、印度尼西亚、古巴和巴西。大家都明白记者的沟通能力极为重要,但是还是不太明白一个人怎么可以会讲法、英、意、俄、德、瑞典、阿拉伯语……甚至汉语口语!靠语言天赋,她最初的理想本是做外交官太太,自认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加上会多国佳肴烹饪绝技,绝对可以胜任,如果做不了是浪费才能。“国际自由撰稿人”只能是承认良缘难续之后的第二选择了。
语言是用来沟通的,Gunilla可以发挥语言天分到极致来交朋友,明眼人还是看得出来她做不了候补外交官太太、做不来蝴蝶飞舞般的“交际”,不过不知道她有何秘密武器,她真的有广交朋友的绝技。1999年和2000年两次在北京采访,每次两个星期,这位侠女居然拜访到了摇滚鼻祖崔建,也兼顾了北京庞克摇滚乐的小弟弟们。探讨了黄庄民工子女流动学校的问题,并在UNICEF的国际周刊上引起了关注。她走访了地安门测字先生的家,研习中国人形而上的取名习俗,也做了北京10大新兴国际画廊的报道,这在上个世纪末也许还属另类。其间结识的各界人士,大部分今天Gunilla还靠e-mail保持频繁联系,在听说我要离开大苹果去北京工作的时候,我的信箱里多了一封她的e-mail,注着:“到北京要联络这些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60多个里肯定有你的良师益友!”我在北京的生活,很多内容是从这封信开始的。而中国只是Gunilla几年前到过的几十个国家中的一个而已。
几年间不定期总会收到Gunilla从世界某个角落的咖啡座发来的长信,附上报道的文章,作为她和所有散落各地的朋友保持联系的方式。插曲故事抑扬顿挫,也会不时以困窘经济状况作点“人间烟火”的点缀(大家也习惯了,出门靠朋友,不为她担忧,反正她永远好像有“喝西北风生活”的本事)。信尾附上的游历文章告诉你一个看得见的远方。
旅行久了的人迟早会厌倦“玩转地球”的走马观花,真正对远方充满期待的人需要Gunilla这样的人讲远方有血有肉的故事,让我们心里总有些痒痒的期盼。
J.K.罗琳:比英国女王富8倍
文:青虫 图片提供:Imaginechina
1994年,当罗琳在咖啡馆餐巾纸上写下哈利·波特的故事构思时,如能预见今天的一切,准会发疯,因为10年来,畅销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不仅让这位曾经穷困潦倒的单身母亲声誉鹊起,更让她赚了个盆满钵满。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3年11月2日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在截至2003年9月30日的过去一年中,罗琳是全英挣钱最多的女性,总额约1.25亿英镑(约合2.11亿美元),是英国女王的8倍多。而多年来,女王一直被视为英国最富有女人。罗琳此番已经是第二次当选收入最高女性,去年,她以4800万英镑的年收入,成为2002年度全英收入最高的女性。
而在10月24日,罗琳更是双喜临门。当日午夜,《哈利·波特与凤凰令》登陆葡萄牙,抢购风潮造成万人空巷。同日,罗琳又凭借《哈利·波特》系列,击败来自其他18个国家的38名竞争对手,荣获西班牙最高文学奖项。
罗琳今日“富可敌国”的显贵和10年前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90年,罗琳与一名至今未透露姓名的葡萄牙电视新闻记者结婚。3年后,随着女儿的出世,他们离婚了。1993年圣诞节前,罗琳抱着襁褓中的女儿,带着《哈利·波特》的手稿离开葡萄牙回到英国,去了爱丁堡。她给自己定下了计划,要尽快完成《哈利·波特》一书。她推着婴儿车在爱丁堡四处走,直到孩子入睡,然后到咖啡室取暖,用便笺纸写作。她常在尼古拉逊餐厅写作,因为在那儿一杯咖啡也能坐几小时。然而,身为单身母亲的她很快发现自己不得不寻找一份工作,因为此时她已经陷入了自己做梦也想不到的困境——她已经身无分文。一次,有人向她女儿施舍了一个二手玩具熊,她觉得心里酸楚极了,没把玩具熊拿给女儿。她需要一份工作。在她看来,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文凭是出路所在:它会带来工作、收入、付清的账单、像样的食宿。
她决定报考一家师范学院的研究生,不管怎么说,她是一名语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两年国外教学的经验。但她很快发现自己如果负担不起女儿上托儿所的费用,就不能攻读研究生课程。所幸一个朋友发现了罗琳的凄凉处境,并主动借钱给她,让她把女儿送进了一家私人托儿所。当时谁也没想过她能在两年内还清这笔款项。罗琳说:“这钱更像是一份毫无保留的礼物;友人称之为借,仅仅是为了不伤害我的自尊罢了。”
就这样,罗琳去了师范学院,开始了她一生中最艰难的一年,缺乏睡眠,学业繁忙。由于害怕欠下更多债务,一直等到第二学期,在不申请贷款就付不起车费和书费的情况下,罗琳才办理了学生贷款。后来,罗琳说:“正是我的研究生学业使我有了归还全部救济金的本钱,因为,假如没有免费供人使用的电脑,我就绝不可能将手稿打印出来。说到这儿,我不免有些羞愧,因为墙上贴的告示说,‘只能用于学校作业’。”
最后她寄出书稿,但出版商认为这部书对儿童而言故事太长而拒绝出版。
一年后出版这本书的编辑说,自动投稿的书,通常是劣等东西。那次他碰巧拿着书稿去用午餐,因为对方迟到,他开始翻开阅读,马上知道会成功,最后英国布鲁姆斯利公司终于购下该书。罗琳说,那是她生命中最幸福的一刻。
然而不仅出版商没有想到,连罗琳自己也没想到,《哈利·波特》的出版竟然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孩子们对这本书喜爱极了。于是罗琳一鼓作气又写出了第二部、第三部和第四部。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第一部得到的预付稿酬是3300美元,而出版第四部时,出版商仅为第一次印刷就预付给罗琳1000多万美元,这自然是今非昔比了。
成名之后的罗琳失去了曾经的工作地点——咖啡馆。有一次,她特意跑到国家肖像画廊咖啡馆写作,以为人们不知道她会去,可两天后报纸就刊登了她在那儿写作的新闻,她也就无法再呆下去了。
搬到家里写作的罗琳却也有了“意外收获”,因为她9岁的女儿杰西卡也开始帮她构思起情节来了。“她口齿不清地告诉我不应该让谁死掉。”罗琳对此也感到很惊奇。
在财产方面,罗琳显得深藏不露。从她的生活起居来看,也好像真的无迹可寻。她在爱丁堡的房子是一幢并不整齐的维多利亚式两层石楼,连门廊边上的绣球花都是凋谢的。罗琳自己甚至不会开车,女儿杰西卡上的也是公立学校。仅仅从大门上紧栓的锁,你才能隐约感觉到这儿的主人是一个富有人家。现在的情形令罗琳十分满意:“只有像我一样曾经潦倒的人才能感受到我现在是多么幸福。我很满意不用再为金钱担忧的日子。”
其实对罗琳来说,即使没有《哈利·波特5》的成功,她的生活也已经美满得令人羡慕。她在2001年的圣诞次日再次披上了婚纱,丈夫是30岁的尼尔·默里医生。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小女儿——戴维·罗琳·默里。三年前她还获得了英国女王颁发的英国皇室杰出勋章。
罗琳是在1990年从曼切斯特到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的火车上突然有了哈利·波特的形象并感到强烈的写作冲动的。也许,那时哈利·波特也正离开国王十字车站的站台,和满脸雀斑的罗恩一起坐在驶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火车上。他与罗琳交臂而过,却留下“魔法石”彻底改变了罗琳的生活。
全名: 乔安娜·凯瑟琳·罗琳(Joanne Kathleen Rowling)
笔名: J.K. Rowling
昵称: 朋友们都叫她“JO”,FANS们叫她“JK”,朋友开玩笑的时候叫她“JAKE”(乡巴佬)。
花名:同学有时奚落她叫“Rolling Pin(旋转的大头针)”和“Rolling Stone(滚石)”。
出生: 1965年7月31日,生于英国的格温特郡的Chipping Sodbury医院。
父母:父亲Peter是劳斯莱斯飞机公司的管理人员。母亲Ann是一位实验室技术人员,于1990病逝,终年45岁。他们1963年在一列火车上一见钟情,并结婚。
妹妹:Dianne,比罗琳小两岁,曾经学过护士,现在爱丁堡学习法律。
配偶:2001年圣诞节后节礼日(Boxing Day)与尼尔·默里医生结婚。
家庭成员:大女儿Jessica,小女儿戴维。
童年:罗琳说自己小时候是个戴眼镜的脸上平平的女孩,非常爱学习,有点害羞、流着鼻涕、还比较野。
学历:毕业于法国Exeter University(埃克塞特大学),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获文理学士学位。后来,获母校授予博士学位。
处女作: 6岁时写了《兔子》的故事,主角是只兔子,叫Rabbit(兔子)。
工作经历:曾经做过短时间的秘书。1991年,26岁的她去了葡萄牙教孩子们英语,其后又在爱丁堡教孩子们法语。后来失业,成了靠政府救济来生活的单亲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