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28例临床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u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分析利用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 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小儿疝气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小切口组和常规组,小切口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 常规组与小切口组相比,在手术时间、 切口长度、出血量等方面,小切口组数值较小,组间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疝气的临床治疗中,小切口手术方法表现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儿有着创伤小、患儿恢复较快、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优点,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小切口 小儿疝气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044-01
  作为普通外科的常见疾病,我国小儿疝气的发病率较高。患儿的主要表现为,剧烈运动后(或哭闹)后, 腹股沟处出现肿块,肿块为可复性的。在小儿疝气的临床治疗中,首选方法为手术,但是常规手术方式的创伤面积较大,出血量较大,对患儿的生产发育是不利的,本次研究中,采用了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全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年 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小儿疝气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小切口组和常规组。 小切口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区间为6.5个月~7.2岁,平均年龄 3.4 岁。常规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区间为7个月~7.1岁,平均年龄 3.4 岁。经诊断,所有患儿与腹股沟斜疝标准相符 ,经检查,患儿不存在其他疾病,如肾、心、肺等重要脏器的疾病。 所有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组手术方法
  28例患儿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患儿采用全麻方式,横向切口长度约为2.5cm,手术结束后需缝合创口。术后,对患儿实施抗生素治疗,持续约5d,预防术后感染, 住院时间约7 d 。
  1.2.2 小切口组手术方法
  28例患儿采用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患儿采用全麻方式,横向切口长度约为1cm,切口位置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创口无需缝合,只需要覆盖无菌敷贴;手术完毕后,对患儿进行观察,待患儿清醒且无不适症状后,即可出院,并接受抗生素治疗,持续约5天[1]。
  所有患儿出院后的 7 d、1 个月、 3 个时,分别进行随访,比较患儿的恢复情况。
  1.3 疗效评价
  评价手术疗效的指标为:患儿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 统计学软件多本次实验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使用 t 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并采用 χ2 检验,P<0. 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由表1可知,常规组与小切口组相比,在手术时间、 切口长度、出血量等方面,小切口组数值较小,组间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常规组并发症患儿4例(14.2%),其中阴囊肿胀2例,切口感染2例;小切口组仅1例患儿出现术后并发症,为阴囊肿胀,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小儿疝气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由于患儿腹膜鞘状突未关闭而导致发病。当患儿腹腔压力升高时,特别是剧烈运动、用力排便及哭闹后,患儿会形成明显的包块,位置通常在阴唇或阴囊上方。包块一般可在按压下重回腹腔,多数患儿并无不适感,但是,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肿块下坠程度增大,对患儿的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多数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便秘、腹痛、吸收能力差等临床表现,而疝气长期的挤压会影响患儿阴囊、阴唇的发育,病情加重后,患儿甚至无法正常行走[2]。若包块无法纳回腹腔(或发生嵌顿现象),将会引发局部肿胀、腹部剧痛,严重者可致肠坏死。多数小儿腹股沟疝需要手术才可痊愈,若拖延而不进行手术,将会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虽然常规手术方法具有视野开阔、方便操作的优势,但是创伤较大,对患儿机体的伤害较大,且术后并发感染的概率较大,患儿的恢复速度较慢。此外,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可能无法耐受常规手术,使治疗过程的难度加大[3]。本次研究中,应用了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研究表明患儿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方法,同时也避免了对患儿脏器的损伤。手术切口仅为1cm, 术中出血量较少,创口无需缝合,只需要覆盖无菌敷贴,患儿恢复快,出院时间大大缩短。术后无需拆线,有效避免了对患儿的二次伤害。此外,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本次研究中仅为3.5%。相关研究表明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可将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
  总之,在小儿疝气的临床治疗中,小切口手术方法表现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创伤小、患儿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较传统手术更加实用和有效,应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军,钱立印 ,葛亚博.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14(29) :138-139.
  [2] 傅朝春,张杰.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500 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23(9):154-156.
  [3] 李文锋.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学信息,2010,15(9 上旬刊):2012,12(12):3334-3335.
  [4] 刘玉,夏立平 ,郑武平,等.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21(11):152-153.
其他文献
江苏法泰电器有限公司,位于我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区域内的苏州市,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断路器以及高低压电器成套设备的知名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有FTM8小型断路器系列、FTM1插拔式
高低压复合转子是二重集团公司新产品开发重点项目,其附加值高,价格是一般转子的两倍,由于其技术要求高,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成功生产的经验。生产高低压复合转子的主要难点是热处理
分析了某电站轴流定桨式叶片开裂原因。通过对断口的宏观形貌、材质的化学成分、硬度、显微组织的分析,认为叶片开裂原因是由于根部补焊区存在缺陷,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疲劳裂
详细介绍了用VOD工艺冶炼Z3CN20—09M钢的过程。最终产品的含碳量为0.028%,Cr的回收率达83.5%。
采用电渣重熔工艺生产试制了70Cr3Mo钢支承辊辊坯。产品检验结果表明,辊坯的化学成分、超声波探伤、高倍检验全部合格。
当前,医护工作者正面临着严重职业暴露的危险,而医院手术护士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尤其是遇急诊手术或抢救患者时,容易忽略自身防护,常因工作紧张,难以按常规程序进行操作,更易发生锐器伤而接触血液、体液造成职业暴露,现将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1 防护对策  1.1 加强防护意识,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接触有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带双层手套、护目镜及脚套;对艾滋
【摘 要】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补种措施。方法 对我院查体中心肝功能正常且乙肝病毒标志物两对半检测全部阴性自愿者,按0、1、6个月10 μg×3方案,接种乙肝疫苗,于210 d后抽血检测抗-HBs,结果仍为阴性者30例,给予卡介苗注射液1.0 ng,隔日肌注,连注10次后,再次按0、1、6个月免疫接种程序给予注射乙肝疫苗。结果 30例接种失败者再次用卡介苗加乙肝疫苗接种后,其抗HBs阳性率
9月15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江苏东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配售和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按照
【摘 要】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天。结果 两组治疗后NYHA分级,LVEF,6min步行试验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呢苏达)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前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目的:探究分析在睫状肌麻痹性验光下近视患者的电脑验光结果和检影镜验光结果的差异性。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来本院进行验光检查的60例(120眼)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