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近端绑扎止血带在创伤骨折伴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创伤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td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下肢近端绑扎止血带在四肢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急救中实际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2010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四肢骨折伴失血性休克53例,其中仅在创伤肢体常规使用止血带(伤肢组) 26例,双下肢近端绑扎止血带+创伤肢体常规使用止血带组(双下肢组) 27例,观察两组入院24h内病死率,血压恢复到正常值低限范围所需时间,止血带休克发生率,术后神经、肌肉、皮肤损害及血栓发生率。结果入院24h内病死率:双下肢组无一例死亡,伤肢组3例(病死率1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双下肢组血压恢复到正常值低限范围所需时间为(18. 59±3. 05) min,伤肢组血压恢复到正常值低限范围所需时间为(49. 22±7. 66) min(P <0. 05)。伤肢组无止血带休克反应,双下肢组止血带休克反应发生1例(P> 0. 05)。术后发生神经、肌肉、皮肤损害双下肢组2例,伤肢组1例(P> 0. 05);伤肢组术后肢体未发生静脉血栓,双下肢组术后发生静脉血栓1例(P> 0. 05)。结论在创伤四肢骨折伴严重休克的急救中使用双下肢近端绑扎止血带的方法可以降低入院24h内病死率,血压可以更快恢复到正常值的低限,且不会提高止血带休克发生率、血栓形成率和术后神经、肌肉、皮肤损伤发生率。
其他文献
本文以「に」「で」「を」「から」「まで」「へ」6个场所格助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例句分析,从空间与移动认知的角度,将它们的本质语义概括为“落点”“范围”“穿越”“起
目前,在二元复合驱和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方法实际应用中,存在表面活性剂耐二价离子能力差、地层对表面活性剂吸附损耗量高等实际问题。综合分析上述问题,需要制备一种表面活性剂,既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的损耗量,又能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利用率,提高驱油剂的效果。根据分子链长,静电吸引能力等条件对阳离子聚电解质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确定阳离子聚电解质选用分子量为20万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我们以放射性核素示踪法和环境毒理学实验方法,研究了消除电镀含氰废水污染环境的代用品——络合剂羟基乙叉二膦酸二钠盐(HEDP)在动物体内的毒物动力学及其毒性作用。结果表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y,FURS)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在孤立肾肾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
目的:测定博落回总碱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给小鼠灌入不同浓度的博落回总碱溶液,观察7天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记录各
<正>近年,巴州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中心,紧紧抓住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按照"农业特色
运用 ATP-电磁暂态程序(the 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elector 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ATP-EMTP)仿真计算模型对放射型、方框型及网格型杆塔接地装置进行了仿真计
以六盘水市本地野生的千里光为原料,利用70%乙醇作为提取介质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并以抗坏血酸(Vc)和VE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研究千里光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
本文论证了中国东北区与蒙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优势与可能性,并运用梯度推移理论和比较成本学说,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合作双方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及产业结
本文对40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癌患者的血浆游离氨基酸谱和30例健康尬的血浆游离氨基酸谱进行测定,对比。结果提示,患者组血浆游离氨基酸谱中有10项包括8面必须氨基酸下降,4项升高,必需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