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色彩风景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观看是一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观看方式的恰当与否是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主体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不同等等都将带来观看方式的不同,从而影响绘画形态的不同。
一、形式的看
在西方现代观念的冲击下,画面的形式越来越受到画家们的重视。可以说绘画如果失去了形式就好比人失去了大脑,精神与思想将无从谈起。
(一)提炼点、线、面。点、线、面是一幅完整作品的形式要素。在内容大于形式的作品当中,点、线、面蕴涵于其中,通过结构塑造的方式服务于表现的主体对象;而在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中,点、线、面将以独立审美的价值支撑起画面的形式感。事实上,一幅优秀的作品,没有脱离形式的内容,更没有脱离内容的形式。当你在观看大自然时,只要你愿意,对象将以或点、或线、或面的方式呈现在你面前。大家都知道,积点成线,积线成面,点的放大成面,面的拉伸成线。我们有时将对象当中的点、线、面单独抽取出来,并加以强化,认真比较的区别对待。同时对干扰这一画面形式语言的元素加以处理,或减弱或服从,这未尝不是一种观看方式。
(二)归纳黑、白、灰。黑、白、灰是绘画的基本要素。黑、白、灰的形态与布局将直接关系画面的色彩结构。取景不同,黑、白、灰也将不同。面对纷繁的大自然,归纳与整合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也需要一定的理智,更需要一定的实践积累。在控制与还原之间需要“度”的把握。简单举个例子:在光的照射下,对象被分割成“受光与背光 ”、“黑与白”两大系统。由于固有颜色的差异,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灰,自然中门、窗、瓦可深可浅,天地可暗可亮,草木可隐可现,按照提炼点、线、面的方式,对象中的门、窗、瓦、树干、墙面等将做强化处理,且画面呈平面色块构成状态。如按照归纳黑、白、灰的方式,那么强化处理则未必。受光的墙上的门窗是否可以减弱?背光的白墙是否可以加深?远山是否可以归属于天?如此种种,是为了谋求画面的整体,达到内容的整合,从而使内容蕴涵形式。
(三)分割平面色彩构架。也就是画面的形式结构,通俗的讲叫构图。简单字面理解:结,是指结合;构,是指构成。任何一张画面都是由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深浅,形态各异的色块结合构成的。老师在写生时经常讲地平线不要画在画面的中间,左右两侧的墙体不要对等分布,等等。实际上诸如此类的要求都属于构成范畴,它们布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色调与黑、白、灰框架。塞尚说:“画面是各种形态的组合,绘画中的基本问题是‘形态的协和’。即在一幅画中如何使多种形态具有鲜明的特征,同时又使这些‘形态’可以有序的组织在画面中。”在写生教学中,为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塞尚的以上观点,我常常让学生比较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把房体画斜了是为了分割不同形态的“梯形”,把地平线画平了是为了分割不等量大小的“矩形”。把树干穿插了是为了分割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等等(以上加双引号是表示类似的概念)。在一幅画面中以同种几何元素重构或以不同种几何元素建构并加以排列组合,高高低低,宽宽窄窄,长长短短等有机地联系了画面各部分的组成关系,且本身就是一种节奏,是素描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色彩构架的关键。
二、体积的看
对一个物体的体积塑造往往是被我们视作衡量该学生素描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色彩入门阶段,通过体积塑造在空间上的过度,使颜色的生发产生前后转动,存在于物体和空间之上,非常有实践意义。一张极具体感的画面,将会极具实在感与厚重感。
(一)寻找各对象的“≥3体面”。二维平面,三维立体,在绘画上,任何可视物体都是由物体本身的结构所决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块面所组成的。因此,在绘画上把握被画物体的结构特征,分析其体面关系是达到体积感的必要步骤。对景写生学生往往对瓦片厚度、墙体破损、树干圆转,门窗深度以及山体转折很容易忽视。写生前期教师可以先搜寻一些相关图片(实地照片最佳),通过放大手段,针对性的提醒学生注意物体的厚度,为了强化记忆与重要性,甚至可以数给学生看具体瓦片的层数与瓦片叠放规律,等等。大家都知道,物象的体是由面构成的,但由于视角的不同,往往面在特定的角度会以线的状态呈现,因此,轮廓线可理解为面的消失,而我们对轮廓线的刻画,赋予它“面的特征”十分必要。瓦片,是天与房子的共用轮廓线,地平线是地面与房体的共用轮廓线,墙体的转折线是一墙与一房的轮廓线……,由此说来,转折线、边缘线、轮廓线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转换的,三者同样具有面的涵义。对它们的赋予“体”的关系是达到画面厚重感与体积感的关键。
(二)质感的表现有助于体感的表达。质感: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就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达到各种物体所具有的材料特质。轻重、软硬、粗滑符合对象的质地。另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质感即肌理,此时的肌理并非一定要与对象的材质相吻合,绘者的主观感受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来满足画面的某种特殊效果。外景写生以墙为例,墙体脱落,残缺破损,砖墙裸露,青苔滋生,烟熏发黑,如果我们乐忠于对该质感的表达,通过刮、抠、蹭、勾、点、抹、堆等技法,墙体质地的沧桑感会趋于接近,从而有助于体积目标的完成,体感目标的升华。
(三)体感目标的高级状态最终依赖于对象量感与厚重感的表达。一定的质感,必然给人一定的量感。量感有轻有重,追求不同材质的质感会产生不同的量感。比如,我们有时把天空画成泥板的感觉,把瓦片画成金属的感觉,把墙面画成陶瓷的感觉,把树画成砂子的感觉,等等。这些物质质感的迁移将大大加强物质的厚重感,最终完成了量感的目标,给观者以强烈的凝重感与厚重感。赋予体感以新的可能,拓宽了画面的表现力。
三、空间的看
在绘画同时,艺术家按透视规律,运用光影对比和色调变化,描绘出体的形态及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前、后、远、近的纵深层次,造成真实可感的空气效果,称空间感。艺术家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按主观设想对物象进行选择,对主次关系加以调度,对画面形态位置大小的安排,对空间层次的支配,通称为空间处理。在写实风格的绘画中,空间处理以突出主体描绘为要旨,尽可能使空间富有真实可感的具体性因素。在抽象风格或构成主义艺术中,空间的概念已被转化为纯粹人为的主观形态,空间处理是作为实现视觉经验的观看心理意象的表现。
一、形式的看
在西方现代观念的冲击下,画面的形式越来越受到画家们的重视。可以说绘画如果失去了形式就好比人失去了大脑,精神与思想将无从谈起。
(一)提炼点、线、面。点、线、面是一幅完整作品的形式要素。在内容大于形式的作品当中,点、线、面蕴涵于其中,通过结构塑造的方式服务于表现的主体对象;而在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中,点、线、面将以独立审美的价值支撑起画面的形式感。事实上,一幅优秀的作品,没有脱离形式的内容,更没有脱离内容的形式。当你在观看大自然时,只要你愿意,对象将以或点、或线、或面的方式呈现在你面前。大家都知道,积点成线,积线成面,点的放大成面,面的拉伸成线。我们有时将对象当中的点、线、面单独抽取出来,并加以强化,认真比较的区别对待。同时对干扰这一画面形式语言的元素加以处理,或减弱或服从,这未尝不是一种观看方式。
(二)归纳黑、白、灰。黑、白、灰是绘画的基本要素。黑、白、灰的形态与布局将直接关系画面的色彩结构。取景不同,黑、白、灰也将不同。面对纷繁的大自然,归纳与整合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也需要一定的理智,更需要一定的实践积累。在控制与还原之间需要“度”的把握。简单举个例子:在光的照射下,对象被分割成“受光与背光 ”、“黑与白”两大系统。由于固有颜色的差异,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灰,自然中门、窗、瓦可深可浅,天地可暗可亮,草木可隐可现,按照提炼点、线、面的方式,对象中的门、窗、瓦、树干、墙面等将做强化处理,且画面呈平面色块构成状态。如按照归纳黑、白、灰的方式,那么强化处理则未必。受光的墙上的门窗是否可以减弱?背光的白墙是否可以加深?远山是否可以归属于天?如此种种,是为了谋求画面的整体,达到内容的整合,从而使内容蕴涵形式。
(三)分割平面色彩构架。也就是画面的形式结构,通俗的讲叫构图。简单字面理解:结,是指结合;构,是指构成。任何一张画面都是由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深浅,形态各异的色块结合构成的。老师在写生时经常讲地平线不要画在画面的中间,左右两侧的墙体不要对等分布,等等。实际上诸如此类的要求都属于构成范畴,它们布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色调与黑、白、灰框架。塞尚说:“画面是各种形态的组合,绘画中的基本问题是‘形态的协和’。即在一幅画中如何使多种形态具有鲜明的特征,同时又使这些‘形态’可以有序的组织在画面中。”在写生教学中,为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塞尚的以上观点,我常常让学生比较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把房体画斜了是为了分割不同形态的“梯形”,把地平线画平了是为了分割不等量大小的“矩形”。把树干穿插了是为了分割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等等(以上加双引号是表示类似的概念)。在一幅画面中以同种几何元素重构或以不同种几何元素建构并加以排列组合,高高低低,宽宽窄窄,长长短短等有机地联系了画面各部分的组成关系,且本身就是一种节奏,是素描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色彩构架的关键。
二、体积的看
对一个物体的体积塑造往往是被我们视作衡量该学生素描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色彩入门阶段,通过体积塑造在空间上的过度,使颜色的生发产生前后转动,存在于物体和空间之上,非常有实践意义。一张极具体感的画面,将会极具实在感与厚重感。
(一)寻找各对象的“≥3体面”。二维平面,三维立体,在绘画上,任何可视物体都是由物体本身的结构所决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块面所组成的。因此,在绘画上把握被画物体的结构特征,分析其体面关系是达到体积感的必要步骤。对景写生学生往往对瓦片厚度、墙体破损、树干圆转,门窗深度以及山体转折很容易忽视。写生前期教师可以先搜寻一些相关图片(实地照片最佳),通过放大手段,针对性的提醒学生注意物体的厚度,为了强化记忆与重要性,甚至可以数给学生看具体瓦片的层数与瓦片叠放规律,等等。大家都知道,物象的体是由面构成的,但由于视角的不同,往往面在特定的角度会以线的状态呈现,因此,轮廓线可理解为面的消失,而我们对轮廓线的刻画,赋予它“面的特征”十分必要。瓦片,是天与房子的共用轮廓线,地平线是地面与房体的共用轮廓线,墙体的转折线是一墙与一房的轮廓线……,由此说来,转折线、边缘线、轮廓线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转换的,三者同样具有面的涵义。对它们的赋予“体”的关系是达到画面厚重感与体积感的关键。
(二)质感的表现有助于体感的表达。质感: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就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达到各种物体所具有的材料特质。轻重、软硬、粗滑符合对象的质地。另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质感即肌理,此时的肌理并非一定要与对象的材质相吻合,绘者的主观感受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来满足画面的某种特殊效果。外景写生以墙为例,墙体脱落,残缺破损,砖墙裸露,青苔滋生,烟熏发黑,如果我们乐忠于对该质感的表达,通过刮、抠、蹭、勾、点、抹、堆等技法,墙体质地的沧桑感会趋于接近,从而有助于体积目标的完成,体感目标的升华。
(三)体感目标的高级状态最终依赖于对象量感与厚重感的表达。一定的质感,必然给人一定的量感。量感有轻有重,追求不同材质的质感会产生不同的量感。比如,我们有时把天空画成泥板的感觉,把瓦片画成金属的感觉,把墙面画成陶瓷的感觉,把树画成砂子的感觉,等等。这些物质质感的迁移将大大加强物质的厚重感,最终完成了量感的目标,给观者以强烈的凝重感与厚重感。赋予体感以新的可能,拓宽了画面的表现力。
三、空间的看
在绘画同时,艺术家按透视规律,运用光影对比和色调变化,描绘出体的形态及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前、后、远、近的纵深层次,造成真实可感的空气效果,称空间感。艺术家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按主观设想对物象进行选择,对主次关系加以调度,对画面形态位置大小的安排,对空间层次的支配,通称为空间处理。在写实风格的绘画中,空间处理以突出主体描绘为要旨,尽可能使空间富有真实可感的具体性因素。在抽象风格或构成主义艺术中,空间的概念已被转化为纯粹人为的主观形态,空间处理是作为实现视觉经验的观看心理意象的表现。