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我发现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差别很大:有的孩子能说会道,用词准确得当;有的孩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语言缺乏连贯性;还有的孩子“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家长忽视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语言发展存在好几个关键期:两至三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四至五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五至六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作为家长和教师,如何抓住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用心营造,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氛围中成长
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活动室创设语言角,投放一些小动物的头饰、手偶等材料,以便于幼儿进行角色对话和交流,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大胆地进行表述;父母、教师还应给幼儿提供悦耳的音乐、朗朗的儿歌、有趣的语言教学游戏、动听的童话和故事等良好的语言示范,让幼儿感知良好的语言氛围,引导幼儿从小就听惯那些发音准确、语言清晰、用词精确、句子完整、语法规范、声调自然而适中的语句。
二、耐心倾听,让幼儿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在幼儿一开口说话或者还没把话说完,成人就简单地用“哦”“知道了”等字眼去打断幼儿说话,不懂得认真去倾听,这种轻视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传递给幼儿的是一种消极的、漠视的信息,长期下去很容易挫傷幼儿的自尊心,遏制幼儿说话的积极性。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他们在和父母、教师交流时会词不达意,这时候父母、教师要耐心地等待幼儿把话说完,还要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给幼儿创设充分表达的机会。幼儿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语言能力才会充分发展。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我们不但要有耐心,倾听幼儿说话时还应该持有一种认真、感兴趣的态度,同时还要力争让幼儿感到大人与他们对话时地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绝非是专制式的,这样孩子才能充分地去表达。
三、积极鼓励,让幼儿在肯定中提高表达能力
幼儿到了三岁以后,其语言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仅爱学说话、爱提问、爱听别人讲话、也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幼儿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缺乏认识,对概念的理解也不准确;幼儿语言与思维的不同步,在言语表达时,往往出现重复、停顿、不连贯、吃力等现象。这些是很正常的。但如果遇到幼儿用词、用句、发音有误或表达不流畅时,教师就发脾气、训斥、讥讽、嘲笑,甚至给幼儿扣一顶“笨”帽子,这样就会大大挫伤幼儿说话的积极性,进而造成心理障碍。
在我班有个叫琪琪的小朋友,在语言的发展上就经历了跳跃式的转变。在小班时她性格非常内向,经观察我了解到,这个孩子是由于口吃而感到自卑。于是在自由活动的时候,我特意多亲近琪琪,多抱抱她,亲亲她的小脸蛋,多和她谈话;同时在组织活动时,我特意把性格较活泼、普通话说得流利的孩子和她编成一组,让这些孩子感染她,并有意让她和这些孩子成为好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琪琪的性格变开朗了,开始和小朋友做游戏,而且现在还能够在小朋友们面前有感情地讲故事了。
对于孩子口语能力的发展,首先我们要鼓励幼儿说话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注意引导幼儿对生活中简单概念的理解,多提供一些形象直观的实物,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操作等方式去进行讲述。其次,我们要引导幼儿说完整的句子。我们可指导孩子看图说话,或通过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要求孩子努力把话说清楚。久而久之,有利于幼儿的语言从情境式的不连贯语言向连贯性语言过渡。
四、正音练习,让幼儿在规范的语境中成长
发音是语言的基础,要学会说话,必须先掌握发音。幼儿只有通过正确、足够的语言训练,才能较早、较好、较快地掌握口语。但由于发音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幼儿有些音发得不够清楚,特别是发平舌音和翘舌音等时会感到困难。当幼儿不会发或发错这些音时,父母、教师不要以幼儿发错语音、说错句子为乐。这样幼儿不仅无法发现自己的语音毛病,而且会把错误的发音继续下去。
这学期我班转来一位插班生,总把喝水说成“喝水(fei)”。班里的小朋友一听到他这样说话,都哈哈大笑,结果这位幼儿不敢说“喝水”这个词语了。面对这一现象,我及时对其他幼儿进行了教育,幷创造机会给他良好的语言刺激,做发音示范,让他反复练习,很快他就转变了过来。为了锻炼孩子正确的发音,我们还可以适时组织正音朗读活动,给儿歌配上韵律、节奏、语气、语调等,训练口腔肌肉的灵活性,语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训练用正确的发音去朗读,让幼儿们能说、会说。
五、积极参与,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表达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各领域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每天入园后的晨间谈话活动,教师可提供幼儿大胆交流和表述的机会。在游戏活动中、区域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孩子边玩边进行语言交流。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六、潜移默化,让幼儿在生活中提高
丰富的生活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基础,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应积极配合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去愉快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提供机会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教师可要求幼儿多用礼貌用语,在做客时能够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问好、道别,与长辈交谈时会使用敬语,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时要会说“请您帮忙”,得到帮助以后要说“谢谢”,在妨碍别人时要会说“对不起”……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我们应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帮助孩子夯实基础,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享受语言的魅力,在快乐中成长。
一、用心营造,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氛围中成长
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活动室创设语言角,投放一些小动物的头饰、手偶等材料,以便于幼儿进行角色对话和交流,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大胆地进行表述;父母、教师还应给幼儿提供悦耳的音乐、朗朗的儿歌、有趣的语言教学游戏、动听的童话和故事等良好的语言示范,让幼儿感知良好的语言氛围,引导幼儿从小就听惯那些发音准确、语言清晰、用词精确、句子完整、语法规范、声调自然而适中的语句。
二、耐心倾听,让幼儿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在幼儿一开口说话或者还没把话说完,成人就简单地用“哦”“知道了”等字眼去打断幼儿说话,不懂得认真去倾听,这种轻视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传递给幼儿的是一种消极的、漠视的信息,长期下去很容易挫傷幼儿的自尊心,遏制幼儿说话的积极性。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他们在和父母、教师交流时会词不达意,这时候父母、教师要耐心地等待幼儿把话说完,还要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给幼儿创设充分表达的机会。幼儿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语言能力才会充分发展。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我们不但要有耐心,倾听幼儿说话时还应该持有一种认真、感兴趣的态度,同时还要力争让幼儿感到大人与他们对话时地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绝非是专制式的,这样孩子才能充分地去表达。
三、积极鼓励,让幼儿在肯定中提高表达能力
幼儿到了三岁以后,其语言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仅爱学说话、爱提问、爱听别人讲话、也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幼儿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缺乏认识,对概念的理解也不准确;幼儿语言与思维的不同步,在言语表达时,往往出现重复、停顿、不连贯、吃力等现象。这些是很正常的。但如果遇到幼儿用词、用句、发音有误或表达不流畅时,教师就发脾气、训斥、讥讽、嘲笑,甚至给幼儿扣一顶“笨”帽子,这样就会大大挫伤幼儿说话的积极性,进而造成心理障碍。
在我班有个叫琪琪的小朋友,在语言的发展上就经历了跳跃式的转变。在小班时她性格非常内向,经观察我了解到,这个孩子是由于口吃而感到自卑。于是在自由活动的时候,我特意多亲近琪琪,多抱抱她,亲亲她的小脸蛋,多和她谈话;同时在组织活动时,我特意把性格较活泼、普通话说得流利的孩子和她编成一组,让这些孩子感染她,并有意让她和这些孩子成为好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琪琪的性格变开朗了,开始和小朋友做游戏,而且现在还能够在小朋友们面前有感情地讲故事了。
对于孩子口语能力的发展,首先我们要鼓励幼儿说话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注意引导幼儿对生活中简单概念的理解,多提供一些形象直观的实物,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操作等方式去进行讲述。其次,我们要引导幼儿说完整的句子。我们可指导孩子看图说话,或通过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要求孩子努力把话说清楚。久而久之,有利于幼儿的语言从情境式的不连贯语言向连贯性语言过渡。
四、正音练习,让幼儿在规范的语境中成长
发音是语言的基础,要学会说话,必须先掌握发音。幼儿只有通过正确、足够的语言训练,才能较早、较好、较快地掌握口语。但由于发音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幼儿有些音发得不够清楚,特别是发平舌音和翘舌音等时会感到困难。当幼儿不会发或发错这些音时,父母、教师不要以幼儿发错语音、说错句子为乐。这样幼儿不仅无法发现自己的语音毛病,而且会把错误的发音继续下去。
这学期我班转来一位插班生,总把喝水说成“喝水(fei)”。班里的小朋友一听到他这样说话,都哈哈大笑,结果这位幼儿不敢说“喝水”这个词语了。面对这一现象,我及时对其他幼儿进行了教育,幷创造机会给他良好的语言刺激,做发音示范,让他反复练习,很快他就转变了过来。为了锻炼孩子正确的发音,我们还可以适时组织正音朗读活动,给儿歌配上韵律、节奏、语气、语调等,训练口腔肌肉的灵活性,语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训练用正确的发音去朗读,让幼儿们能说、会说。
五、积极参与,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表达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各领域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每天入园后的晨间谈话活动,教师可提供幼儿大胆交流和表述的机会。在游戏活动中、区域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孩子边玩边进行语言交流。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六、潜移默化,让幼儿在生活中提高
丰富的生活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基础,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应积极配合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去愉快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提供机会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教师可要求幼儿多用礼貌用语,在做客时能够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问好、道别,与长辈交谈时会使用敬语,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时要会说“请您帮忙”,得到帮助以后要说“谢谢”,在妨碍别人时要会说“对不起”……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我们应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帮助孩子夯实基础,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享受语言的魅力,在快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