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不结盟”:中俄开创大国关系新模式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my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俄签署的重大协议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有舆论甚至炒作称这是中俄间的一种军事同盟形式。对此,杜文龙认为,这观点显然是夸大其词。中俄两国“结伴不结盟”,双方签署“协议书”为新的大国关系建立新的楷模。
  12月15日,普京向拜登发出贺电,祝贺其赢得美国总统选举。普京表示,他已经准备好与拜登展开互动接触。就在普京发出贺电几乎同时,据新华社报道,经中俄两国元首批准,两国国防部长签署了一项重要协议。就在当天,中俄国防部长举行视频会议,强调两军愿在此基础上加强务实合作,进一步充实双边关系内涵……体现了平等、相互尊重以及高度的互信。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远的改变,中俄不是盟友,但有时又胜似盟友。
  普京贺电中不同寻常的三个信号
  据报道,普京的贺电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最后一个向拜登发去贺电的国家。据俄罗斯官方称,贺电内容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普京祝贺美国新当选总统(拜登)取得全面的成功,表示坚信:对全球安全和稳定负有特殊责任的俄罗斯和美国,尽管存在分歧,但能切实促进解决世界现在面对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其次,普京指出,基于平等和互相尊重的俄美合作,应符合两国人民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最后,普京强调:“我已经做好了与你(拜登)协作和接触的准备。”
  仔细研读,其中透露了三个不同寻常的信号。
  信号一,普京认为,分歧不能影响俄美的特殊责任(维护全球的安全和稳定)。在第一封贺电中就强调分歧,非常罕见。同时,也表明了普京的高度警惕。毕竟,美国大选前夕,拜登明确说过:“我认为俄罗斯是最大的敌人。”
  信号二,普京划出了底线——基于平等和互相尊重。过去4年,是美俄关系最糟糕的4年。在民主党主导下,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一波接一波。甚至试图缓和对俄关系的特朗普,也被卷入“通俄门”官司。所以,接下来4年,俄罗斯其实不抱太多幻想,但必须警告:要合作,那就必须平等,必须尊重俄罗斯。
  信号三,普京称已做好准备,表明他已向拜登伸出了橄榄枝。现在,就看拜登的回复了。
  除了上述解读,美俄媒体还曝光了两大舆论关心的细节。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认为,在普京姗姗来迟的祝贺背后,是他对特朗普任期结束的“不快”。美俄关系面临着诸多巨大挑战,前景不容乐观。报道称,在拜登任内,美俄关系即便不是敌对的,也会相当紧张。美国前驻俄罗斯大使迈克尔·麦克尔福表示,自己“完全相信拜登不会寻求与普京成为朋友”。麦克尔福分析,一旦进入拜登政府时期,美国与俄罗斯的交往将面临许多政策挑战,民主和人权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拜登团队也会在这个方面对俄罗斯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
  俄罗斯同样对美俄关系的改善不抱乐观态度。据俄塔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即便美国政府换届,俄罗斯也不会对美俄关系改善抱有希望。扎哈罗娃认为,美国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仍然以遏制为主,拜登政府不会改变这一局面。
  坚持“结伴不结盟”,中俄开创大国关系新模式
  与俄美截然不同的是,12月15日晚,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举行的视频会议上,签署了关于延长“相互通报发射弹道导弹和航天运载火箭的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的议定书。新协定有效期10年,自2020年12月15日生效。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唯一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相关协定。
  中俄签署重大协议,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有舆论甚至炒作称这是中俄间的一种军事同盟形式。对此,特约评论员杜文龙认为,这观点显然是夸大其词。中俄两国“结伴不结盟”,双方签署“协定”为新的大国关系建立新的楷模。
  中俄签署“协定”,将自己的核心机密向对方公开,表明在战略层次,双方有着极其深厚的互信关系,也标志着双方今后在不同层次全纵深的战略互信,将会进一步提高。
  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表示,该协定对增进战略互信、避免战略误判也具有積极的意义。中方与俄罗斯签署该协定,标志着中俄间高度信任。此次双方签署议定书,使协定顺利实现延期,体现了中俄两国在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签署协议,中俄化解美国战略威慑
  不仅如此,外界认为协定的签署还有望成为稳定全球战略武器的支柱。
  近20年来,美国相继退出《反导条约》《中导条约》等国际安全领域框架,《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也名存实亡。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是在为其提倡的“全球快速打击”理念铺路,并且降低战略武器的使用门槛。
  针对美国一系列举动,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签署协定时直言,随着美国在全球部署导弹以及反导系统,当前军控体系已经崩溃,中俄继续交换此类信息将有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
  在杜文龙看来,一方面,美国不断退约和频繁毁约,在军控领域刮起了一场“寒风”。而中俄签署协定是严冬中的一缕“春风”。中俄相互通报的做法,如果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将减少大国间的战略误判;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执行“美国优先”,使得战略核竞赛达到了冷战之后最高峰,“核”字被美国成倍放大。而中俄通过签署并放大这种协定,把今后涉核的相关行动也向对方通报,向国际社会公开。这样,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战略打击的误判,还是各种新型武器装备的误射误击,都会有一定的缓冲空间,这将对全球稳定和地区稳定作出重要贡献。(新华社等)
其他文献
亮丽茂密的头发是一个人健康和年轻的标志。然而,随着年龄增加,头发变白似乎不可阻挡。但有的人五六十岁还满头青丝,有的人20多岁却已鬓发斑白。虽然导致头发早白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但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能避免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也许能预防早生华发。   精神压力过大 伍子胥一夜愁白头的故事也许并非虚构,许多科学研究证实,心理压力会导致氧化负荷增加,情感因素也会导致头发早白。所以,要及时疏导自己情绪。当
期刊
近日,99岁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邬沧萍也玩起了直播,他分享健康长寿之道。  在学生们的帮助下,邬沧萍已做了好几场直播。画面中,他声音洪亮,全程脱稿。直播只是插曲,如今,在邬沧萍的日常生活中,读书、写作、思考才是主旋律。他精力旺盛,每天都要工作五六个小时。  平时,邬沧萍很注重健康。90多岁时,他还能一口气做十几个仰卧起坐。如今,他每天上午会锻炼1个小时;午饭后,他会亲自下楼取报纸;晚饭后,他
期刊
近日闭幕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2021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以稳为主。保持宏观政策的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这些表述体现出未来一年中国的宏观政策走向,将不仅仅关注短期经济波动和逆周期调节,而是将目光放得更长远,努力实现稳定增长和防范风险的长期均衡。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复苏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稳步复苏本身就
期刊
2021年将会怎样?展望明年每个人都战战兢兢。专家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会出现四种前景:第一种情况:世界经济仍处于萧条区间;第二种情况:发生奇迹;第三种情况:世界将重复2020年的情形;第四种情况:冒出恐怖的“黑天鹅”。  《俄罗斯报》网站于2020年12月7日刊载题为《2021年将会怎样:四种情况》的文章。该文章预测了2021年全球经济会出现四种前景,引发广泛关注。2021年会怎样?展望这一年
期刊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透露:“我国目前已有5个新冠病毒疫苗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数量位于全球前列。疫苗研发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我们处于全球第一方阵,但不为第一而抢跑。”    郑忠伟表示,评价一个疫苗需要多项综合指标,其中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负担性是最重要的。“我們正在做大规模生产准备。”   据了解,目前,5条技术路线共15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相关方面
期刊
自杀已成为美国军人生命的“第二号杀手”。据五角大楼的调查,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军自杀人数不断创历史新高,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何有越来越多的美军将枪口对准了自己?  2020年12月4日,据美国媒体报道,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堡基地今年已有30多名士兵死亡,其中一半死于自杀。这已经不是美国媒体今年首次披露美军自杀问题。   自杀远超吸毒、酗酒、滥用药物和他杀,已成为美国军人生命的“
期刊
民进党当局和一些政客,只问立场,不问是非;只看颜色,不看事实。只要是跟大陆有关的事务,都政治化、污名化,拼命煽动“仇中”“反中”情绪。他们在怕什么呢?他们怕的是两岸同胞走近、走亲,怕的是台湾民众了解到大陆的真实情况,更怕他们苦心经营的谎言被戳穿。  12月16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就台湾“陆委会”妄称大陆依赖“自台进口”、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组织实战化演练、民进党当局下架大陆抗疫儿童绘本等热点
期刊
“空姐,能开下窗户吗?我妈晕机了!”在众多旅客对其嗤之以鼻时,一个乘客挺身而出,声称出钱为老人升舱,但只是接過主人公的手机,为他办理了15万元的网贷……   近日,某网贷公司在短视频平台投放的上述广告内容引发热议。这种令观者感到不适的“辣眼睛”广告,正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大行其道。   这类广告为何会引发众怒?首先,歪曲社会风气,宣扬拜金主义。视频以扭曲的手法夸大了贫富和城乡差距,仿佛整个社会都拜
期刊
目前,“80后”“90后”正在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主力军。“90后处长”“最年轻县长”“最年轻CEO”等频繁见诸媒体,让人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青出于蓝。但是,也有一些年轻人刚走上工作岗位就入了腐败歧途,贪污数额之大令人震惊。  近日,中国检察网公布的一份起诉书显示,1996年出生的某市土储中心会计达瓦卓玛,自去年3月兼任出纳工作开始,在半年多时间里挪用公款2100多万元用于网络博彩。案发时,这笔钱只剩下7
期刊
一名英国企业家曾于今年3月感染新冠肺炎,并在之后的9个月里持续遭受各种后遗症的侵扰。他说:“没有哪一天没有疼痛。有时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囚犯。回首过去,我意识到,每天早上醒来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种特权。”  在2020“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上,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介绍了关于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的情况。他警告,一些出院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可能会持续至少6个月,我们称之为“新冠长期症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