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紫色》中的理想型黑人男性人物形象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gaalove4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艾丽丝·沃克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追求自我独立的黑人女性人物形象和封建负面的黑人男性人物形象。然而,沃克并非刻意丑化或贬低黑人男性,其作品中的黑人男性人物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正面元素。代表作《紫色》中有由恶转善的成长型黑人男性人物,有积极正面的黑人男性人物。这些正面的黑人男性人物是沃克妇女主义思想中的理想型黑人男性人物形象。
  关键词:黑人男性 积极正面 理想形象 《紫色》
  一、引言
  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在1982年出版后便成为畅销小说,并于次年获得普利策奖、美国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该小说由一系列书信构成,围绕主人公西丽的成长历程而展开,塑造了一个在男权社会中寻求自我身份的黑人女性形象。关于《紫色》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大多围绕女性寻求自我身份、女性的解放、负面黑人男性人物、黑人英语、黑人姐妹情谊、叙事策略、小说形式等进行分析。近年来有部分评论者对小说中的黑人男性人物形象持一定的肯定态度,他们从妇女主义的视角分析小说中由恶转善的成长型黑人男性人物,如某某先生和哈波,肯定了黑人男性人物的成长。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的是沃克并非对黑人男性持否定态度,她在描写黑人女性成长历程的同时,强调了黑人男性共同成长和转变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刻画了积极正面的黑人男性人物形象。文章从妇女主义的角度分析《紫色》中的两个正面黑人男性人物——牧师塞缪尔和儿子亚当,他们是沃克妇女主义思想中的理想型黑人男性人物形象。
  二、积极正面的黑人牧师塞缪尔
  塞缪尔是《紫色》中最主要的正面黑人男性人物。他是黑人社区里友好的教徒兄弟和宗教领袖,他充满了社区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给社区的其他人树立了积极的引导者形象。他身强体壮、关爱家庭、奉献社区、关心整个黑人种族的命运。耐蒂在信中写道:“你遇到的那个女人是科琳,她的丈夫是塞缪尔。他们都是很圣洁的人,都对我很好。”对于科琳,塞缪尔是精神伴侣;对于耐蒂,塞缪尔是友好的兄弟姊妹;对于孩子们,他是博学的父亲;对于黑人社区和非洲奥林卡人们,塞缪尔是神圣的传教士。他是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对黑人男性人物的期待与理想性刻画。
  (一)精神伴侣般的丈夫
  塞缪尔是科琳的精神伴侣,他从不辱骂科琳和其他女性,而是把她们当成黑人兄弟姐妹来尊敬对待。他和科琳的婚姻建立在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之上,耐蒂觉得“科琳和塞缪尔有着一段美好的婚姻”。他们互相尊重、互相依赖,建立和平友好的家庭关系。尽管他们在婚姻之初因无法生育自己的孩子而感到些许悲伤,但他们依然会因有彼此的陪伴而感到幸运和感恩。
  塞缪尔个子很高、身体强壮、能很好地保护妻子科琳和上帝送来的孩子。由于牧师的特殊职位,他常常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他有一双深邃温柔的棕色眼睛,他从不伤害他人;耐蒂从心底觉得“能成为塞缪尔的妻子,科琳是非常幸运的”。他们来到非洲后,奥林卡人误以为耐蒂是塞缪尔的妻子,因而科琳的内心想法有了一点转变。她有点怀疑耐蒂是塞缪尔的另一个妻子,怀疑亚当和奥利维亚是耐蒂和塞缪尔的孩子,这种怀疑使科琳内心饱受煎熬。体贴的塞缪尔温柔地安慰科琳、向科琳保证他们是在同一天遇到耐蒂的,终于使科琳冷静了下来。耐蒂随后向塞缪尔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亚当和奥利维亚是她姐姐西丽的孩子,而自己则是孩子们的阿姨。科琳一开始并不接受这个事实,尽管耐蒂竭尽全力地帮她回想起她遇到西丽的那一天。塞缪尔耐心地劝说科琳相信耐蒂所说的、给科琳梳理事情的始末,当晚科琳醒来后便告诉塞缪尔“我相信”。科琳和塞缪尔的婚姻是相互信任的,科琳相信并尊重塞缪尔,因此塞缪尔无须做过多的证明。
  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长时间的工作,科琳在来到奥林卡后不久就染上了重病,因身体虚弱而去世。科琳的死给塞缪尔带来了极大的悲痛哀伤,“塞缪尔感觉像是丢了魂一样,我觉得他们在结婚后应该从来都没分开过”。塞缪尔和科琳之间有着真诚的爱和强烈的情感纽带。塞缪尔是一个好丈夫,他努力地保护科琳和孩子们、在精神上支持科琳的工作。他会因女性的遭遇而感到悲伤、他与女性和孩子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是沃克所定义的妇女主义者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尊重热爱女性、与女性共同生活成长,他是女性的理想精神伴侣。
  (二)友好的弟兄
  塞缪尔是耐蒂及其他黑人的友好信徒弟兄。他和科琳收留无家可归的耐蒂并把她当成家人对待,塞缪尔兄长般的爱与陪伴拯救了耐蒂,因而耐蒂不再感到孤单,更不愿与这些家人分开。
  当耐蒂在镇上找不到工作时,塞缪尔提供耐蒂工作的机会,让她成为一名传教士并跟随他们一家去非洲进行传教工作、帮助孩子、创办学校。塞缪尔给了耐蒂很多书,耐心地回答耐蒂的各种问题。他了解很多关于非洲的知识、了解《圣经》中非洲黑人种族的历史,他是耐蒂的博学的兄长。他认为《圣经》中的人物是黑色人种、他对非洲黑人兄弟姐妹充满热爱与关怀。这些都是他“成为一个坚强积极的黑人男性的关键,是建立和平友好的家庭关系的基础”。
  塞缪尔与每个家庭成员都有着和谐的关系。他和科琳会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教给耐蒂,让她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传教士,因此耐蒂认为她真正的教育开始于塞缪尔和科琳对她的教导。“塞缪尔和科琳教我,我教孩子们。我们的教与学及工作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它们是一起进行的”。耐蒂从塞缪尔身上学到的知识使她能够去教导孩子们,家庭成员们都关心对方、为对方做贡献。科琳死后,塞缪尔把科琳的衣服都给了耐蒂、询问耐蒂关于孩子们的亲生母亲西丽的事。他博爱仁慈,在听了耐蒂的故事后,他从内心里把西丽当作一个黑人姊妹去理解和热爱,他渴望见到这个黑人姊妹。
  当耐蒂担心姐姐西丽时,塞缪尔劝说耐蒂要相信上帝、坚信西丽正顽强地活着。耐蒂在给西丽的信中写道:“我把他當成兄长去爱、把他当成朋友去尊敬。”小说后半部分,耐蒂深爱着塞缪尔,塞缪尔也爱着耐蒂,塞缪尔是耐蒂的爱人也是她的兄长,他从未利用她或压迫她,而是把她当成神圣的爱人和姊妹来看待。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是真诚友好的,两个孩子也欣然接受了他们结婚的决定,一家人和谐地生活在充满爱与陪伴的家庭环境里。   亚当是小说中年轻一代的黑人男性代表。他强健的外形赋予他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能力,他好学的天性和对数字的天赋使他能成为一个有知识和理解力的年轻人,他的具有非洲特征的牙齿和对音乐的热爱使他能理解非洲黑人文化传统,并与非洲的年轻一代友好地相处。“沃克再现了黑人男子气概——爱护自己和家人,这成了衡量非裔美国男性价值的标准典范”。亚当就是沃克笔下所再现的理想的新一代黑人男性人物形象。
  四、结语
  沃克的作品中有许多传统的、压迫黑人女性的暴虐黑人男性人物形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沃克并非对黑人男性持否定态度,她在描写黑人女性成长历程的同时,也强调了黑人男性成长转变的可能性,刻画了理想的黑人男性人物形象。《紫色》中的塞缪尔和亚当就是沃克妇女主义思想中理想型黑人男性的代表,他们尊重女性,具有学识和理解力,认可非洲的黑人文化传统,寻求与女性及人们的和谐相处;他们是沃克笔下的妇女主义者形象,是沃克对黑人男性人物形象的理想塑造。
  参考文献:
  [1] Walker, Alice. The Color Purple. New York: Harcourt, 1982.
  [2] Thomas, Jackie. “Black Male Character Types in Four Works by Alice Walker and Toni Morrison.” Ph.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90.
  [3] Richards, Dona. “The Implication of African-American Spirituality.” Asante and Asante, 1996.
  [4] Hogue, W. Lawrence. “History, the Feminist Discourse, and Alice Walker’s The Third Life of Grange Copeland.”MELUS ,12 (1985).
  作 者: 劉青,广州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百家讲坛》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宗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大力传播传统文化,从小视角切入大主题,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为更好地为观众服务,《百家讲坛》坚持经典与当代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制作思路。  关键词:《百家讲坛》 中国故事 传统文化 制作思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五千多年,从未中断,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古老的文明和丰富的历史也
摘 要:《白鹿原》是陈忠实倾注一生心血的皇皇巨作。《白鹿原》影视改编的成与败,得与失众说纷纭。本文将从思想主旨、删改添加两个方面剖析电影《白鹿原》,分析文学文本与影视呈现的差异,以期获得可借鉴的改编经验。  关键词:跨媒介叙事 改编 合理删改  《白鹿原》扉页有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白烨在解读题记时指出:“陈忠实是把白鹿原作为近现代历史替嬗演变的一个舞台,以白、鹿两家人各自的命运发展
摘 要: 从《牙科门诊日记》到《老马》,作家孔锐的创作体裁从散文随笔过渡到长篇小说,实现了在艺术上和灵魂上的双重飞跃。作者在小说中进行了大量的死亡描写,通过死亡思考生命的意义,从多个角度透视死亡,剖析死亡背后存在的人性光辉和传统观念。孔锐对于死亡的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余华的《活着》,二者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所差异。  关键词:《老马》 活着 死亡叙事  从2016年到2020年,在短短五年时间里,
摘 要: 《白银谷》是作家成一耗时近三年写成的一部九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以揭示兴盛于明清两代的晋商秘史般的金融传奇为主要内容,其中又以作为晋商代表之一的康家大户里的人事纠葛为主要表现对象,辅之以与康家相关的其他人事。本文以该文本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女性生存境况,以期使读者对中国近代历史转折中的女性命运有一定的认识。  关键词:《白银谷》 女性形象 命运  如果说成
摘 要: 王程强的长篇小说《王阳明》三部曲详细地描述了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在作家笔下,王阳明堪称是文武双全,智勇无敌的儒将,小说也从智者、勇者和仁者三个方面对其儒将形象进行了成功塑造。  关键词:王程强《王阳明》 儒将形象塑造 智者 勇者 仁者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三不朽者”,王阳明不仅创立了心学学说,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长篇小说《王阳明》三部曲中,作家王程强就形象生动地描
摘要:《诗经》中的“将”做名词是“胳膊”;做动词是“拿;率領”;“将”做拟声词,是假借字,后来写作“锵”。“将”在《诗经》中没有副词“将要”的用法。  关键词:诗经 将 胳膊 拿  “将”在《新华字典》中有两个读音:jiang; jiang。“将”读作‘’jiang”,可以做副词,将要;介词,把;动词,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术语“将军”“将了”;助词,用言语刺激,带,保养,(方)兽类生子;助词,“走将
摘要:《红楼梦》人物成百上千,虽说各有各的地位、作用及性格特色,然其主次定位也很分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无疑是主角中的主角,贾母史太君虽未被列入金陵十二钗,然其角色定位在笔者看来也是绝对的主角之一,荣国府之所以能“荣”,应该说贾母是功不可没的。荣府人口这么多,贾母的妯娌也不少,贾母却能一直稳掌荣府大权,即便后来由儿媳妇和孙媳妇管家了,却依然能受到荣府上下人等的尊敬和爱戴,这与其本身的人
摘 要: 不似庐隐的纯真明丽,萧红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在自我身份认同与情感追求乃至家园归属方面都是一个永恒的流浪者。作为描写沦陷地东北的散文集《商市街》又展现了战争中知识分子的受挫以及整个民族的飘浮境况。  关键词 : 萧红 《商市街》 流浪 飘浮  比起《生死场》等小说中直面残酷、沉重的生生死死,萧红的一些回忆性散文诸如《呼兰河传》 《回忆鲁迅先生》有汩汩暖意渗入,然而对萧红、萧军生活纪实的自叙传散
摘 要:悼亡文学的发展在产生之初便是不平衡的,其发展在两宋前一直处于缓慢的状态,虽也出现过标志性名家与一定进步,却基本是以诗的形式呈现。悼亡文学真正以词的面貌迎来兴盛是在两宋,此间被大量创作出来的悼亡词承继了“睹物思人”的传统模式,并开启后世悼亡创作的无限可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睹物思人” 悼亡词 两宋  自潘岳后形成的狭义的悼亡概念是约定俗成地仅用来表示追悼妻妾,悼亡词便是悼念故去
摘 要:日本推理作家松本清张虽以其推理、悬疑作品广为人知,但其初期的非推理主题作品也同样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写于战后的几部短篇小说展现了作家最早的创作灵感,而通过其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又展现了作家对于个人身份、社会身份,以及民族身份问题的批判与思考。同时这些传达出的情感又劝解并鼓励了战后的日本读者,展现了作家对社会大众的关心。  关键词:松本清张 《人力车行》 《啾啾吟》 身份认同  松本清张(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