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引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o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要智慧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真正的让学生、教师、文本、作者的精神达到契合。
  【关键词】教师 智慧 引领 学生 走进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49-01
  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教学中应达到“自由对话”的境界,在字句间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意会”,让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各自的精神在教学中深深地卷入、沉浸和交融,达到精神的契合,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温暖其心灵、充盈其精神,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是学生能够在教师智慧的引领下充分的走进文本。
  一、关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设计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学生的阅读状态会由被动而变为自主探究和发现,有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让学生分析题目,看看文章都写了哪些内容,据此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就势提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赋予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学《最后一课》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是怎样的最后一课,其中最突出的情感是什么,前一个问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后一个问题又回归到主题上,可谓是既放的开、又收的拢,学生们在课上回答的精彩纷呈,有填难忘、痛苦、珍贵、短暂、愤恨等词语的,理由也说的合情合理,说到最集中的情感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是爱国的情感。
  二、情感熏陶会让学生产生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土地的誓言》是作者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写的一篇对失去家乡的怀念的文章,在课上,我首先用沉痛的语调给同学们介绍了九·一八事变,播放了《松花江上》的歌曲,并富有情感的为同学朗读了一遍文章,虽然很多同学对这段历史不太清楚,可经过我这样的引领,学生渐渐的沉浸其中,整个课堂少了往日的活跃,却多了一份少有的庄重,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整整两节课的气氛一直是这样的庄重,我让学生反复的朗读批注,学生理解的都非常的充分,朗读的特别动情。
  三、深度解读激活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应该是深刻的,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要让学生深入的走进文本,我们教师不仅仅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关注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沁园春 雪》一文,我让学生反复朗读,提出了下面的问题:1、上片写了什么?2、上片怎样描写的?3、作者为这么这样去写?
  经过自读体验、研究探讨,学生有了下面的展示:
  生1:北国的雪冷,从“千里冰封”的“冰封”可以得知。
  生2:从“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可以看出,“失”这个动词是立刻失去的意思,可见天冷。
  生3:雪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千里万里”这两个数量词体现了雪的无边无际。
  生4“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意思是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这也突出雪大,尤其是“惟”字用得准确。
  生5:雪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把山和原写活了,像银蛇蜿蜒飘逸,像蜡象一样有气势。
  生6:不仅下雪美,雪后的景色更美,“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是用颜色对比写出美。
  生7:这是作者用了想象,激起了我们无限的美的遐想。
  生8:作者这样写,就是唤起我们的想象,表达他对雪景的喜爱。
  学生能够深刻的解读文本,使课堂应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和文本的对话要有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四、有效指导让课堂锦上添花
  新课程所倡导的指导,是引导、启发、帮助、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研究,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有效的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如果教师多动些脑筋,多用些策略对学生施以指导,学生就会有效的走进文本,理解文本。
  《伤仲永》一文时,尝试了下面的设计,我先范读,接着让学生自读三遍,又指名读,再齐读,在翻译时,我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己进行翻译,将不会的字、词、句勾画出来,接下来让学生结合工具书或问同学自检进行第二遍的梳理,第三次让学生自行准备,组织语言,两人结组,一人复述,一人补充评价,最后找两个同学在全班进行展示。时间虽然花了一节课,但学生们复述的很细致。但更让我惊喜的还在后边,在第二节我让学生梳理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意义时,学生们体会的非常快,说的也非常到位。真可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做好促进者、指导者的角色,设计主问题激发学生亲近文本的兴趣,用丰富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用深刻的解读促使学生和文本对话,用灵活的指导让学生学得轻松,用创新的设计提升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5]语文课程标准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1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要当好班主任仅仅有热情和献身的精神是不够的,理性的思维、沉着的应变能力以及经验的积累也很重要。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有创造性,更需要爱心与耐心。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7-02  2003年我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和很多人一样非常自然地选择了教书的职业,当上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并担任班主任工作,转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担负着大学生日常服务、教育、管理工作,为搭建师生交流桥梁、维护校园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是一个普遍且突出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单位实际,剖析总结出四条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队伍稳定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15-02  高校辅导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是保障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需要一支综合素质突出的辅导员队伍。本文以通达学院为例,介绍通达学院辅导员队伍现状和发展难题,结合自身工作体会,探索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问题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有责任为培养更高素质人才做出努力,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提高大学生的管理质量。目前,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大学生也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和多元的思想,增加了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基于此,主要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管理工作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住区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一元到多元的演变过程。城市住区入口空间作为连接住区内外的纽带,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下的行业模式下,建筑项目的设计除了满足现行的规范之外,建筑师多凭借个人的经验、主观审美判断或零散的类似案例进行设计,设计者个人的判断固然重要,但对于设计项目的整体把控是较为有限的,由于缺乏可靠的事实支持与依据,所作出的设计决策可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
  本文依据循证设计的原理,在对使用者和建筑师的意见进行信息收集的基础上,收
【摘要】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而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中国画与青花瓷通过笔墨写意完美结合,表现的特点反映着中国人对世界的感知和艺术思维方式,表现了中国人以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方式对世界的把握。  【关键词】瓷器 中国画 青花瓷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35-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24-02  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一书序言中提出:“我们呼吁成人能走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按照儿童的本性实施儿童喜爱的并能有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改变那种过去教育压迫儿童的状况。”由此可见,“儿童精神”的核心是从小就拥有自由表达的权力,活在儿童当下,有充分的生活体验促进成长,此递进的三个层次为幼儿
期刊
【摘要】为适应高中新课标的要求,教育资源整合正在全面普及。普通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的关键阶段,易受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因此,科学、全面地推广心理教育是加强学生人格塑造及实现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教育资源整合 普通高中 心理状况 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20-02  【Key
期刊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社区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城市居民的欢迎。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增加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但居民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仍受到设施数量、设施类型、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限制。社区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与设计对社区体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的可达性与服务水平是很多学者正在研究的问题。
  在长期的研究讨论中,可达性理论延展出了空间及非空间的多重涵义,其中广义可达性受城市空间环境及社会居民主观意识的共同影响,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研究体育设
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在村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村民生活劳作、产品贸易、文化娱乐、休憩交流的重要场所;是乡村风貌与民俗传承的重要载体,营造乡村公共空间特色对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乡村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经历了“新农村”、“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保护”等建设过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随着乡村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乡村已经不再是封闭的熟人社会,而是伴随着城市文明和现代化生活的融入,形成村民“离乡入城”甚至是“去农化”趋势。因此,直接导致农田撂荒、产业萧条,乡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