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教学更加符合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笔者在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对如何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训教学和改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中国加入WTO已经10多年,这期间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呈现扩大的趋势,因此,近些年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层次逐年提高,从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到业务经理、涉外律师、商务谈判师等,各种国际经贸职位在高速增长后保持了稳定需求态势。然而,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高等教育要适应与时俱进的要求,适应当前的社会合理需求,培养应用型的国际贸易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训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外贸业务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一、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恰当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较普遍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训”的现象。这种教学倾向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基本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理论教学上。实训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缺少实践环节的训练。学生缺乏对基本知识的感性认识,死记硬背的知识很难在实践中应用自如由于高职教育的素质层次不齐,在某些院校不可能教得透彻,实训的机会减少,而且实训也常常只在模拟的环境里进行,学生缺乏理论与具体实践联系方面的充分训练与感 受。结果是学生理论学得有限,动手能力也一般,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泛泛之辈。
2.缺乏实训能力强的师资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重视操作能力,这就要求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除了具备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要的专门人才。然而,目前在高职高专从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大学毕业就走上了讲台,没有外贸企业的工作经验,实训能力相对较弱。虽然有的教师有外贸企业的工作背景,但是长期在学校任教,与迅速发展的贸易已经严重脱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
3.实训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关系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便以后更能适应工作中岗位的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训课程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安排比例严重失调,并且实训室教学硬件条件落后,缺少足够的实训设备及实训软件, 一些学生实训形同走过场尽管在近些年很多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来改善实训室的硬件条件,使得实训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4.校外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很多高职院校在利用学生大三的最后一学期或者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到实际的国际贸易企业参加实习,学生在实训室里实训,只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真正的外贸业务能力只有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真正获得,因此,校外实习的作用毋庸置疑。让学生通过参加外贸企业的实习,可以了解业务内容,掌握操作流程,为学生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定基础。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并没有放手让实习学生真正参加业务操作,并在管理上对实习学生没有正式员工严格。这样就导致校外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改革对策
1.加强学生上机操作,进行场景模拟和角色模拟
现在国际贸易实际业务中都采用计算机操作,所以要加强学生上机操作能力,另外,在未参加实习之前,在校内实训室只能进行一些仿真度极高的外贸职业岗位的实训,对此可以对全班同学分组进行不同的场景模拟和不同的角色模拟,场景模拟和角色模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习团队相互合作以及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安排,实现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双向转化,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获得单纯课堂讲授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系统完整的实训使学生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熟练,综合技能应用能力增强,真正做到上手快、业务熟、职业素养高,形成较好的“解决问题”的业务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为进入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及就业做好准备。
2.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走进“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既能讲、又能干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学校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国际贸易教师积极联系有实力的外贸企业。高校教师走进企业交流互动,企业案例进入课堂生动有效,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双方约定要坚定不移地保持这样的校企合作传统。教师融入行业企业吸收前沿技术、了解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因为国际贸易工作是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工作,校内的模拟实训已经不能完全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所以现在很多的高职院校都联系外贸企业和相关单位,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利用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或者寒暑假开展校外实习活动,这样的实习基地比学生自己找的实习单位在管理上效果要好很多。在实习期间,建立学生的实习档案,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结语
总之,国际贸易实训是国际贸易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为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及时的将在实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能更好的提高实训效果,打造出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晓娟.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教学新探索.都市家庭,2012(06).
[2]陈军.高职高专《国际货运代理》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西部科技,2008(36).
[3]王继毅.“引进来,走出去”模式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基地的应用——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中国加入WTO已经10多年,这期间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呈现扩大的趋势,因此,近些年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层次逐年提高,从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到业务经理、涉外律师、商务谈判师等,各种国际经贸职位在高速增长后保持了稳定需求态势。然而,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高等教育要适应与时俱进的要求,适应当前的社会合理需求,培养应用型的国际贸易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训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外贸业务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一、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恰当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较普遍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训”的现象。这种教学倾向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基本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理论教学上。实训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缺少实践环节的训练。学生缺乏对基本知识的感性认识,死记硬背的知识很难在实践中应用自如由于高职教育的素质层次不齐,在某些院校不可能教得透彻,实训的机会减少,而且实训也常常只在模拟的环境里进行,学生缺乏理论与具体实践联系方面的充分训练与感 受。结果是学生理论学得有限,动手能力也一般,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泛泛之辈。
2.缺乏实训能力强的师资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重视操作能力,这就要求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除了具备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要的专门人才。然而,目前在高职高专从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大学毕业就走上了讲台,没有外贸企业的工作经验,实训能力相对较弱。虽然有的教师有外贸企业的工作背景,但是长期在学校任教,与迅速发展的贸易已经严重脱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
3.实训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关系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便以后更能适应工作中岗位的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训课程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安排比例严重失调,并且实训室教学硬件条件落后,缺少足够的实训设备及实训软件, 一些学生实训形同走过场尽管在近些年很多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来改善实训室的硬件条件,使得实训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4.校外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很多高职院校在利用学生大三的最后一学期或者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到实际的国际贸易企业参加实习,学生在实训室里实训,只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真正的外贸业务能力只有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真正获得,因此,校外实习的作用毋庸置疑。让学生通过参加外贸企业的实习,可以了解业务内容,掌握操作流程,为学生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定基础。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并没有放手让实习学生真正参加业务操作,并在管理上对实习学生没有正式员工严格。这样就导致校外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改革对策
1.加强学生上机操作,进行场景模拟和角色模拟
现在国际贸易实际业务中都采用计算机操作,所以要加强学生上机操作能力,另外,在未参加实习之前,在校内实训室只能进行一些仿真度极高的外贸职业岗位的实训,对此可以对全班同学分组进行不同的场景模拟和不同的角色模拟,场景模拟和角色模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习团队相互合作以及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安排,实现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双向转化,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获得单纯课堂讲授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系统完整的实训使学生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熟练,综合技能应用能力增强,真正做到上手快、业务熟、职业素养高,形成较好的“解决问题”的业务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为进入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及就业做好准备。
2.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走进“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既能讲、又能干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学校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国际贸易教师积极联系有实力的外贸企业。高校教师走进企业交流互动,企业案例进入课堂生动有效,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双方约定要坚定不移地保持这样的校企合作传统。教师融入行业企业吸收前沿技术、了解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因为国际贸易工作是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工作,校内的模拟实训已经不能完全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所以现在很多的高职院校都联系外贸企业和相关单位,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利用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或者寒暑假开展校外实习活动,这样的实习基地比学生自己找的实习单位在管理上效果要好很多。在实习期间,建立学生的实习档案,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结语
总之,国际贸易实训是国际贸易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为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及时的将在实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能更好的提高实训效果,打造出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晓娟.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教学新探索.都市家庭,2012(06).
[2]陈军.高职高专《国际货运代理》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西部科技,2008(36).
[3]王继毅.“引进来,走出去”模式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基地的应用——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