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飞鸟与青蛙特质的数学家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康是谁?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在开幕式致辞中,时任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雅可比·帕里斯说:“中国数学科学这棵大树是由陈省身、华罗庚和冯康,以及谷超豪、吴文俊和廖山涛,及丘成桐、田刚等人奠基和培育的。”然而事实上,与陈省身和华罗庚相比,知道冯康的人少之又少。
   今年9月9日是冯康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去年年底,曾在北京大学课堂上受教于冯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与作家宁肯合作,出版了一本《冯康传》,他们希望用这本书对“冯康是谁”这个问题作一回答。

1两位学生,一本书


   汤涛初识冯康,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燕园的课堂上。那时,讲台上的冯康已是在国内外都很有声望的数学家,他给学生们讲授辛几何算法,是当时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而汤涛则是台下那群风华正茂的研究生中的一个。“冯康先生的知识面极广,他懂物理、懂数学又懂计算,眼界宽广同时又善于抓住重点,看问题既全面又深刻。”回忆当年,汤涛的语气里充满崇敬。
   不过,这短短半学期的课堂相遇,并没有成为汤涛写作《冯康传》的推力。汤涛写冯康,与冯康的另一位学生黄鸿慈有莫大的关系。黄鸿慈曾是冯康最重要的助手之一。1990年,黄鸿慈到香港浸会大学创建计算数学专业。20年前,在即将退休之际,黄鸿慈专门到加拿大找汤涛,希望他来接自己的班。1998年,应黄鸿慈之邀,汤涛辞去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的终身教职,回到香港工作。
   在随后两年的交接期里,在午饭、下午茶时,黄鸿慈常与汤涛聊起冯康。“作为科学家,冯先生是无与伦比的,他有深厚的数学素养、渊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探索触角。特别是科研上那种艰苦卓绝的精神和态度,我钦佩得五体投地。”黄鸿慈说。
   那是怎样的一位数学家、老师与前辈,让身边人在几十年后仍频频提起、感慨崇敬?一颗带着疑问的种子就此在汤涛心里埋下。
   2009年,汤涛与山东大学教授刘建亚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准备办一份宣传、普及数学的期刊《数学文化》,他们约定每个编委每年至少写一篇文章。这时,汤涛又想起了冯康,想起了黄鸿慈曾给他讲述的关于冯康的种种人生片段。于是,一场走进冯康人生世界的行动开始了。
   汤涛和两位助手采访了冯康的多位家人、同事和学生,历时半年写完《冯康:一位杰出数学家的故事》一文,分四次在《数学文化》上连载,共76页。这构成了《冯康传》前半部分内容的主要材料。
   2018年底汤涛拜访冯康的弟弟冯端时,冯端提及作家宁肯正在写作的《冯康传》,这是中国科学院、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组织创作的“创新中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中的一本。冯端希望能有一个懂数学的人参与。就这样,作为一个计算数学家,汤涛成为了《冯康传》的作者之一。这套丛书后被确定为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2.既是飞鸟,也是青蛙


  英国数学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曾用飞鸟与青蛙形容两类数学家——“有些数学家像飞鸟,而另外一些像青蛙。鸟儿翱翔于高空之中,游弋于数学的广袤大地之上,目及八方……青蛙则栖息于泥沼之中,所见不过是附近生长着的花朵。他们着眼于特殊目标的细节,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数学领域是丰富而优美的,飞鸟使它宽广,而青蛙则使它细致入微。”在汤涛看来,冯康是为数不多的兼具飞鸟与青蛙特质的数学家。
   独立开创有限元方法理论、创建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及其应用,这是冯康一生中科学上的两次重大突破,它们奠定了冯康在国际计算数学领域的极高声誉,这显示出冯康对数学精致入微的贡献。而作为中国计算数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冯康对这一学科的贡献,则昭示了他飞鸟般的眼界与格局。
   冯康少年时期成长于苏州。冯家有兄弟姐妹四人,后来均在不同领域颇有建树。冯康、冯端和叶笃正均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是中国科学界的一段佳话。
   冯康在大学时期先后研读工程、物理学,后在重病卧床时开始自学数学,最后竟成为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学术研究之外,冯康创建了中国计算数学学科和团队,并积极倡导、推动计算数学科学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使得计算数学在大型水坝、核武器、数学天气预报等应用领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這些都是从无到有的原创成果,就像建造一座房子,最早提出方案并付诸行动的人是最重要的,哪怕后面有人建造的房子更大、更漂亮,也无法掩盖最初的人的光芒。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这种原创贡献的认识是不足的。在数学界,应用数学的价值与意义也曾被严重低估。这恐怕是冯康少有人知的原因之一吧!”汤涛感慨说。
其他文献
“对冷门怎么看?”   80后的付巧妹,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现场,有人生动形容她的发言是“最年轻的科学家讲一个最古老的研究课题”。   “我的工作是围绕人类古基因组学,从事演化遗传的研究,也就是通过古DNA探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问道:“从哪里来,你们搞明白了吗?”   “在努力搞明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探究明白,需要坐得了冷板凳的坚守执
期刊
平定黑釉刻花瓷技艺精湛,历史悠久。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陶瓷技艺,还是一层深厚的文化积淀,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品质。没有锲而不舍的代代传承,就没有今天刻花瓷的光彩重现;没有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也就没有今天的非遗传承平定黑釉刻花瓷。   代代传承是对艺术的坚持,更对艺术的一种尊重。多少人执着于此,苦心用功,耐心坚持,细心钻研,为的就是坚持自己心中最初的那份信念——传承
期刊
日前,北京市发布《关于加快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激发文化活力、优化空间承载、构建文化生态、扩大开放融通4个方面,出台18条政策。政策明确国家文创实验区下一步发展方向,辐射带动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化文化产业促进体系的又一重要举措,“政策18條”的出台,更加有利于发挥“试验田”作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文化产业的创新格
期刊
信息技术服务全民健康产业  2016年10月~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全面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益民服务,2017年10月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出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山西省关于《山西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提出以打造“健康山西”为总目标,构建中西医并重发
期刊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在本届服贸会旅游服务专题展北京丰台展区,伴随着《卢沟谣》声音响起,一幅3D呈现的“卢沟运筏图”展现在参观者面前,营造出沉浸式的“晓月卢沟千年韵”意境。5G、8K等新技术赋能,让服贸会上的文化和旅游展示体现出独特的“科技范儿”。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文化和旅游产业受到冲击,如何重启产业、再创繁荣,成为各国共同的关切。深化合作、创新模式、技术赋能,将为产
期刊
中國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蔡林涛、副研究员张鹏飞等人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唐本忠及湘潭大学教授陈华杰合作,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聚集发光元件AIE的纳米仿生机器人系统。这种仿自然杀伤细胞AIE纳米机器人,可以成功穿越血脑屏障,实现对脑胶质瘤的精准靶向诊疗。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化学会—纳米》,并已申请发明专利。   该纳米机器人系统以AIE聚合物材料为内
期刊
现如今的中国高铁,无论是跨越塞北风区的兰新高铁;还是畅行高寒地区的哈大高铁;不管是克服高温高湿的海南高铁,还是翻越岭南山川的沪昆高铁……中国高铁可谓是走过南闯过北,跨过大山大河,抵过冷热寒暑,经历着各种天气、各种环境,一直在路上安全运行着。这正是因为有一批像张雪松一样的中国高铁的“领跑者”。   1973年出生的他,是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分厂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刚刚参加工作的张雪松穿
期刊
金秋九月,“山城”重慶处处弥漫着“智能”的气息。9月15日,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如期在渝开幕,智能网联汽车、AI(人工智能)服装设计、智慧城市新应用、大数据智能技术等一大批智能产品、智能应用、智能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向公众展现了智能时代的美好前景。  这些智能新成果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会与传统产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来到本届智博会寻
期刊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到了,想起了曾执教五十年的父亲,翻翻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心中父亲高大的身影就又清晰起来……  你从芦沟桥事变  黄河排空的浊浪中走来  十九岁的你  刚刚大学毕业  坐在飘摇的渡船上  极目望着家乡  抗日的烽火,已燃遍了中华大地  照亮了太行  不屈的山岗  “誓死不做亡国奴!"  你和同志  创办学校,师生一起搞救亡!  巍峨连绵的太行山啊  还记得那个  浓眉、高大的青年  
期刊
9月4日,山西省文旅厅组织的“山西礼物”文化创意转化洽谈会在省产权交易中心召开,十余家文创生产研发单位、投资机构等参加。   “山西礼物”文化創意产品要突出山西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以适应政务互送、商务赠礼、个人馈赠等方面的需求。第二届山西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把“山西礼物”创意设计单元作为重点之一。文化创意转化成文化旅游商品,意在提升山西省文旅产业六大要素之一的“购”的水平,用“山西礼物”讲好“山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