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2nd & Fifth”原本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地址,也就是纽约第五大道82街。而现在,它是一个有趣项目的名称。而这个项目的主要意图,是告诉大家:一件艺术品,可以影响你的世界观!
百位纽约策展人推荐百幅作品
今年年初,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以这句有地标性的短句“82nd & Fifth”为理念,开展同名线上艺术项目。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博物馆将滚动推出100条由纽约百位策展人担纲制作的两分钟短片——120秒钟内,每位策展人将各自介绍和探讨一件大都会博物馆馆藏作品,而这件作品曾这样或那样地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
策展人卢克·希创(Luck Syson)以“信仰”定义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安东尼奥·罗塞利诺(Antonio Rossellino)展示了人性美和信仰力量的浮雕《圣母子与天使》(Madonna and Child with Angles)。
在“弦理论”中,策展人杰森·科尔·道布尼(Jayson Kerr Dobney)讲述了西班牙古典吉他宗师安德列斯·塞戈维亚(Andres Segovia)的随身吉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展示了其制作图样和构造,更重现了塞戈维亚弹奏时吉他的美妙音色。“听其演奏,我充满了深深的敬意”,道布尼说。
策展人艾米利亚·派克(Amelia Peck)介绍的一间美国著名设计师弗兰肯·赖特(Frank Wright)于1912年至1915年设计的起居室是“现代生活方式”的最佳诠释,她表示“它引领我向现代主义迈出了第一步,之后我便愈发喜爱这种风格。”
策展人泽维尔·所罗门(Xavier Salomon)以“成功和失败者”为题呈献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提埃坡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的大型油画《马略的凯旋》(The Triumph of Marius),所罗门认为:“提埃坡罗的风格如同歌剧,这幅作品使人联想到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失败与成功。”
策展人纳迪恩·奥恩斯坦(Nadine Orenstein)对于伦勃朗(Rembrandt van Rijin)于1653年创作的版画《三个十字架》(Christ Crucified between the Two Thieves: The Three Crosses)评价道:“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往往超越它所描绘的。”而奥恩斯特也从作品中体会到伦勃朗对人物姿态、表情的观察入微。
安德鲁·博尔顿(Andrew Bolton)介绍了一件改变他看待时尚的作品。这件由亚历山大·麦克奎恩(Alexander McQueen)所设计的1999年春夏秀款,美到极致的木质镂空和灵动结构让博尔顿至今看见的时候还会起“鸡皮疙瘩”。
文艺复习大师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500年前栩栩如生的素描作品《利比亚女预言师》(Studies for the Libyan Sibyl)在今天仍让策展人卡门·班巴赫(Carmen Bambach)感到“人物在呼吸”。
精彩项目多角度推介馆藏
在“82nd & Fifth”之前,大都会博物馆已经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灵感来自其馆藏的线上活动。在2000年首先推出的“海尔布隆艺术史年表”将大都会博物馆馆藏按年代、地理和主题清晰划分,并集合了大量论文和独家资料为艺术史学生和学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调研及教学的平台。至今此项目仍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主页每月的访问量达百万人次。2011年的项目“连接”则从100位博物馆员工的个人视角出发向观众介绍馆藏的艺术品。
“82nd & Fifth”作为这“馆藏三部曲”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选取了策展人叙说结合影片呈现的方式。每一条影片从不同角度拍摄藏品并深入浅出地分析,为观看者提供发掘这些艺术品的绝佳机会。
大都会博物馆馆长和首席执行官托马斯·P·坎贝尔(Thomas P. Campbell)表示博物馆将定期于每周三早上11点在官方网站发布两条短片。在信息多如牛毛的今天,这些两分钟的权威评注以简洁有力的形式将令人信服的内容结合起来,吸引喜爱大都会博物馆的观众和初涉艺术的人们观看学习。
不同于博物馆介绍性的导览,“82nd & Fifth”以专业人士的角度与观众分享对作品的看法、感受及作品带来的影响,同时鼓励观众尝试以新的角度欣赏、理解这些作品。项目的作品选取多元化,包括雕塑、室内设计、乐器、素描、壁画、时尚等,帮助观众进一步认识和发掘广阔的艺术世界。该项目开展至今,博物馆已为观众介绍了近30件珍贵的艺术作品。
除了影片之外,在每件作品的页面还有“探索”板块。观众可以通过拖动鼠标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赏作品,以最贴近真实的观看体验。同时,页面也设有作品详细信息的链接,让观众最大程度地了解关于作品最详尽的内容,包括材质、时代、尺寸及交易信息等。另外,博物馆还给每件作品加上了标签,令观众可以按照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对应的作品。
随着艺术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欣赏美、感受美和发现美。艺术,毫无疑问地正在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艺术教育与此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看待艺术的方式,教人们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在艺术中找到生活。
百位纽约策展人推荐百幅作品
今年年初,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以这句有地标性的短句“82nd & Fifth”为理念,开展同名线上艺术项目。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博物馆将滚动推出100条由纽约百位策展人担纲制作的两分钟短片——120秒钟内,每位策展人将各自介绍和探讨一件大都会博物馆馆藏作品,而这件作品曾这样或那样地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
策展人卢克·希创(Luck Syson)以“信仰”定义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安东尼奥·罗塞利诺(Antonio Rossellino)展示了人性美和信仰力量的浮雕《圣母子与天使》(Madonna and Child with Angles)。
在“弦理论”中,策展人杰森·科尔·道布尼(Jayson Kerr Dobney)讲述了西班牙古典吉他宗师安德列斯·塞戈维亚(Andres Segovia)的随身吉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展示了其制作图样和构造,更重现了塞戈维亚弹奏时吉他的美妙音色。“听其演奏,我充满了深深的敬意”,道布尼说。
策展人艾米利亚·派克(Amelia Peck)介绍的一间美国著名设计师弗兰肯·赖特(Frank Wright)于1912年至1915年设计的起居室是“现代生活方式”的最佳诠释,她表示“它引领我向现代主义迈出了第一步,之后我便愈发喜爱这种风格。”
策展人泽维尔·所罗门(Xavier Salomon)以“成功和失败者”为题呈献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提埃坡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的大型油画《马略的凯旋》(The Triumph of Marius),所罗门认为:“提埃坡罗的风格如同歌剧,这幅作品使人联想到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失败与成功。”
策展人纳迪恩·奥恩斯坦(Nadine Orenstein)对于伦勃朗(Rembrandt van Rijin)于1653年创作的版画《三个十字架》(Christ Crucified between the Two Thieves: The Three Crosses)评价道:“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往往超越它所描绘的。”而奥恩斯特也从作品中体会到伦勃朗对人物姿态、表情的观察入微。
安德鲁·博尔顿(Andrew Bolton)介绍了一件改变他看待时尚的作品。这件由亚历山大·麦克奎恩(Alexander McQueen)所设计的1999年春夏秀款,美到极致的木质镂空和灵动结构让博尔顿至今看见的时候还会起“鸡皮疙瘩”。
文艺复习大师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500年前栩栩如生的素描作品《利比亚女预言师》(Studies for the Libyan Sibyl)在今天仍让策展人卡门·班巴赫(Carmen Bambach)感到“人物在呼吸”。
精彩项目多角度推介馆藏
在“82nd & Fifth”之前,大都会博物馆已经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灵感来自其馆藏的线上活动。在2000年首先推出的“海尔布隆艺术史年表”将大都会博物馆馆藏按年代、地理和主题清晰划分,并集合了大量论文和独家资料为艺术史学生和学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调研及教学的平台。至今此项目仍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主页每月的访问量达百万人次。2011年的项目“连接”则从100位博物馆员工的个人视角出发向观众介绍馆藏的艺术品。
“82nd & Fifth”作为这“馆藏三部曲”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选取了策展人叙说结合影片呈现的方式。每一条影片从不同角度拍摄藏品并深入浅出地分析,为观看者提供发掘这些艺术品的绝佳机会。
大都会博物馆馆长和首席执行官托马斯·P·坎贝尔(Thomas P. Campbell)表示博物馆将定期于每周三早上11点在官方网站发布两条短片。在信息多如牛毛的今天,这些两分钟的权威评注以简洁有力的形式将令人信服的内容结合起来,吸引喜爱大都会博物馆的观众和初涉艺术的人们观看学习。
不同于博物馆介绍性的导览,“82nd & Fifth”以专业人士的角度与观众分享对作品的看法、感受及作品带来的影响,同时鼓励观众尝试以新的角度欣赏、理解这些作品。项目的作品选取多元化,包括雕塑、室内设计、乐器、素描、壁画、时尚等,帮助观众进一步认识和发掘广阔的艺术世界。该项目开展至今,博物馆已为观众介绍了近30件珍贵的艺术作品。
除了影片之外,在每件作品的页面还有“探索”板块。观众可以通过拖动鼠标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赏作品,以最贴近真实的观看体验。同时,页面也设有作品详细信息的链接,让观众最大程度地了解关于作品最详尽的内容,包括材质、时代、尺寸及交易信息等。另外,博物馆还给每件作品加上了标签,令观众可以按照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对应的作品。
随着艺术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欣赏美、感受美和发现美。艺术,毫无疑问地正在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艺术教育与此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看待艺术的方式,教人们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在艺术中找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