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上好一节课。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1.树立磨课理念,一课三备
21世纪初始,我省基础教育迎来了全面的改革,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张文凭或以后的就业,而是为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新时代赋予了教育新的精神,对教育也着有新的要求,呼唤着改革。对老师来说,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是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保证。
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如何备好课呢?这是很多教师心中的疑惑。“面面俱到”“多多益善”,让试卷上的考点总能在课堂教学中找到踪影,这是绝大多数老师的共同追求。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有磨课意识,坚持“一课三备”。
一备:备自己。根据自己积累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备出一份详实的教案。在此之前,教师应认真专研教材,掌握教科书上的全部内容,包括教材编写意图、组织结构、课时划分、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等等,做到心中有数。还应该认真钻研教参和其他的一些参考资料,广泛阅读,丰富知识,在教学中处于一定的高度。
二备:备学生。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在备课时备学生也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有效地学习,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上课前参照课程目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再思考,磨掉里面无用的东西,明白应该“教什么”、“不教什么”,选择最佳的切入点,理清思路,重点突破,任何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的教学活动都大刀阔斧地砍掉。
三备:备反思。上完课后及时反思教学中得与失,记下亮点和不足。并且教学反思、教后感必须当日完成,以防止自己遗忘。
头脑中有了磨课理念,就能在教学中进行合理取舍,就不会总想烹制“满汉全席”。课堂上该讲的就讲,能省的就省,把磨出的时间还给学生,还课堂以本色。
2.把握磨课的内涵,提高上课的效率
磨课是一把双刃剑,吃得过多可能会消化不良,减食后也可能会营养不良。因此,必须把握磨课的尺度,还教学原生态。该讲的就讲,能简就不繁,应详就不简,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富有内涵。
2.1淡化“无用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无用内容”是指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没有或暂时没有帮助的内容,常表现为概念不准确、前后有矛盾或与某些学过的知识较为相似等。老师完全可以淡化这一部分,少讲或在后面的教学中再讲,这样可以使课堂显得更加精炼。比如在高一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的新课教学中,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比较相似,教师在此可以作简单的讲解,点出其具有的特点,相同的地方一带而过,将省下的时间还给学生。
2.2磨课堂的教学方法,留下清晰思路。
教学方法一般有讲授法、演示法、问答法、谈话法、参观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因素灵活选用各种教法,在同一节课上,教法不要变换太多,以实用有效为原则。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有效地教。教师应认真研讨、准确领悟教材,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实施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由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由程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使学生每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知识收获与科学感悟。
教师把教材钻研得越深,悟出来的道理就越透彻。哪些内容应该精讲?哪些知识应深讲或让学生自主学习?对这些问题要胸有成竹,博采众多教法之长,因课而用。例如在高一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的新课教学中,由于减数分裂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学生的准确认知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设置情境,做些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能减少无效的教学行为,加大教学密度,给学生充足的知识信息量,磨去课堂表面的热闹,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富有理性。
2.3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味,让死知识化为活知识。
生活本身就是五彩斑斓的大课堂,教师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会,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就会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更加主动、深入地进行探索,在体验、感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按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例如使用一些口诀,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在高一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中,判断遗传病的方法有“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等。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实例,可使生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生动鲜活起来,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4认真布置练习和作业,反馈及时。
作业、练习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业、练习的设计应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从教学目标和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平时的作业,要尽量避免以下现象:一味追求作业数量,让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减退;完成作业所需时间过长,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作业难度系数太大,使学生望题生畏,学习积极性下降;简单重复,设计的随意性大,等等。学生的作业,要求必须按时完成,按时上交。具有普遍性的错误,老师要及时进行集体评讲。成功的作业设计既能复习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又能渗入闪烁智慧的幽默和高雅的品味,使作业成为学生知识成长的游戏,从而使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3.反思磨课的效果,追求更高境界
课磨后是否合适,必须进行课堂教学后才能知晓。教师对教学情况应敏锐地洞察,迅速作出理性的判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写出教学反思日记,记下成功之举、教学亮点,记下败笔之处、疏漏和无效的行为,记下教学机智和瞬间灵感,等等。通过反思能发现问题,促进自己不断学习和完善,达到“目标合理定位,内容取舍相宜,方法简约有效,形式力戒浮华”的境界。
磨课就是化繁为简的过程。磨课需要有智慧的头脑,智慧来源于对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总结。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吸取各方面的知识,我们才能磨炼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型课堂,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最佳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只有磨好课,我们才能真正地将课改精神落实到教学中,才能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1.树立磨课理念,一课三备
21世纪初始,我省基础教育迎来了全面的改革,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张文凭或以后的就业,而是为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新时代赋予了教育新的精神,对教育也着有新的要求,呼唤着改革。对老师来说,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是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保证。
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如何备好课呢?这是很多教师心中的疑惑。“面面俱到”“多多益善”,让试卷上的考点总能在课堂教学中找到踪影,这是绝大多数老师的共同追求。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有磨课意识,坚持“一课三备”。
一备:备自己。根据自己积累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备出一份详实的教案。在此之前,教师应认真专研教材,掌握教科书上的全部内容,包括教材编写意图、组织结构、课时划分、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等等,做到心中有数。还应该认真钻研教参和其他的一些参考资料,广泛阅读,丰富知识,在教学中处于一定的高度。
二备:备学生。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在备课时备学生也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有效地学习,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上课前参照课程目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再思考,磨掉里面无用的东西,明白应该“教什么”、“不教什么”,选择最佳的切入点,理清思路,重点突破,任何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的教学活动都大刀阔斧地砍掉。
三备:备反思。上完课后及时反思教学中得与失,记下亮点和不足。并且教学反思、教后感必须当日完成,以防止自己遗忘。
头脑中有了磨课理念,就能在教学中进行合理取舍,就不会总想烹制“满汉全席”。课堂上该讲的就讲,能省的就省,把磨出的时间还给学生,还课堂以本色。
2.把握磨课的内涵,提高上课的效率
磨课是一把双刃剑,吃得过多可能会消化不良,减食后也可能会营养不良。因此,必须把握磨课的尺度,还教学原生态。该讲的就讲,能简就不繁,应详就不简,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富有内涵。
2.1淡化“无用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无用内容”是指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没有或暂时没有帮助的内容,常表现为概念不准确、前后有矛盾或与某些学过的知识较为相似等。老师完全可以淡化这一部分,少讲或在后面的教学中再讲,这样可以使课堂显得更加精炼。比如在高一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的新课教学中,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比较相似,教师在此可以作简单的讲解,点出其具有的特点,相同的地方一带而过,将省下的时间还给学生。
2.2磨课堂的教学方法,留下清晰思路。
教学方法一般有讲授法、演示法、问答法、谈话法、参观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因素灵活选用各种教法,在同一节课上,教法不要变换太多,以实用有效为原则。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有效地教。教师应认真研讨、准确领悟教材,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实施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由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由程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使学生每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知识收获与科学感悟。
教师把教材钻研得越深,悟出来的道理就越透彻。哪些内容应该精讲?哪些知识应深讲或让学生自主学习?对这些问题要胸有成竹,博采众多教法之长,因课而用。例如在高一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的新课教学中,由于减数分裂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学生的准确认知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设置情境,做些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能减少无效的教学行为,加大教学密度,给学生充足的知识信息量,磨去课堂表面的热闹,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富有理性。
2.3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味,让死知识化为活知识。
生活本身就是五彩斑斓的大课堂,教师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会,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就会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更加主动、深入地进行探索,在体验、感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按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例如使用一些口诀,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在高一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中,判断遗传病的方法有“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等。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实例,可使生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生动鲜活起来,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4认真布置练习和作业,反馈及时。
作业、练习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业、练习的设计应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从教学目标和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平时的作业,要尽量避免以下现象:一味追求作业数量,让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减退;完成作业所需时间过长,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作业难度系数太大,使学生望题生畏,学习积极性下降;简单重复,设计的随意性大,等等。学生的作业,要求必须按时完成,按时上交。具有普遍性的错误,老师要及时进行集体评讲。成功的作业设计既能复习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又能渗入闪烁智慧的幽默和高雅的品味,使作业成为学生知识成长的游戏,从而使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3.反思磨课的效果,追求更高境界
课磨后是否合适,必须进行课堂教学后才能知晓。教师对教学情况应敏锐地洞察,迅速作出理性的判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写出教学反思日记,记下成功之举、教学亮点,记下败笔之处、疏漏和无效的行为,记下教学机智和瞬间灵感,等等。通过反思能发现问题,促进自己不断学习和完善,达到“目标合理定位,内容取舍相宜,方法简约有效,形式力戒浮华”的境界。
磨课就是化繁为简的过程。磨课需要有智慧的头脑,智慧来源于对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总结。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吸取各方面的知识,我们才能磨炼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型课堂,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最佳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只有磨好课,我们才能真正地将课改精神落实到教学中,才能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