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对语文的水平和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谈论语文素养的话题已成热门。关于这个话题,很多同仁已发表了很多深刻的见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实施目标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对于工作在一线的语文老师来说,这句话的分量很重!它明确了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我们该如何来理解和实现这一目标呢?
说到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不陌生,但语文素养因其概念的模糊性以及宽泛性,要明确似乎很难。从语源上看,语文素养是用语文素质和语文修养拼凑而成的。它的意义,恐怕也逃不出语文素质和语文修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在解读语文素养的内涵的时候不难发现,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所承担的任务是如此的重,该如何着手?该注重哪一方面?这不能不说是棘手的问题。
目前语文教学的主要倾向是注重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这对不对?对!又不全对!新课标明确说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注重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仅是教学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忽略语文的工具性。钱梦龙老师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离开了人文内涵,那么这个语言的外壳就是空的;同样,离开了语言外壳,人文内涵也就不存在。也就是说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形成必要的语文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这三者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应该树立“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观念,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陆俭明认为“评价一个人的语文修养和语文水平,主要是就他的书面语修养和水平而言的”,“学习母语是个‘习得’和‘学得’兼而有之并彼此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过程”。因而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就应帮助学生“学得”书面语,逐步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
如何“学得”?如何“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而言,语文素养的养成是融合在新课标所讲的“三维目标”中的,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中。在具体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三个目标的实现,即意味着语文素养的养成。
因此我们在让学生“学得”,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时要做到两个转变和一个习惯的养成。
首先是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一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时空有限,而教育教学的目标多样,学生的需求多样。如何确定重点,如何确定主要方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得”。而利用好文本是关键。现行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即应该重视学生的诵读、感悟。
诵读就是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触摸语言。学生在诵读中能培养很好的语感,能很好地抓住文本的内容,品鉴一篇文章的优劣。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都道出了诵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巴金曾说过:“现在有两百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这么多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了。”熟读、背诵是促成学生规范语言积累的唯一途径,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感的必要条件。
在诵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怎样去实现整体感悟?新课标重复最多的词语是“生活”、“体验”。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语文教育首先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生活方式。初中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要引入多彩的社会生活,需要社会语言学,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懂得语言文字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应将课堂带入社会,将社会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有了“生活”,才有“体验”,体验是指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如《散步》中“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没有地方能看出。作者为什么感到春天来得太迟?作者希望春天来得早,是好让母亲散步。作者笔下的春天原来不是自然的春天,是心灵的春天。同学们有没有感到春天来得迟的时候?这就是体验。同学们有没有这种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巧设问、巧激发,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走出文本,从而在文本的熏陶感染中自觉形成语文素养。
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表达,让学生把阅读文本的所思所想能用规范的娴熟的书面语来表达。这是把阅读和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很重要的一环。
其次是练习形式的转变。我们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是这样去练习的,课堂老师问,学生答。课后布置一定数量的识记、抄写、阅读、表达方面的练习。这种形式容易出现师生之间很少互动,学生机械地去完成作业。这样要达到教学的效果是很难的,甚至学生还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应该是语言教学,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设计应“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遵循“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理念。在课堂上,应该以师生的对话,学生的自主探究质疑为主要形式。有时还可采用如答记者问,讨论等形式。在课外的练习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读起来,还要让学生写起来。其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写内容概述、提纲罗列、简洁评说、表达感想、想象扩展、改编等。在写作的练习设计中不但在作文的写作方面做文章,更应注意平时写作习惯的培养,如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
再次应该注重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最重要。叶老认为语文教育即习惯的教育,“不动笔墨不读书”。乌申斯基也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包括在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在课堂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大胆举手发言的习惯;在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反思、多动笔写作的习惯;更应该有利用空余时间开展阅读的习惯。在课外阅读的指导方面,我常鼓励学生这样去读书,做到与作者的思想碰撞,激发智慧的火花;与作者的心灵碰撞,激起情感的共鸣;与作者对话,明白做人的道理。在实践的过程里,学生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读书笔记。只要坚持下去,养成一种习惯,那收获应该是很大的。
语文素养的养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明白该如何去学习语言、应用语言,进而形成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阅读中增强语文素养。“路漫漫兮其修远兮”,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添一块砖吧。
参考文献:
1.《体会语文素养》 顾云龙 《语文建设》 2002年第1期
2.《语文教学与语文素养》 秦永红
3.《语文教学的定位问题》 陆俭明 《中学语文》 2006年第3期
说到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不陌生,但语文素养因其概念的模糊性以及宽泛性,要明确似乎很难。从语源上看,语文素养是用语文素质和语文修养拼凑而成的。它的意义,恐怕也逃不出语文素质和语文修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在解读语文素养的内涵的时候不难发现,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所承担的任务是如此的重,该如何着手?该注重哪一方面?这不能不说是棘手的问题。
目前语文教学的主要倾向是注重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这对不对?对!又不全对!新课标明确说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注重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仅是教学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忽略语文的工具性。钱梦龙老师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离开了人文内涵,那么这个语言的外壳就是空的;同样,离开了语言外壳,人文内涵也就不存在。也就是说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形成必要的语文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这三者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应该树立“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观念,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陆俭明认为“评价一个人的语文修养和语文水平,主要是就他的书面语修养和水平而言的”,“学习母语是个‘习得’和‘学得’兼而有之并彼此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过程”。因而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就应帮助学生“学得”书面语,逐步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
如何“学得”?如何“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而言,语文素养的养成是融合在新课标所讲的“三维目标”中的,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中。在具体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三个目标的实现,即意味着语文素养的养成。
因此我们在让学生“学得”,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时要做到两个转变和一个习惯的养成。
首先是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一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时空有限,而教育教学的目标多样,学生的需求多样。如何确定重点,如何确定主要方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得”。而利用好文本是关键。现行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即应该重视学生的诵读、感悟。
诵读就是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触摸语言。学生在诵读中能培养很好的语感,能很好地抓住文本的内容,品鉴一篇文章的优劣。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都道出了诵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巴金曾说过:“现在有两百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这么多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了。”熟读、背诵是促成学生规范语言积累的唯一途径,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感的必要条件。
在诵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怎样去实现整体感悟?新课标重复最多的词语是“生活”、“体验”。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语文教育首先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生活方式。初中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要引入多彩的社会生活,需要社会语言学,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懂得语言文字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应将课堂带入社会,将社会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有了“生活”,才有“体验”,体验是指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如《散步》中“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没有地方能看出。作者为什么感到春天来得太迟?作者希望春天来得早,是好让母亲散步。作者笔下的春天原来不是自然的春天,是心灵的春天。同学们有没有感到春天来得迟的时候?这就是体验。同学们有没有这种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巧设问、巧激发,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走出文本,从而在文本的熏陶感染中自觉形成语文素养。
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表达,让学生把阅读文本的所思所想能用规范的娴熟的书面语来表达。这是把阅读和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很重要的一环。
其次是练习形式的转变。我们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是这样去练习的,课堂老师问,学生答。课后布置一定数量的识记、抄写、阅读、表达方面的练习。这种形式容易出现师生之间很少互动,学生机械地去完成作业。这样要达到教学的效果是很难的,甚至学生还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应该是语言教学,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设计应“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遵循“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理念。在课堂上,应该以师生的对话,学生的自主探究质疑为主要形式。有时还可采用如答记者问,讨论等形式。在课外的练习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读起来,还要让学生写起来。其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写内容概述、提纲罗列、简洁评说、表达感想、想象扩展、改编等。在写作的练习设计中不但在作文的写作方面做文章,更应注意平时写作习惯的培养,如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
再次应该注重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最重要。叶老认为语文教育即习惯的教育,“不动笔墨不读书”。乌申斯基也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包括在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在课堂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大胆举手发言的习惯;在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反思、多动笔写作的习惯;更应该有利用空余时间开展阅读的习惯。在课外阅读的指导方面,我常鼓励学生这样去读书,做到与作者的思想碰撞,激发智慧的火花;与作者的心灵碰撞,激起情感的共鸣;与作者对话,明白做人的道理。在实践的过程里,学生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读书笔记。只要坚持下去,养成一种习惯,那收获应该是很大的。
语文素养的养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明白该如何去学习语言、应用语言,进而形成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阅读中增强语文素养。“路漫漫兮其修远兮”,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添一块砖吧。
参考文献:
1.《体会语文素养》 顾云龙 《语文建设》 2002年第1期
2.《语文教学与语文素养》 秦永红
3.《语文教学的定位问题》 陆俭明 《中学语文》 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