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强国战略的四大价值理路

来源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maho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的发展与治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互联网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网络空间治理提出一系列的新论断,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网络强国战略是网信事业发展的思想理论和行动方略,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依法治网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乃至中国互联网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我国网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与时代价值.
其他文献
恩格斯是国际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他以从事商业活动、工人运动、政党活动、武装起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军事科学研究等方式,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终身.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始人之一,是当之无愧的第二提琴手.他与马克思在政治立场、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上高度一致,两人密切分工合作,共同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在家庭出身、性格气质、学术背景、兴趣爱好上存在个性差异,第二提琴手与第一提琴手既合奏华章,又交相辉映.恩格斯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对无产阶级有深厚的阶级情感,坚持无产阶级的友爱;他勇于牺牲奉献,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本文在系统梳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痛点的基础上,基于安徽淮南店集村的调研情况,总结提炼店集农业生产托管的特色亮点,归纳得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扶持机制、发挥村集体和合作社的协调组织机制、激发村民自身凝聚力、建立多方参与的社会经济组织,旨在为农业生产托管提供借鉴与指导.
网络社会治理,业已成为人类社会治理的一大实践类型.本文将网络社会治理具体实施过程中显现为共同要求的运作内容和运作事项,称为网络社会治理的“实施界域”.提出,就当前我国网络社会治理实践的实际推行来讲,应着重把握网络运行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网络行为规约、网络内容治理和网络生态优化这五个方面的“基础界域”.
学位
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上的第一篇重要文献,全文围绕私有制与竞争关系所带来的一系列混乱后果,阐明了私有制将生产最终层层分裂为资本、劳动和土地三要素,并揭示在竞争关系下三者之间如何发生着强烈对立与碰撞,最终导致商业危机与社会两极分化的加剧,并由此提出消灭私有制才能把人从这种混乱中解救出来的路径.从中反映出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非共享性与不平衡性的不满,通过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批判进而产生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起点.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西南、闽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法制建设实践,初步形成了基本法律体系,建立了司法机关,培养了大量司法工作人员,这些法制建设的积极尝试,对当时维护社会稳定、恢复社会经济、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代民主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遵义会议之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经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干部队伍由小变大、从弱到强,这都得益于正确干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系统考察延安时期党的干部政策,可以得出以下几条主要经验:一是培养和造就干部,在局部执政范围内安排政府人员都要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大局;二是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选用标准;三是坚持最广泛地团结和爱护党内外各类干部.认真总结并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领导并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国情世情作出的全局性重大战略判断,也是指导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两个大局”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正确认识和把握“两个大局”,必须从世界500年、近代18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历史维度分析“两个大局”观提出的来龙去脉;从对立统一、量变质变、整体局部、内因外因的理论维度把握“两个大局”观的特点和本质;从实践维度看,最关键的是要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
马克思认为,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其中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与尺度,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对生产力作用的分析对于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始终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始终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始终要使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共同富裕是“国之大者”,实现共同富裕彰显了党和国家的大视野、大担当和大作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伟大担当,也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现实路径.新时代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继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坚持把实事求是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问题导向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方法和全面协调的方法贯穿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全过程,从而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