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中医治验体会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hlxj1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眩晕;头痛;天麻钩藤温胆汤
  中图分类号:R58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34-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逐年升高。目前我国代谢综合征有两大趋势:一是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并发症严重;二是发病年龄逐渐下降,中青年患者逐渐增多。中医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辨证论治,治疗代谢综合征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稳定疗效、逆转靶器官损害、减少并发症减少使用西药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1典型病例
  患者杨某,男,22岁,2012年9月25日初诊。头昏、耳鸣、口干欲饮、手足心易出汗、目胀、时有恶心、心悸、烦躁2月,失眠,焦虑,饮食、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患者平素体胖,懒动,嗜食肥甘厚味,起居不规律,嗜烟酒,2月前因熬夜劳累后再进食烧烤、啤酒后感头昏晕、心慌胸闷,到云大医院就诊,查HR180次/min,BP:180/110mmHg行头颅CT、肾上腺CT、等各项检查正常,甘油三酯:3.71mmol/L,总胆固醇:7.23mmol/L,尿酸:550mmol/L,确诊为:(1)代谢紊乱综合征。(2)焦虑症。目前体胖,有86kg,已2月未上班,尿酸高服别嘌醇片、血脂高未服降脂药,血压高,服氨氯地平片5mg、比索洛尔片5mg,血压维持不稳定,稍运动即感心跳加速,血压波动于180/100mmHg-135/85mmHg之间。辨证:阴虚阳亢痰湿不化。方药:天麻钩藤温胆汤加减。天麻30g,钩藤20g,枳实15g,竹茹6g,茯苓20g,陈皮5g,法夏15g,薏仁30g,枣仁20g,草决明20g,刺蒺藜20g,萆薢15g,白芍15g,泽泻30g,荷顶10g,珍珠母20g,夜交藤15g,百合15g。每日1剂,开水煎服,共服8剂,停服嘌醇片,同时嘱患者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加大运动量,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油腻、高嘌呤食物,生活起居规律。2012年10月3日复诊:服上方后,诸症已明显减轻,偶有头昏痛,时有心慌、胸闷、口干、目干、目胀、睡眠差,小便稍黄,大便正常。血压未超过160/95mmHg。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辨证:阴虚阳亢,痰湿不化。治则:滋阴潜阳健脾化痰除湿。方药:天麻钩藤温胆汤加减:天麻30g,钩藤20g,枳实15g,竹茹6g,茯苓15g,陈皮10g,法夏10g,薏仁30g,草决明15g,刺蒺藜20g,萆薢15g,白芍15g,泽泻20g,枣仁20g,莲子15g,生地15g,丹皮15g,菊花10g,果枸15g,麦冬15g,石斛10g。共服10剂,2012年10月20日复诊,患者上证均明显缓解,饮食起居规律,每天坚持运动1h,复查甘油三酯:1.60mmol/L,总胆固醇:5.25mmol/L,尿酸:364mmol/L,已基本恢复正常,体重减轻3kg,血压维持在135/80mmHg左右,在剧烈运动时有心悸,血压达145/90mmHg。此次复诊,守方再进,降压药减为氨氯地平片5mg/d,嘱坚持体育锻炼,饮食起居规律,1月后随访,患者无明显不适,血压稳定,体重减轻5kg,已正常上班。
  按:患者本次发病诱因为劳累,但与患者长期缺乏锻炼、体胖有关,中医所说“肥人多痰湿”,故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谢紊乱随之而来,加之饮食伤及脾胃,脾不散精,气化失司,精微不布,则使津液形成脂浊,脾病及肾,肾虚、阳亢、痰湿交织,水湿运化无权,加重体内湿浊;则使津液形成痰湿不化,故患者表现为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等脾虚湿重之象。方中天麻、钩藤为主药,与半夏合用,为治风痰之要药,温胆汤为中医古典燥湿祛痰之名方,其以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利湿,取“无湿不成痰”之意,枳实下气行痰;竹茹清热止呕;生姜健胃祛痰;耳鸣、目胀加白芍、莲子、生地、丹皮、菊花、果枸、麦冬、石斛等滋阴养肝,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潜阳、健脾化痰、燥湿祛瘀之效,达到减少脂肪沉积、控制体重增长的作用。
  2讨论
  代谢综合征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引起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子主要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以及高尿酸与凝血因子不正常等。它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会加速冠心病和其他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和死亡危险。其临床表现可见头昏头痛、目眩、胸闷、心悸、失眠等症状,中医可将之归属于“痰证”、“肥满”、“消渴”、“眩晕”、“胸痹”、“郁证”等范畴。辨证方面中医责之于肺、脾、肝、肾四脏,把肥胖作为为关键点,遵循“肥人多痰湿”“肥人多气虚”、“久病必瘀”、“久病入络”、“气郁化火”等理论辨证,并认为痰热瘀虚为病理因素。通过此例典型代谢综合征病案整理分析得出脾肾不足是内因,饮食不节、运动过少是外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是重要环节;痰瘀互阻是重要病机;虚损变证、气血津液运行障碍是代谢综合征的不良结局。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温胆汤能够显著抑制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总甘油三酯(TG)浓度,提高脂蛋白脂酶(LPL)和总脂解酶(LA)活性,方中重用的泽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可以抑制外源性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吸收,影响内源性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合成,薏苡仁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道负担的作用;天麻有镇静催眠、镇痛、促智抗衰老作用,全方中既有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又符合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临床和实验研究也证实了脂质的代谢异常变化可为痰证辨证的客观指标。
  (收稿日期:2014-01-08)
其他文献
关键词:十二经筋;作用意义;经络辨证;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53-03  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分,由于它的循行、分布、病候及作用等,都着重于“筋肉”,所以称为“经筋”。  1十二经筋的特点  1.1经筋的循行特点,是只在四肢、躯体和胸郭、腹腔,并不入属内脏,突出了经络系统在体表的组织功能。它与十二经脉或内或外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配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抗病毒和神经营养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水疱结痂、疼痛减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予以口服阿昔洛韦片08 g/
期刊
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中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效果分析。方法收集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于中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的临床试验的文章,运用Jadad 质量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并利用RevMan 52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比较,临床疗效分析比较:235/267(8801%),199/269(7397%),(0R=301,95%CI: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酢浆草提取物对正常及新斯的明所致小鼠胃肠功能亢进的影响。方法采用灌胃酚红半固体糊法,研究酢浆草提取物对正常及新斯的明所致胃肠功能亢进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影响。结果酢浆草提取物高剂量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新斯的明所致胃肠功能亢进小鼠的胃排空及肠推进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酢浆草提取物对正常及新斯的明所致小鼠胃肠功能亢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酢浆草;正常;亢进;
期刊
摘要:肺朝百脉”语出《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后世多数医家和注家多从“朝”字入手诠释,以“朝向,朝会”做解,以“单向”的指向性作为解释该句。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主要参考,提出‘肺朝百脉’是指:肺是“气”的“双向调摄”并提出了肺朝百脉的中医理论模型“8”字模型。  关键词:肺朝百脉;气机;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R223.1文献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宁心汤治疗老年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心律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宁心汤,2周/疗程。2组均常规给予改善心肌代谢,对症等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参麻通络胶囊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V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 例,治疗组给予参麻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片治疗,2组均3个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依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The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daily living,ADL)、中医证候变化
期刊
摘要:褐煤蜡树脂是精制褐煤蜡工业生产中从褐煤粗蜡里脱除的大量副产物,目前尚无有效利用途径。为实现褐煤蜡树脂的合理开发,本实验首次采用现代化学分离方法和波谱学方法,对云南峨山产褐煤中树脂成分进行了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3-酮基-木栓烷酮(1),3-羟基1-木栓烷醇(2),3-羟基-齐墩果内酯(3),24(R)-3β-豆甾醇(4)邻苯二甲酸-二(3-甲基-己烷基)酯(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补肾化痰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口服自拟疏肝补肾化痰汤治疗;对照组80例,口服乳癖消片治疗,均服用2月經周期后比较乳房疼痛、乳房包块、月经不调的改善情况和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对乳房疼痛、乳房包块、月经不调均有明显改善,但两者之间疗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补肾温肺合剂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抗血清致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及颅骨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测量蓝斑光密度并计算蓝斑抑制百分率,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并计算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和抑制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补肾温肺合剂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皮肤蓝斑的吸光度、显著抑制大鼠颅骨骨膜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但随着剂量的加大蓝斑吸光度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均有增加的趋势。结论补肾温肺合剂具有抗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