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酶解发酵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生产生物饲料研究

来源 :饲料研究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ijun5802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优化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Instant Catapult Steam Explosion,ICSE)预处理玉米秸秆同步酶解发酵(Synchron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SSF)工艺,提高玉米秸秆转化生物饲料工艺的效率和可行性。使用合成培养基和秸秆酶解物培养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BNCC 336517),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单纯酶解和同步酶解发酵对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预处理秸秆的糖转化率影响;进一步设计正交试验获得玉米秸秆转化真蛋白最佳条件。结果显示,产朊假丝酵母能高效利用纤维二糖;37℃、单纯酶解100 g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可产32.16 g总糖,同步酶解发酵后干物质降解率51.61%,总糖利用率为84.1%;相同温度条件下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 :料水比1:7,纤维素酶复合物20 FPU,添加1%(NH4)2SO4,发酵96 h后产品真蛋白质含量为14.66%。表明得到产朊假丝酵母最优同步酶解发酵条件,且该条件下转化玉米秸秆生产生物饲料具有经济可行性。
其他文献
小天体的监测和预警对于保护国家安全和人类的生命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观测这些目标时,由于目标小且距离遥远,导致获得的目标能量变得很弱;同时观测系统受到大气、地球背景光、黄道光、恒星等背景的干扰以及被系统存在的各种噪声所影响,这导致获得的图像信噪比很低。针对空间暗弱目标尺寸小、能量弱、容易受到背景噪声和杂波的干扰等一系列检测难点问题,开展了基于时空域增强的暗弱小天体检测技术的研究。对小天体成像系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针对传统“物联网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知识点琐碎,理论教学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以及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实践项目应用驱动为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以实践项目应用驱动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学习,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目的:研究颈椎保健操联合温灸刮痧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中医科收治的5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颈椎保健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灸刮痧。比较两组康复效果、颈痛程度、症状缓解时间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68.97%);观察组Northwic
<正>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在不同地区的环境互动,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民居风格,比如北京的四合院、重庆的吊脚楼、陕西的窑洞、内蒙古的蒙古包、云南的竹楼以及客家的围屋等等。这些民居建筑,有深刻的地理环境烙印,也富含了中国人适应自然、道法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存哲学。江西赣南地区,是客家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客家文化的发祥地。赣南的客家围屋,源于中原,有中原之厚重,又与当地地形地貌结
期刊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维护方便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末端瓣膜式耐高压注射型PICC(Power PICC SOLO)具有高流速、无肝素封管、防止空气栓塞和血液反流等优点[2],同时,其耐高压特性(可耐受300 psi,1 psi=6.89
房地产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资产投入较为集中、产品经营时间久、投资资金回收周期较长。这使得资产负债问题在该行业较为普遍。根据这一特点,将房地产费用利用时间起止节点关系应用到新会计准则中,使借款费用资本化,进而提高房地产企业资产的周转率和利用率。从理论上看,将企业资产费用资本化有利于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而在实际操作中,财务在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运作中还需要考虑到房地产产业产品的开发
利用Thercast模拟软件,对DC53新型冷作模具钢3.2t钢锭在不同浇注工艺下的浇注和凝固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预测了钢锭中疏松等冶金缺陷出现的位置。通过比较不同浇注工艺浇注完成后钢锭中疏松、缩孔等冶金缺陷(Niyama值)的分布规律,提出了DC53新型冷作模具钢3.2t钢锭最佳浇注工艺,并通过现场实践进行验证分析。
期刊
基于甲摆水库工程地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资料,对库首右岸河湾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区内渗漏特点,提出有效的防渗处理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政课内核相通,将其融入大学思政课中可强化思政课实效性,增强学生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因此,高校应积极从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思政教师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中,通过积极开展思政第二课堂等路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课,在思政课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切实提高大学思政课质量,构建大学思政课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