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宛合作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

来源 :河南农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angyou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积极推动京宛合作成果转化,促进玉米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淅川县特色玉米产业的发展,京宛合作项目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并成功上市。甜糯玉米的成功上市,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助力了乡村振兴。
  一、试验地块基础条件
  (一)试验田方位、面积
  试验田设在淅川县厚坡镇富鑫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面积13.33 hm2。
  (二)土壤类型
  试验田土壤为典型黄褐土,属黄黏土种。
  (三)基础肥力(见表1)
  (四)排灌条件及交通条件
  试验田能灌能排,田块四周有排水沟,交通便利,便于大型机械操作。
  二、试验甜糯玉米品种
  玉米品种为郑黄糯1号 ,郑白糯6号,京科糯2000,京科糯928。
  三、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甜糯玉米种子千粒质量低,饱满度差,幼苗顶土能力弱,为保证发挥甜糯玉米本身特有的鲜香甜黏的优良品质,因此,要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较好的地块,在种植前要进行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一)精细整地
  秋收后越冬前用大型深耕机深翻土壤,利用冬季越冬冻垡。翌年2月底3月初旋耕2遍,耙碎坷垃,达到地面平整,土壤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
  (二)施足底肥
  开春旋耕时随旋耕随施肥,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100 kg,复合肥20 kg(磷酸二铵10 kg,硫酸钾10 kg)。
  (三)分期播种
  当气温稳定在12 ℃时即可进行播种。3月27—28日采用地膜覆盖进行首期播种,每667 m2用种量1.5~2 kg。5月1—2日,再播种一批。每个品种之间需隔离种植,隔离带300~400 m。隔离带可种植芝麻、绿豆等作物。
  (四)合理密植
  为便于田间青穗采收作业,采取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大小行种植,株距25~27 cm,每667 m2种植3500~4000株。
  (五)查苗补栽,适时定苗
  玉米长到3~4片叶时及时定苗。对缺苗地方及时进行补栽或补种,确保出苗整齐,均匀一致。
  (六)及时去除分蘖和多余雄穗
  甜糯玉米易产生分蘖和多余雌穗,要及时去除,以减少对肥水的消耗,促使幼苗茁壮成长。
  (七)科学追肥
  在玉米叶龄7~8片时,进入拔节期,此时雌穗和雄穗即将分化,对养分的要求日益增加,要及时追施拔节肥。可结合浇水、中耕追施拔节肥,每667 m2追施尿素15~20 kg。
  (八)浇好关键水
  遇旱及时浇水,可喷灌、滴灌。浇好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田间及四周做好排水沟,遇涝时可以排水。
  (九)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病虫草害以地老虎和玉米螟为主。地老虎主要在苗期危害,用90%晶体敌百虫100 g加400 g开水调和,再与1.5 kg炒麦麸充分拌匀,制成毒饵,于晴天傍晚洒施于玉米苗行间。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呋喃丹颗粒0.5 kg掺细沙土丢施于上部心叶处。在玉米苗期至穗期,若发现草地贪夜蛾,可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杂草防治可用玉米专用除草剂阿特拉津在玉米播种后喷施。
  (十)适时采收
  抽雄后23~28 d进入乳熟期,开始采收,陆续上市。
  四、品种的品质特性及产量和效益
  (一)郑黄糯1号
  郑黄糯1号从出苗至采收约82 d,株高240 cm,穗位109 cm,株型緊凑,果穗筒形,籽粒黄色,百粒质量27.5 g,根系发达,抗倒性好。每667 m2产3700穗,甜度适中,糯性适中,口感香甜鲜嫩,品质好,鲜食经济价值高。
  (二)郑白糯6号
  郑白糯6号从出苗至采收约80 d,株高190 cm,穗位70 cm,株型半紧凑,果穗简形,籽粒白色,百粒质量30.2 g,根系发达,抗倒性好。每667 m2产3800穗,糯性好,品质优。
  (三)京科糯2000
  京科糯2000从出苗至采收约95 d,株高277 cm,穗位135 cm,果穗筒形,籽粒白色,百粒质量37 g,株型高大。每667 m2产3100穗,糯性好,甜度适中,籽粒饱满,商品性能好。
  (四)京科糯928
  京科糯928从出苗至采收约88 d,株高251 cm,穗位106 cm,果穗筒形,籽粒白色,百粒质量35.6 g。每667 m2产3200穗,糯性好,甜度适中,籽粒饱满,商品性能好。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是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保障。新时期下,中职德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地创造性地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确保德育工作有序进行,确保德育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德育效果切实可见。本文探讨的正是围绕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的有效创新,以期能借助网络时期带给人们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的改动和扩大,把中职德育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工作;网络环境;创新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之
期刊
寒潮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性天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下旬到翌年5月。伴随寒潮通常会有强降温、大风、降水、霜冻、低温等恶劣天气现象,寒潮天气往往对农业造成较大的影响。近年,各类极端灾害天气频繁发生,寒潮天气对冬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温室大棚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一、天气实况分析  2020年12月28—30日, 新乡市受强冷空气活动影响,由表1可以得出:
一、缺氮  (一)症状表现  初期缺氮表现为果树新梢基部周围近处的老叶逐渐变成黄绿色,而后嫩梢顶端生长出现停滞。如果缺氮继续加重,则新梢上的叶片往往会自下而上全部褪绿变黄,枝条细弱变短且发硬,表皮则会变成棕红或紫红色。  (二)防治措施  发现缺氮症状要立即增施尿素等氮素肥料;生长期发现缺氮,可用0.3%~0.5%尿素溶液对果树进行叶面喷雾。  二、缺磷  (一) 症状表现  幼龄果树如果缺磷往往
冬季和早春低温寒流频发,若管理不善,棚室蔬菜较易遭受冻害。试验证明,种植辣椒和黄瓜的棚室温度降至12 ℃、番茄的棚室温度降至10 ℃、茄子的棚室温度降至5 ℃且持续相当的时间,蔬菜会发生冻害,导致生长停滞、植株黄化,其后即便加强管理恢复生长,植株表现出细弱、叶片变小和“花打顶”等,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因此,采取得力应对措施抗御低温冻害是冬季和早春棚室蔬菜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预
近年,小麦茎基腐病在沁阳市发生愈来愈重,发生面积愈来愈大,已从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给沁阳市小麦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小麥种子处理是控制土传病害、种传病害、地下害虫和蚜虫等主要病虫害的关键措施。为筛选出适合本地的种子处理剂,2020—2021年度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在沁阳市进行了几种不同种衣剂的对比试验,以期更好地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沁阳市王召乡段
一、材料和方法  (一) 试验药剂  试验药剂为15%噻虫·高氯氟悬浮剂(江苏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药剂使用量均为推荐用量。  (二)供试作物、防治对象  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新麦26。防治对象为小麦蚜虫。  (三)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设在河南省长葛市石象镇楼陈村,肥力中等,土壤pH为8.1,土质为壤土、有机质含量为20.3 g/kg,  
一、油菜霜霉病的成因  油菜霜霉病是由寄生的霜霉菌引起的,霜霉菌属真菌门、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真菌。霜霉病菌的菌絲无色,不具隔膜,蔓延于细胞间,靠吸器伸入细胞里吸收水分和营养,吸器呈圆形、梨形、棍棒状等不同形状。菌丝上长出的孢囊梗从气孔伸出,单生或有2~4根束生。呈现无色、无分隔状。主干基部稍彭大,顶端的小梗尖锐发生弯曲,每端常生1个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单胞,长圆形至卵圆形,萌发时多从侧面产
目前,我国记载的害螨有500多种,全国性或局部严重危害的约40种,主要分为叶螨、瘿螨、跗线螨、根螨等。农业害螨具有个体小、繁殖快、适应性强及容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跃升为果树、蔬菜、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为害作物的叶螨类基本分三种,分别是红蜘蛛、二斑叶螨和茶黄螨,它们破坏植物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植物落叶、落蕾、落果,轻则造成减产、削弱树势,重则使植物失收或整株死亡,不少螨类还
邓州市作为全国粮食大县、重要油料作物输出大市,近年,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由主要的夏播油料作物转变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特别是2017年以来,全市花生种植面积均在5.7万hm2以上,2020年花生种植面积突破7.3万hm2,创历史新高,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优势农作物。目前,种植花生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花生以夏播为主,田间生长时间较短,按照夏花生“早期促生长,中期控旺长,后期防早衰”的
每年高温多雨的夏季是花生生长旺盛期,因此,做好花生种植区的控旺管理是花生优质高产的关键。控旺药剂的不合理应用及最佳控旺时间把握不准将导致花生减产。若控旺不及时,则达不到控旺目的;若控旺过早,花生植株过于矮小,荚果个小,也会造成减产,一般产量损失在10%以上。  对于大部分花生品种来说,花生收获时植株高度在45~50 cm时的产量最高。若花生出现疯秧旺长、茎叶过密的现象,后期一定会出现结荚少、结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