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系外行星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gsmall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然宇宙中有些恒星周围拥有行星或者行星系统,那么以前人们为什么没有探测到它们呢?因为行星自身不发光,而只能依靠其表面反射母恒星的光线发光。由于其他恒星距离地球一般都很遥远,例如开普勒-452b与地球的距离达1400光年。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随距离的平方增加而减弱,因此系外行星的反射光一般都极其微弱,常常被其母恒星的光辉掩盖而看不见。所以,虽然早在130年前(1855年)就有人宣称发现了系外行星,但直到1989年才首次证实质量为木星的10.98倍的HD 114762 b是一颗系外行星(这也是首次证实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质量与地球相近、环绕脉冲星PSR B1257 12运行的天体,直到1992年才首次被确认。
  首次宣布发现系外行星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马德拉斯天文台的雅各布。他宣称发现蛇夫座70双星系统的轨道出现异常,他还认为这是一颗类似行星的物体造成的。当时人们还没有系外行星的概念,因此这一发现被搁置下来。到了19世纪90年代,几位天文观测者提出,轨道异常意味着该系统中存在一个公转周期为36年的黑暗物体。随即有人反驳这种说法,认为这样的系统是不稳定的,不可能有周期性明显的稳定天体存在。因此,系外行星的先导性探索工作没有得到当时人们的认可。
  1988年,加拿大天文学家布鲁斯·坎贝尔等人测量出仙王座γ周围有行星运行。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包括发现者自己在内,天文学界都对此结果有所保留,甚至有人怀疑他们发现的不是系外行星,而是其他天体。然而,支持仙王座γ拥有行星的观测也不少。因此,最终在2003年运用改进了的观测结果证实了坎贝尔的结论。
  2002年以后,系外行星的研究工作取得更多的实质性进展。至此,每年新发现的系外行星数量都在20颗以上。在得到观测的系外行星数量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了不同的行星种类。1991年,美国天文学家林恩等人运用脉冲星计时法,发现了一个围绕脉冲星1829-10转的脉冲星行星。1992年,波兰天文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阿莱克桑德·沃尔兹森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者戴尔·弗雷合作,发现了一个围绕PSR 1257 12转的脉冲星行星。他们还先后于1990年利用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上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发现了毫秒脉冲星PSR 1257 12和围绕它转的两颗行星,并且计算出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是 0.36 和 0.47天文单位,质量分别是地球的3.9和4.3倍。这项发现迅速得到确认,还被普遍认为它们是首次确认的系外行星。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天文学家还探索了这些系外行星的来历,普遍认为它们是由超新星遗迹或巨型气体行星的固体核心在超新星爆发时被抛出后形成的。超新星爆发遗迹是老年恒星走向坟茔的一种归宿。老年恒星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往往要发生爆炸,爆炸后大量外部气体膨胀到外层空间,形成不断膨胀的星际气体。恒星的内部核心形成大质量天体,留在原来的地方,被称为超新星爆发遗迹。超新星爆发遗迹常常就是自转很快的脉冲星。
  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米歇尔·麦耶和戴狄尔·魁洛兹在1995年10月6日宣布,他们发现飞马座51周围有一颗行星围着转。飞马座51是一颗主序星。所谓主序星,就是处在年轻时代的恒星。恒星也有形成、生长、壮大和死亡的生命史。恒星的一生需经过形成、青年和老年等过程,主序星是青壮年时期的恒星。我们的太阳就是一颗主序星。太阳大约能“活”100亿年,它现在的年龄大约是45.5岁,正处在精力旺盛的青春时期。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的恒星,大多数是主序星。飞马座51周围行星的发现,表明系外行星不是稀有之物。目前估计,类似太阳的恒星中,10%周围有行星。
  飞马座51周围发现行星,被认为是当代先进的系外行星研究工作的成果。先进的科技,特别是高精度的光谱学在系外行星研究中的应用,大大加速了新的系外行星的发现。这些新发展是借助于系外行星对母恒星的吸引而间接测量出来的,也是通过系外行星走到其母恒星前面挡住母恒星的光焰、导致母星光度减弱而发现的。这两种测量行星的方法,都来自对恒星中双星系统的测量。所谓双星系统,是指两颗恒星在相互引力作用下,互相牵引着绕其引力中心转的系统。两颗绕着转的恒星,都叫双星系统的子星。当两颗子星互相绕转时,就有一颗从另一颗后面走向它的前面。在地面观测者看来,这颗子星便向着观测者走来。相反,另一颗子星便离观测者而去。这一来一去,造成两颗子星在观测者视线方向的移动。这种移动会在恒星光谱上产生“红移”或“蓝移”。利用红移或蓝移,天文学家可以测量出恒星视线方向的运动。而另一方面,当恒星在相互绕转时,有可能像日食那样,出现一颗恒星走到另一颗恒星与观测者之间,从而挡住另一颗恒星的光线,造成被阻挡恒星的光线减弱。如果阻挡的星不是恒星而是行星,那么这颗挡住恒星光线的行星便是系外行星,而被挡住光线的恒星就是它的母恒星。通过观测母恒星光线的减弱,就能发现系外行星。
  在系外行星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得益于人类对它的重视和投资开发。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宇航局所做的大量铺垫性工作。这个研究机构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探索系外行星,当时它除了采用大型射电望远镜在地面寻找人类的地外兄弟外,还在其1972年发射的、飞往木星的“先驱者-10号”飞行器上夹带表明地球文明的外貌和位置的金属板,以及表示地球人友好情意的图片、声音等,希望在飞行器与“外星人”相遇时能起到联络与沟通作用。1977年,美国在其发射的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上,放置了一张特殊的唱片——“地球之音”,其中录制了地球上的几十个语种、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声音,以及包括我国《高山流水》在内的27首古典名曲等,以问候“外星人”。
  大量初期研究,在人员素质培养、资金和技术积累等方面都做好了准备。因此,从2002年起,每年发现20多颗系外行星。到2013年7月12日,已经确认的系外行星总数达910颗。到2014年3月5日,被认定的系外行星总数为1078颗。这些行星分属815个行星系,其中179颗属于一颗恒星周围拥有多个行星的行星系统。2014年9月24日,借助美国的多部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首次在一个海王星大小的太阳系外行星上发现了水蒸气。这是人类发现有水蒸气存在的最小的系外行星。这颗行星位于天鹅座,编号为HAT-P-11b,与地球的距离约为120光年。它约为4个地球大小,内部可能有固态核,外面覆盖着大气层,活脱脱一个克隆版的海王星。它距离母恒星比较近,环绕母恒星运行一周只需时约5天,因此它的表面温度达到605℃。除了水蒸气以外,这颗行星的大气中还发现了大量氢气。至2015年7月24日,已确认的系外行星达1935颗,它们分别属于1225个行星系统,其中484颗位于多行星系统内。系外行星的观测方法也有新的突破。
其他文献
2018年2月15日,以叙说水俣病真相的小说《苦海净土》而闻名的作家石牟礼道子的追悼会在东京举行。约千人在她的遗像前默哀,表达对她的哀思。被作家池泽夏树誉为“战后日本文学第一杰作”的《苦海净土》一书,不断再版,已然成为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  石牟礼道子1927年出生于日本熊本县天草郡宫河内——其父承包道路建设工程之地,“道子”这个名字就来源于预祝道路完工的祈愿。出生3个月后她便随父母移居至当时
《创世记》记载了古希伯来民族成长过程中的四代族长的生平故事。始祖亚伯拉罕为上帝献子以撒、以撒迎娶利百加、以扫为换取双胞胎弟弟雅各的一碗红豆汤让出长子权、雅各更名以色列,生子十二个,由此衍生出以色列十二支派……其中雅各第十一子约瑟跌宕起伏、动人心弦的成长、成功故事,占据《圣经·创世记》后半部,“约瑟的故事”甚至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成长故事”。其中最具色诱与抗拒情节的“约瑟与波提乏之妻”成为约瑟抗拒诱
海牙邮电博物馆位于基伊街82号。它的前身是荷兰邮政总局于1952年创办的邮政博物馆,1998年改为邮电博物馆。它的更名,说明该馆的收藏品与展览内容由过去单营的邮政寄递、邮政金融、报刊发行与集邮业务这四大模块的馆藏展品扩展至使用有线电、无线电、电磁、光纤以及卫星发射等技术设备进行电讯通信活动的电信馆藏展品。也就是说,如今这家邮电专业博物馆将曾经分离为邮政与电讯这两大社会服务行业的各种业务重新综合成为
枪是世界武器库中的宠儿,尤其是特种枪,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谓“特种枪”。是指那些为特殊用途设计、具有特别功能的枪。在特殊的战场上,它们使单兵的作战效能产生了质的飞跃,因而它们也格外引人关注。    毒伞枪    毒伞枪是供间谍用来暗杀的一种兵器。因为一些西方国家的男子,出门喜欢拿把伞作装饰,显得很有风度,所以这种枪的外形与普通雨伞相似,可以麻痹目标人物的警惕,掩护间谍的暗杀行动,令人防不胜
《洛奇》(《Rocky》)是一部电影,也是一段人生。在电影与人生的交织中,缔造了光影和现实的传奇。当我闭上眼睛,一幕幕的画面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  美国有一座东部城市叫做费城,如果你询问当地人,“费城的标志人物是谁”,你可能会听到一个答案是艾弗森(原费城76人队队员),但是一定会有人告诉你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洛奇”,一个从电影里走出的“真实”的人。  《洛奇》是一部系列电影,总共有六部,从197
“真理的精神遍布各地、处处皆有。但若想面对它,必须像爱护自己那样爱护地位最低微的人。”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身材并不高大,但是他的思想震撼了世界;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双臂也许瘦弱,但是他撑起了无数人的意志;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生命不算轰轰烈烈,却取得了比轰轰烈烈更大的成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是甘地。  甘地(1869.10.2—1948.1.30),被尊称为圣雄甘地
包括作家在内的中国读者对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1923年11月20日—2014年7月13日,南非女作家)是陌生的,在书店很难找到她的著作,仅有的中译版《我儿子的故事》初版于1998年,现在图书市场也很难见到。比较起来,同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澳籍南非裔作家J.M.库切为《纽约图书评论》两次撰写过戈迪默的评论,显示出对其甚深的了解。库切写道:“如果有某个重要的原则,使戈迪默从2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女作家、散文家莉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成为了2013年国际布克奖得主。戴维斯1947年7月15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顿,是美国著名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前妻,以写作“超短篇”和微型小说成名,以形式创新闻名,被誉为“现代短篇小说巨匠”、“一句话作家”、“难以归类的作家”。2005年当选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目前在美国奥尔巴尼大学担任文学创作课教授。曾获古根海姆奖、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我年轻时多次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索契完成了这部著作。”他还一口气说了11个俄罗斯作家的名字:“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这些作家或许有人不熟悉,但他们
《追日》(Solar, 2010)是当代“英国文坛三巨头”之一的伊恩麦克尤恩的一部力作。这位经验丰富的老牌作家,因早期作品多涉及人性的阴暗面,所以在出道之时,被评论界冠以“恐怖伊恩”的称号。然而,随着他阅历的增加与技法的成熟,他后期的作品逐渐转型,不再像先前那样愤世嫉俗,文章所涉及的题材更加广泛,所运用的技巧更加娴熟。  2010年3月出版的小说《追日》是麦克尤恩在“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