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柴集团简介
玉柴集团创建于1951年,坐落在具有“千年古州,岭南都会”美称的广西玉林市。现拥有33家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员工17000人,总资产130亿元,净资产38.74亿元,销售收入209.88亿元。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柴油发动机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中小型工程机械生产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绿色动力之都”。公司位列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第257位,中国机械500强第22位,中国品牌500强第112位,品牌价值63.58亿元。
经过五十多年的经营发展和积淀,玉柴集团形成了“绿色发展,和谐共赢”的核心理念、“打造玉柴世界知名品牌,成就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企业愿景,“卓越品质、国际玉柴”的玉柴经营思想,以及“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打造创造性的劳动群体”的人才观等一系列人文建设理念,引领企业追求卓越,享有优良的社会美誉度和公众诚信度。先后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企业”、“中国十大诚信企业”、 “全国文明单位”、“中国驰名商标”等国家级荣誉,在同行中首家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产品“出口免验证书”。
近几年玉柴以年均超过30%以上的大规模高增长速度,创造了全行业独树一帜的“玉柴现象”。2008年,玉柴全面实现销售收入209.88亿,同比增长14.32%,首次突破了200亿元大关,实现柴油机产销55万台,同比增长35%,再创历史新高,是2000年产销量的7倍,连续八年保持高速增长,年平均增幅达37%,柴油机产销量继续稳居全国同行首位。
玉柴积聚了一大批专家人才,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2007年成立行业首家企业工程研究院,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工程研究院”的宏伟目标和“勤勉、创造、敏行、无为”的院训,以及“动力之源,大家摇篮”的宗旨。玉柴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试验室、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西动力人才小高地等平台;与美国、德国、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40多家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品研发工作站,形成以自主研发技术为核心、以欧美技术为支撑的先进研发平台,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柴油机成套试制、试验、检测设备。近年来,集团获得两项国家“863”高科技研究课题;参与多项国家行业标准拟订;是我国第一家实现排放达到国3标准柴油机批量生产和投放市场的企业;第一家研发并成功生产国4和国5柴油机的生产企业,第一家具备轿车用柴油机生产和配套能力的企业。摘获广西唯一“自主创新成就奖”;是广西和行业专利申报受理授权最多的单位。2006~2008年来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超过350项,连续保持广西专利量第一名,2006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第三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07年荣获“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玉柴集团培训措施和成果
玉柴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和最重要的资源,始终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008年,玉柴紧紧围绕 “团队化、立体化、职业化、国际化” 的人才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基础培训、技能培训、素质培训、学历培训”四大培训工作,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员工的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创造了平台,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领导重视,政策激励,“带动”技术工人自觉学习技能
1.一个逢会必谈“学习”、必谈“技能”的掌门人
一个企业的学习氛围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门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在管理干部会议上还是在员工会议上,玉柴掌门人晏平是一个逢会必谈“学习”、必谈“技能”的人。自晏平主席掌管玉柴以来,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从核心理念“绿色发展、和谐共赢”,到团队建设理念“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高绩效的管理团队,创造性的劳动群体”,到团队精神“高境界,大胸怀,有文化,重修养”,再到对干部的要求“重实践,勤学习,严要求,善提高,爱员工”,无不体现着他在企业管理中对“学习”和“技能”的渗透和重视。在2008年中共玉柴集司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明确了玉柴的人才发展目标:“团队化、立体化、职业化、国际化”,更进一步对企业员工的发展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
2.两个负责推进技能培训活动开展的组织
玉柴培训中心2007年8月成立,是玉柴集团资源整合的五大部门之一,是肩负整个集团培训重任的管理部门,由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分管,集团公司董事局副主席、股司公司总经理主管,直接对董事局主席负责。玉柴培训中心现有专职人员7人,兼职人员54人,聘任集团级兼职培训师528人。培训分“基础培训、技能培训、素质培训、学历培训”四大模块,其中“技能培训”是玉柴培训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属“玉柴职业技能鉴定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共培训和鉴定技能等级工人1600多人。玉柴技师协会2008年7月成立,是一个晏平主席亲自关注并亲任名誉会长、由培训中心负责指导的群众性组织,是广西第一个、也是内燃机行业第一个技师协会。玉柴现有技师、高级技师近700人,自愿加入技师协会人员已达370人。协会由内燃机、铸造、设备维修、综合四大板块组成,2008年四个板块共召开技师大会、小组讨论会等13次;组织户外交流活动4次;有45名技师到柳汽学习交流,5名协会理事到上海技师协会考察观摩取经;组织专题讲座5期;发表文章8篇;多次开展各种疑难故障分析诊断活动等。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不仅为玉柴技师协会增加了吸引力和战斗力,更为玉柴找到了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五个激励政策的出台
技能培训作为玉柴培训工作的重点,能够得到员工的高度认
可和积极参与,关键在于玉柴有良好的激励政策环境。2008年,玉柴进一步完善了《工人技能等级升级培训管理办法》、《技术工人技能岗位聘任实施办法》、《师带徒管理规定》,制订了《玉柴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作方案》、《玉柴集团拔尖技师奖励制度》等。技能等级与待遇的挂钩,有效地调动了员工学习技能、提升技能的热情,而优秀师傅、拔尖技师的评选则成了员工追求成功的动力。2008年,玉柴评出陈金源、零智勇、林永贤、池昭就、庞甲永、曾显林、苏伟、欧进勇、杨第强、邓凯等10名拔尖技师,每人奖励笔记本电脑一台,成了激励技术工人立足岗位、发挥高技能人才示范带头作用的一大亮点。
一、 模式创新,平台多建,“助推”技术工人快速提升技能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技术人才,也需要大批的技能操作人才。“以培训员工胜任力为着眼点,以深挖员工技艺、潜能为着力点,以聚合、构建智慧源为着重点,以共同提升、共同进步为着陆点”,这是玉柴培训中心的培训理念,如何帮助员工快速提升技能,是玉柴一直在思考、实践和探索的事情。
1.深化“师带徒”培训,各类活动蓬勃开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师带徒培训已成为玉柴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成为集团年度培训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2008年,玉柴培训中心主抓公司级37对师徒,派出专人负责跟踪推进,同时对81对部门级、494对班组级师徒做好落实和指导。在全年的师带徒活动中,除师傅日常工作指导徒弟的“一对一”教学外,还拓展了“多对一”模式,即开展了同专业的师带徒间的每月技术交流会,每月由不同的徒弟轮流主持组织技术问题、难题交流会,会前徒弟将初步的原因分析、解决措施提出,经师傅审核、把关、修改后,提前发给本单位其他师徒阅读,开会时再一起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最后得出共同结论,由徒弟整理师傅审核,形成资料共享,此举深受欢迎。由于过程跟踪到位,2008年的师带徒培训工作效果良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多岗位技能培训是玉柴师带徒活动的模式之一,重点培养一人多机、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复合型人才。主要按盘点岗位技能、确定目标、发布计划、组织培训、技能考评等步骤,在公司一线技术工人中开展,2008年共组织多岗技能师带徒289对。
2.完善“培训学苑”,深度共享内部培训资源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培训学苑”已逐步完善,内涵不断延伸,内容不断丰富。2008年,“培训学苑”已有电子名著150多部,经验材料70多篇,各类培训教材240多份,好文章170多篇,“菜单式”的资源共享,为员工各取所需提供了便利,深受员工喜爱。而由于“培训学苑”的建立,集团师资情况一目了然,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从中选择适合本单位培训需要的师资;培训情况随时掌握、教学资源灵活使用等,各类培训档案逐步完善。
“ELN学习平台”是“培训学苑”的内容之一,主要引进时代光华ELN企业学习在线培训系统来协助培训实施,是提供给玉柴员工学习的平台,利用现代教学方式,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通过管理知识和技巧的培训,进一步拓阔了员工的视野和思维。
3.建立“互享”平台,培训师资巧安排
为了使玉柴集团现有的优势资源在集团各子公司、配套企业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除充分共享培训资料外,培训师资的“互享”成为玉柴认真思考、研究和推进的工作。2008年,玉柴培训中心协调安排不同子公司的培训师特别是各工种技师、大师进行交叉培训近20次,协调组织不同子公司的现场观摩学习会5次,通过不同公司培训师的经验传授,既使不同公司的先进经验得到传承和发扬,又大大地降低了各子公司外出学习的成本。
同时,玉柴积极承办对外培训班,以加强相互经验的学习、交流和分享,如承办广西区机械工业职工教育协会安排的区级技师数控系统维修高级研修班,既为兄弟单位的维修人员介绍了玉柴的维修经验,通过座谈交流也增长了玉柴维修人员的见识。
另外,玉柴培训中心还通过对内部培训师的培训课程录制,技师经验的汇编等,使集团共享的培训资源不断丰富,逐步构筑起玉柴的“智慧源”。
二、 技能大赛,练兵比武,“拉动”技术工人不断超越自我
技能大赛,是检验技术工人技能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拉动”技术工人学习技能、超越自我的有效途径之一。
玉柴每年都组织集团职业技能大赛,极大地促进了集团员工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交流,提高了员工素质和企业竞争力。而比赛的关键意义还在于:企业内部形成了“比技术、学技能”的浓厚氛围;拿名次已不再是比赛唯一的目的,在比赛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已成为活动的主流;比赛使员工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了平台;比赛后由大师们亲自逐一给选手进行点评,增加了选手向大师学习的机会。
2008年5月-10月,玉柴集团职业技能大赛从文件的下发、动员、各公司选拔赛、集团组织赛前辅导、集团决赛等,由于生产任务原因,安排赛事长达6个月,共组织11个工种,384名员工参加比赛,共赛出11名“玉柴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标兵”和18名“玉柴职业技能大赛技术能手”。不少优秀人才在大赛中超常发挥,脱颖而出,而且参赛选手普遍反映,通过比赛中,无论理论、技能还是心理,都得到了极大的历练和提升。
2008年,在广西区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中,玉柴选送的刘军良、梁艺斌、罗秋华3人分别获得前四名。在全区第二届青工技能大赛中,玉柴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覃懋华、李耘分别获钳工比赛第一、第二名,冯强荣获铣工比赛第三名,陈勤荣获计算机程序员设计比赛第二名。在第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上,冯强获铣工第十四名,陈勤获计算机程序设计第二十名,玉柴获优秀企业组织奖。
2008年11月25日,玉柴集团举行首批拔尖技师暨2008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个人和集体表彰大会11名“技术标兵”和18名 “技术能手”获得了重奖,其中冯强获奖人民币1.3万元,陈勤获奖人民币1.6万元。
总结
2008年,玉柴人以“忠诚、责任、激情、创新”的时代精神兑现了玉柴在2006年初的庄严承诺,玉柴集团以208.4亿元的业绩完美收官,首次突破了200亿元大关,如期实现“三年再造一个玉柴”的既定目标。
玉柴集团未来十年发展目标是:全面开展国内、国际间的合资合作,加速高新技术引进、应用,围绕经营主业,拓展产业链,重点发展柴油机、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汽车化工、专用汽车和物流等相关产业产品,整合技术优势,打造玉柴航母,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使“玉柴机器”成为世界知名品牌,把玉柴建设成为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玉柴集团创建于1951年,坐落在具有“千年古州,岭南都会”美称的广西玉林市。现拥有33家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员工17000人,总资产130亿元,净资产38.74亿元,销售收入209.88亿元。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柴油发动机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中小型工程机械生产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绿色动力之都”。公司位列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第257位,中国机械500强第22位,中国品牌500强第112位,品牌价值63.58亿元。
经过五十多年的经营发展和积淀,玉柴集团形成了“绿色发展,和谐共赢”的核心理念、“打造玉柴世界知名品牌,成就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企业愿景,“卓越品质、国际玉柴”的玉柴经营思想,以及“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打造创造性的劳动群体”的人才观等一系列人文建设理念,引领企业追求卓越,享有优良的社会美誉度和公众诚信度。先后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企业”、“中国十大诚信企业”、 “全国文明单位”、“中国驰名商标”等国家级荣誉,在同行中首家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产品“出口免验证书”。
近几年玉柴以年均超过30%以上的大规模高增长速度,创造了全行业独树一帜的“玉柴现象”。2008年,玉柴全面实现销售收入209.88亿,同比增长14.32%,首次突破了200亿元大关,实现柴油机产销55万台,同比增长35%,再创历史新高,是2000年产销量的7倍,连续八年保持高速增长,年平均增幅达37%,柴油机产销量继续稳居全国同行首位。
玉柴积聚了一大批专家人才,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2007年成立行业首家企业工程研究院,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工程研究院”的宏伟目标和“勤勉、创造、敏行、无为”的院训,以及“动力之源,大家摇篮”的宗旨。玉柴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试验室、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西动力人才小高地等平台;与美国、德国、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40多家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品研发工作站,形成以自主研发技术为核心、以欧美技术为支撑的先进研发平台,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柴油机成套试制、试验、检测设备。近年来,集团获得两项国家“863”高科技研究课题;参与多项国家行业标准拟订;是我国第一家实现排放达到国3标准柴油机批量生产和投放市场的企业;第一家研发并成功生产国4和国5柴油机的生产企业,第一家具备轿车用柴油机生产和配套能力的企业。摘获广西唯一“自主创新成就奖”;是广西和行业专利申报受理授权最多的单位。2006~2008年来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超过350项,连续保持广西专利量第一名,2006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第三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07年荣获“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玉柴集团培训措施和成果
玉柴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和最重要的资源,始终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008年,玉柴紧紧围绕 “团队化、立体化、职业化、国际化” 的人才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基础培训、技能培训、素质培训、学历培训”四大培训工作,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员工的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创造了平台,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领导重视,政策激励,“带动”技术工人自觉学习技能
1.一个逢会必谈“学习”、必谈“技能”的掌门人
一个企业的学习氛围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门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在管理干部会议上还是在员工会议上,玉柴掌门人晏平是一个逢会必谈“学习”、必谈“技能”的人。自晏平主席掌管玉柴以来,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从核心理念“绿色发展、和谐共赢”,到团队建设理念“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高绩效的管理团队,创造性的劳动群体”,到团队精神“高境界,大胸怀,有文化,重修养”,再到对干部的要求“重实践,勤学习,严要求,善提高,爱员工”,无不体现着他在企业管理中对“学习”和“技能”的渗透和重视。在2008年中共玉柴集司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明确了玉柴的人才发展目标:“团队化、立体化、职业化、国际化”,更进一步对企业员工的发展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
2.两个负责推进技能培训活动开展的组织
玉柴培训中心2007年8月成立,是玉柴集团资源整合的五大部门之一,是肩负整个集团培训重任的管理部门,由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分管,集团公司董事局副主席、股司公司总经理主管,直接对董事局主席负责。玉柴培训中心现有专职人员7人,兼职人员54人,聘任集团级兼职培训师528人。培训分“基础培训、技能培训、素质培训、学历培训”四大模块,其中“技能培训”是玉柴培训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属“玉柴职业技能鉴定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共培训和鉴定技能等级工人1600多人。玉柴技师协会2008年7月成立,是一个晏平主席亲自关注并亲任名誉会长、由培训中心负责指导的群众性组织,是广西第一个、也是内燃机行业第一个技师协会。玉柴现有技师、高级技师近700人,自愿加入技师协会人员已达370人。协会由内燃机、铸造、设备维修、综合四大板块组成,2008年四个板块共召开技师大会、小组讨论会等13次;组织户外交流活动4次;有45名技师到柳汽学习交流,5名协会理事到上海技师协会考察观摩取经;组织专题讲座5期;发表文章8篇;多次开展各种疑难故障分析诊断活动等。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不仅为玉柴技师协会增加了吸引力和战斗力,更为玉柴找到了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五个激励政策的出台
技能培训作为玉柴培训工作的重点,能够得到员工的高度认
可和积极参与,关键在于玉柴有良好的激励政策环境。2008年,玉柴进一步完善了《工人技能等级升级培训管理办法》、《技术工人技能岗位聘任实施办法》、《师带徒管理规定》,制订了《玉柴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作方案》、《玉柴集团拔尖技师奖励制度》等。技能等级与待遇的挂钩,有效地调动了员工学习技能、提升技能的热情,而优秀师傅、拔尖技师的评选则成了员工追求成功的动力。2008年,玉柴评出陈金源、零智勇、林永贤、池昭就、庞甲永、曾显林、苏伟、欧进勇、杨第强、邓凯等10名拔尖技师,每人奖励笔记本电脑一台,成了激励技术工人立足岗位、发挥高技能人才示范带头作用的一大亮点。
一、 模式创新,平台多建,“助推”技术工人快速提升技能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技术人才,也需要大批的技能操作人才。“以培训员工胜任力为着眼点,以深挖员工技艺、潜能为着力点,以聚合、构建智慧源为着重点,以共同提升、共同进步为着陆点”,这是玉柴培训中心的培训理念,如何帮助员工快速提升技能,是玉柴一直在思考、实践和探索的事情。
1.深化“师带徒”培训,各类活动蓬勃开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师带徒培训已成为玉柴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成为集团年度培训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2008年,玉柴培训中心主抓公司级37对师徒,派出专人负责跟踪推进,同时对81对部门级、494对班组级师徒做好落实和指导。在全年的师带徒活动中,除师傅日常工作指导徒弟的“一对一”教学外,还拓展了“多对一”模式,即开展了同专业的师带徒间的每月技术交流会,每月由不同的徒弟轮流主持组织技术问题、难题交流会,会前徒弟将初步的原因分析、解决措施提出,经师傅审核、把关、修改后,提前发给本单位其他师徒阅读,开会时再一起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最后得出共同结论,由徒弟整理师傅审核,形成资料共享,此举深受欢迎。由于过程跟踪到位,2008年的师带徒培训工作效果良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多岗位技能培训是玉柴师带徒活动的模式之一,重点培养一人多机、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复合型人才。主要按盘点岗位技能、确定目标、发布计划、组织培训、技能考评等步骤,在公司一线技术工人中开展,2008年共组织多岗技能师带徒289对。
2.完善“培训学苑”,深度共享内部培训资源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培训学苑”已逐步完善,内涵不断延伸,内容不断丰富。2008年,“培训学苑”已有电子名著150多部,经验材料70多篇,各类培训教材240多份,好文章170多篇,“菜单式”的资源共享,为员工各取所需提供了便利,深受员工喜爱。而由于“培训学苑”的建立,集团师资情况一目了然,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从中选择适合本单位培训需要的师资;培训情况随时掌握、教学资源灵活使用等,各类培训档案逐步完善。
“ELN学习平台”是“培训学苑”的内容之一,主要引进时代光华ELN企业学习在线培训系统来协助培训实施,是提供给玉柴员工学习的平台,利用现代教学方式,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通过管理知识和技巧的培训,进一步拓阔了员工的视野和思维。
3.建立“互享”平台,培训师资巧安排
为了使玉柴集团现有的优势资源在集团各子公司、配套企业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除充分共享培训资料外,培训师资的“互享”成为玉柴认真思考、研究和推进的工作。2008年,玉柴培训中心协调安排不同子公司的培训师特别是各工种技师、大师进行交叉培训近20次,协调组织不同子公司的现场观摩学习会5次,通过不同公司培训师的经验传授,既使不同公司的先进经验得到传承和发扬,又大大地降低了各子公司外出学习的成本。
同时,玉柴积极承办对外培训班,以加强相互经验的学习、交流和分享,如承办广西区机械工业职工教育协会安排的区级技师数控系统维修高级研修班,既为兄弟单位的维修人员介绍了玉柴的维修经验,通过座谈交流也增长了玉柴维修人员的见识。
另外,玉柴培训中心还通过对内部培训师的培训课程录制,技师经验的汇编等,使集团共享的培训资源不断丰富,逐步构筑起玉柴的“智慧源”。
二、 技能大赛,练兵比武,“拉动”技术工人不断超越自我
技能大赛,是检验技术工人技能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拉动”技术工人学习技能、超越自我的有效途径之一。
玉柴每年都组织集团职业技能大赛,极大地促进了集团员工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交流,提高了员工素质和企业竞争力。而比赛的关键意义还在于:企业内部形成了“比技术、学技能”的浓厚氛围;拿名次已不再是比赛唯一的目的,在比赛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已成为活动的主流;比赛使员工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了平台;比赛后由大师们亲自逐一给选手进行点评,增加了选手向大师学习的机会。
2008年5月-10月,玉柴集团职业技能大赛从文件的下发、动员、各公司选拔赛、集团组织赛前辅导、集团决赛等,由于生产任务原因,安排赛事长达6个月,共组织11个工种,384名员工参加比赛,共赛出11名“玉柴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标兵”和18名“玉柴职业技能大赛技术能手”。不少优秀人才在大赛中超常发挥,脱颖而出,而且参赛选手普遍反映,通过比赛中,无论理论、技能还是心理,都得到了极大的历练和提升。
2008年,在广西区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中,玉柴选送的刘军良、梁艺斌、罗秋华3人分别获得前四名。在全区第二届青工技能大赛中,玉柴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覃懋华、李耘分别获钳工比赛第一、第二名,冯强荣获铣工比赛第三名,陈勤荣获计算机程序员设计比赛第二名。在第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上,冯强获铣工第十四名,陈勤获计算机程序设计第二十名,玉柴获优秀企业组织奖。
2008年11月25日,玉柴集团举行首批拔尖技师暨2008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个人和集体表彰大会11名“技术标兵”和18名 “技术能手”获得了重奖,其中冯强获奖人民币1.3万元,陈勤获奖人民币1.6万元。
总结
2008年,玉柴人以“忠诚、责任、激情、创新”的时代精神兑现了玉柴在2006年初的庄严承诺,玉柴集团以208.4亿元的业绩完美收官,首次突破了200亿元大关,如期实现“三年再造一个玉柴”的既定目标。
玉柴集团未来十年发展目标是:全面开展国内、国际间的合资合作,加速高新技术引进、应用,围绕经营主业,拓展产业链,重点发展柴油机、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汽车化工、专用汽车和物流等相关产业产品,整合技术优势,打造玉柴航母,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使“玉柴机器”成为世界知名品牌,把玉柴建设成为大型跨国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