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顾威导演是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办公室里。银白色的头发、时而叼起的烟斗儿、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儿,让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记者不由得想称呼一句“顾老”,好不亲切。受顾老邀请参观《龙须沟》排练来到剧场,记者只听到演员的几句京话儿,就已然觉得置身于北京胡同之中,静静坐在观众席看上半晌,就沉浸其中了
与顾老的交谈起始于他生命中的四个关键词——“磨练”、“磨合”、“成熟”、“结果”。1963年,23岁的顾威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北京市文艺工作团工作。那时的他还曾因为工作与专业背景存在较大差距有过不满情绪,而现在顾老说,对于在北京市文工团“磨练”的那6年,更多的是感激。顾老告诉记者,“那时的磨练来自于生活和政治两个方面,6年的文工团生活让我受益匪浅,每年我们都会有8到9个月在乡下演出、劳动,在生活中去体味基层劳动者的生活,体会他们的苦乐。也恰恰是在那段时间里,我深入地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主席的著作。”
1969年,顾威被调入人民艺术剧院,并与我国著名演员严敏求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成为了相守一生的“有缘人”。这份“缘”源于几份深爱——连理之爱、戏剧之爱、艺术之爱。而顾威与人民艺术剧院的这份“缘”则是观看了话剧版的《雷雨》。“那还是高中时期,当看到《雷雨》时,我被震撼了:舞台的布景、轰鸣的雷声、瓢泼的大雨深深地吸引了我,这种吸引一开始就是一辈子。”虽然只是表述,从顾老眼神中所流露出的向往与憧憬不言而喻。
初来人艺的十年成了顾老口中“磨合”的十年。十年中,顾威从未演过大角色,按顾老自己的话说就是“跟着滚”,是“泡在这里头”,去体味并感受人艺的氛围,她的趣味,她的审美,她的观念。十年间,顾威不断向老前辈们学习创作,反复琢磨、调整,他说,“演员的创作在于动脑子,所谓的用心去演戏换言之是用头脑去演戏。”
十年的磨练,也让顾威身兼“演员”、“编剧”、“导演”三重身份,并且,经过努力,他将每个身份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从1979年主演话剧《伊索》,直到1987年导演了自己编剧的作品《巴黎人》,顾威将戏剧这门艺术可谓融会贯通,成就了顾威的“成熟”期。这期间不得不提的是由顾威撰写的《巴黎人》,这篇他倾注大量心血的著作由我国戏剧的奠基人、北京人艺的创始人欧阳山尊先生钦点导演。“也正是从这年开始,我对舞台调度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对导演这个身份有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就这样,年仅47岁的顾威翻开了导演生涯的扉页,并时刻谨记夏淳导演的教诲——要把戏排明白。
1988年顾威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时至今日已经是顾威口中的“结果”阶段,丰富的人生阅历、用心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坚毅刻苦的精神使得顾威在戏剧的道路上走得越发的轻快,越发的有主见,越发的有自己的坚持。
顾威曾在中国话剧百年时发表过这样的一篇文章——《祝你健康》,并收录在顾威、严敏求艺术文论集《一同走过》中,文章字句铿锵,其背后承载的是一位老艺术家对于中国话剧现状的担忧和对中国话剧未来的美好憧憬及祝愿。顾老在文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对镜审视,狂躁附身,错乱中,祭起“市场万能论”镀金大旗;“人性”只剩了娱乐,乃至只剩了脐下三寸;“以人为本”变成了以玩人为本,游戏人生,恶搞,开涮。手中握有各类话语权的,收视率,销售率,广告率成为命门,以个人趣味操控受众,以“娱民”造“愚民”,以“造星”造“泡沫”。文终赫然写着“祝你健康”四个大字。
谈及当今的中国话剧,顾老双锁的眉头就一直未曾舒展,顾老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去莫斯科演出,询问当地年轻人对走进剧场是什么样的感觉?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回答说:“我们进剧场跟进教堂的心情是一样的。”“戏剧是一种人类心灵的塑造,她可能不是耳提面命,不是高台教化,但是她是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与丰富,不是去娱乐,不是去减压,她是一种神圣的人生体味。“提及这个话题时,不难感受到顾老声音的微妙变化,他的声音变得更加坚持,更加笃定,更加语重心长。
“我承认戏剧具有商品属性,但绝不是商品,决不能有高票价,决不能成为奢侈品,戏剧绝对是大众的,而不是小众的,所谓大众的也就是应当关心人类,社会,国家,民族。”而现在的高票价,会将一些愿意前来感受熏陶,热爱戏剧的观众拒之门外。
“这段时间正在演出《龙须沟》,我突然觉得这才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因为在场的都是些龙须沟的老街坊,这就是我认为的要坚持人艺的传统风格,传统审美。有人会认为这样太保守、太守旧,不够改革,不够发展,但是我的观点就是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任何的事情都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所谓无中生有,只可能热闹一时。人民艺术剧院的戏是应该具有人生感、使命感的。人艺的作品充分的体现了对人生的关照,而现在的话剧更多的是对玩闹的关照、对娱乐的关照、对眼球的关照,不是对人生的关照。这些不是戏剧的使命,不是真正戏剧的使命,不是人艺戏剧的使命。”
对于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强调的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决定,顾老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大家能够意识到文化的作用是好事,但是其后的做法要慎之又慎,这是潜移默化、踏踏实实的功夫。要克服浮躁,克服狂躁。文化是潜移默化的,就像涓涓细流,流入到人们的文化素养、审美、生活习惯、生活准则当中。”
《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近30年的对西方经济学的顶礼膜拜中,似乎忽略了,或是没有兴趣,也可能没有能力去读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资本论》,于是除了作为学术研究或是专业课程外,《资本论》鲜少被捧读,甚至于被束之高阁。但是《资本论》过时了吗?为什么在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引起世界性经济危机和衰退时,西方一些国家的政要和资本家不得不压制住内心的厌恶和恐惧捧读《资本论》呢?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打开了《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这本书,希望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阅读的过程是轻松愉快的,因为书中所讲的45个问题,都辅以通俗易懂的事例,娓娓道来,无理论文章的枯燥性,却有其严密的逻辑性和深刻的思辨性。这本书的作者余斌是国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者,对《资本论》的剖析果然既明晰又引人入胜。
与顾老的交谈起始于他生命中的四个关键词——“磨练”、“磨合”、“成熟”、“结果”。1963年,23岁的顾威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北京市文艺工作团工作。那时的他还曾因为工作与专业背景存在较大差距有过不满情绪,而现在顾老说,对于在北京市文工团“磨练”的那6年,更多的是感激。顾老告诉记者,“那时的磨练来自于生活和政治两个方面,6年的文工团生活让我受益匪浅,每年我们都会有8到9个月在乡下演出、劳动,在生活中去体味基层劳动者的生活,体会他们的苦乐。也恰恰是在那段时间里,我深入地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主席的著作。”
1969年,顾威被调入人民艺术剧院,并与我国著名演员严敏求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成为了相守一生的“有缘人”。这份“缘”源于几份深爱——连理之爱、戏剧之爱、艺术之爱。而顾威与人民艺术剧院的这份“缘”则是观看了话剧版的《雷雨》。“那还是高中时期,当看到《雷雨》时,我被震撼了:舞台的布景、轰鸣的雷声、瓢泼的大雨深深地吸引了我,这种吸引一开始就是一辈子。”虽然只是表述,从顾老眼神中所流露出的向往与憧憬不言而喻。
初来人艺的十年成了顾老口中“磨合”的十年。十年中,顾威从未演过大角色,按顾老自己的话说就是“跟着滚”,是“泡在这里头”,去体味并感受人艺的氛围,她的趣味,她的审美,她的观念。十年间,顾威不断向老前辈们学习创作,反复琢磨、调整,他说,“演员的创作在于动脑子,所谓的用心去演戏换言之是用头脑去演戏。”
十年的磨练,也让顾威身兼“演员”、“编剧”、“导演”三重身份,并且,经过努力,他将每个身份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从1979年主演话剧《伊索》,直到1987年导演了自己编剧的作品《巴黎人》,顾威将戏剧这门艺术可谓融会贯通,成就了顾威的“成熟”期。这期间不得不提的是由顾威撰写的《巴黎人》,这篇他倾注大量心血的著作由我国戏剧的奠基人、北京人艺的创始人欧阳山尊先生钦点导演。“也正是从这年开始,我对舞台调度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对导演这个身份有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就这样,年仅47岁的顾威翻开了导演生涯的扉页,并时刻谨记夏淳导演的教诲——要把戏排明白。
1988年顾威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时至今日已经是顾威口中的“结果”阶段,丰富的人生阅历、用心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坚毅刻苦的精神使得顾威在戏剧的道路上走得越发的轻快,越发的有主见,越发的有自己的坚持。
顾威曾在中国话剧百年时发表过这样的一篇文章——《祝你健康》,并收录在顾威、严敏求艺术文论集《一同走过》中,文章字句铿锵,其背后承载的是一位老艺术家对于中国话剧现状的担忧和对中国话剧未来的美好憧憬及祝愿。顾老在文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对镜审视,狂躁附身,错乱中,祭起“市场万能论”镀金大旗;“人性”只剩了娱乐,乃至只剩了脐下三寸;“以人为本”变成了以玩人为本,游戏人生,恶搞,开涮。手中握有各类话语权的,收视率,销售率,广告率成为命门,以个人趣味操控受众,以“娱民”造“愚民”,以“造星”造“泡沫”。文终赫然写着“祝你健康”四个大字。
谈及当今的中国话剧,顾老双锁的眉头就一直未曾舒展,顾老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去莫斯科演出,询问当地年轻人对走进剧场是什么样的感觉?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回答说:“我们进剧场跟进教堂的心情是一样的。”“戏剧是一种人类心灵的塑造,她可能不是耳提面命,不是高台教化,但是她是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与丰富,不是去娱乐,不是去减压,她是一种神圣的人生体味。“提及这个话题时,不难感受到顾老声音的微妙变化,他的声音变得更加坚持,更加笃定,更加语重心长。
“我承认戏剧具有商品属性,但绝不是商品,决不能有高票价,决不能成为奢侈品,戏剧绝对是大众的,而不是小众的,所谓大众的也就是应当关心人类,社会,国家,民族。”而现在的高票价,会将一些愿意前来感受熏陶,热爱戏剧的观众拒之门外。
“这段时间正在演出《龙须沟》,我突然觉得这才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因为在场的都是些龙须沟的老街坊,这就是我认为的要坚持人艺的传统风格,传统审美。有人会认为这样太保守、太守旧,不够改革,不够发展,但是我的观点就是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任何的事情都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所谓无中生有,只可能热闹一时。人民艺术剧院的戏是应该具有人生感、使命感的。人艺的作品充分的体现了对人生的关照,而现在的话剧更多的是对玩闹的关照、对娱乐的关照、对眼球的关照,不是对人生的关照。这些不是戏剧的使命,不是真正戏剧的使命,不是人艺戏剧的使命。”
对于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强调的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决定,顾老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大家能够意识到文化的作用是好事,但是其后的做法要慎之又慎,这是潜移默化、踏踏实实的功夫。要克服浮躁,克服狂躁。文化是潜移默化的,就像涓涓细流,流入到人们的文化素养、审美、生活习惯、生活准则当中。”
《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近30年的对西方经济学的顶礼膜拜中,似乎忽略了,或是没有兴趣,也可能没有能力去读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资本论》,于是除了作为学术研究或是专业课程外,《资本论》鲜少被捧读,甚至于被束之高阁。但是《资本论》过时了吗?为什么在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引起世界性经济危机和衰退时,西方一些国家的政要和资本家不得不压制住内心的厌恶和恐惧捧读《资本论》呢?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打开了《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这本书,希望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阅读的过程是轻松愉快的,因为书中所讲的45个问题,都辅以通俗易懂的事例,娓娓道来,无理论文章的枯燥性,却有其严密的逻辑性和深刻的思辨性。这本书的作者余斌是国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者,对《资本论》的剖析果然既明晰又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