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拐弯处”建“数感”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笔者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加工和适度拓展,通过一系列问题的驱动,引导学生大胆估测、动手实践、仔细观察、合情推理,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数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感
  引言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强调要发展学生的数感,这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更大的数,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并借助多媒体设备及数学教具学具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思考、推理、动手操作和交流讨论等过程,通过问题驱动,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累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数感。
  一、明起点,促教学
  1.研教材,明知识起点
  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过程中,学生从一开始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扩展到1000以内的数,不仅数目变大,数字的抽象程度也更为递进。这时可借助教材内容把“认数”和“用数表达、用数交流信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渐熟练这一部分内容,数和形结合,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研学生,明认知起点
  备学生在教师备课环节中十分重要,例如:通过之前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对计数单位“个”“十”“百”以及“满十进一”的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本身就比较枯燥的数学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因此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仍需数形结合,如借助一些课堂游戏、创设情境以及制作生动的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借助形适时、适当地进行抽象,这样既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的天性,又可以把新旧知识巧妙地串联起来,适时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动口、动脑、观察、推理,多方位丰富学生的感知。
  二、巧借直观模型,凸显核心素养
  1.初步感知,构建“千”的模型
  尽管二年级学生对百以内的数有了较为充分的感知,但他们脑海里还是没有相对准确、明晰的数感,加之数的概念较为抽象,因而必须借助具体的实物进行教学,把“数”与“形”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形”(具体实物)来感知、理解、表达数。
  为此,课伊始,我出示三堆杂乱摆放的小方块,数量分别是100、500、1000,给学生提供估的依据——100个小方块,学生根据100个小方块来估一估另外两堆是多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方向、有依据地去估,而不是盲目地去估,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2.数形结合,深化“千”的模型
  (1)巧借方块,搭建桥梁
  数来源于数。只有使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才能使教学更为顺畅。首先,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小方块,10个一列(板书:10个一是十)。再十个十个地数,10列一面(板书:10个十是百)。最后,一百一百地数,10面一体(板书:10个百是一千)。将散乱的小方块“结构化”成10个一列、10列一面、10面一体,直观的结构化过程能使学生更充分地感知“满十进一”。面对这样直观的呈现,引出计数单位“个”“十”“百”“千”才更自然,也能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巧借计数器,攻破难点
  在这一课中,主要解决学生再“往后加”的难题,如在709的基础上再加上1是多少,很多同学就会说“810”。由此可以看出,二年级学生对“十进位数”的联系已经掌握,但无法准确得出满十后向哪一数位进一,因而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通过动手拨一拨计数器等方式,使学生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某一位满十,就会生成一个高一级的计数单位”。通过不断操作和经验积累,学生就会逐渐地跨越“拐弯处”数数的难点了。
  在数的过程中,当数到整十、整百、一千这些“拐弯处”的时候,可放手让学生边拨珠子边说明为什么要把个位、十位、百位的珠子清空再向十位、百位、千位进一,借此强化学生对这种“某一位满十,就会生成一个高一级的计数单位”的认知,也为后面学习连续进位做铺垫。课上给予学生足够动手的空间,在计数器上从三百二十,一十一十地数到四百一十,请学生上台边拨珠子边说明他是怎么拨的。教师再次提问从三百九十拨到四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样不断提问,学生就会动脑去理解“十位满十就要向百位进一”,这样更有利于突破从几百九十到整百这个“拐弯处”数數的难点。再连续“满十进一”,强化“满十进一”的过程,会更加有效地突破整十、整百“拐弯处”数数的难点。
  (3)巧借信息技术手段,内化认知
  在观看微课动态演示的过程中,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接近整十、整百、一千的数的共同点——都是哪一个计数单位满十就向前一个计数单位进一,以此加强学生对“为何进位”“怎样进位”的感知。同时,在猜一猜活动中,学生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真可谓“小手直举,小口常开”。试问:学生不想参与,会这样吗?课堂气氛的热烈,一方面说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这节课增添趣味性与吸引力,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帮助全班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三、反思中成长
  1.突破“拐弯处”
  通过形象操作来突破本课的难点。一开始让学生从一开始数数,再到累加一十、一百的数,让学生逐步感受数数中的规律以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制的关系。在整个环节设计中,若能把“初数一千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拆分成两部分,先放手让学生数出具体的数,然后讨论怎么摆最容易看出来,最后重新处理数出来的具体数,也许效果会更好。
  2.见“数感”--建“数感”
  学生数感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在新课的教学中,课件出示凌乱的1000个小方块后,都要让学生来估一估,然后再数一数,通过数的结果来校正学生估数的能力,把握数的本质,通过数数来突破“拐弯处”,在具体的表象中感受数的大小和组成,由此逐步建立起更强的数感。
  在教学设计的优化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要呈现一堂精美、“好玩”的数学课,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需要读透教材,开发教材;需要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并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需要围绕数学核心素养去教学。上好一节数学课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应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感”其实并不神秘,它是处在数与运算之间的一种可被人类所理解的感知能力,而如何去理解它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搭建桥梁——数与现实情境之间的桥梁,只有这样,学生眼中的世界才会有量化的味道。
  参考文献:
  [1]杨珍珍.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数感的培养和发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6):120120.
  [2]毛小燕.小学数学数感培养对策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5):6768.
其他文献
摘要: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招考改革意见》),这表明国家对于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中学的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在总结合肥八中前一阶段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尝试做进一步的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生涯规划 课程 推进   引言   合肥八中自2013年启动生涯规划教育以来,已经组建了一支由10余
期刊
摘要:语言既是文本的“外衣”,又是理解文本内涵、把握文本思想的媒介。本文着重品鉴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六个自然段的不同语言风格,它们或是整饬典雅的文艺性语言,或是家常琐事的口语化语言,或是简洁凝练的叙述性语言,或是典故说理的议论性语言,或是时空跳跃的概括性语言,或是虚词点染的诗化语言,每个自然段的语言风格各不相同,各成风貌,但各段语言又自然地融于一体,共同构成了《项脊轩志》言质情真的美。   关键
期刊
摘要:农村高中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但许多创新举措恰恰来自生源质量一般的农村中学。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栟茶中学的很多做法很务实,很值得学习。   关键词:农村高中 管理理念 举措   栟茶中学是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的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多年来,其高考成绩在整个江苏省位于前列,被称为“栟中现象”。2018年高考,栟茶中学再创辉煌,767人参加高考,498人达到一本分数线,居全省前列。2008年至2
期刊
摘要:培育初中生的文化自信,语文教学责无旁贷,这也是语文教师的使命。本文试对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做一些探索。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以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为抓手,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以培育学生文化自信为宗旨。依托课本,立足课堂,丰富课外,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努力,激发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动力和自觉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从而培
期刊
摘要:在海量积累的基础上,如何保证学生既能形成符合自然阅读、纯粹阅读要求的心理和行为,又能不走形式、不浮于表层,使得阅读真正指向心灵,指向“远方”?这是影响学生阅读质量高低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为例,尝试有计划地、较为系统地实践“兴趣导向的阅读推介课”,“问题为核心的阅读推进课”,“多类型活动展示为核心的阅读交流课”等课型策略。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课程体验 兴趣导向 教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种种研究表明,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状况一直令人担忧。首先,西方学校推崇的运动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社会适应性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其效果显著。合肥六中顺应时代发展,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与锻炼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运动教育模式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
期刊
摘要:微课——新时代教学模式的“宠儿”、传统课堂中的“摆渡人”,在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建立了一个新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微课似“摆渡人”一样摆渡教育长河的知识领域,也似侵略者扩充领土一般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着课堂区域,又似良师益友般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刷新着教育者的认知。在信息大数据应用下的现代教学模式中,微课对现代教学的辅助作用甚大。  关键词:微课 “摆渡” 自学 助教  简
期刊
摘要: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使其受到优秀读物的熏陶,让课外阅读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方法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做了明确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之所以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
期刊
摘要:健美操是一种充满活力且具有观赏价值的运动,它融合了音乐、舞蹈、体操等不同元素,深受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健美操运动在霍邱县中小学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开展率较低,从而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健美操;影响因素;调查  前言  健美操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锻炼项目,因其融合了音乐、舞蹈和体操等因素而具有艺术观赏和健身价值,深受
期刊
摘要:如何才能引起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兴趣?笔者认为,要引导学生在读诗时读出点问题来,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本文先以现代诗歌的赏鉴为例,从诗歌的反常逻辑中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思考;再从古诗的常规无疑处追问一个可深入的问题,并联系教学实际举例分析。  关键词:诗歌教学;兴趣;追问  引言  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模糊一些,這是语文教学界的共识。这种模糊性在诗歌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目标模糊,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