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快乐探究教学例谈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要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必须构建快乐的数学学习课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探究,调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一、 巧妙提问,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
  数学是小学阶段主要的一门学科,也是有学习难度的学科,由于数学学习难度大,应用题变化大,许多学生都认为数学学习是件很辛苦的事。有的学生说,学数学好比上刑场,痛苦极了。让学生感到学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能在快乐中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是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到快乐,就要构建快乐的和谐课堂,构建快乐的探究性课堂。
  构建快乐的探究课堂,首先要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巧妙的提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巧妙的提问去引导学生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去探究,通过自主实验、猜测、推理、交流与反思等过程,引导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去观察和发现,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巧妙的提问和质疑可以引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究,由于提问具有一定的技巧,学生的学习也有一种愉快的感觉。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片段:
  师: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生:8厘米。
  师:如果现在把两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应该是多少厘米?学生马上就说应该是16厘米。
  师:真是这样的吗?请做实验拼一拼。
  生1:边少了,周长不一样了。
  生2:老师你来看我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 (2 2) 2 (2 2)=12(厘米)。
  生3:老师,我刚才拼了三个,它们的周长是(2 2)×3 2 2=18(厘米)。
  生4:老师我拼了四个,它们的周长是24(厘米)。
  师:(板书:12 16 20)请同学再想一下要是拼5个呢,它的周长会是多少?生:是24厘米。因为每拼一个实际就是接了一个三框儿再减一边,就是加6厘米。
  师:我们要是拼6个呢?它的周长又是多少呢?生异口同声:28厘米。
  师:真的是这样吗?你们再实验一次看有多少种结果,你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用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它的周长有什么样的规律?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直接告知,而是借助于实验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时时引导,步步深入。
  二、善于发现需要探究的问题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学习问题,其才会有探究的主动性。所以,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需要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认为需要探究的,而不是老师要其探究的。老师要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就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一个学生跟上一个老师,就像一个船客登上你的方舟,我们教师和艄公最大的不同就是还有另一个责任,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圣地亚哥,我们要有冒险意识,要获得精神永生,我们要用行动来摆脱脆弱,并决心去做一个真正男子汉的“孩子”——马诺林。当我们每个教师有了这样的意识之后,我们的学生才会学有所得。我想起大师李叔同的“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大师是“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要做个好老师,是要先做个好人的,在现代社会,要让我们的学生立于世界之林,我们老师更要做一个有创意的勇敢人。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和发现问题,对数学概念和应用题都要认真地思考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对数学习题中的难题要多思考、多探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学会思考和探究的习惯,学会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为了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要他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分别剪去4个角,这张纸变成了 8个角,再剪去6个角……依次剪下去就成了一个近似的圆,然后教师投影演示由方到圆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动态演示过程中,感悟到圆出于方的道理,引领学生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极限思想。
  教学新知,不仅是知识层面,更多的是心理暗示,让学生看着我们是怎么做的,遇到难题是怎样前行的,让他们调查收集解题的经历,为他们自己积聚学习的正能量。
  三、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会探究
  小学生要学会表达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没有鲜花,没有奖品,但这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他们知道在前行的每个过程中如何去应对,如何去调整,斗勇也要斗智,我们可能没有大的收获,但我们尽力了,能得到的都得到了,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就是成功,我们可能没有到达胜利的彼岸,但是我们到达了理想的彼岸。例如,在“倍数的数学特征”的学习中,老师介绍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一个数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接着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3整除,那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果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而是除以3后就会有余数,那么,用原来的这个数除以3,是不是也会得到这个余数呢?
  心动不如行动,还是试试看吧。老师可以发动学生合作探究,分小组去计算看看,有的同学在探究后,有个同学发言说,是的,例如,235各位上的数的和是2 3 5=10,10÷3=3……1,余数是1,再看235÷3=78……1,余数也是1。
  这会不会是巧合呢?可以发动学生再去探究,再找几个数试一试。
  “4 3 1=8,而8÷3=2……2,余数是2;用4、3、1组成的几个三位数分别除以3得:
  431÷3=143……2 413÷3=137……2
  341÷3=113……2 314÷3=104……2
  134÷3=44……2 143÷3=47……2
  “没想到,把几个数字变换位置后得到的数除以3,余数也是一样的。”
  “我又用其他的数试了一下,结果也是一样。由此,我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一个数,如果不是3的倍数,用它除以3得到的余数,与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除以3的余数是相同的。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可以师生互动探究,教师可以提出新的问题,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可以得出结论: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如果一个数不能被9整除,它除以9得到的余数,是不是也有上面同样的结论呢?同学们,请你们来试一试吧!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愉快地继续探究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快乐探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设计教学课件,用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四边形”时,老师说:“今天给同学们介绍一个神秘嘉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同学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接着多媒体出示:动感机器人(由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组成)。然后,教师问大家:“这个机器人漂不漂亮,你能发现它们都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吗?”学生的兴趣再次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问题,把枯燥无味的图形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情境,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快乐的探究性教学对于我们数学教师而言,就是不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不断进取,引导学生在快乐中探究,并享受探究学习的快乐。
其他文献
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不仅美观,还兼具实用功能,其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因此,为了能够让建筑幕墙工程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应该强化对先
文章主要在以往技术论、资源论、知识论和系统论等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对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从企业伦理的角度做出了新的诠释。提出了民营企业所具有的伦理品质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是开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导师杜威(John Dewey)提倡的“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一系列观点。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活动自始至终都要贯彻教育主体思想,以学生为出发点,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组织者、倡导者的指引下得到实施。我们考虑了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学校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也是科技创新特色学校,虽然建校早、场地小,但整个校园内洋溢着浓厚的科技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该采取切实的法律措施。本文从安全权、真实情况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知识极、人格权等方面探讨了保护消费者权
摘要:在区域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优化企业管理和组织机制创造自主创新良好的内在环境;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结合技术创新战略和组织机构的优化,确立企业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努力打造区域以至国际化的自主品牌,构建自主核心技术。还要特别注意区域内企业间技术创新的合作,以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贵而疑。”疑之所以贵,就是因为它是大脑思考、分析的产物。疑就是问题,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使学生由学记向学问转化,最根本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从中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一、质疑能力培养的误区  学习就是质疑、解疑,其过程形成了学生学习
在课程改革的形式下,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与之配套的作业形式也需要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 教师推陈出新,针对学生特点细致化的布置作业,这能够提升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