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兴衰成败。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学管理工作错综复杂,如果不理清思路,很容易被卷入纷繁复杂的关系中而不能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在实践工作中,我避免责任分散,形成了专事专办的集中力量,集中服务好教学、学生和家长三点工作,实现了三位一体抓教学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服务好教学工作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抓教学管理。
1.了解各科教学大纲,熟悉并掌握一两门教学大纲及教材;深入教学第一线,取得指挥、管理教学工作的发言权。
做教学管理的人,虽然不直接带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懂教学,尤其是教导处还负责着审订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计划,并对实施学校教学计划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的任务,如果不懂得教学那就是“瞎指挥”了,必定要引起师生的不满,最终降低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学管理工作者应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按《课堂教学评估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反馈意见;定期或不定期查阅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有计划地召开师生座谈会,全面了解教学情况。长期坚持下来,就能对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手段、技巧、缺陷等形成比较理性的认识,为今后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有计划地组织教学观摩和评课活动,改进课堂教学,探索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等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2.建立教师档案,做好教师业务的评估与考核,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合理安排、调配任课教师,做到学科有带头人,年级有把关教师。
教师档案是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中形成的能反映教师专业水平、业务熟练程度及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历史材料。建立完善而科学的教师成长档案,不仅能为学校领导层提供全面了解教师业务情况,能对教师知人善任,而且也能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之间展开良性竞争,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同时也是学校对外宣传、扩大影响的有力凭证。
通过长期的听课,我对各位教师的特性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本着客观性、全面性、个性化、互动性和发展性等原则,为每位教师建立、完成了个人档案。这样可以根据教师的特点提供有针对}生的培训或指导,同时便于开展同年级互动研讨、科研专题联教、小课题研讨、校际教研等富有实战色彩的活动,为后来的教师人员重点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每学年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教学观摩和评课活动,改进课堂教学,探索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一大批善于学习、勇于攻坚的教师开始崭露头角。学校领导层也适时将他们合理安排、调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了学科有带头人,学校的整体面貌清新而向上。
3.做好教师服务工作。关心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协调好有关教学服务工作,优化教学环境,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这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广大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人,如果他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就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管理者就必须做好他们的勤务员。管理者的一切管理、一切措施都要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教学管理的最大忌讳,就是把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对立起来,一方面,要实实在在地管;另一方面,又绝不能以“领导”自居,凌驾于教师之上,指手划脚,发号施令,而应确立服务观点,尽可能地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
二、服务好学生工作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学生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教学管理者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他应该是一位引导者,包括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所进行的学习引导、生活引导、人格引导、发展性的引导等。管理者要想对每位学生的成长确实有所启发、有所引导的话,就必须尊重、关心他们,理解、体谅他们,信任、接纳他们,逐渐建立起一种体现关爱——公正精神的教育模式。我们要制定出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关于学生学习、纪律的实施准则,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平时的管理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人性化。有了规矩,学生的行为也就有了方圆,我们就能防微杜渐,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三、服务好家长工作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抓教学管理,不能忽视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的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而且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及和谐融洽的家庭人际关系及氛围。学生在校的时间远远不如在家的时间,如果学校管理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割裂开来,就会导致教学成果事倍功半,还会遭到众多家长的埋怨。所以,在教学管理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统一教学和管理。学校经常组织家长会并与每一位家长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并认可和配合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理念和行为,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我认识到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管理是三位一体的,只有对三者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才能实现成功的教学管理。
一、服务好教学工作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抓教学管理。
1.了解各科教学大纲,熟悉并掌握一两门教学大纲及教材;深入教学第一线,取得指挥、管理教学工作的发言权。
做教学管理的人,虽然不直接带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懂教学,尤其是教导处还负责着审订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计划,并对实施学校教学计划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的任务,如果不懂得教学那就是“瞎指挥”了,必定要引起师生的不满,最终降低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学管理工作者应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按《课堂教学评估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反馈意见;定期或不定期查阅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有计划地召开师生座谈会,全面了解教学情况。长期坚持下来,就能对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手段、技巧、缺陷等形成比较理性的认识,为今后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有计划地组织教学观摩和评课活动,改进课堂教学,探索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等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2.建立教师档案,做好教师业务的评估与考核,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合理安排、调配任课教师,做到学科有带头人,年级有把关教师。
教师档案是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中形成的能反映教师专业水平、业务熟练程度及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历史材料。建立完善而科学的教师成长档案,不仅能为学校领导层提供全面了解教师业务情况,能对教师知人善任,而且也能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之间展开良性竞争,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同时也是学校对外宣传、扩大影响的有力凭证。
通过长期的听课,我对各位教师的特性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本着客观性、全面性、个性化、互动性和发展性等原则,为每位教师建立、完成了个人档案。这样可以根据教师的特点提供有针对}生的培训或指导,同时便于开展同年级互动研讨、科研专题联教、小课题研讨、校际教研等富有实战色彩的活动,为后来的教师人员重点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每学年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教学观摩和评课活动,改进课堂教学,探索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一大批善于学习、勇于攻坚的教师开始崭露头角。学校领导层也适时将他们合理安排、调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了学科有带头人,学校的整体面貌清新而向上。
3.做好教师服务工作。关心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协调好有关教学服务工作,优化教学环境,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这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广大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人,如果他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就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管理者就必须做好他们的勤务员。管理者的一切管理、一切措施都要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教学管理的最大忌讳,就是把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对立起来,一方面,要实实在在地管;另一方面,又绝不能以“领导”自居,凌驾于教师之上,指手划脚,发号施令,而应确立服务观点,尽可能地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
二、服务好学生工作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学生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教学管理者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他应该是一位引导者,包括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所进行的学习引导、生活引导、人格引导、发展性的引导等。管理者要想对每位学生的成长确实有所启发、有所引导的话,就必须尊重、关心他们,理解、体谅他们,信任、接纳他们,逐渐建立起一种体现关爱——公正精神的教育模式。我们要制定出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关于学生学习、纪律的实施准则,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平时的管理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人性化。有了规矩,学生的行为也就有了方圆,我们就能防微杜渐,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三、服务好家长工作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抓教学管理,不能忽视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的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而且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及和谐融洽的家庭人际关系及氛围。学生在校的时间远远不如在家的时间,如果学校管理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割裂开来,就会导致教学成果事倍功半,还会遭到众多家长的埋怨。所以,在教学管理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统一教学和管理。学校经常组织家长会并与每一位家长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并认可和配合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理念和行为,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我认识到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管理是三位一体的,只有对三者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才能实现成功的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