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打造科学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要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核心素养呢?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进行了四个板块的教学探索。
一、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构建语言框架
语言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并且具备较强的语言技能,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推动其语文素质的发展。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把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掌握构建语言框架方面,指导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并鼓励学生有效运用辅助学习工具扩充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完善核心素养。
教学第一模块“分享聚焦”是学生对前置性学习中的收获和问题进行分享和交流,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做初步研讨,旨在聚焦问题、突显主题,让教师的教学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点和思维起点。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教学《白鹭》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用字典、词典查阅文章的重点字词,如“适宜”“一忽”“素”“黛”“铿锵”等,当学生理解了字词,就能引导学生流利、准确和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在朗诵实践中帮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建立起语言框架,培养其语言能力。
二、借助“高阶问题”,深刻解读文本,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根本导向,继而开展语文教学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探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途径。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同样也为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渠道,所以要提高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度,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文章来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帮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文章写作技巧的应用,以及情感抒发的方法。在教学第二板块“立体研讨”中,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在情境化的学习中,通过高阶问题的引领,实现有趣味、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本环节强调学生的“经历感”和“探索感”,努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可见,进而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如统编本三年级下册《荷花》中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作者陶醉于荷花美景之中,把自己也想象成一朵荷花。此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荷花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创设情境,抛出问题:“如果你就是一池荷花中最美丽的一朵,你会和身边的蝴蝶、蜜蜂说什么?你会怎么做呢?请你说一说,再写一写。”这样开放性的引导,不仅点燃了学生的表达欲,还为学生开辟了创新的空间,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再如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课后习题:蜘蛛逃到了网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此时,就连一幅小小的插图也能引发学生无限的猜想。教师可指导学生看图比较:“如果蜘蛛继续给蜈蚣织袜子,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看看第一、第二幅图,与第三幅图比一比,蜘蛛还会对自己商店的商品和定价做出什么调整?他会坚持做下去吗?”在问题的指导下,学生展开了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
三、文本与生活作比较,拓展思维的广度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要学好语文就必须联系生活理解文本,依托文本感悟生活。教学第三板块“迁移运用”,目的是让学习成为跨越知识的过程,通过把本节课所获得或巩固的知识、能力等,自觉运用和迁移到对其他文本的阅读或相关问题的解决中。
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课文《千人糕》就是一个迁移运用的好例子。课文通过爸爸给孩子讲述“千人糕”,让孩子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发展过程,揭示了“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的道理。糕的制作过程是通过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进行讲述的,如果能借助书中的制作流程插图进行学习的话,那学生理解起来就形象、生动多了。插图展示:大米的来源(稻子)、农民种稻—糖的来源(甜菜、甘蔗)、工人熬糖—制成米糕—包装—送货—销售。这样直观的流程图好似书中的一幅思维导图,能有效地辅助学生知晓米糕制作的过程。课后,教师还能指导学生做综合实践作业:仿照流程图的方式先画一画,再说一说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哪些人的劳动?通过这样的学习,既能让学生在相关的问题解决中自觉运用课上所学,又突显了学生学习效能的自我满足感。
在《望月》教学中,笔者也运用了“迁移指导”。在课堂小结中,笔者问:“同学们,今天的课上你们望到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望到了月亮,有的回答望到了江上的美景,还有的回答望到了思绪万千的赵丽宏……“是呀,正是生活中这些有意无意的相望,作家才创作出优美的文学作品。同是望月,作家的笔下不仅有月亮的阴晴圆缺,还把月亮和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关联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望月如此,望山、望水、望云、望飞鸟……都是这样。把握了这一点,大家读书写作就得心应手了。”这番谈话,其实暗含着比较,将生活经验引入文本解读。中高年级解读文本时,将生活遷移进来,和文本进行比较,将作家的生活和学生的体验进行比较。经常进行这样的比较,自然能打通生活和作文的壁垒,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素材,借作文去描述生活,写下诗意生活的文章。
四、借用图的形式,建构起语文知识的框架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小学中高段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学生要么是寻章摘句地读课文中的句子,要么是大段大段读课文中的话,平时缺少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将知识结构化,让学生在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一一梳理,提炼关键词的过程中,逐步明晰学习所得,建构知识网络,就能让意义感成为具象化的存在。
教学实践中,通过画“鱼骨图”来梳理一些文章的脉络,并依托“鱼骨图”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非常形象直观的好方法。如鲁迅的《少年闰土》就能用画“鱼骨图”的方法进行结构脉络与文章主要内容的梳理。 通过画“鱼骨图”,我们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文章写了“我”与少年闰土从相识到分别的过程,并介绍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
当然,传统的板书或现今流行的思维导图也是可以按需使用的,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节,教师带着学生梳理板书或思维导图,建构起文章的知识框架,就能让作者笔下的文思、文情成为一个可见的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打造“素养表现型”课堂,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是当下我们着力探究的。“不进则退,不思则废。”站在教学一线的我们,更觉教学改革任务的艰巨和紧迫。让知识变得好玩,让课堂变得好玩,让教学变得好玩,让语文变得好玩,让学生爱上我们的母语,这应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终身追求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林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一、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构建语言框架
语言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并且具备较强的语言技能,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推动其语文素质的发展。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把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掌握构建语言框架方面,指导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并鼓励学生有效运用辅助学习工具扩充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完善核心素养。
教学第一模块“分享聚焦”是学生对前置性学习中的收获和问题进行分享和交流,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做初步研讨,旨在聚焦问题、突显主题,让教师的教学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点和思维起点。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教学《白鹭》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用字典、词典查阅文章的重点字词,如“适宜”“一忽”“素”“黛”“铿锵”等,当学生理解了字词,就能引导学生流利、准确和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在朗诵实践中帮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建立起语言框架,培养其语言能力。
二、借助“高阶问题”,深刻解读文本,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根本导向,继而开展语文教学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探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途径。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同样也为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渠道,所以要提高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度,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文章来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帮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文章写作技巧的应用,以及情感抒发的方法。在教学第二板块“立体研讨”中,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在情境化的学习中,通过高阶问题的引领,实现有趣味、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本环节强调学生的“经历感”和“探索感”,努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可见,进而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如统编本三年级下册《荷花》中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作者陶醉于荷花美景之中,把自己也想象成一朵荷花。此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荷花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创设情境,抛出问题:“如果你就是一池荷花中最美丽的一朵,你会和身边的蝴蝶、蜜蜂说什么?你会怎么做呢?请你说一说,再写一写。”这样开放性的引导,不仅点燃了学生的表达欲,还为学生开辟了创新的空间,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再如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课后习题:蜘蛛逃到了网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此时,就连一幅小小的插图也能引发学生无限的猜想。教师可指导学生看图比较:“如果蜘蛛继续给蜈蚣织袜子,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看看第一、第二幅图,与第三幅图比一比,蜘蛛还会对自己商店的商品和定价做出什么调整?他会坚持做下去吗?”在问题的指导下,学生展开了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
三、文本与生活作比较,拓展思维的广度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要学好语文就必须联系生活理解文本,依托文本感悟生活。教学第三板块“迁移运用”,目的是让学习成为跨越知识的过程,通过把本节课所获得或巩固的知识、能力等,自觉运用和迁移到对其他文本的阅读或相关问题的解决中。
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课文《千人糕》就是一个迁移运用的好例子。课文通过爸爸给孩子讲述“千人糕”,让孩子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发展过程,揭示了“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的道理。糕的制作过程是通过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进行讲述的,如果能借助书中的制作流程插图进行学习的话,那学生理解起来就形象、生动多了。插图展示:大米的来源(稻子)、农民种稻—糖的来源(甜菜、甘蔗)、工人熬糖—制成米糕—包装—送货—销售。这样直观的流程图好似书中的一幅思维导图,能有效地辅助学生知晓米糕制作的过程。课后,教师还能指导学生做综合实践作业:仿照流程图的方式先画一画,再说一说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哪些人的劳动?通过这样的学习,既能让学生在相关的问题解决中自觉运用课上所学,又突显了学生学习效能的自我满足感。
在《望月》教学中,笔者也运用了“迁移指导”。在课堂小结中,笔者问:“同学们,今天的课上你们望到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望到了月亮,有的回答望到了江上的美景,还有的回答望到了思绪万千的赵丽宏……“是呀,正是生活中这些有意无意的相望,作家才创作出优美的文学作品。同是望月,作家的笔下不仅有月亮的阴晴圆缺,还把月亮和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关联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望月如此,望山、望水、望云、望飞鸟……都是这样。把握了这一点,大家读书写作就得心应手了。”这番谈话,其实暗含着比较,将生活经验引入文本解读。中高年级解读文本时,将生活遷移进来,和文本进行比较,将作家的生活和学生的体验进行比较。经常进行这样的比较,自然能打通生活和作文的壁垒,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素材,借作文去描述生活,写下诗意生活的文章。
四、借用图的形式,建构起语文知识的框架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小学中高段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学生要么是寻章摘句地读课文中的句子,要么是大段大段读课文中的话,平时缺少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将知识结构化,让学生在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一一梳理,提炼关键词的过程中,逐步明晰学习所得,建构知识网络,就能让意义感成为具象化的存在。
教学实践中,通过画“鱼骨图”来梳理一些文章的脉络,并依托“鱼骨图”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非常形象直观的好方法。如鲁迅的《少年闰土》就能用画“鱼骨图”的方法进行结构脉络与文章主要内容的梳理。 通过画“鱼骨图”,我们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文章写了“我”与少年闰土从相识到分别的过程,并介绍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
当然,传统的板书或现今流行的思维导图也是可以按需使用的,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节,教师带着学生梳理板书或思维导图,建构起文章的知识框架,就能让作者笔下的文思、文情成为一个可见的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打造“素养表现型”课堂,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是当下我们着力探究的。“不进则退,不思则废。”站在教学一线的我们,更觉教学改革任务的艰巨和紧迫。让知识变得好玩,让课堂变得好玩,让教学变得好玩,让语文变得好玩,让学生爱上我们的母语,这应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终身追求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林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