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馈的“反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iyu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反馈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信息不断交流与深化的过程,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课堂反馈的有效性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反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期望演绎出课堂的精彩,但是师生之间的思维及其方式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再周密、详尽的教学预设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中的偶发因素或突如其来的变化总会打破教师设置的原有框架,这就需要教师当机立断、急中生智,才能有效调控反馈的过程,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活动由零散变成整体,从浅显引向深入。带着这样的问题思考,笔者对数学课堂反馈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开展了观察与反思。
  问题扫描之一——面对精彩生成,选择“忠诚预设”
  案例(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师(课件出示一包薯条5元):如果老师和你每人买一包薯条,我们一共要付多少钱?
  生:5 5。
  师:如果我们一小组6个同学都买这样的一包薯条,要付多少钱?
  生:5 5 5 5 5 5。
  师:如果一大组11个同学去买薯条,他们要付多少钱?(一位学生激动地跑到黑板前面,边说边比画,先写一个11,再写一个叉,然后写一个5。此时下面的学生也激动地叫了起来:乘法!)
  师:那用加法该怎么表示呢?
  生:5 5 5 5 5 5 5 5 5 5 5。
  师: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它变的简短些呢?
  ……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并不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并不一定能将理论付诸行动。很多时候,教师仍然忠实地实施预设方案,排斥学生有个性的思考,限制学生对预设环节的超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在预设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面对课堂纷至沓来的生成束手无策,缺少教学机智,只能无奈地将学生硬拉回预设的轨道上。本案例中,教师在课前并没有了解学生对乘法的了解程度,当教师问“如果一大组11个同学去买薯条,他们要付多少钱”时,学生并没有出现象教师所预想的那样继续用加法来表示,而是立刻想到了用乘法来解决。此时,教师没有及时调整教学进程,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而是遵循教案设计进行下去。
  问题扫描之二——面对错误信息,只是“蜻蜓点水”
  案例(二):“植树问题”教学片断
  学生独立完成: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头尾都要种),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反馈结果:(1)6×(36-1)=210(米);
  (2)6×36=216(米);
  (3)6×36-1=215(米)。
  师: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生1:第一种。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头尾都要种,间隔数应该比棵数少1,种了36棵,间隔数就是36-1,再用“间隔长×间隔数”就算出这条公路的长度了。
  师:是啊,我们要求这条公路有多长,就要用“间隔长×间隔数”求出路长,而这里告诉我们种了36棵树,并没有告诉我们间隔数,所以就要用6乘(36-1)。
  ……
  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有时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与超越。但是,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错误,把它当作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加以利用,而是蜻蜓点水式地一带而过。如本案例中的这道题是在学生刚刚学习了“棵数-1=间隔数”后遇到的求路长的问题,对学生来说,这是一道逆向思维的题目,难度比较大。因此,学生出现了三种情况,而后面两种错误的方法正是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在反馈中并没有抓住这两个错误信息进行对比,而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正确的方法上。
  问题扫描之三——面对思维偏差,依然“放任自流”
  案例(三):“图形的拼组”教学片断
  师:我们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究竟怎样的两个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
  生1: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
  生2:不对,应该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生3:我认为应该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
  师: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两个三角形?
  (学生继续争论,还拿出了自己拼好的平行四边形举例说明)
  ……
  新课程教学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唤醒、开掘与提升。但是,此时的教师却往往让出了舞台,缺少对学生呈现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整理与调控,缺少引导学生建构自己认识的过程。本案例中,学生经历了用三角形拼各种四边形的实践活动,不同经历使得他们对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产生了不同的想法。此时,教师并没有把学生的思路引到问题的本质“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上来,而是任由学生争论不休。
  思考与改进:
  课堂上学生思维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无处不在,它需要我们教师善于捕捉即时产生的教学资源,将教学做适度的调整,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和创造的愉悦中去。可是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像上述案例中这样的画面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严重影响了课堂反馈的有效性。那么,教师究竟该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在反馈过程中作出适度的引导和调整呢?
  1.学生思维出现跳跃时,要“顺其自然”
  教师面对的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打乱教师先前的预设,但常常是创造精彩的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所思所想的契机,以及在教学推进过程中不断闪现出来的思维火花,将教学及时进行调整,顺着学生实际发展的方向去挖掘,不断推向理想境界。
  像案例(一)中教师试图通过相同加数的个数不断增多,让学生感受到用加法算式表示多个相同加数相加非常麻烦,从而引出乘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却跳过这个环节,直接想到了用乘法表示11个5相加,这是个非常好的课堂生成,教师应该当即对教学过程作出调整提问:“为什么你们不继续用加法来表示11个5,而想到用乘法表示?”这样,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非常浓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能非常出彩地完成新课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2.学生信息出现错误时,要“变废为宝”
  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的信息可能是错误的,但这些错误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有当堂解读学生错误的性质以及判断其与教学相关性的能力。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错误一般包括:(1)对错误的分析具有典型的意义,即大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对这类错误的分析对全班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具有教育作用;(2)对错误的分析具有反衬的意义,即对这些错误的分析过程恰好能突出和说明当下的教学主题,这往往是教学中一种求之不得的教育资源;(3)对错误的分析具有促进生成的意义,即对这类错误的分析可以形成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并有可能推进教学的过程生成,促进学生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见解。
  如案例(二)中出现的两种错误算式就属于第二种情况,这两个信息对学生进一步认识棵数与间隔数、间隔数与路长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很大的反衬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对比:(1)为什么不能用6×36和6×36-1来计算?(2)6×36-1怎么改是正确的?第一个问题使学生明白要求路长,关键是求出间隔数,然后用“间隔长×间隔数”求出路长;第二个问题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当用6×36计算时,多算了一个6米,应该再减去一个6,变成6×36-6。这样的引导调整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棵数、间隔数、路长之间的联系,才能把获取的学生信息充分利用,真正体现每一个信息的价值。
  3.学生认识出现偏颇时,要“对症下药”
  课堂教学要讲究效率,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适度。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应该对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有目标、有方向的引导下对生成做有效点化,及时引导学生进入“正轨”,不断充实、丰富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平衡中的超越。
  如在案例(三)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怎样的两个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期望学生能发现完全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理解“完全相等”是指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却不曾想课堂上学生争论的焦点竟然集中到了三角形角的问题上,谁也不能说服谁。此时,学生争论的并不是问题的本质,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思路,作好引导:“看来,能够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三角形与角的特点并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你们所说的‘完全一样’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样,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三角形的本质特征上,明确两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追求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教师必须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平衡和突破,通过关注学生表现,进行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引导调整,使课堂反馈更有效,使课堂走向和谐与精致。
  (责编杜华)
其他文献
纵观新课程改革下的计算教学,笔者以为计算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需求和情感,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从教学的需要出发,适时适宜地变换教师角色。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扮演计算情境的创设者    以往的计算教学,不仅机械枯燥,而且教学模式更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学生充当“计算器”,教师充当计算器的“指令者”。学生不能顾及计算方法的理解,更谈不上计算方法的探索与形成过程。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了
反思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是自主性学习的最重要表现,是自我教育的开端。通过反思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因此,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一、操作论证中诱发反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加之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遵循直观性原则,因此,动手实践操作是学生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经验中创设学习背景。但事实上,教师在考虑学生学习背景时,却往往是从数学的逻辑关系出发,或者不切实际地设置一个悬念,以求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学习背景,思维含量低,缺乏情感因素,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年、月、日”一课的教学,有些教师常
生本教育就是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本能,解放儿童,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自觉产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取得学习成效,并能从中获得学习幸福感。如何才能达成上述目标?现以苏教版“我们认识的数”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学习单引导学生学习。  一、利用预习单预习  师(出示数字组成的大象图):这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你们认识吗?  师:你找到了哪些数?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说明做事要有序)  1.师:如果没有这些数
前不久,我校开展了“统计”教学的专题研讨会。吴老师执教“统计”一课,其中精彩的教学片断,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断一:  (出示例题主题图,如图1)  师:小红家养了许多小动物,要想一眼看出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生1:把它们先分一分、排一排,最后再数一数。(教师点击课件,如图2)    师:如果老师要求你把小红家饲养小动物的情况画在纸上,你会吗?(学生尝试画图)  师
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复习课后有这样一道题目:90、72、85、51、76、55这几个数中,除以2没有余数有( );除以3没有余数的有( );除以5没有余数的有( )。  学生看到这道题目的时候,有的埋头苦算;有的抓耳挠腮,表情痛苦不堪;还有的眉头紧锁,不知如何动笔。  师:面对这道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是一个一个算吗?  生2:老师,有简便的方法吗?  师:咱们一起来想
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并不仅仅局限在小小课堂方寸之地。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相比较,我们应该着眼于拓展课堂空间,让开放式教学融入日常实践中去,对过去那种注重层次性、步骤明确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与改进,让学生减少对教师“牵引”的依赖,不再“亦步亦趋”。从课堂向课前、课后延伸,让学生在大课堂里自由、自立、自主的有一番“大作为”。  一、大预习——始于任务引领  教学不是从课堂开始。突破课堂教
乒乓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被称为中国的“国球”。乒乓球为圆球状,重2.53~2.70克,白或橙色,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的新塑料球。2001年9月1日前,乒乓球比赛以21分为一局,现以11分为一局,采用五局三胜(团体)或七局四胜制(单项)。  多年来,中国选手一直在乒乓球项目中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男子项目中的王涛、孔令辉、刘国梁,女子项目中的邓亚萍、乔红、王楠、张怡宁等冠军球员群星璀璨。
深入文本,研读教材对实施有效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它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必然途径,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更是决定教学手段的必要参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教育实际出发,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有意义的建构。  一、细读课程标准,把握核心理念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研读,帮助教师了解所教学段的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过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操作、交流、探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